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剧的危机与粤剧语言艺术的创新路径探索

来源 :文学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pin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时代的发展,改革开放进程的推进,令粤剧不得不面临着转型创新。近年来粤剧逐渐失去群众基础,演员年龄分布也是青黄不接,如何度过危机还需要从粤剧语言的创新上着手。本文介绍了粤剧的起源及其语言特色,分析了粤剧当前面临的主要危机。并对粤剧语言艺术的创新提出建议,以供参考。
  关键词:粤剧;语言特色;人物塑造
  前言:粤剧传承年代久远,新中国成立后依然保持着健康的发展,并在1956年获“南国红豆”的美誉。作为我国戏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粤剧的发展、传承一直为人们所重视,然而随着改革开放后人们思想的转变,粤剧的发展逐渐与观众的喜好发生了“脱节”,让粤剧的发展首次进入了关乎生存的危机。为将粤剧从“危机”中解救出来,相关名家学者对粤剧的现状致因进行了多方调查分析,粤剧语言艺术的创新成了解决当前问题的必要路径。
  一、粤剧起源及其语言特色
  1.粤剧起源
  粤剧形成较早,甚至不能明确出具体的朝代,可从“歌”这一角度回溯粤剧的源头,对其发展的追溯于粤剧的艺术形式发展研究具有一定的意义。《周礼》中有记载“大旱、祭祀、丧事、疾病,师巫而舞雩,歌哭而请”,证明歌的形式最早用于祭祀,随着朝代更替,融合了各地的民俗文化,待到唐宋,各种地方戏剧已经发展成熟。然而两广地区历史上经历了几次移民潮,民族融合现象普遍,研究粤剧不可限于地域文化背景,还要对中原戏曲形式进行借鉴。如今的粤剧中依旧能找到昆曲、徽剧和平剧的痕迹,以至于粤剧的唱腔变化之多,堪称各类戏曲之首。有人认为只有用粤语演出才算是真正的粤剧,这一定义过于狭隘,不符合粤剧发展中广泛吸收其他戏曲种类的精神,也不利于粤剧的突破创新发展。因而如今的粤剧在语言上也不应以方言(粤语)划定标准,要秉承其发展路线,彰显包容与创新。
  2.粤剧语言特点
  与当前人们印象中的广东省方言不同,粤剧中粤语的前身实际是唐宋时期全国的通用语言,当时又称“雅言”,随着移民潮被带到两广地区,后来又融合了当地多民族的语言形式,才变作了如今的粤语。因而从历史角度来看,粤剧中的粤语是对古代(唐宋时期)官话保留最多的一种方言,至今尚有六音九声的说法,且“入”声的应用还很普遍。正因为此粤语对古音的保留,所以相较普通话或者其他方言,“粤语”更富于变化,配合曲调则是声调多变、婉转动听。而若将粤剧中的“粤语”全都换成当前两广地区使用的粤语,则粤剧定会失掉很多颜色。有人称当今的粤剧舞台官话为唐宋时期的中州(河南)话,也有人将其看作桂林官话,总之与现代粤语相差甚远,后来一些贫苦出身的粤剧艺人(文化水平有限)在道白中加入一些广府白话,也得到了群众的支持,如此便造就了粤剧舞台官话与广府白话并存的这一局面。
  二、粤剧的危机现状
  1.发展中逐渐脱离群众基础
  粤剧的发展贯穿两广地区的移民潮、各地区、民族文化的融合,曾根据群众(观众)的喜好做出了各种尝试与改变,可以说粤剧的根在两广、在群众,大众的喜好就是粤剧开展的基础与发展的前提[1]。然而随着人们对于名利的追求,粤剧也逐渐走向唯专家的意见想法为中心的道路,从此为与高端“审美”衔接,许多作品创作则逐渐脱离了群众,脱离了其来意生存的土壤。这种所谓的改革转型不顾粤剧的发展根基,艺术的产生规律,最终只能犹如空中楼阁,失去了其发展传承的意义。除此之外,一些学者对粤剧的划分也出现了两个极端,一部分人认为粤剧理应姓粤,而另一部人则认为粤剧之所以经历了千百年的传承,其包容、创新的精神品质占据了主要的原因;这两种观点之间的对抗也让粤剧一度陷入标准制定的危机之中。
  2.粤剧传承青黄不接
  如果说当前粤剧的首要危机是发展方向制定与标准划分统一的危机,那么第二个危机便是传承者缺乏的危机。尽管国家和相关研究学者对粤剧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给予了高度重视,两广地区的学校、社会教育机构也积极组织了各种观看粤剧或体验活动,但从粤剧相关论文的发表数量来看,近年来有关粤剧的研究文献数量仍是存在下滑或不稳定的情况。究其原因,新时期的粤剧创新剧本编辑、导演都后继乏人,只有一些“老”艺人仍在坚持着演绎传统作品,而年轻一代则对传统剧目不感兴趣。这一现状直接打击了粤剧发展的信心。粤剧自身不思改革创新,任凭政府帮扶、专家支持也是于事无补,而一旦粤剧传承人青黄不接的情况得不到解决或改善,其发展之路便也即将走到“尽头”。
