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本溯源,日臻无痕

来源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reenhigh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下,各地导学式课堂的风生水起,而纵观语文课堂中的导学案,生硬的问答式填空让语文教学痕迹越发刻意。面对鲜活的生命个体,我们的导学设计是不是也该变变脸,是否也能和语文本身一样散发出生动而别样的个性之美?
  推行“导学学案”的初衷
  “学案导学”是教学的一种手段,目的是变传统的封闭型的教学为适应现代教育发展的教学:“学案”指导“导学”,“导学”依据“学案”。重点在教师怎么“导”、学生如何“学”,从而变传统的讲授式的“要我学”为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式的“我要学”。
  在“学案导学”模式下的“导”,目的是要求教师把整堂课“导”好、“导”活,能充分体现“学为主体,教为主导”的思想,把学习的主动权真正还给学生,让学生自主、自然、自动地学到知识、提高能力。而“导学学案”设计最大的目标应该在于对学生课前充分思考的引导、对学生课堂随机生成的点拨、对学生课后无限拓宽的指导。
  语文课堂实践“导学学案”的价值
  语文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它既是交流思想、获取知识、存储知识、总结成果、从事社会活动的工具,又是人类提高思想品质、启发思维智慧、挖掘人性本源、丰富人文精神的载体。
  语文课堂应当成为演绎语文之斑斓的大舞台!而我们正在推行的“导学学案”的目的就在于将学生在“学案”的引领和驱动下“导”入这方舞台的中央,“导”成语文世界的主角!真正有价值的语文“导学学案”应该成为学生发现语文人文之美、欣赏语文语言之美、感悟语文情思之美、挖掘语文深邃之美,继而迸发出去表达语文精神之美、去书写语文纵深之美的激情和向往的内在驱动和有效媒介。无论是知识能力的培养、过程方法的点拨还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渗透都应该是随课堂的发展而随即生成的,真正高效的语文“导学学案”就是希望能将这一课堂的生成实施得更自然、更无痕、更符合学生个体的特性与个性。
  目前实施语文“导学学案”的现状
  1.导学设计公式化
  但凡学案都出现了面目惊人相似的模块结构。条条框框、既成定格的规范恰如清规戒律束缚了学生手脚,限制了课堂自由,更无法体现语文对人性的关注与关怀这一最基本的要义。
  2.导学内容习题化
  学案不杜绝习题,但如果在设计“学案”时只是把教学内容简单地编制成一个个的练习题,教师就按这样的“学案”进行教学,课堂成为师生对答案的过程。所谓的师生互动变成机械式的问答,语文学案如同理科的作业,那么语文的美究竟何在?语文的灵动何存?语文的个性又在何方?
  3.导学方式简单化
  由学案习题化引发的另一个问题就是导学方式的简单化。当师生共捧学案兴致盎然地解决学案上罗列的一个个问题的时候,语文课堂的活力就在学生误认为解决了问题就是胜利的沾沾自喜中一点点消逝了。教师与学生都只是在预设的问题中转圈。教师一味提问,学生忙着解答,甚至疲于记录。问答和听记的方式似乎又回到了教改之初。这成为当前语文实施导学学案最大的悲哀。
  4.导学手段单一化
  门类丰富、题量充实的学案在某种程度上约束了课堂展示的方式,以至于课堂上少了几许朗朗书声、少了几次热烈的讨论,充斥和萦绕课堂的不再是一次次沉静的思考、不再是流淌着智慧和灵动的对话。这样的语文不但让学生感觉单调乏味,也会抹煞了语文课堂的本来面目,失却了学案所应该具有的功能,也就从实际上失去了导学学案在语文教学中的内驱力和张力。
  那么,究竟怎样的“导学学案”才符合我们人文化的语文课堂要求呢?唯有尊重学生,充分开发生本资源,方可让导学学案真正为学生所用,也才能让语文教育日臻无痕。
  笔者认为,语文课堂的活色生香应该是其他课堂所不具备的,因而语文课堂的导学学案是不是也应该展现出风采异呈的个性呢?我们能否打破常规、突破传统把语文的导学学案设计得更斑斓一些?我们语文教师可否愿意真正平等地与文本对话、与学生对话,放手让学生去创设一份属于他们个人的学案?又能否尝试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编排相同文体、不同文题的文本的导学学案,再进行评比与合编?抑或是索性给学生发一张只有文题的空白学案,让他们尽情挥洒个性,将他们对作家、对作品、对文本体裁、对文章语言和内核的所有疑惑、所有拷问、所有解读、所有反思按他们的理解思路和程序填写出全新的学案模式和内容呢?
  学生本身就是最巨大和宝贵的资源!学生的全部经验、知识、智慧和学习的内在积极性都应当为教师的教学所用,应当成为动力之源、能量之库。而且生本资源不仅是教育的一般性资源,更是基础性资源;其他的资源必须同学生资源相结合相化合,才能发挥效益。对学生资源的认识,既给了我们对学生的新的理解,又使我们得以在最充分地利用生本资源的基础上,最经济地使用教育力量,把它集中到最必要最有效的地方去。
  我们今天进行的所有改革的指向,其实都是使学生这一过去被忽视的教育资源获得开发,能量得以发挥。学生资源的发现与利用是我们提高教育质量的希望所在。尽可能开发和利用生本资源的教育,是教育的全新境界。
  例如,笔者在执教苏教版九年级文言文《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课时,我将导学学案设计成自主学案,由下面几个步骤组成:第一步,兴致盎然,通读全文,发现问题;第二步,充满信心,解词释义,朗读成诵;第三步,深入思考,梳理层次,精读段落;第四步,大胆设问,知人论世,研读文本。可以说,整份导学案的设计是高度尊重学生,从学生本我的学习意识和认知欲望出发,激发了他们学习和探究文言的兴趣,通过课前、课堂和课后的引导,充分挖掘了“生本”这一最大的资源。
  孟子说:“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赤子之心,就是一个纯洁、有生命力的“心”,真心保护好这颗“心”,才能成为品德高尚的人。而在课堂上只有对学生、对童真的呵护,才能让我们的语文教育不那么功利,不那样机械,也会少些刻板和雕琢的痕迹!
