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危机与中国形象

来源 :新闻爱好者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laixunb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美国次级贷款危机引发了2008年全球经济动荡,并波及了中国金融市场。本文以2008年英国《经济学人》为研究对象,通过对“财经”和“商业”两个栏目的内容分析,描述了该杂志在经济危机中对中国问题报道的概况。《经济学人》持续关注中国经济,对中国经济形象刻画主流是健康向上的,并把中国视为世界经济复苏的拯救者:但由于固有的历史、意识形态成见的影响,其报道措辞和数据来源都值得玩味。
  关键词:经济危机 经济形象 经济学人 涉华报道
  
  一、研究背景和动机
  
  2008年全球遭遇了自20世纪30年代以来范围最广、影响最深的金融危机。继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之后,全球金融体系正面临重新洗牌。中国作为世界经济金融格局中的新兴经济体,其经济政策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的改变将直接影响经济危机的后果。
  国家经济形象是国家形象的重要构成元素之一。继中国加入WT0以来,“中国经济威胁论”和“中国经济崩溃论”是西方媒体津津乐道的两个话题。其实。中国经济的发展是中国与世界的双赢,中国经济持续高速的增长对世界经济稳定具有深远意义。中国的经济发展机遇也意味着世界的机遇。而西方媒体视野中的中国经济形象,直接影响着中国对外贸易收益和国际舆论环境。考察西方媒体的涉华财经报道,是中国在国际舞台上塑造一个“有实力、负责任、守信用”的经济强国形象的首要任务。
  本文选择《The Economist》(《经济学人》)作为研究的对象,以经济学和传播学的双重视野关注经济危‘机中西方媒体的涉华报道。1843年9月由詹姆士·威尔逊创办的《经济学人》由伦敦经济学人报纸有限公司主办和出版,是世界三大著名财经纸媒之一,全球发行量逾70万份。在政要学者中具有深远影响。因此,《经济学人》涉华财经报道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权威性,是中国国际经济形象的主要塑造者。本研究采用内容分析方法对《经济学人》杂志“商业”和“财经”栏目的涉华报道进行分析。并据此审视经济危机中的中国经济国际形象。
  
  二、研究设计
  
  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内容分析方法对《经济学人》杂志在经济危机中涉华报道进行了分类描述,包括新闻来源、报道热点、数据来源等,描述存在的显性和隐性的问题,然后进一步引申得出结论。
  研究对象。2008年《经济学人》(伦敦印刷版)涉华报道共计161篇,分布在“亚洲”、“财经”、“商业”、“摘要”、“读书和艺术”等10个栏目。其中,“亚洲”栏目的报道量最大,但其视角偏重于政治而非经济。故本次研究选择排名第二、第三位的“商业”和“财经”栏目作为研究对象。
  “商业”和“财经”栏目均对中国经济发展予以了极大关注,二者报道总量占2008年《经济学人》涉华报道的1,3,报道重点涵盖了中国经济金融行业发展较快或较为重要的领域和地域,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
  样本的产生。研究以2008年全年共5l期《经济学人》杂志为研究对象,利用《经济学人》官方网站提供的站内搜索引擎进行资料搜集。所有文本(标题或摘要)含有“China'’(中国)或“Chinese”的报道计57篇。经人工检验剔除3个无效样本,有效样本为54篇。
  
