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的练笔 不同的效果

来源 :教学与管理(小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chaelgang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日,听了三位教师执教的同题异构课一《雨中》,三位老师不约而同地选择了用随文练笔的形式来丰富教学方法,促进学生理解课文,提高写作能力。但三种不同的练笔切入点引起了我的思索。
  教法一:从“姑娘”的角度设计“练笔”。文章最后一段写道:这一切发生得如此突然,又结束得这样迅速。那位运苹果的姑娘还没来得及说声谢谢,帮着捡苹果的人已经消失在雨帘中。想一想,当时姑娘心里会怎么说,写下来。
  教法二:从一个苹果的角度设计“练笔”。课文结尾有这样一句话:好一筐大苹果,经过这小小的旅行,又回到了姑娘的车上。“旅行”是什么意思?结合课文内容,写一篇《苹果的旅行》作文。
  教法三:先让学生默读思考:发生在雨中的那一幕,哪些人物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划出描写相关人物的语句。然后交流汇报,朗读体会。最后启发想象,练写片段:马路上,还会有哪些人来帮忙一起捡苹果?(警察叔叔、带孩子的中年妇女、老人、少年……)根据他们各自的身份,想一想,他们会怎么做?
  分析与思考:
  所谓“随文练笔”就是指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根据文本的内容、形式进行的书面表达练习。其训练时间大多为三五分钟,篇幅以三言两语或一段话居多。实践证明,这种练笔有利于学生理解内容,积淀语感,内化文本语言,促进读与写的有机统一,实现:[具性与人文性的和谐相融。新课程实施以来,语文教师对”随文练笔”非常重视,也经常利用。但“练笔”要根据教材特点、文本内容、学生实际等因素进行全面考虑,选准能牵动“全身”的那“一发”,找准切入点,以期达成阅读教学中“练笔”的最优化。那么上述案例中的三种练笔切人方式,哪种更合适呢?
  《雨中》主要是引导学生通过对文中人物的了解,感受到急人所急、帮助他人是美好的,也是快乐的。因此,文章学习的着力点是在那群帮助姑娘的红领巾和过路人身上。教法一让学生写写姑娘内心感动的话语,学生会写出一大堆感动的话,但很可能会千篇一律,为写而写,不是发自内心的。而教法二从《苹果的旅行》为题切入,转换叙述角度,以“苹果”的视角来写写孩子们及过路人的言行,以此来展现人物的助人为乐。虽说改写课文是一种好思路,但在有限的课堂上实施,学生来不及充分展开,得不到有效的反馈和指导,而且对于四年级学生来说,练写片段更为合适。相比较而言,笔者认为教法三的切入点更为合适:第一,课文中详细描写了那群红领巾捡苹果的场面。从“过路人”切入,让学生立足文本,想象还会有哪些人加入捡苹果队伍,他们又会怎么做,怎么说。学生有语言模仿的范本,利于学生动笔。第二,这是课文的重点部分,通过对文本中留白处的补白创造,引导学生体会那群孩子及过路人的美好心灵,受到情感熏陶。第三,学生可以联系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熟悉的生活情境,进行创造性的描述。学生有较大的自主选择空间,想的就是“心中那个人”,笔尖流淌的是人物美好的语言和行动,注重的是片段细节描写。这一“练笔”,不但符合四年级学生的身心特点,发展了学生的写作能力,而且提升了学生对文中人物形象的理解和情感体验,可获得“得意又得言”的效果。
  由此,笔者想到了平常的课堂教学中,一些教师随便找一个“练笔”的切入点,不加选择,随意设计,很少考虑练笔内容有没有价值,学生能不能写,导致学生无话可写,即使有,也大多只是套话、假话、空话,同时也容易让学生产生畏惧和排斥的心理,往往“得不偿失”。那么如何选择随文练笔的切入点呢?
  
  一、方法迁移处——让运用鲜活起来
  
  叶圣陶先生说:“语文教材无非是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对于文本中出现的精彩语段,教师除了引领学生反复诵读感悟,还要巧妙地抓住这一语言学习的“点”进行练笔。“它山之石,可以攻玉”,让学生从中积累语言、积淀语感,掌握写作方法。
  课文《庐山的云雾》用形象生动的语言。具体介绍了庐山的云雾景观。作者先以“庐山的云雾千姿百态”为总起句介绍云雾的特点,然后把处在不同位置的云雾的样子用打比方的手法描绘得非常具体、生动、优美。这种典型的先总后分的段落形式及打比方的描写手法是学生片段仿写的范例。结合本段的学习,笔者以广场的喷泉为内容,指导学生边观察边想象,把喷泉的各种姿态写具体、写生动。学有样本,练有范例,学生笔下的喷泉也独具魅力:“广场的喷泉变幻莫测、形态万千。有的直冲云霄,像一根通天柱闪着银光,有的像哪吒脚下的风火轮向前滚去,还有的在半空散开,真像一朵朵盛开的白莲花。”以课文中的精妙词句、精彩段落、精巧篇章为练笔的切入点,不仅及时地把写作训练有机地融入阅读教学,更打通了阅读教学与作文教学的通道,使两者和谐共生、相得益彰。学生写起来也是得心应手,既有仿效,又有创意,真正体会到练笔之快乐。
  
