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illydall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全新的教育理念和新型的学习方式在蓬勃开展。从素质教育的角度看,美术课程是一门对学生的发展具有重要促进作用的课程。由于各种原因,人们对美术课程的重视度不够,加之我国中小学美术课程,长期受专业美术教育的影响比较深,使课程目标的定位产生了偏差。新的课程标准,特别注重导向性和选择性,能有效地传承文化,尽量使每个学生积极参与美术学习,并且促使每个学生在各自的基础上获得不同程度的发展,陶冶情感,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促进学生创新精神和技术意识的形成。
  新课程标准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为重点。创新是一个民族或国家的灵魂,源源不绝的创新能力是一个民族或国家生存与发展的基础。在培养创新人才的任务中,我们美术教育尤其责无旁贷。作为美术教育工作者要注意在自己的教学活动中,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下面就如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谈谈自己在教学中的一些做法。
  一、调动学生积极性,培养学生的绘画兴趣
  著名美籍华人科学家杨振宁曾说:“一个人要出成果,原因之一就是要顺乎自己的兴趣,然后再结合社会的需要来发展自己的特长。有了兴趣,‘苦’就不是苦,而是乐。到了这个境地,工作就容易出成果了。”在世界上,凡杰出人才、创新大师都有异乎寻常的强烈兴趣。因此,兴趣是创造的萌芽,培养兴趣是培养创造性人才的前提。
  1.培养绘画的自信心
  自信才能创造个性,儿童绘画本身就是个性的发挥,老师看儿童的画要以鼓励和表扬为主,以此激发他们的绘画热情。
  2.创设情境培养兴趣
  根据教学内容通过讲故事、猜谜语、唱歌、听音乐、做游戏等方法导入教学,如《卡通明星总动员》一课,我课前录好了几段学生们熟悉的卡通片歌曲,课上先让他们听唱这些歌,一下子就把学生们的兴致调动起来了,让学生一开始就喜欢上这节课。
  3.扩大儿童视野
  新鲜的生活体验激发儿童的创作欲望。学生们在学校里会经常参与一些集体实践活动,还经常和父母到户外活动,如游乐园,科技馆……,不仅能开阔儿童视野,增长课外知识,还可以培养他们善于观察和发现生活中美的习惯,陶冶美的情操。我经常让学生画下一些游玩之中美好的东西,潜移默化地增强儿童对绘画的兴趣。
  4.尝试新材料
  给学生尝试使用新的绘画材料,激发他们探索的欲望,满足儿童的好奇心,我经常在学生完成课上学习任务后,让他们课下去寻找一些新材料作画。学生通过探索体会到画不光可以画在纸上,还可以画在树叶上、画在布上、画在石头上……不光可以用笔画,还可以用手画,用一切可以画的工具来画,从而大大促进了儿童对绘画的兴趣。
  二、诱发学生想象,激发探索和创新的欲望
  想象是创造的双翼,在教学中,教师需创设良好的心理环境,让学生想象,从想象中进行创造性构想。
  1.设置情境感染,给学生想象的空间
  教材中的有些内容是需要创设一定的情境,让学生体会回到情境中去进行创作,让学生想象,从想象中进行创造性构思。通过这样的训练,不仅让学生体会到大自然的美,同时让学生充分展开想象,学生们的思维更活跃,课堂气氛更加热烈。
  2.想想、改改、变变进行创作
  在美术教学中,我们会遇到不管你如何进行铺设让他想象,他还是“纹丝不动“的现象,或者有的学生也想创造与众不同的作品,可是他画不出,表达不出。对于这些学生,我们不一定非要让他们创造出与众不同的作品,可以采取把好的作品改一改,变一变,或把几幅范画重新组成一幅新的作品,这同样是一种想象,一种创造。
  3.开发课程资源,使学生触类旁通产生新的思想
  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是美术课程中一个有机组成部分。随着课程理念的更新,课程不仅仅指课堂教学,还可以延伸至课外、校外。
  我在教学中会适当安排学生在课前收集与课程内容相关的图片及文字资料,课上注意把美术学习与其他学科的学习相联系。我还注重引导学生把美术学习与其生活经验、周围环境相联系,如布置课后作业,让他们把听过、见过、经历过的有意义、有趣的事画出来,课上交流。
  三、鼓励探索求异,转变评价方式
  美术作品评价不是单一地看技法,看学生“画得像不像”。有些人认为,美术作品不讲究技法,那哪能还算一幅画,把人画成怪物,把一头牛画成一只羊,这还能说是美术教学吗?对于这样的作品我们不可以盲目地加以否定,要不然抽象派、立体派等也不会出现,毕加索也不会成为世界闻名的画家。目前,我们应更明确认识到让学生学习美术不是让每一位学生将来都成为画家,而是在美的熏陶下得到更滋润的发展,通过美术课,培养其创新能力,使之成为创造型人才。
  1.善于发现、展示“闪光点”
  作品完成后,我首先让学生进行自评,从色彩、构图、画法等方面,如在《画汽车》一课,一位学生这样自评:我自己最满意的是颜色,我把它画成彩色的,因为这样比马路上的车都漂亮。我表表扬了他大胆用色。像这样的作品还有很多,教师应给予充分肯定,还可以利用学习园地,画展等宣传阵地展示学生们的闪光之处,让学生间互相欣赏、学习,使学生在作品中的创新活动得到肯定,产生成功的愉悦。这样的活动激发了全体学生的创新欲望。
  2.鼓励难能可贵的创造思维
  创造需要勇气,需要有一定的气氛烘托,在创造活动中,有的学生怕自己的作品特殊,怕同学起哄,更怕得不到老师的认可。因此,提倡学生有创新意识,就要求老师敢于表扬标新立异的同学,尤其在评价作业时,不以干净规矩为唯一标准,而看谁的作品不随大溜,有独到之处。
  3.评价方式多元化
  传统美术课程评价是一种以课程目标为依据的鉴定和甄别,现代课程評价应贯彻素质教育的精神和“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旨在促进学生的学习。美术课程本身存在着多元的价值取向。我在每节课上会根据教学内容采取多种评价方式。如学生自我评价、小组间评价,、学生互评及教师评价。让学生在评价中自我分析,自我反思,互相学习,建立其自信心。
  创造力是人人都有的,只有将蕴藏在学生身上的宝贵资源,积极开发,注意平时的美术教学,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才会真正培养具有创造性的人才。
其他文献
