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建构主义学习观认为,学生在学习某科学知识之前,头脑里对此并非一片空白,他们已经有了先入为主的观念,并对即将学习的内容都有自己的看法和见解(学生的个人知识)。因此,教师要重视学生的这种看法和见解,首先倾听他们现在的想法,洞察他们这些想法的由来,并鼓励学生之间相互交流和质疑,了解彼此的想法,以此为根据,引导学生彼此丰富和调整自己的理解。有一种十分重要的教育理念,叫“倾听着的教育”,强调不仅要让“学生倾听教师”,更强调首先要“父母倾听孩子”、“教师倾听学生”。
父母应学会倾听
“我是你的孩子,所以你要倾听我的话。请不要笑,这不是让你笑的,而是让你听的,否则我不原谅你。”说这话的是一个美国小姑娘,她还在读幼儿园。
生活中孩子也有不正常的时候——闷闷不乐、大哭大闹、发脾气、不讲道理等,他们每一个“非正常”的表现背后,都有一个正常的理由——他们是在宣泄精神或身体上的创伤所引起的负面情绪,是在呼唤成年人的关注以帮助他们更好地宣泄。所以,当孩子有“不正常”的表现时,父母应当通过倾听,给孩子以最好的关注。
(1)倾听哭泣的孩子:孩子放声大哭总不是无缘无故的,父母要理解孩子对哭的需要。听到孩子哭时,父母应当停下手边的事情去倾听他,轻轻地搂住他,看着孩子的眼睛,和蔼地请孩子把他的烦恼告诉你。随着孩子的哭声,他的情绪会慢慢放松,他在宣泄委屈和悲伤的过程中,能敏锐地感受到你的反应,你温柔的触摸、轻抚他的面颊、把他搂在怀里轻摇都会把你的关怀直接送入他的心田,他会对你说出自己最糟的感觉,委屈就会渐渐消失。
(2)倾听恐惧的孩子:当孩子遇到不能理解的事情或受到冷落时,他就容易感到恐惧。当孩子受到惊吓时,父母要动作轻柔地拥抱他,并表现出确信一切都好的样子,温和地鼓励他。告诉他你就在他的身边,并随时准备帮助他战胜曾经吓倒过他的某件事物,让孩子知道现在他是安全的。孩子在排除恐惧时需要父母作为他的可靠的支持,父母守在身旁并给他以很好的倾听,孩子常常能够从感到恐惧转为感到轻松,并更亲近你。孩子在正视并处理了恐惧感后,外在世界在他眼里仿佛变了样,你会看到他以一种新的领悟去静静地观察、倾听和接触事物,比以前更勇敢更坚强。
(3)倾听愤怒的孩子:愤怒的孩子看起来气势汹汹,其实他的内心是惊恐不安和悲伤的,是需要帮助的。父母面对愤怒的孩子,要尽可能保持心平气和,给他机会把内心的怒气发出来,听他说些什么,看他是否有道理,再看看我们能做些什么。千万不要无端地进行说教、斥责或批评,你应该全神贯注地听他宣泄,给他以温暖与亲情,爱抚他关注他,允许他大发雷霆。发怒的孩子得到倾听并讨得了“公道”,情绪会随着归于平静,重新感受到你对他的爱。
认真听完孩子的话,不仅是在对孩子进行平等做人、平等对待别人、平等对待自己的教育,也是走进孩子心灵的有效手段。倾听孩子,既不意味着你认可他的情绪,也不意味着你纵容他。父母通过倾听孩子,孩子可以逐渐增长应付重要挑战的能力,学会控制并处理自己的情绪,形成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心理,成功地接受人生的挑战。
老师应学会倾听
在新课程中,教师的角色会发生很大的变化,教师将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交往意味着人人参与,意味着平等对话。教师要让学生认真听讲,首先自己应该学会倾听,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心悦诚服,才能事半功倍。
(1)接纳和平等。一旦教师转向学生开始倾听,就意味着一种迎接和承纳:不是把学生作为学生来接纳,而是把学生作为一个鲜活的生命来接纳。这种接纳也表明了一种真诚的平等和尊重,这是生命与生命之间的平等,是一个生命对对方一个生命的尊重。
(2)鉴赏和学习。既然倾听意味着教师对学生生命价值和意义的承纳,这种价值对于教师而言,就不是全然无关的。一个真正的倾听者,始终会以鉴赏的态度,欣赏每一个被倾听者声音的独特性。这必然也是一种学习的态度,是教师向学生的学习,是成人向儿童的学习。在倾听中,向学生学习是教师投人倾听时必要的态度。这一学习将会使教师返回自身,充实自身。
(3)参与和体验。教师应在参与中倾听。他的倾听不是对学生声音的被动的听,而是主动的听,这种主动性在倾听与精神生命的发展之间建立起实质性的联系。这意味着作为倾听者不仅是旁观者,而且是行动者、创造者。他将通过倾听去参与学生的成长、参与创造学生的声音。不过,这种参与的目的不是主宰学生的声音,不是从外部施行的控制和干预,更不是对学生发展的替代,而是一种引导和促动,目的是帮助学生从已有的单调、混乱和僵化的声音变为复调、有序和充满活力的声音,这种参与因此具有了创造性。