  二、情感聚集处——让激情燃烧起来
  
  所谓“情动方能辞发”。表达是一,种需要,当学生对文本有了充分体验与感悟之后,练笔也就成为表达情感、表达自我的自然而然的需要了。在现行教材中,有许许多多充溢着炽烈感情的文章,当学生潜心阅读感悟、情感达到了制高点时,可利用课堂练笔的形式,让学生激情燃烧起来,将胸中埋藏的情感流淌笔尖,留驻心田。
  《生命生命》一文的教学,教师在学生情感的高潮处精心设计的小练笔让人久久难以忘记。学生从“飞蛾求生”、“瓜苗生长”、“心脏跳动”三个事例中初步感悟了作者杏林子光彩而又充满韧性的生命力。教师叉引入杏林子的相关资料,从小病魔缠身,但她残而不废,凭着坚强的毅力,笔耕不辍,成为台湾最有影响力的作家。学生由感知到感染,由感染到感动,情感体验“更上一层楼”,此时,教师让学生拿起笔写出自己对生命的感悟,情动致心动,心动致笔动,学生都按捺不住写下自己对生命的思考:“我无法延长我的生命,但我要让有限的生命变得更有价值。”“生命如流水,只有在不停地奔向前去的时候才美丽,才有意义。”“无论命运多么对不住你,你都要善待它。命运其实是个调皮的娃娃,看到你的一路顺风难免会有点眼红,绞尽脑汁刁难你,看到你的投降,它会欣喜若狂。我们绝不能让它得逞,用我们的智慧与不屈与它对弈一生,让它知难而退。”
  “水本无华,相荡而生涟漪:石本无火,相激而发灵光。”此时学生的情感表达之火、认识倾吐之水已被点燃、被激活,心里有什么,笔下写什么,只听着此时的心潮,自由奔放,从脑中流到指上,从指上落到笔尖。
  
  三、文本空白处——让文本丰满起来
  
  “恰是未曾着墨处,烟波浩渺满目前。”很多篇课文都讲究“留白”的艺术,在字里行间留下了各种空白,留给了读者广阔的想象空间。这些空白处正是课堂练笔的契机,教师要引领学生潜心会文,通过探究性研读,创造性解读,与文本产生情感的共鸣、思想的碰撞、智慧的交融,从而让文本丰满起来。
  《七颗钻石》的结尾写水罐里涌出了一股巨大的清澈而又新鲜的水流。在学完课文后,教师让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写写此时大地上会有怎样的变化。有学生写:“水罐里涌出了一股巨大的清澈而又新鲜的水流,水流到田野里,田野里干裂的土地湿润了,干枯的庄稼抬起头来了。水流到果园里,果树的叶子舒展开了,树上开出了鲜艳的花朵。水流到沟里。小动物们在沟里喝足了水高兴地玩耍着。”有学生写:“河流和水井里灌满了水,人们纷纷跑到河边,捧起水大口大口地喝起来。小姑娘的爱心给村里的人带来了幸福的生活。大家拥着小姑娘跳起了欢乐的舞蹈。”
  置身于此情此景中的学生心神觉醒、灵性飞扬。这样的想象小练笔叩开了学生的想象之门,放飞了纯真的童心,抒写出他们精彩无限的内心世界,学生兴致盎然,创意无限。同时也让文本的内容更加丰满,更加形象,更加感染人。
  “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撬起地球。”随文练笔要结合文本找到恰当的练笔切入点,充分考虑到“文本特点”与“学情”的和谐平衡,让学生乐于动笔,易于表达,以期达成阅读教学中“练笔”的最优化。
  