  三、内容分析
  
  新闻来源。本研究54篇样本主要来源于中国沿海经济发达城市,其中来自香港24,5篇,上海6篇,北京3篇。深圳1,5篇,珠海、东莞、广州、威海、保定、台北、巴黎和纽约各1篇。另有11篇未注明来源。其中香港作为亚太地区的金融中心。上海作为中国的经济龙头,成为该关注热点,呈现在杂志上的中国经济形象是“发展中的”(Developing)、“具有前景”的(Promising)。
  与2008年以前相比,两个栏目的新闻来源发生了明显变化。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新闻来源逐渐多元化,越来越多的中国城市成为稿源地,而发自国外的综合报道逐渐减少;二是稿件来源呈现出聚合的趋势,地域上以香港、上海为报道中心,领域上以金融行业、证券市场为关注热点。
  数据来源。对于财经报道而言,数据的权威性与可信度决定着它的品质。54个研究样本中,近两成的数据来自全球知名的金融数据统计数据库Thomson Datas,tream;另有超过三成的数据源自西方政府机构;仅有3篇来自个人研究报告,1篇来自网络。几乎没有来自中国的统计数据。
  这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西方媒体对中国统计数据的怀疑。究其原因,一是中国与西方国家习惯采用的统计模型不同。《经济学人》自然是沿袭西方的统计习惯。二是西方社会对中国统计数据的不信任已成为西方对华刻板成见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也是“中国威胁论”的主要内容。西方媒体一直质疑中国作为经济大国“被虚浮的数字淹没”,在某种程度上“数字往往是政治而不是科学工具”。实际上,中国政府的数据多是根据层层上报的材料所得,环节越多,误差的可能性越大。而西方学者对中国经济数据的测算,往往是根据二手数据进行推理,一方面不是实地调查所得,说服性不强;另一方面。其抽样误差依然存在。由于中西方统计模型并不在同一坐标系内。因此大多数并不具有可比性。
  报道热点。自2001年12月11日中国正式加入WTO以来,经济地位和经济实力都得到大幅提升,国际贸易影响力和营造外部贸易环境的能力越来越受到国际社会的关注。54个研究样本基本涵盖了经济贸易和金融证券的各个领域,分别涉及证券市场、经济运行、货币和财政政策、对外贸易、劳动力、工业制造业、法规和制度、突发事件、企业案例等十余个方面。
  受美国次贷危机的影响,中国金融市场2008年承受着较大的外部压力:房市萎靡不振,通货膨胀率居高不下。南方小企业大面积破产,而直接折射上述波动的A股行情,成为《经济学人》“财经”栏目的报道热点。7篇证券市场报道,占到该栏目全部涉华报道的三成。南方雪灾、西藏“3·14"事件、汶川地震以及北京奥运等重大事件在不同程度上造成A股股市的动荡,而印花税改革、创业板推出、国外企业在华申请上市等政策变化直接影响着A股行情。《经济学人》在这些重要时段反应迅速,分析政策趋势,预测股市走向,并对中国的金融监管体制和证券市场的开放模式进行深度分析。
  “商业”栏目2008年涉华报道31篇,涵盖了中国工业制造、国际贸易、金融市场、法规制度等领域。中国的国际贸易是该刊关注的常规热点。2007年“中国制造”硝烟未尽,新一轮贸易保护主义和贸易摩擦卷土重来。工业制造方面,《经济学人》对“大飞机”计划兴趣浓厚,对中国汽车业和新兴产业给予关注:中国向进口车零配件征收高额赋税引起国际贸易争端,“绿色税”政策出台,以及长城汽车、三角集团、中兴通讯、国美电器等都是《经济学人》的 报道热点。在能源资源问题上,该刊对中国矿业的变动尤为敏感。
  
