卡罗维发利小镇的中国元素

来源 :杂文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cstscst2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世界那么大,城镇那么多,别说去过,就连听说过、并且记得住的,又能有多少呢?古人云,“人生有涯而知无涯”,实在是至理名言。
  然而,在遥远的欧洲,在一个不大的国家里,有一个人口只有区区六七万的小镇,却早在好几十年以前,就走进了我的记忆,而这种记忆,又在1988年被空前强化。这是因为,这个位于捷克首都布拉格西边不远的卡罗维发利小镇,迄今为止已经举办了40多届档次不低的国际电影节。1988年,在第26届卡罗维发利国际电影节上,由谢晋执导,刘晓庆、姜文主演的中国影片《芙蓉镇》,获得了大奖——“水晶地球仪奖”。
  过去,我没有来过卡罗维发利,但对这个小镇,却从1988年以后,就不再感到陌生。我甚至觉得,自己和卡罗维发利,还很有一些心心相印。因为,作为一个和自己的祖国一起经历过“四人帮”肆虐时代的中国人,对那一段岁月的记忆,可以说是刻骨铭心,对这段历史进行了严肃的回顾和深刻反思的影片《芙蓉镇》,在卡罗维发利捧起了“水晶地球仪”,被肯定的难道仅仅是艺术家的劳作?我觉得,更有中国人的良知、人类的良知。影片《芙蓉镇》作为一种中国元素,写进了卡罗维发利小镇的历史,这个地方,又怎么能不让我倍感亲切呢?
  这一次来到卡罗维发利,和好兵帅克的不期而遇,也让我所思多多。
  好兵帅克是捷克作家哈谢克的传世名作《好兵帅克》中的主人公,是一个被奥匈帝国凶残专横统治的罪恶时代扭曲了的小人物。在小说中,他让人感到可笑、可怜、可气,甚或还多多少少有那么一点儿可恼,但却远远不是那种可恨、可恶的角色;“哀其不幸,怒其不争”,把我们展示自己对阿Q复杂感情的这8个字,用来慨叹帅克,似乎还差强人意。作为艺术形象,在帅克身上折射出来的,是那个时代的不堪,似乎引人发笑,实则令人沉重,这部长篇小说,以及改编拍摄的同名故事影片,曾经是如我这般年龄的一代人了解捷克的窗口。此次邂逅的帅克塑像,身着布制军服,安坐于街旁的长条木椅之上,栩栩如生,憨态十足。他老人家缘何现身于斯地?是和孔乙己的塑像出现在绍兴街头的原因一样吗?我不清楚。但鉴于帅克在中国的影响,对这尊塑像,我愿意视其为卡罗维发利的非典型性中国元素。
  还想说一说卡罗维发利的温泉,这也是我心目中的非典型性中国元素。因为,在我居住的古城西安,也有一个赫赫有名的临潼温泉。在卡罗维发利想起临潼,是十分自然的事。
  说起来是多年前的旧事了,我应邀参加临潼发展论坛,按主事者要求,做一个关于温泉文化的发言。但在我登台之前,有一位日本专家的演讲。他言道:“任何一个地方的特殊资源或特殊物产,都是大自然给这个地方居民的一种补偿,所以,就必须首先被这个地方的居民所享用。”他随即出示了一张图表,上面显示出,在日本,但凡有温泉的地方,居民的平均寿命,明显高过全日本国民的平均寿命……这一席话,彻底摧毁了我对自己发言稿的信心。
  我立即舍弃了原来那个空谈文化的讲稿,沿着日本专家的思路,对临潼温泉的过去和现在,做了一点虽粗浅、却实在的分析。计划经济时,临潼有诸多温泉疗养院,本地人很难入内享受;市场经济以后,这些疗养院向社会开放,星级的温泉酒店也多了起来,但面对的却主要是会议和旅游者。本地居民可以免费洗浴的大众池曾经有过,我还在这个大池子里洗过澡,但那是半个多世纪以前的事了。眼下,临潼居民和温泉亲近的水平如何?怕是远远赶不上日本。能不能想想办法,在开发温泉资源发展旅游的同时,也让临潼的居民能够较多、较便宜、较方便地享受到温泉这么一种大自然给他们的补偿,从而能像日本的温泉所在地居民那样,成为长寿人群呢?
  卡罗维发利小镇的温泉,也是沿着这样的路径健康发展的吗?
  最后要說的,是出现在卡罗维发利街头巷尾的一种典型性中国元素。
  漫步小镇,不少店铺门窗上的中国银联标识,清晰可见;珠宝店的广告,两个大大的汉字“蜜蜡”,格外醒目;路边食摊挂出的汉字提示“有中文菜单”,温馨感人……所有这些玩意儿,都叫做“矢”,它们瞄准的“的”,则一律是中国人,或直截了当地表述为中国人的钱包。曾经“一穷二白”的中国人,如今竟然如此被一贯富裕的欧洲人厚爱,这真是让人百感交集。然而,这只是中华民族真正强大起来的第一步。要知道,仅仅有钱并不等同于强大,只有当我们的文化软实力和经济硬实力同步健康发展,中华民族在世界民族之林中才更强大。
  加油,中国人!
