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观点:饭后一杯茶未必好

来源 :海峡茶道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urplem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何时喝茶才最有益健康,有一种普遍的观点是饭后喝一杯清茶,不仅清洁口腔,还能帮助消化。但是,最近有专家的实验表明,饭后马上喝茶对健康十分不利,容易造成贫血、脂肪肝等多种疾病。
  
  隐患之一:易贫血
  近日,国家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食品科学技术室主任霍军生说:“饭后马上喝茶,大量的水进入正在消化食物的胃中,冲淡了胃分泌的消化液,从而影响了胃对食物的消化。另外,茶叶中含有大量的单宁酸,饭后喝茶,就会使胃中未来得及消化的蛋白质同单宁酸结合成一种不易消化的凝固物质,而影响蛋白质的消化和吸收。更重要的是,茶叶妨碍了机体对铁元素的吸收,饭后饮用15克干茶叶冲泡的茶水,会使食物中铁的吸收降低50%,长此以往,影响人的消化功能,甚至引起缺铁性贫血。”
   霍主任建议,为避免出现贫血症状,饭后约1~2小时,胃排空后,再喝茶较合适;平常也可以多摄取绿叶蔬菜、红豆、猪肝等富含铁质的食物,以避免血红素不足。
  
  隐患之二:不利消化
  还有很多人喜欢饱餐后喝些茶,以为可以消食解腻。其实这样对健康也很不利。吉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高医生介绍说,茶叶中含有较多的鞣酸和茶碱。鞣酸进入胃肠道后,会抑制胃液和肠液的分泌,而胃液和肠液都是消化食物所不可缺少的。大量的鞣酸对胃黏膜有较强的刺激作用,会引起胃功能失常,导致消化不良。鞣酸还会刺激肠道黏膜,从而阻碍肠道对营养物质的吸收。此外茶中的茶碱具有抑制小肠吸收铁的作用。有些人正是看中了饭后一杯茶具有影响人体消化和吸收食物营养的作用,才把它当作是一种减肥美容的有效方法,但是这也会引起胃肠功能失调和营养不良恶果的可能。
   高医生说,广东人有在饭前、饭后各上一道茶的习惯。饭前饮茶不但和饭后飲茶一样,会影响胃肠道对食物的消化和吸收,而且因为茶会刺激口腔里的味觉细胞,使味觉淡化,并减少唾液的分泌,从而使随后的饮食寡味。
  对此,医生建议,在吃饭一小时内最好不要饮茶,应待饭后一小时胃内食物消化得差不多时再饮用茶水,这样对消化功能和物质凝固也不会产生太大的影响。
  
