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人笔下的雨

来源 :杂文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xu02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记得有一首小诗这样写道:“春天下瘦雨/像一根根绣花针/夏天下胖雨/像一个个秤砣儿/不管针还是砣/都有一颗想和土结为伴侣的心。”一个能猜到雨心思的人,其心一定被雨滋润过,其身一定被雨敲打过,并溅起情感上的朵朵浪花。
  雨的抵达与雨的离去,常让人猜不透。雨是天空占领大地的一种手段,有时雨是平平仄仄的惬意诗行,有时雨是起起伏伏的疯狂呐喊。而被雨水拥抱过多次的石头,却对人抱怨,雨来的时候,劈头盖脸,但真正要找的不是我,是土地呀,它只是在我身上打个滚儿。
  我一直留意作家笔下的雨。文坛上,奇妙的雨在很多作家笔下跳动,不仅仅是物象,更活在心灵里。
  青年作家叶宁在《雨夜听雨》中,对雨夜里激动而沉郁的心情,有着传神的描述。他写道:“雨一直下,一直下。我仿佛觉得雨水越涨越高,漫到我六楼的房子,漫过我的床脚,我的床从窗口漂了出去。不断的雨声,就像惆怅的魔影,把梦境一点点扭曲。”
  但心灵淡定的人,雨夜不是听雨,而是听禅。散文家许松华,提醒雨夜“听山的回响,听水的吟唱”,因雨本是妙语梵音。
  散文家郑云云也推崇“听雨”,她说:“夜里,我最爱听的,就是雨点落在屋檐瓦片上的响声。不同的瓦片,敲出高低不同的音调,我以为城里所有的音乐都比不上在乡间听见的雨声。那些在屋瓦上滚动的雨珠,以一种神圣的方式演奏的音乐,一定来自天堂深处,没一点儿人间的杂质。”
  美文作家罗西在《夜雨》中,更有深情的话语:“小时候,住在乡下,半夜‘落雨’,雨点打在头顶的瓦片上,‘声效’美妙至极。和土地打交道的农民父亲,会感叹一声:‘明天的庄稼会更绿啦!’……现在父亲离世十年了,我也承袭父亲的性格,喜欢夜雨。想我在三明师范实习,正值初恋,下起夜雨,爱的人在远方,半夜雨停了,我突然感激起夜雨来,它带给我无尽的思念。夜雨,最养心……”
  正是雨独特的氛围与降临世间的声音,孕育了它无边的想象域。作家羽清雪《閑雨时节听雨眠》道出了人对于雨的奇异“通感”:“雨是冷煮的热茶,雨是将醉未醉的美酒。”
  於先华在他的《雨来雨去》中,则写道:“雨不再是渗入脖颈的微凉,而变成奔赴婚床的新郎,它连续亲吻着河岸上的垂柳——这不胜娇羞的梦中情人。大雨前仆后继,使婚礼进行得有声有色;而柳只剩下了幸福,看哦,河水也感动得溅起了泪花。”
  散文家韩沐霏,对于雨,要比羽清雪、於先华更深沉一些。她在《时间煮雨》里说,“时间一点一点,把万景万物煮成雨水,浇灌着它们旧时的灿烂……”读到这里,令人心中生出一种“旧雨温情”的感触。
  雨不但是心灵的,更是地域化的。老舍在《骆驼祥子》写北平白天的急雨,令人叹为观止:“风带着雨星,象在地上寻找什么……又一阵风,风,土,雨,混在一处,联成一片,横着竖着都灰茫茫冷飕飕,辨不清哪是树,哪是地,哪是云。雨道,扯天扯地垂落,看不清一条条的,只是那么一片,一阵,地上射起了无数的箭头,房屋上落下万千条瀑布。几分钟,天地已分不开,空中的河往下落,地上的河横流,成了一个灰暗昏黄,有时又白亮亮的,一个水世界。”北平急雨让人懂得,北方“倾盆大雨”的个性。
  雨的来去,与气候、地势有关,与文化、人心有连。这时候的雨,便做成天地间的美妙辞赋与宏大史诗。
其他文献
读陈相飞的文章不累,尽管他时不时要“子曰诗云”地掉掉书袋,尽管他也会职业病般地在文中来个“一二三”的八股味。也许,因为熟悉,所以在阅读他的“闲文”时,对这些或高深或严肃的表述也一并认了。  其实,高深、严肃,并不是陈相飞的主流。在骨子里,他还是诙谐风趣的,尤其是体现在文字上。也正因为如此,这个曾经的“机关文人”,没有被八股腔给“格式化”了,身上居然还洋溢着浓重的文人气息。所以说,人是需要幽默感的,
期刊
气量关乎事业成败。孔子曰:“恭则不诲,宽则得众,信则任焉。”《三国演义》中,那周瑜少年英俊,才华出众,可惜心胸狭窄,气量太小,尤其容不得强于他的诸葛亮,竟发出“既生瑜,何生亮”的感叹,被活活气死。《水浒传》里的王伦,原是方圆八百里水泊梁山的第一任寨主,却也“心地窄狭,容不得人”,对因“智取生辰纲”事发投奔梁山的晁盖、吴用、公孙胜、阮氏三兄弟等诸位好汉,以“敝山小寨是一洼之水,如何安得许多真龙”为由