其他文献
花开花落,光阴荏苒,时光催人老。一不经意步入黄昏,我们变老。回眸生命过往,追忆似水流年,让人感喟不已。继忆城南旧事的《蓝调城南》之后,著名作家肖复兴近期再出新作《我们的老院》。书中,作者以真挚平实的文字,讲述了自己童年的无忧时光与青少年时代的阵痛与迷茫,同时也记录下了那些发生在北京老院里的喜怒哀乐、苦痛与忧伤,记录下整座城市的脉息和光影,从而使读者可以由此窥见那个时代普通人的生存风貌。  “我从出
期刊
读过奥斯特洛夫斯基的书的人都不会忘记这句话:“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顾往事的时候,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不因碌碌无为而羞耻。”从中我们不难窥视,人,应当具有怎样的人生理想。  人人都有自已的理想。可以设想,没有任何理想的人,将是怎样一个缺少生活情趣,令人懊丧、败兴的人。  随着年龄的增长,理想可以变更,就像日出日落一样。儿时的理想大都带有梦想的成份,因为梦想,才会有无穷无尽的好奇、无止境的发问
期刊
惬意,是一件美好又不太容易的事儿。  我们总是这样,看看别人的生活,好像都挺美好,再反观自己,老觉得不如人家。于是,就天天想方设法改变自己,天天想过人家那种美好的生活,反而忘了自己就是自己。  在人生旅途中,弄丢自己是很正常的,有的人一生都在寻找自己,人之所以不幸,也正是因为找不到自己。  获过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们,有许多人在获奖之后都再没有写出比以往更好的作品,为什么?因为获奖,他们已经失去了那
期刊
赞扬《阅读与赞扬》  李志远  读今年4月《杂文月刊》原创版刘吉同先生《阅读与赞扬》一文,为之一振,觉得痛快淋漓,不禁要伸出拇指,给个赞!  此文现实针对性很强。的确,眼下“网上文章浩如烟海,世上书籍汗牛充栋”,加之博客、微信上的东西多如牛毛,而且良莠混杂,令人眼花缭乱。而人的时间、精力有限,因此,必须有选择地阅读,才能读到精品,有益身心,否则,劳力费神没效益。赞扬也是如此,面对来自方方面面的赞扬
期刊
今年世界讀书日(每年的4月23日),人民日报发表了题为《习近平劝你多读书(附书单)》的文章。  书单共列64种书籍:中国40种,包括《论语》《老子》《孟子》等诸子百家的著作和《史记》《汉书》等史书,以及《红楼梦》《创业史》《呐喊》《彷徨》等文学名著;美国4种;德国3种;法国4种;俄罗斯3种;英国8种;意大利2种。  面对这个书单,我一则以喜,一则以愧。  欣喜的是,暮年的我也有机会叨陪这个世界级精
期刊
明代的冯梦龙在《古今笑史》中讲了这样一个故事,说的是有两位老哥们同在朝中为官,一次,其中一位得到了一匹好马,甚是喜欢,但他没有据为己有,而是把马送给了好友用作赴朝会的坐骑。谁知道,这位仁兄上朝回来对朋友大加报怨说:“往日里骑我自己的马,回家的路上我在马背上能赋诗六首,可是骑你这匹所谓的好马,我只吟成两首诗就到家了。这哪里是什么良马呀!分明是一匹劣马!”朋友回答说:“马的好坏是看它走得快不快呀。” 
期刊
我们今天怎样做杂文家呢?  毫无疑问,从历史的角度看,现在做杂文家无疑要比以前容易多了。这是因为,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到来,使得让人感到“高不可攀”的杂文创作,一下子进入了“全民写作”时代。网络上铺天盖地的“情绪写作”都被冠以“杂文”面世,其间虽不乏真知灼见,但更多的属于“口水”和“骂街”。可以说,这类杂文和杂文写作的初衷,与真正意义上的杂文写作的目的相去甚远,甚至可以说是背道而驰。  需要指出的是,
期刊
北宋仁宗朝出了一批贤御史,人称铁面御史的赵抃是个中佼佼者。  铁面御史赵抃的最大特点,就在执着。他看准了的人和事,弹劾不留情面,穷追猛打、锲而不舍,不达目的、誓不罢休。其弹劾宰相陈执中便是最典型最有名的事例。  事情是由陈执中的一桩家庭案子引起的。陈有一小妾阿张,年轻标致,极得宠爱;她身边13岁的侍女迎儿有一天因故顶撞了阿张几句,阿张大为恼火,对迎儿又打又骂,还把迎儿的棉衣棉裤剥去,反绑双手,赤身
期刊
记得有一首小诗这样写道:“春天下瘦雨/像一根根绣花针/夏天下胖雨/像一个个秤砣儿/不管针还是砣/都有一颗想和土结为伴侣的心。”一个能猜到雨心思的人,其心一定被雨滋润过,其身一定被雨敲打过,并溅起情感上的朵朵浪花。  雨的抵达与雨的离去,常让人猜不透。雨是天空占领大地的一种手段,有时雨是平平仄仄的惬意诗行,有时雨是起起伏伏的疯狂呐喊。而被雨水拥抱过多次的石头,却对人抱怨,雨来的时候,劈头盖脸,但真正
期刊
時下的一些报刊、杂志都时兴“作者简介”。有的内容简单,可有些却不“简”——“著名××”“×××长”“××导师”,得过××大奖,有××作品,甚至还有“享受××待遇”之类,不一而足。这种情况,据说是“以便读者对作者有所了解,有时候还有助于进一步理解作品”。显然是好意。但是如果从读者的视角看,未必领编辑们这份“好意”的情。看这样的“作者简介”,让人想起当下时兴的“名人效应”。有些编辑也不过是想通过“作者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