倾听——促进教学资源的生成
新理念下的课堂教学是开放的、动态生成的,当学生“活”起来“动”起来的时候,我们的教师必须学会倾听,“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教师只有倾听学生发言,才能做到教学相长以退为进,把握教学主动权,从而依据反馈信息调整自己的教学行为;还能通过倾听来判断学生是否已基本交流完他们所能想到和理解到的一切,从而果断地决定在何时介入讨论,以何种方式介入;通过倾听学生,教师还能对各个学生的理解水平有一个大致的了解,从而判断由教师对问题的分析深入到什么程度才是在学生的接受范围之内的。
在倾听学生发言的过程中,一位好的教师能敏锐地发现学生理解上的偏差、学生的疑惑、学生经验背景中已经拥有和仍然缺乏的东西,从而判断学生理解到的深度,并决定需要由教师补充哪些有关作品的背景性介绍。通过倾听学生,一位好的教师能准确地判断学生们是否已基本充分交流完他们所能想到和理解到的一切,从而果断地决定在何时介入讨论,以何种方式介入。通过倾听学生,教师还能对各学生的理解水平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实际上,正是通过倾听学生,通过关注学生的即时表现、学生的观点和发言,通过关注学生的兴奋与疑惑,教师才能对自己何时参与、如何参与做出决策。
在上述倾听过程中,教师将教育理念转化为教育行为,把“错”作为促使学生反思的资源,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思维热情。教师关注学生的即时表现、学生的观点和发言、学生的兴奋与疑惑等,鼓励学生思维,倾听学生发言、赞美学生的创造,充分显示了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以及“倾听着的教育”的魅力。学生学会的不仅仅是知识,更重要的学会了学习、学会了创造,全体学生各有所得,不同层次的学生均有发展。学生不仅在思考和创新的体验中构建了新知,表现出了积极的情感和态度,而且还在探索、尝试、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增长了智慧,发展了独立思考与合作学习的能力。同时教师还充分利用师生倾听、生生倾听,丰富了教学内容,生成了教学资源,挖掘了学生的智力潜能,使课堂教学充满了生命的活力。
(作者单位:渐江省玉环县玉城中学)
父母应学会倾听
“我是你的孩子,所以你要倾听我的话。请不要笑,这不是让你笑的,而是让你听的,否则我不原谅你。”说这话的是一个美国小姑娘,她还在读幼儿园。
生活中孩子也有不正常的时候——闷闷不乐、大哭大闹、发脾气、不讲道理等,他们每一个“非正常”的表现背后,都有一个正常的理由——他们是在宣泄精神或身体上的创伤所引起的负面情绪,是在呼唤成年人的关注以帮助他们更好地宣泄。所以,当孩子有“不正常”的表现时,父母应当通过倾听,给孩子以最好的关注。
(1)倾听哭泣的孩子:孩子放声大哭总不是无缘无故的,父母要理解孩子对哭的需要。听到孩子哭时,父母应当停下手边的事情去倾听他,轻轻地搂住他,看着孩子的眼睛,和蔼地请孩子把他的烦恼告诉你。随着孩子的哭声,他的情绪会慢慢放松,他在宣泄委屈和悲伤的过程中,能敏锐地感受到你的反应,你温柔的触摸、轻抚他的面颊、把他搂在怀里轻摇都会把你的关怀直接送入他的心田,他会对你说出自己最糟的感觉,委屈就会渐渐消失。
(2)倾听恐惧的孩子:当孩子遇到不能理解的事情或受到冷落时,他就容易感到恐惧。当孩子受到惊吓时,父母要动作轻柔地拥抱他,并表现出确信一切都好的样子,温和地鼓励他。告诉他你就在他的身边,并随时准备帮助他战胜曾经吓倒过他的某件事物,让孩子知道现在他是安全的。孩子在排除恐惧时需要父母作为他的可靠的支持,父母守在身旁并给他以很好的倾听,孩子常常能够从感到恐惧转为感到轻松,并更亲近你。孩子在正视并处理了恐惧感后,外在世界在他眼里仿佛变了样,你会看到他以一种新的领悟去静静地观察、倾听和接触事物,比以前更勇敢更坚强。
(3)倾听愤怒的孩子:愤怒的孩子看起来气势汹汹,其实他的内心是惊恐不安和悲伤的,是需要帮助的。父母面对愤怒的孩子,要尽可能保持心平气和,给他机会把内心的怒气发出来,听他说些什么,看他是否有道理,再看看我们能做些什么。千万不要无端地进行说教、斥责或批评,你应该全神贯注地听他宣泄,给他以温暖与亲情,爱抚他关注他,允许他大发雷霆。发怒的孩子得到倾听并讨得了“公道”,情绪会随着归于平静,重新感受到你对他的爱。