  三、粤剧的语言创新之路
  1.回归初心,重新定位起点
  粤剧若要突破当前的危机困境,首先需要找准自身的定位,明确新时期的发展方向。对于粤剧的定位与分类,相关研究学者一直存在分歧,部分人认为重新定位粤剧,必然要回归初心,而回归初心就是要扎根两广土地,围绕两广群众需求,让粤剧姓“粤”,开启“听粤剧、唱粤语”的发展路径;另一部分人则认为回归初心自然是要重新抓住群众这个根,但粤剧舞台之上还是需要保留古老的“粤语”发音才算正宗,吸纳融合新的内容才符合粤剧的一贯秉持的创新精神,粤剧在新时期中的传承才能得到更多年青一代的认可[2]。综合以上两种观点,显然粤剧的传承和延续需要抓住“人”这个要素,要符合群众的观看需求,也要能够吸引新鲜血液以作队伍补充。对此相关人员可以借助互联网平台扩大粤剧的有关宣传,通过各种宣传形式(文字记录、活动视频上传等)的展开让更多年轻人知道粤剧、了解粤剧,并借助线上平台的维护与年青一代进行粤剧内容形式的交流,就不同年龄阶段人的喜好、想法做出总结并分类,对群众当前的精神需求进行分析,结合之前研究学者对粤剧定位划分的两种观点,重新明确粤剧发展方向,以为粤剧的传承发展奠定扎实的群众基础。
  2.变通共享,跳出方言限制
  粤剧有一个极具代表性的特点,即制作属于自身剧种的剧本。一般的方言戏曲剧本故事相互借鉴的情况比较多,但粤剧基本都是坚持自己制作的剧本,比较古早的有明代景泰年间的邱濬所作《五伦全备记》《投笔记》,其中《投笔记》在后期的流传甚是广范,堪称粤剧的代表之作;后来又有清朝道光年间;刘华东作《六国封相》(改变自《金印记》),至今仍在粤剧舞台上上演,可见粤剧对于创新思想的坚持。而从语言艺术上来看,粤剧始终保留着多种语言(舞台官话、广府白话等)的共用。多种语言造就了粤剧的丰富性、富于变化的特性,也凸显了粤剧传承至今包容融合的精神品质。因此粤剧若要跳出危机,必须保持创新和融合的精神,既不在传统题材、唱段中徘徊不前,也不能破坏掉粤剧语言本身的丰富性,在广府白话上故步自封,相关创作人员甚至应当结合新时期的一些人文理念在内容上做出创新,并与其他文化思想保持互动交流,以为粤剧内容形式不断诸如新鲜血液。需要注意的是,跳出方言限制并不是指完全抛却粤语,只是在作品创作过程中令创作人回溯古音、结合今人的审美,作用出新的兼具美感和新意的作品,以让粤语语言艺术得到传承与发展。
  3.扩大舞台,吸引年青一代加入
  对于粤剧的传承发展来说,优秀的传承者与创新的剧本一样重要。而相较于在社会范围内寻找传承者,不如变被动为主动开展粤剧进校园活动,让两广及周边有粤剧基础的地区中小学联合当地粤剧剧团开展粤剧学习观摩活动,使学生尽早形成传承粤剧的概念,并在不断地接触尝试中增进对粤剧的理解,提升其文化自信[3]。在具体的实施中,相关人员应当找好学校的各种特色活动作为契机,建立与学校文娱活动的联系,令学生能够在活动中潜移默化受到粤剧的普及。如广州市的学校合唱比赛自1983年坚持到现在已有38年,各学校的合唱队伍培养也趋近成熟,以至没接合唱比赛合唱团都会对各式新唱法、教学实践等进行探索。粤剧团就可抓住这一时机,将粤剧概念导入进去,从而提高粤剧在学生中的普及与传承。当然这一过程少不了对学生进行古“粤语”的教育。教师也不必担心如此会影响学生的白话表达与普通话的学习,毕竟舞台官话在粤剧演义中更加丰富婉转,是粤语白话和普通话所达不到的,其只会深化学生对于语言艺术的理解,从而促进学生对其他语言的学习和使用[4]。
  结语:纵观粤剧的发展,会发现其独特魅力皆来自于其创新、包容的精神品质;且其陷入发展危机也是由于创新自信不足、文化包容和唯地域化之间的分歧造成的。因而要解救粤剧于当下危机,必须着眼创新、包容這两点,重新定位粤剧起点,明确融合发展方向使粤剧既有“老味”的保留,又有贴合当前观众需求的创新。最后将粤剧的宣传落实在线上线下,结合地方教育,培育下一代接班人,以令这一技艺能够得到传承延续。
  参考文献:
  [1]徐家凤.从岭南历史探索粤剧起源和形成[J].岭南文史,2019(02):12-15.
  [2]罗丽.梁郁南粤剧作品的音乐与语言特色[J].戏曲艺术,2020,41(01):98-102.
  [3]练雪兰.粤剧艺术人物塑造过程中的传承与创新[J].戏剧之家,2020(08):43.