  责任编辑:王颖
其他文献
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朗读是我国语文教学中行之有效的传统,也是学习语文最重要的方法之一。纵观当下的语文课堂,虽然朗读得到了重视,但往往要求不明确,感情不自然,孩子们读时“朗读腔”、“表演腔”太浓,或矫情做作、装腔作势;或语气夸张,情感错位;或统一语调,缺乏个性。朗读教学效率不高,迫切需要矫正与引导。所以,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朗读要提倡自然,要摈弃矫情做作的腔调”。笔者
【摘要】倾听是学生进行语言学习的一种重要能力。倾听能力强的孩子更容易接受和掌握知识技能。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要帮助学生学会倾听,惟有让学生在课堂上学会倾听,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和能力,才能真正提升课堂教学的实效。教师要激起学生倾听兴趣,教给学生倾听方法,提升学生倾听能力,让学生在倾听中得以思考, 在倾听中逐渐成长,在倾听中提升能力。  【关键词】兴趣;氛围;方法;倾听习惯  倾听是学生学习语言的一
正当举国深入学习十八大精神之际,2013年元旦也姗姗来临了。旦复旦兮,喜连喜。恭喜了!可敬的读者和支持不渝的作者,我们诚挚地祝愿大家新年有新进步、新成就。  回首才挥别的一年,最令我们欣喜的,当然是党的十八大的召开。十八大鲜明地指引我们应举什么旗,走什么路。中国既不走僵化封闭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中国要走的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它将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展示出光明美好的未来。十八大将科学发
1984年6月2日,是第23届洛杉矶奥运会开幕前夕,世界撑杆跳名将齐聚法国圣德尼的奥古斯德鲁纳体育场,一场激烈的角逐正在进行着。  当横杆升到了5.87米,这是撑杆运动中的一个新的世界纪录!此时,离横杆30多米远的助跑线上站着的是一位20出头的青年运动员,他叫谢尔盖·布勃卡,来自前苏联的乌克兰。布勃卡似乎显得很轻松,他从容不迫地望了望前方的横杆,然后开始手持撑杆助跑。不一会儿,布勃卡加快了步伐,全
不可否认,时下不少教师以新课标理念创新课堂,艰难地走出了传统“知识课堂”的窠臼。但是,纵观我们的每一次通识培训,林林总总的名师示范观摩,学者教授的报告、讲座,常常是硬套理念,巧玩花样。有不少“新课堂”与新课标的理念“形似神异”,表现出一定程度的肤浅和浮躁。可以说这是课程改革必然经历的一个迷惘阶段,正本清源这是我们当前课堂教学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目标之伪:舍本逐末    张奠宙教授在《当心
近日,笔者有幸观摩了《鞋匠的儿子》(苏教版第十一册第21课)一课的“同课异构”教研活动。参与作课的教师一共有三位:第一位是一位年轻女教师(下称L老师),第二、第三位是两位特级教师(以下分称S老师和W老师)。  通过现场观摩以及事后对录像、录音进行整理、分析,笔者认为,倘若以叶澜评价一节好课的标准来看,这三节课至少达到了扎实、平实、真实的要求[1]。那些“同课异构”活动中经常出现的脱离“课标”要求为
我常想,我们老师也上过小学、中学、大学,也听过专家、名人的动人报告,也天天与同事磋商如何教学……,可为什么有的老师的课堂不受学生欢迎?到头来,教学质量令你自己都觉得失望呢?  老师太重要了。请看以下议论,可能会令你震撼:身为老师,我们具有极大的力量,我们能让孩子们活得愉快或悲惨,能让他们丢脸或开心,我们能伤人也能救人,能挖苦人也能安慰人;我们采用的方法和情绪表现,直接左右着学生每天的学习生活,当我
教师,曾经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和学生心灵的守护神。然而,在不知不觉当中,他们自己的精神和心灵开始出现各种各样的病症和问题,并且日益危及到教师自身以及他们所守护的孩子。一方面我们固然不必因此而过于大惊小怪,因为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深切地感受到教师作为普通人在如此沉重的社会责任下面的艰难处境;另一方面我们也不能不为此而忧心忡忡,因为我们同样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深刻地认识到教师与学生之间精神联系和心灵
新课改要求英语教育教学活动必须服务于学生语言技能的提升,显然小学英语作业环节作为小学英语教育教学活动的重要表现形式,必然要遵循新课标的教育教学大纲。另一方面,从当前小学英语作业设计现状来看,小学英语作业设计目的性不强,忽视学生的实际情况,作业时间控制不合理,语言技能培训意识比较差。为了改变当前小学英语作业忽视语言技能提升的现状,应该积极实现小学英语作业与学生语言技能之间的融合。笔者结合自身参与小学
【教材简解】  本节课是国标本苏教版六年级下册内容。学生之前已经学会了用量角器量角、根据比例尺算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并且学会用东、南、西、北、东北、东南、西北、西南八个方位词来描述物体的大致方向,以及学会用数对来准确确定位置。教学根据方向和距离来确定物体的位置,通过教学,使学生能够从方向和距离两个方面描述物体具体的位置,进一步丰富学生描述物体位置的经验,感受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