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现代社会是一个自主学习、终身学习型社会,自主探究能力是学生们必须具备的一项基本能力。小学数学是小学课程教学过程中的基础性科目,展开数学知识教学活动是小学阶段发展小学生的思维能力、提升小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主要手段。因此,作为一名小学数学老师,我们应该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将对小学生数学知识探究能力的培养落实到小学数学课程教学过程中去。
关键词:小学数学;探究课堂;能力提升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19)19-0135-01
小学数学学科被誉为“思维的体操”,是一门建立在探究基础上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科,具有得天独厚的探究课堂构建条件。我们进行数学知识教学的根本目的不是让学生们记住多少数学概念,背会多少数学公式,而是提高学生们的数学核心素养,强化学生们利用数学课堂中所学的知识、所掌握的知识探究方法数学的解决现实生活中所遇到的问题的能力。因此,构建探究化的数学知识教学课堂不仅是新课改对小学数学课程教学的要求,也是体现数学学科特质的需要。那么在小学数学课程教学过程中,我们该如何提升学生的数学探究能力呢?下面我将结合我的教学实际从以下三个方面对该问题进行具体的阐述。
1.联系生活,拉近情感距离
生活是数学知识的发源地,我们现在所学的数学知识大都是从生活中总结概括而来的,在数学知识教学过程中联系现实生活是还原数学知识本来面目,降低知识理解难度的需要。同时,生活也是学生们最熟悉的领域,在生活中学生们可以自由自在的探究知识、无拘无束的调动已有的知识与能力。故要想在小学数学课程教学过程中培养小学生的知识探究能力,我们不妨以创设生活情境的方式展开数学知识教学活动。
例如:在《轴对称再认识》一课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我先利用多媒体电子教学设备展示了生活中常见的轴对称图形,然后问学生们:“同学们,你们都知道这些图形来自哪里吗?”在学生们对上述问题进行回答之后,我继续问道:“那你们觉得这些图形有什么共同特点呢?”接着,学生们又在对这一问题的探究中分析了轴对称图形的特点,明确了对称轴等概念,掌握了轴对称图形的判定和绘制方法。
在这一课堂教学过程中,我以图片教学的方式给学生们创设了一个生活化的数学知识学习情境,让学生们在对生活现象的探究中掌握了数学概念,学习了数学知识,训练了数学抽象和数学建模能力。
2、小组合作,强化课堂参与
参与是探究的前提,要想提升小学数学课堂的探究性,发展学生们的数学探究能力,就要强化学生们的数学课堂参与,让学生们在对数学知识形成过程的充分参与中发展深度思维、训练问题提出和解决能力。而要想强化学生们的数学课堂参与,我们不妨给学生们营造一个民主、自由的知识探究空间,消除学生在课堂交互过程中的不安与顾虑,强化学生的课堂参与。故在小学数学课程教学过程中,我们不妨以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推进数学知识探究活动 。
例如:在《长方体的认识》一课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我先将学生们分成了人数适宜的数学知识学习小组,然后让学生们以小组为单位观察事先准备好的长方体图形并回答如下问题:
(1)长方体是一个什么样的图形?它是由哪些部分组成的?各部分的名称是什么?
(2)长方体的各部分之间在空间和数量上存在哪些联系?
(3)为什么说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
接着,学生们纷纷就上述问题发表了自己的看法,最终在与同伴的交流与合作中掌握了长方体的相关概念,形成了对长方体的深度认知。
在这一课堂教学过程中,我以小组合作教学的方式教学“长方体”相关知识,打破了教师在课堂探究过程中“绝对权威”地位,让学生们在平等的师生关系的影响下敢于表达自己的观点、能够表达自己的观点,在观点的表达和智慧的开发中提升了数学核心素养。
3.组织实践,挖掘学生潜力
实践是学生们掌握知识经验最直接且有效的方法,组织课堂实践活动可以给学生们营造一个全方位立体化的知识探究空间,让学生们充分的感官刺激下激活自身思维活力,提升知识探究能力。
例如:在《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一课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我先利用多媒体电子教学设备展示了曹冲称象的故事,然后引导学生们对该故事中蕴含的数学转化思想进行探究。随后问学生们:“同学们,你们会求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吗?会求矩形的面积吗?矩形和平行四边形之间可以转化吗?”接着,我将卡纸、剪刀等物品分配給学生们,让学生们在实践中发现了图形之间的转化关系,探究了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
在这一课堂教学过程中,我先以故事教学的方式帮助学生感悟了数学思想,然后又以实践的方式创设了一个多维度的知识探究空间,让学生们在口、脑、手、心等各种器官的充分调动中,充分挖掘了自身的探究潜力。
总之,要想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就要深入研究小学数学知识教学实际,优化小学数学课程教学方法,提升学生的数学课堂参与,让学生们在知识的发现、分析和探究中,掌握知识探究方法。
参考文献
[1]林凌燕.小学数学“参与式”课堂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学周刊,2019(14):59