  [4]李剑琴,唐亮平.粤剧艺术传承与发展的创新策略研究[J].黄河之声,2020(13):134-135.
其他文献
摘要:班主任是学校班级管理的主要参与者和责任人,对班级的管理,如果没有班规,在处理问题时就没有参照,会出现很大的随意性,易给学生产生不满情绪。接手新班级时,我会与学生一起共同制定相应的班规,约束和激励学生。好的班规,有利于班级日常管理;有利于健康、良好的班风形成;有利于同学间相互督促、监督,增强班级的凝聚力;还可激发学习热情,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总之,好的班规可以激发班级的活力,形成团结协作、
期刊
摘要:对于幼儿园阶段的幼儿来讲,他们在幼儿园一天的生活便是全部课程,一日生活安排的合理与否直接决定着是否能对幼儿的学习质量起到良好的效果。本篇文章将结合《3-6岁儿童发展指南》中的内容,对如何优化幼儿一日生活管理来更好的促进幼儿身心健康成长的问题进行探究,并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幼儿;一日活动管理;身心健康;成长  众所周知,幼儿园对于儿童的成长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因为这一阶段的教育属于启蒙教
期刊
摘要:目前,随着时代的发展,现有的社会管理模式已经不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站在行政法的角度,需要不断的完善和创新社会管理制度。在行政法的视野下,对现有社会管理模式进行改造,维护人民合法权益和社会秩序,约束社会管理创新,提升改革力度深度和层次,以此来有效解决社会中的不同难题。  关键词:行政法;社会管理;创新  引言:只有保障社会管理机制的稳定,才能够为和谐有序社会环境的构建打造优质基础。随着现代社会需
期刊
摘要:随着教育改革的广泛普及,在中职院校旅游管理领域应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已成为新时代教育背景下的全新要求,中职院校学生面临着最直接的就业问题,因此需要抓住发展的机遇对创新能力进行改革。现如今我国旅游业正在全面发展阶段,社会对旅游管理专业的人才出现了紧缺的状态,同时在旅游管理专业当中应坚持能力创新与基础教育互相结合,在新教育模式的影响下建立多元化的课堂体系,逐渐培养学生的创新创
期刊
摘要:数据不仅是技术、是能力,还是一种思维方式。二十一世纪,也是数字时代。在信息技术不断深入发展的当今社会,我国的教育事业也面向全体教育管理者,提出了数据化的管理要求。这就对各院校教育管理工作的发展,指明了具体的创新方向。  关键词:数据支持;教育管理;工作实践  一、人事管理  管理者应当加强对人事管理系统的数据化建设,通过结合现代信息技术,搭建数据平台,对教职员工的相关信息进行分类别的数据化收
期刊
摘要:国有企业在对离退休人员进行管理的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本文主要针对问题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国有企业;离退休人员;管理  引言:国有企业在日常的管理过程中,针对离退休人员管理是极其重要的内容之一。国有企业的离退休人员管理,关系到了整个社会的和谐稳定、构建与发展,特别是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日益加重,目前有关国有企业离退休人员的管理可谓是愈发的重要。  一、国有企业离退休人员管理现状  虽然
期刊
摘要:但随着国家的发展进步,当前我国高职院校财经专业发展的过程中,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目前高职财经类教育中,理论性知识教学还存在着一定的弊端,特别是里边理论性较强的学科。比如,经济学、管理学这类专业,学生在学习相关知识的时候,不知道该如何转化为实操能力,这也是老师进行教育中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鉴于此,本文笔者将从你高职财经教育管理实施特点分析、高职财经教育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提高高职财经教育管
期刊
摘要:“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时而作。”衡量一个时代的文艺成就最终要看作品。推动文艺繁荣发展,最根本的是要创作生产出无愧于我们伟大民族、伟大时代的优秀作品。新的时代形势为院团的改革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随着文化体制改革之后,市场思维应运而生,要求广大文艺院团在运营过程中,不仅要将社会效益放在第一位,同时也需要将市场思维融入到院团的发展中,同时也应当参考市场需求来生产新的文艺作品,最终形成新型的经营
期刊
摘要:本文整理、分析与讨论了近40年来中国行为艺术家的代表作品,试图在中国行为艺术发展中所呈现出的本土化特征来分析与中国传统美学资源相融合并进行现代性转化的行为艺术的内在文化逻辑。  关键词:行为艺术;中国当代艺术;母语;方言  一、中国行为艺术的源起  自20世纪80年代中国行为艺术诞生以来,市场经济的全面发展与快速的都市化进程使中国社会经济和文化产生飞速变革,艺术所面临的社会问题及其承担的文化
期刊
摘要:档案统计工作具有重要意义,能够对档案工作中存在的各种问题、现象、规律等及时了解 ,便于后续的档案工作整改以及指导,同时对预测未来也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为此,负责档案统计工作的人员应当对该项工作引起高度重视,详细了解工作内容,梳理掌握工作步骤。本文主要对档案统计工作相关知识进行了探讨总结。  关键词:档案统计;内容;步骤  档案统计工作,是指通过一系列专业的统计方法、技术对档案内容进行分析,以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