伴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教育教学技术也有了飞跃性的进步发展。在如此的环境下,小学语文课堂上越来越多的教师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来辅助自己的教学活动。它使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尽最大可能地获得更多的知识,并为教师的教学过程提供了更多的便利。面对信息化技术的发展和教学模式的改变,教师要学会如何对这些新兴的教学手段进行有效利用,只有这样才能适应时代的潮流。信息化背景下,教师可以利用的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越来越多
期刊
当今时代是信息化时代,是知识经济时代,是媒体与技术相互融合、共同促进的时代。早在上个世纪90年代末,我国就提出了“科教兴国 人才强国”战略,科学教育和人才培养都离不开教育教学,而当代的教育教学又必然要顺应国际潮流与媒体和技术相结合,这就对当代的教育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方面教師的自身素质要有相应的提高,另一方面教育媒介和教学设备要转型升级。而在媒体和技术更多的应用于实际教学的今天,利用多媒体进行
期刊
随着新课改的推进和课堂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更新体育教学观念,小学体育教学方法的创新成为必然趋势。在新的形势下,我们要树立现代教学观念,改革教学方法,创新教育模式,深化素质教育,积极响应新课程改革,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从而使小学体育教学迈上一个新台阶。  一、对体育新课程标准的认识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指出:体育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激发运动兴趣,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关注个体差
期刊
在教育改革的大潮流下,物理教学的传统方式显然已经赶不上时代的潮流了。题海战术,填鸭式的教学模式,不仅会增加学生的负担,还会固化学生的思想,学生思想得不到解放,学校就很难培养出高端人才。在这种情况下,物理教学就要不断的改进教学模式,进行教育创新,让学生在新的教学环境中开发自己的潜能。所以我们必须要创新教育教学,在课堂上要提高效率,让物理课堂不再是学生眼中枯燥无味的课堂。在创设物理情境的时候,让学生不
期刊
依据《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要求,重视幼儿发展规律和学习特点,关注幼儿身心健康、学习品质及社会性发展等关键素质准备。幼儿园坚持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积极创设游戏情景,激发幼儿探究学习的欲望与学习兴趣,注重幼儿创造力、创新能力的发展,而幼儿是个体想象力、创造力发展最有潜力的时期。 本研究主要采用行动研究法,在幼儿园开展研究,兼用文献法及观察法等方法收集资料并对资料进行分析
期刊
陶行知是我国近代伟大的人民教育家。他创立了具有中国特色的、适合中国国情的教育理论体系——以生活教育为基础、以终身教育为纲的人民教育理论,其中,创造教育理论是其思想的精华。创造不仅是新的物质产品的发明,学生在语言、绘画、歌舞、交往中表现出来的创新能力,学生在学习生活中表现出来的创新能力都是创造。《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提到学生应树立敢于质疑、善于思考、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和创新精神。在
期刊
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国社会的进步以及习总书记“一带一路”战略思想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使得中国在世界经济体中不断壮大,在世界经济发展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中国的实力在世界范围内不可忽视,这不仅包含了经济实力、社会实力,同时包含了中国教育理念的改革与发展。科技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民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人生观、价值观的改变等等对中国现代教育教学的影响是颠覆性的,不仅体现在教学方式、方法及学习方法,同时
期刊
研究性学习是学习方式和教学方法的改革。它是指学生主动探究问题的学习,它以学生的发展为宗旨,以改变学生单纯地接受教师知识传输的学习方式为着眼点,是一种开放的学习环境,给学生提供一个多渠道获取知识,并将所学到的知识加以综合和应用于实践的机会,激发体验探究的快乐与成就感,本文通过对研究性学习的认识,简单地阐释它用在教学中的可能性以及价值与意义,并对它用在教学思路中作了浅略的思考和探讨。  一、研究性学习
期刊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而“文化是人存在的根和魂”,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中小学素质教育理念也提倡,阅读应在中小学的学习生活中占有至关重要的地位,尤其是对初中生来说,阅读可以开阔他们的眼界,可以打开他们的知识面。但初中生课外阅读选择的能力有待提高,对图书馆的利用率也有待提高,因此初中图情普及也日益受到关注。  一、图情普及的背景及存在的问题  (一)图情普及的背景  我国
期刊
摘要:21世纪是以“信息化”为特征的知识经济时代,有效的微课教学,能够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尤其是对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发展而言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次研究为微课在小学语文课堂上的科学合理运用提供了清晰的理论思路,促进小学语文教学效率的提高。  关键词: 微课;小学语文;课堂教学; 应用;案例  微课以新课标为基础,微课教学指教师利用先进的多媒体技术与信息化手段,将教学中的重难点知识以音频、视频或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