  四、结论和讨论
  
  结论一:经济危机并未影响《经济学人》对中国经济的关注。纵观2001年至2008年《经济学人》“商业”和“财经”栏目的涉华报道。其规模呈现出逐年稳步增长的态势。仅在2006年略有波动,这与该年中国所处的经济环境密切相关。两个栏目对于中国的报道比例持续增加,其中“商业”栏目涉华报道的常态高于“财经”栏目,符合我国处于“重商主义”经济发展阶段的国情,也与我国的金融行业仍处于萌芽状态的发展现状相吻合。
  结论二:《经济学人》对中国在经济危机中的作用寄予厚望。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和世界产业分工的大潮中,中国经济的形象直接影响着中国经济的国际地位和对外贸易的收益。总体来讲,《经济学人》对于中国的经济形势态度乐观,对中国经济前景信心十足。
  一方面,该刊一直以赞许态度描述中国经济的国际地位,在认为金融风暴之中“中国能较好地阻止全球经济衰退”(Chi-na is prelty well placed to cushion aglobal downturn),并将对世界经济的复苏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不止一篇的报道表示中国经济已经成为世界经济的重要支柱。“中国已成为世界经济的主引擎。今年上半年,全球GDP增长的三分之一来自中国。”“中国制造商清楚地意识到,他们所处的是一个为数不多的仍有脉搏的巨大市场。”另一方面,该刊亦积极利用这些结论。对其他媒体和舆论制造的“中国威胁论”进行驳斥。这是与很多反华媒体不同的特点,在涉华报道上相对表现出温和而友好的倾向。“中国是个容易找到的替罪羊,但是将发达国家通货膨胀的上升的真正原因归罪于货币政策则会触及其痛处。”之所以有这样的形象的产生,一方面是因为中国作为发展潜力和自身实力都较为雄厚的新兴经济实体,在改革开放30年以来各方面都取得了一系列令人瞩目的成就:另一方面,2008年西方国家由于次级信贷体系的崩溃遭受重创,而金融体系尚未完全发育的中国反而损失不大,中国巨大的市场需求是世界经济复苏的期望。
  但是该刊在赞赏中国经济的良性发展势头的同时,也对中国宏观调控政策对经济的干预的措施颇有微词,同时也明确表达出其对中国经济管理现状的担忧,这种担忧体现在包括金融监管、政府寻租等诸多方面。前文提到的数据来源“非中国化”便是这种担忧最直接的表现。
  全球经济危机对于中国而言。既是危险,也是机遇。美国经济的大崩盘和西方八国经济的停滞,使得中国成为一个举足轻重的角色。对于中国经济来说,恰好是一个改变经济发展模式的难得机遇;而对于中国媒体而言,也恰好是塑造一个有实力、负责任、守信用的崭新中国国际经济形象的大好时机。
  结论三:《经济学人》涉华报道的固有偏见并未明显改观。从整体上说,《经济学人》杂志的涉华报道较为客观。《经济学人》没有传统意义上的财团和政治利益团体的背景,其编辑理念崇尚公正客观,报道的选择和偏向上较少向任何组织或个人倾斜。杂志的发行人经济学人报纸有限公司是经济学人集团的全资子公司,一半由私人股东控股,另一半则由《金融时报》持有。
  美国对中国国家形象的认知主要由“没落腐朽的龙帝国”、“语录本与红卫兵”等构成。2008年《经济学人》的涉华报道亦是如此,体现了西方媒体涉华报道的“有限的客观和公平”。《经济学人》的财经报道对“MAO时代”、“文化大革命”等名词表现出过度的敏感。遣词造句中的隐性偏见也是不可忽视的一种表现。
  随着全球一体化步伐的加快,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平均贡献率已排名世界第二(世界银行,2006年)。中国崛起的过程必然遭遇国际形象问题。西方人倾向于把“中国龙(Dragon)”妖魔化,塑造出“中国经济威胁论”。中国实力的发展不等同于中国威胁的增强,研究表明,西方传媒眼中的中国经济形象主流是健康积极的,尤其在经济危机中,中国经济被寄予厚望。
  1998年东南亚金融危机,亚洲最大的经济体日本选择了明哲保身的鸵鸟政策,而中国却采取积极稳健的金融政策,援助、刺激东南亚经济复苏,展示了一个负责任的经济大国的形象。现在正在蔓延的金融危机不仅是中国全球金融市场中的“成年礼”,也是中国在国际舞台上塑造一个和平崛起的经济强国形象的最佳时机。
其他文献
目前省级卫视间竞争日渐白热化,在频道组织结构、节目内容日益同质的语境下,品牌成为各家省级卫视夺取收视制高点的法宝。品牌作为一个媒体的核心价值,集中呈现媒体文化,会固化受众对媒体的认识。所以。省级卫视集中优势资源,锁定目标受众,走差异化品牌发展之路。浙江卫视于2008年8月推出“中国蓝”品牌概念,立足蓝色包含的文化底蕴。对整个频道进行品牌运作,改版以来,成绩显著,获得广泛关注。    一、立足竞争格
期刊