  隐患之三:导致脂肪肝
  饭后喝茶还很不利于脂肪肝的预防。茶叶中含有大量鞣酸能与蛋白质合成具有吸敛性的靶酸蛋白质,这种蛋白质能使肠道蠕动减慢,容易造成便秘,增加了有毒物质对肝脏的毒害作用,从而引起脂肪肝。
其他文献
相传西晋末永嘉年间(4世纪初),黄河流域的一部分汉人因战乱南徙渡江,至唐末(9世纪末)以及南宋末(13世纪末)又大批南下至江西、福建以及广东东部和北部等地,这些人统称为“客家”,以别于当地原居民,后遂相沿而成这一部分汉人的自称。  客家人喜欢喝“擂茶”是众所周知的。然而,客家人尤其是居住在臺湾的客家人还喜欢制作和饮用“酸柑茶”则鲜为人知。酸柑茶,是中国客家一种民俗茶饮,流行于台湾桃园、新竹、苗栗、
期刊
我的家乡不产茶,但茶和烟是客人进门后要在第一时间内找到的东西。有的客人不抽烟,但似乎从没有人拒绝接过茶杯。早些年,主人因自己不能辨别茶的优劣,在给客人泡上茶后会解释说这是多少钱一斤的茶叶,唯恐客人因口感不好而觉得怠慢。实际上茶因非当地所出,也不大容易买得到,有时客人来了茶叶罐是空的这种境况也是有的。所以在年复一年靠“割麦插禾”为生的乡邻眼里,茶叶相对油盐来说是稀有而奢侈的。   那个卖茶叶的女人是
期刊
陆羽以《茶经》一书闻名于世,其富有传奇色彩的一生,尤其是与才女李冶之间曲折凄美的爱情故事,更是成为千百年来广大茶人的美谈。  李冶,即李季兰,著名女诗人,与薛涛、鱼玄机并称为“唐代三大女冠”。《唐才子传》卷二有类似的记载:李冶“女道士也。美姿容,神情萧散,专心翰墨,善弹琴,尤工格律。当时才子,颇夸纤丽,殊少荒艳之态。”而陆羽原是个被遗弃的孤儿,三岁的时候由龙盖寺积公禅师拾于竟陵西湖之滨,后寄养于李
期刊
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我便与福鼎白茶结下了不解之缘,似乎,白茶已然构成了我生命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无论是茶树的栽培,茶园的管理,到茶青的采摘、加工。以至成品茶的包装、贮存等等环节,白茶是所有茶类中最接近原生态的茶品。每常,不管是在书房独品。还是引朋待客于茶庄茶楼,我皆总是独好烹点啜饮白茶茗品。  白茶喝多了,自然也孕生了不少心得体会。在书房,我通常一边寻章摘句,书写着百态奇逸的茶人茶事;一边手
期刊
黄昏,窗外的阳光略带着初夏的余温,将忧郁的心情蒸腾。对面楼顶上的那一窝喜鹊,亢奋地叫个不停。想起一直未曾舍得独品的罗芥茶,不如在这个黄昏伴我销魂。  罗齐茶,产于茗岭。地处江、浙两省交界区。据宜兴县志载:“章山有茗岭,以产茗得名。茗岭之足,村名罗齐,地界长兴。齐片之美。陆鸿渐(羽)所称圈岭茶是也。”  同出长兴,顾渚紫笋名满天下。而被盛誉为“吴中所贵”的罗齐茶却鲜为人知。明·李日华的《六研斋二笔》
期刊
詹罗九,曾任安徽农业大学茶业系制茶教研室主任、教授等,安徽农业大学中华茶文化研究所所长。主编全国高等农业院校统编教材。参加了九华毛峰、黟山雀舌、仙寓香芽等10多个品目名优茶研制和开发,发表学术论文60多篇。    结束了对詹罗九的专访,对他的初步印象。只觉得他很专业。他是一个阅茶无数、与茶为伴了数十年的茶学教授,甚至觉得单用“专业”来形容似乎还不够,他的很多言论与评价称得上权威了。但是,“教授”、
期刊
小种红茶是福建的特产,是由武夷茶派生演变成的一种特有的茶类,小种本是武夷茶中的一种花色,现成为国际分级红茶中的一个级别。红茶鼻祖“正山小种”已经成为小种红茶的代表,作为福建独特的外销产品,它在欧洲已经拥有了几百年的历史渊源及文化底蕴,并在最近几年逐渐被很多国内的爱茶人所认识和接受。  接触过正山小种的茶客们无不为其独特的桂圆香和烟熏味所吸引,同时也会发现除了“正山小种”之外,福建还有好几种名字中带
期刊
在一些卖铁观音的茶店里,刚好遇上几次茶人来询问陈年铁观音,他们对陈年老铁的评价还比较积极:“茶味醇厚、韵味更足、口感不比普洱茶差,不会伤胃,储藏也较方便”。本来铁观音的卖点在于鲜,可是既然是商品。多少会有囤积与剩余,会做茶的茶商把卖不掉的铁观音再次加工,以延长存放时间,而经过“梳妆”后的陈年铁观音却有了独特的“风景”。    鉴品陈年铁观音    终于抵制不住“陈年”的诱惑,与苏总约在他的茶店里。
期刊
天下美女出四川,四川美女数成都。水软地灵,气候温润,成都注定是盛产美女之地。  大街上美女三五成群。公园里美女恬静幽读,露天茶馆美女在聊天晒太阳。酒吧里美女甩开膀子拼酒吼歌……成都把年轻貌美的女人称为粉子,那是因成都美女脸蛋白里透红,粉得可爱,说话的声音千娇百媚。嗲得人心软,做起事来雷厉风行辣得人直跳,管起老公抹鼻瞪眼。吓得人腿软。成都粉子多,炮(音“趴”,意思是“软和、怕老婆”)耳朵的男人也多。
期刊
中国是茶的故乡,也是茶文化的发祥地。早在4000年前的原始社会,茶就作为药饮(治病、解毒)介入人类社_-会生活。当年我们的老祖宗是用什么器具煮饮那采自常绿灌木(茶树)的小芽和嫩叶呢?  经过了漫长的青铜时代,直至2000年前的汉代,随着人工种茶、制茶和饮茶风尚的发生和发展,中国茶具又经历了怎样发生、发展和变革的过程?  隋唐以后,是中国茶业的空前繁荣昌盛期。饮茶风尚的普及、陶瓷工艺的突飞猛进使中国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