期刊
花开花落,光阴荏苒,时光催人老。一不经意步入黄昏,我们变老。回眸生命过往,追忆似水流年,让人感喟不已。继忆城南旧事的《蓝调城南》之后,著名作家肖复兴近期再出新作《我们的老院》。书中,作者以真挚平实的文字,讲述了自己童年的无忧时光与青少年时代的阵痛与迷茫,同时也记录下了那些发生在北京老院里的喜怒哀乐、苦痛与忧伤,记录下整座城市的脉息和光影,从而使读者可以由此窥见那个时代普通人的生存风貌。  “我从出
期刊
读过奥斯特洛夫斯基的书的人都不会忘记这句话:“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顾往事的时候,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不因碌碌无为而羞耻。”从中我们不难窥视,人,应当具有怎样的人生理想。  人人都有自已的理想。可以设想,没有任何理想的人,将是怎样一个缺少生活情趣,令人懊丧、败兴的人。  随着年龄的增长,理想可以变更,就像日出日落一样。儿时的理想大都带有梦想的成份,因为梦想,才会有无穷无尽的好奇、无止境的发问
期刊
惬意,是一件美好又不太容易的事儿。  我们总是这样,看看别人的生活,好像都挺美好,再反观自己,老觉得不如人家。于是,就天天想方设法改变自己,天天想过人家那种美好的生活,反而忘了自己就是自己。  在人生旅途中,弄丢自己是很正常的,有的人一生都在寻找自己,人之所以不幸,也正是因为找不到自己。  获过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们,有许多人在获奖之后都再没有写出比以往更好的作品,为什么?因为获奖,他们已经失去了那
期刊
赞扬《阅读与赞扬》  李志远  读今年4月《杂文月刊》原创版刘吉同先生《阅读与赞扬》一文,为之一振,觉得痛快淋漓,不禁要伸出拇指,给个赞!  此文现实针对性很强。的确,眼下“网上文章浩如烟海,世上书籍汗牛充栋”,加之博客、微信上的东西多如牛毛,而且良莠混杂,令人眼花缭乱。而人的时间、精力有限,因此,必须有选择地阅读,才能读到精品,有益身心,否则,劳力费神没效益。赞扬也是如此,面对来自方方面面的赞扬
期刊
今年世界讀书日(每年的4月23日),人民日报发表了题为《习近平劝你多读书(附书单)》的文章。  书单共列64种书籍:中国40种,包括《论语》《老子》《孟子》等诸子百家的著作和《史记》《汉书》等史书,以及《红楼梦》《创业史》《呐喊》《彷徨》等文学名著;美国4种;德国3种;法国4种;俄罗斯3种;英国8种;意大利2种。  面对这个书单,我一则以喜,一则以愧。  欣喜的是,暮年的我也有机会叨陪这个世界级精
期刊
明代的冯梦龙在《古今笑史》中讲了这样一个故事,说的是有两位老哥们同在朝中为官,一次,其中一位得到了一匹好马,甚是喜欢,但他没有据为己有,而是把马送给了好友用作赴朝会的坐骑。谁知道,这位仁兄上朝回来对朋友大加报怨说:“往日里骑我自己的马,回家的路上我在马背上能赋诗六首,可是骑你这匹所谓的好马,我只吟成两首诗就到家了。这哪里是什么良马呀!分明是一匹劣马!”朋友回答说:“马的好坏是看它走得快不快呀。” 
期刊
我们今天怎样做杂文家呢?  毫无疑问,从历史的角度看,现在做杂文家无疑要比以前容易多了。这是因为,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到来,使得让人感到“高不可攀”的杂文创作,一下子进入了“全民写作”时代。网络上铺天盖地的“情绪写作”都被冠以“杂文”面世,其间虽不乏真知灼见,但更多的属于“口水”和“骂街”。可以说,这类杂文和杂文写作的初衷,与真正意义上的杂文写作的目的相去甚远,甚至可以说是背道而驰。  需要指出的是,
期刊
北宋仁宗朝出了一批贤御史,人称铁面御史的赵抃是个中佼佼者。  铁面御史赵抃的最大特点,就在执着。他看准了的人和事,弹劾不留情面,穷追猛打、锲而不舍,不达目的、誓不罢休。其弹劾宰相陈执中便是最典型最有名的事例。  事情是由陈执中的一桩家庭案子引起的。陈有一小妾阿张,年轻标致,极得宠爱;她身边13岁的侍女迎儿有一天因故顶撞了阿张几句,阿张大为恼火,对迎儿又打又骂,还把迎儿的棉衣棉裤剥去,反绑双手,赤身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