[2]李焕霞.浅谈如何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J].中国校外教育,2019(10):131+133
关键词:小学数学;探究课堂;能力提升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19)19-0135-01
小学数学学科被誉为“思维的体操”,是一门建立在探究基础上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科,具有得天独厚的探究课堂构建条件。我们进行数学知识教学的根本目的不是让学生们记住多少数学概念,背会多少数学公式,而是提高学生们的数学核心素养,强化学生们利用数学课堂中所学的知识、所掌握的知识探究方法数学的解决现实生活中所遇到的问题的能力。因此,构建探究化的数学知识教学课堂不仅是新课改对小学数学课程教学的要求,也是体现数学学科特质的需要。那么在小学数学课程教学过程中,我们该如何提升学生的数学探究能力呢?下面我将结合我的教学实际从以下三个方面对该问题进行具体的阐述。
1.联系生活,拉近情感距离
生活是数学知识的发源地,我们现在所学的数学知识大都是从生活中总结概括而来的,在数学知识教学过程中联系现实生活是还原数学知识本来面目,降低知识理解难度的需要。同时,生活也是学生们最熟悉的领域,在生活中学生们可以自由自在的探究知识、无拘无束的调动已有的知识与能力。故要想在小学数学课程教学过程中培养小学生的知识探究能力,我们不妨以创设生活情境的方式展开数学知识教学活动。
例如:在《轴对称再认识》一课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我先利用多媒体电子教学设备展示了生活中常见的轴对称图形,然后问学生们:“同学们,你们都知道这些图形来自哪里吗?”在学生们对上述问题进行回答之后,我继续问道:“那你们觉得这些图形有什么共同特点呢?”接着,学生们又在对这一问题的探究中分析了轴对称图形的特点,明确了对称轴等概念,掌握了轴对称图形的判定和绘制方法。
在这一课堂教学过程中,我以图片教学的方式给学生们创设了一个生活化的数学知识学习情境,让学生们在对生活现象的探究中掌握了数学概念,学习了数学知识,训练了数学抽象和数学建模能力。
2、小组合作,强化课堂参与
参与是探究的前提,要想提升小学数学课堂的探究性,发展学生们的数学探究能力,就要强化学生们的数学课堂参与,让学生们在对数学知识形成过程的充分参与中发展深度思维、训练问题提出和解决能力。而要想强化学生们的数学课堂参与,我们不妨给学生们营造一个民主、自由的知识探究空间,消除学生在课堂交互过程中的不安与顾虑,强化学生的课堂参与。故在小学数学课程教学过程中,我们不妨以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推进数学知识探究活动 。
例如:在《长方体的认识》一课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我先将学生们分成了人数适宜的数学知识学习小组,然后让学生们以小组为单位观察事先准备好的长方体图形并回答如下问题:
(1)长方体是一个什么样的图形?它是由哪些部分组成的?各部分的名称是什么?
(2)长方体的各部分之间在空间和数量上存在哪些联系?
(3)为什么说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
接着,学生们纷纷就上述问题发表了自己的看法,最终在与同伴的交流与合作中掌握了长方体的相关概念,形成了对长方体的深度认知。
在这一课堂教学过程中,我以小组合作教学的方式教学“长方体”相关知识,打破了教师在课堂探究过程中“绝对权威”地位,让学生们在平等的师生关系的影响下敢于表达自己的观点、能够表达自己的观点,在观点的表达和智慧的开发中提升了数学核心素养。
3.组织实践,挖掘学生潜力
实践是学生们掌握知识经验最直接且有效的方法,组织课堂实践活动可以给学生们营造一个全方位立体化的知识探究空间,让学生们充分的感官刺激下激活自身思维活力,提升知识探究能力。
例如:在《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一课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我先利用多媒体电子教学设备展示了曹冲称象的故事,然后引导学生们对该故事中蕴含的数学转化思想进行探究。随后问学生们:“同学们,你们会求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吗?会求矩形的面积吗?矩形和平行四边形之间可以转化吗?”接着,我将卡纸、剪刀等物品分配給学生们,让学生们在实践中发现了图形之间的转化关系,探究了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
在这一课堂教学过程中,我先以故事教学的方式帮助学生感悟了数学思想,然后又以实践的方式创设了一个多维度的知识探究空间,让学生们在口、脑、手、心等各种器官的充分调动中,充分挖掘了自身的探究潜力。
总之,要想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就要深入研究小学数学知识教学实际,优化小学数学课程教学方法,提升学生的数学课堂参与,让学生们在知识的发现、分析和探究中,掌握知识探究方法。
参考文献
[1]林凌燕.小学数学“参与式”课堂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学周刊,2019(14):59
[2]李焕霞.浅谈如何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J].中国校外教育,2019(10):131+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