认真听完孩子的话,不仅是在对孩子进行平等做人、平等对待别人、平等对待自己的教育,也是走进孩子心灵的有效手段。倾听孩子,既不意味着你认可他的情绪,也不意味着你纵容他。父母通过倾听孩子,孩子可以逐渐增长应付重要挑战的能力,学会控制并处理自己的情绪,形成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心理,成功地接受人生的挑战。
老师应学会倾听
在新课程中,教师的角色会发生很大的变化,教师将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交往意味着人人参与,意味着平等对话。教师要让学生认真听讲,首先自己应该学会倾听,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心悦诚服,才能事半功倍。
(1)接纳和平等。一旦教师转向学生开始倾听,就意味着一种迎接和承纳:不是把学生作为学生来接纳,而是把学生作为一个鲜活的生命来接纳。这种接纳也表明了一种真诚的平等和尊重,这是生命与生命之间的平等,是一个生命对对方一个生命的尊重。
(2)鉴赏和学习。既然倾听意味着教师对学生生命价值和意义的承纳,这种价值对于教师而言,就不是全然无关的。一个真正的倾听者,始终会以鉴赏的态度,欣赏每一个被倾听者声音的独特性。这必然也是一种学习的态度,是教师向学生的学习,是成人向儿童的学习。在倾听中,向学生学习是教师投人倾听时必要的态度。这一学习将会使教师返回自身,充实自身。
(3)参与和体验。教师应在参与中倾听。他的倾听不是对学生声音的被动的听,而是主动的听,这种主动性在倾听与精神生命的发展之间建立起实质性的联系。这意味着作为倾听者不仅是旁观者,而且是行动者、创造者。他将通过倾听去参与学生的成长、参与创造学生的声音。不过,这种参与的目的不是主宰学生的声音,不是从外部施行的控制和干预,更不是对学生发展的替代,而是一种引导和促动,目的是帮助学生从已有的单调、混乱和僵化的声音变为复调、有序和充满活力的声音,这种参与因此具有了创造性。
倾听——促进教学资源的生成
新理念下的课堂教学是开放的、动态生成的,当学生“活”起来“动”起来的时候,我们的教师必须学会倾听,“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教师只有倾听学生发言,才能做到教学相长以退为进,把握教学主动权,从而依据反馈信息调整自己的教学行为;还能通过倾听来判断学生是否已基本交流完他们所能想到和理解到的一切,从而果断地决定在何时介入讨论,以何种方式介入;通过倾听学生,教师还能对各个学生的理解水平有一个大致的了解,从而判断由教师对问题的分析深入到什么程度才是在学生的接受范围之内的。
在倾听学生发言的过程中,一位好的教师能敏锐地发现学生理解上的偏差、学生的疑惑、学生经验背景中已经拥有和仍然缺乏的东西,从而判断学生理解到的深度,并决定需要由教师补充哪些有关作品的背景性介绍。通过倾听学生,一位好的教师能准确地判断学生们是否已基本充分交流完他们所能想到和理解到的一切,从而果断地决定在何时介入讨论,以何种方式介入。通过倾听学生,教师还能对各学生的理解水平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实际上,正是通过倾听学生,通过关注学生的即时表现、学生的观点和发言,通过关注学生的兴奋与疑惑,教师才能对自己何时参与、如何参与做出决策。
在上述倾听过程中,教师将教育理念转化为教育行为,把“错”作为促使学生反思的资源,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思维热情。教师关注学生的即时表现、学生的观点和发言、学生的兴奋与疑惑等,鼓励学生思维,倾听学生发言、赞美学生的创造,充分显示了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以及“倾听着的教育”的魅力。学生学会的不仅仅是知识,更重要的学会了学习、学会了创造,全体学生各有所得,不同层次的学生均有发展。学生不仅在思考和创新的体验中构建了新知,表现出了积极的情感和态度,而且还在探索、尝试、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增长了智慧,发展了独立思考与合作学习的能力。同时教师还充分利用师生倾听、生生倾听,丰富了教学内容,生成了教学资源,挖掘了学生的智力潜能,使课堂教学充满了生命的活力。
(作者单位:渐江省玉环县玉城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