摘要:本文试以《长江商报》为例,从其定位、自身对社会主义价值体系的践行及该报为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营造良好舆论氛围等三方面着手,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长江商报》媒介责任之间的关系进行具体阐释。  关键词:《长江商报》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定位 践行 舆论氛围    电视剧《士兵突击》中,吴哲是“温和的知识精英”,他有学历、有判断、有常识、有目标,却也同样有着年轻人的自我与幼稚;而袁朗则是
期刊
一提起记者,过去我们总是把他们与“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无冕之王”、“正义”、“公正”等词汇联系起来。但近几年,这些词汇却变成了“红包”、“假新闻”、“狗仔队”。记者的光辉形象似乎正在失去其光鲜的色彩。甚至出现了“新闻民工”、“防火、防盗、防记者”等一些说法。当下我国记者的社会形象是否正面临着一场危机?如果是,导致这一危机的原因又有哪些?如何应对?这是我们必须直面并回答的问题。    一、记
期刊
更好地发挥党报的传统优势,将城市党报打造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强势主流媒体,是一个具有强烈现实意义的重大课题。  一些城市党报工作者总喜欢抱怨“政策缺失”或“市场限制”,党报运营效果不佳总去找客观原因,却不从自身找差距。实际上,就算是没有“政策缺失”或“市场限制”,按照目前这些新闻工作者的理念或技能,恐怕也不会取得太大的进步。更糟糕的结果很可能是,没有了政策保护,他们的生存问题都不好解决。  虽然我们的
期刊
摘要:世界经济一体化的深入发展,中国市场内的国际商品越来越多,消费者在琳琅满目的品牌面前选择众多,广告成了众商家使其产品进入消费者头脑的快捷途径。然而,中国消费者有着自己的消费习一惯和文化心态,与一些国际品牌的母国文化完全不同。如何适应中国的消费群的需求以推广自己的产品、树立自己的品牌形象,是国际品牌在广告策略中首要考虑的问题,本土化策略则是他们的首要选择。  关键词:本土化 消费心态 传统文化元
期刊
“利益磁场”的含义和分类    大众传播的公开性、及时性和单向性决定了新闻报道将会产生不同于普通传播的影响力。W·施拉姆曾在1982年出版的《男人、女人、讯息和媒介》(中译本为《传播学概论》)一书中,从政治功能、经济功能和一般社会功能三个方面进行了总结:    大众传播的社会功能    在社会功能的基础上,大众传播还可能影响到报道对象的现实利益。当大众传播的功能和报道对象的利益发生关系时,我们所说
期刊
“宅男”、“宅女”是指在当今社会中,每天都在家里,不出门参与社会生活的一群人。他们认为参与社会生活已经变得不再重要,每天可通过媒介来了解外界世界,参与其中。而作为电子媒介技术的代表——电视、电脑等媒介成了“宅”一族的主要接触媒介。这些电子媒介带给人们不可比拟的好处,同时对人还有潜移默化的改变。针对这一系列的现象,许多学者都表示了担忧和批判,认为是其内在技术改变了人的主体性,这是技术的反人道主义倾向
期刊
党报的权威性决定了其主流媒体的地位,也成就了其具有其他媒体无可比拟、无法企及、难以超越的社会影响力和公信力。  唱响主旋律,打好主动仗,是党和人民对党报的要求。也是党报义不容辞的责任。这就决定了党报新闻改革必须发挥优势,下工夫抓好包括成就、经验报道在内的政治、经济、改革、发展、稳定等“硬新闻”。  而搞好新闻策划又是媒体增强宣传效果、提高舆论引导水平的重要举措。正确认识新闻策划与坚持正确舆论导向之
期刊
以标题、图片、摘要等形式,引导读者在众多的版面、大量的信息中找到并详细阅读自己所关注的新闻,新闻导读日益成为众多报纸的“重头戏”,成为增加头版信息量、增强报纸吸引力、美化报纸版面的有效手段。    一、新闻导读的产生    公众日益膨胀的资讯需求、出版技术的优化升级、新兴媒体的强力冲击,给传统报媒带来机遇和挑战,促使传统报媒不断改版、扩容、升级。从1987年《广州日报》率先扩版,一股扩版狂潮迅速席
期刊
摘要:自从互联网出现在人们生活中以后,人类世界的信息传播形式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由从前只能通过人际传播,或是通过报纸、电视等单向传播的方式变为了即时的双向性网络传播,无限大的信息空间为人类沟通带来了便利,也增加了人类接受信息的负担,为此我们呼吁媒体与大众携手共建一片洁净的信息天空。  关键词:大众媒介 信息 传播 网络    一、网络时代的到来    互联网的诞生标志着一种新的生活方式的出现。人们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