其他文献
在《现代汉语词典》中“解读”一词有三个义项:①阅读理解;②分析,研究;③理解,体会。在生活中,对一篇文章、一种现象,不同的人都会有不同的理解和解读。相反,从不同的现象也能读出相似或相同的结论。你有过这样的“解读”或被“解读”的经历和感悟吗?  请以“解读”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自选角度;自定立意;诗歌除外,任选文体。  一、结构出彩  考试作文属于“急就章”,讲究的是明白清晰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检验学生语文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可是,作文教学却是语文教学中最难把握的,最难提高的。因此,很多专家也提出不少良策,遇到现实却往往又收效不大。很多一线教师对作文就是听之任之,随随便便上作文课,随随便便改作文,随随便便评作文,造成学生也随随便便写作文,初中作文像小学生,高中作文还像小学生,除了字数的增加,没有多大的长进。结合自己的作文教学,要想作文教学有效,以
高中语文必修四第三专题第二板块里说:“清代文学批评家刘熙载在《艺概》中指出,柳永的词善于运用‘点染’的手法。所谓‘点’,指的是点明情感的内涵;所谓‘染’,指的是用景物来渲染烘托所点明的感情。比如‘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一句中,先点明离别之情‘念去去’,再用‘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的景色渲染烘托。”  编者对“点染”手法这样理解不能说错,但是有些偏颇。所谓点染,原是书法绘画的一种技法
在这样一个寒冷的冬日,和梁遇春一起《观火》,看小小的火苗里有一个大大的世界。  火在生活中惯常得很,特别是小时候在乡村生活,几乎每天都要见几次,但许是年龄原因,从未在意过,更没细致地观察过。我所知道的它的作用无外乎取暖和烧饭,好像还可以给爸爸点烟。《观火》真是别有洞天,让我看见了火的不同形态。  文章先从眼前的火炉起笔,又是“独自”,恰为“我”对火的神思营造了一种氛围。而文中的“静静地凝视”“细听
对酒  对酒歌,太平时,吏不呼门。王者贤且明,宰相股肱皆忠良。咸礼让,民无所争讼。三年耕有九年储,仓谷满盈。斑白不负戴。雨泽如此,百谷用成。却走马,以粪其土田。爵公侯伯子男,咸爱其民,以黜陟幽明。子养有若父与兄。犯礼法,轻重随其刑。路无拾遗之私。囹圄空虚,冬节不断。人耄耋,皆得以寿终。恩泽广及草木昆虫。  曹操是三国时期军事家、政治家,也是一位出色的诗人。他“雅爱诗章”“登高必赋”“志深笔长,粳概
2012年高考,全国有17套文学类文本阅读试题,而文学类文本阅读中的“探究题”又因其问题的开放性、评价的灵活性、思路的拓展性成为了一种热门题型。它常常出现在文学类文本阅读题中的最后一题,分值较大,题型不一,探究内容又丰富,学生常常不易把握答题技巧和规律导致失分较多。  文学类文本阅读中小说类阅读占了大多数,可以说,今后几年,小说类的阅读将成为高考阅读中的一个热点。而小说阅读中的“探究题”分值最大,
“它是一篇叙事诗,一幅多彩的风土画,一串凄婉的歌谣。”这是茅盾对《呼兰河传》的评价。  这部作品是作者萧红以自己对童年的回忆为线索,写北国的自然风光,写下层人们的苦难生活,揭露了封建家族世俗文化对善良的心灵的毒害,给人一种“悲凉”的感觉,这“悲”又不仅仅是“悲”,更有沉重。  作品描写是的20世纪20年代,一个具有明显历史文化印记的小城镇,一个集体无意识的人们群体,这样的时代,这样的环境,这样的人
“缺字”是指对联在适当位置上出现的字数空缺,其实是故意空出个字让人去填补,收到“此时无字胜有字”的效果。这种手法也叫“缺如”或“隐字”。凡句中所缺之字,其位置或在句首,或在句尾,或在句中,本文以“□”标出。从原句文字表面,读者似乎不容易一下子就看出微言大义;但联系上联或者下联,调动自己的知识积累,注意运用联想和想象的方法,可知所缺之字或为成语谚语或为熟语俗语,或为诗句名言,其来有自,还是有线索可寻
长期以来,我们的作文教学却一直在低谷徘徊:教师津津乐道于“中心”、“选材”、“结构”、“体裁”,热切地追逐着作文“体系”、“模式”“套路”的训练;学生或为应试而作,或为印证某种高尚思想而写,或为迎合教师的某种喜好而撰……如此种种,使作文教学陷入了“以文为本”、“人”“文”分离的怪圈。受“文本”观念的消极影响,作文这一最富个性的学习和创新活动,变成编造谎言的园地,涂抹文字的游戏,折磨心灵的苦差事。这
2013年高考是新疆进入高中课程改革的第三次高考。在此之前,我们经历了教材的改版,理念的更新,试题的变化,每一次的改版都是一次挑战。面对一次次挑战,我们勇敢的接受;在困惑与痛苦的历练中,我们也有了一些收获。  一、因考制宜,有的放矢  俗话说“知彼知己”才能打胜仗。“彼”是指课程标准、《考试大纲》和历年高考题,通过认真研究分析它们的变化,可及时调整复习的侧重点。  1.字形仍然重要  字形虽不单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