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一个“悲”字了得

来源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iringyu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它是一篇叙事诗,一幅多彩的风土画,一串凄婉的歌谣。”这是茅盾对《呼兰河传》的评价。
  这部作品是作者萧红以自己对童年的回忆为线索,写北国的自然风光,写下层人们的苦难生活,揭露了封建家族世俗文化对善良的心灵的毒害,给人一种“悲凉”的感觉,这“悲”又不仅仅是“悲”,更有沉重。
  作品描写是的20世纪20年代,一个具有明显历史文化印记的小城镇,一个集体无意识的人们群体,这样的时代,这样的环境,这样的人,必然会产生一个个悲剧,这悲剧在女性身上体现得更为明显,就如作者面对自己的经历时所说的一样:“最大的痛苦和不幸都因为我是一个女人”,在那个浑浑噩噩的社会中,女人深受封建思想的束缚。在《呼兰河传》中,这一点得到很好体现,尤其是第五章。
  这是一个扭曲人性的世界,在这里充满了旧道德礼教的毒害,充满了旧风俗传统的罪恶。
  小团圆媳妇来了,“我”看见了“不是什么媳妇,而是一个小姑娘”,十二岁就做了媳妇。这是最大的不幸,也是其它不幸的根源,是旧风俗传统造就了一个“小团圆媳妇”,造就了一个又一个同样的女人,她们无怨无悔地遵守着几千年来的“规矩”,小团圆媳妇也就顺理成章地遭到议论,“见人一点也不知道羞。”“那才不怕羞呢!头一天来到婆家,吃饭就吃三碗。”“一点也不害羞,坐那儿坐得笔直,走起路来,走得飞快。”这些议论同样出自女人,她们心中已经存在一个标准,一个以自己遵守了一辈子,也要求一个十二岁的小姑娘遵守的“规矩”来衡量的标准,这一规矩就是旧的道德礼教。有了这个“规矩”,一个十二岁的小团圆媳妇就不可以“笑呵呵”的,有了这个“规矩”,即使婆婆打媳妇,媳妇也不可以说“回家”,有了这个“规矩”,小朋友找小团圆媳妇玩,她只能说“我不去,她们不让”。反过来,有了这个“规矩”,婆婆打媳妇就成了天经地义的事,婆婆先是拧大腿,继而又把小团圆媳妇吊在大梁上用皮鞭抽,还用烧红的烙铁烫她的脚心。而这些在小城镇里都没有引起什么非议,可见这是一件正常的事情了。这是封建思想影响下的全体女性共同的命运,是旧道德礼教束缚下全体女性共同的道路。在这方面,萧红深受鲁迅影响,《呼兰河传》中的小团圆媳妇不能不让我们想到《祝福》中的祥林嫂。小团圆媳妇死了,死在了热闹的“治疗”后,祥林嫂死了,死在了鲁镇人们的祝福声中。她们的死没有使其他人改变旁观、好奇、甚至取乐的态度,没有想要改变“逆来的,顺受了”的可悲境况。
  小团圆媳妇病倒了,她梦里也吵着“回家”,这使婆婆把她看做“回阴曹地府”的鬼魂,于是请来巫婆,给她跳神赶鬼。婆婆对巫婆的信任把那个旧风俗传统的罪恶搬上了作者批评的另一方面。正是这种“跳大神”的旧风俗传统的存在,扼杀了小团圆媳妇的生命,同时也扼杀了人性。小团圆媳妇的死是婆婆造成的,更是旧的风俗传统造成的。这一风俗传统造成的悲剧,发生在一个十二岁的小姑娘身上,更增强了对这种风俗传统摧残人的生命和人性的批判,而这一悲剧又何以发生在一个女人身上?又何止发生在一个女人身上!小团圆媳妇她没能变得“更听话、更懂事”就去世了,而这一切的一切,难道只是因为她婆婆的残忍、愚昧和无知吗?
  作者写的是农民最基本的生存和死亡状态,写的是在封建家庭、风俗文化的影响下的生存和死亡状态。旧道德礼教扭曲了人性,旧风俗传统扼杀了人性,整个家庭风俗文化埋掉了人,也埋掉了人性。
  作者以一个女性作家的细腻和敏锐真实地再现了20世纪20年代,中国东北小城镇的人们的卑琐的生活。对旧社会人们的不幸遭遇表示了极大的同情,同时,也控诉了封建家族风俗文化对人们灵魂的毒害以及肉体的摧残。
  总是忘不了那段话:
  花开了,就像花睡醒了似的;
  鸟飞了,就像鸟上天了似的;
  虫子叫了,就像虫子在说话似的。
  一切都活了。
  都有无限的本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
  都是自由的。
  ……
  “悲凉”在《呼兰河传》中并不是贯穿全书的,但当我们阅读时,我们却可以真真切切地体会到“悲凉”。静下来想一想,我们心中或许又不仅仅是“悲凉”,还有什么,或许无法具体言说,沉重总是会有的,其它的会更多——怎一个“悲”字了得。
其他文献
鲁迅先生的作品一直是教材中的重头戏,据笔者的了解,学生普遍比较喜欢鲁迅先生的文章,就算读不懂,也觉得“很耐读”,从中不难看出经典作品自身的永恒魅力。正因为此,笔者认为,在目前倡导个性化、多元化、真阅读的大环境中,教学鲁迅作品,教师应该对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阅读更深入,设计更精细。  以笔者教学《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为例,按照传统的教学方法,找重点,然后带领学生学句式、品修辞、找出各种感观、划分景物
徜徉在古诗词长廊中,会发现有许多可爱的鸟的形象,这些小生灵与人们的某种思想情感联系在一起,形成意蕴丰富的美好意象(意象的产生依托于事物的自然形象,却又因其寄寓着作者思想感情,从而升华为意蕴隽永的艺术形象,是为意象)。在初中语文教材古诗词篇目中,鸟类出现的频率比较高,如在语文版初中课本中,就有“千里莺啼绿映红”(杜甫《江南春》),“归雁洛阳边”(王湾《次北固山下》)、“枯藤老树昏鸦”(马致远《天净沙
中学生因为读书少而语文基础薄弱的问题已经很突出。现在各方面条件都好了,但中学生为什么读书越来越少呢?原因是很多方面的,我认为主要原因是:  一、升学负担过重  现在的中小学生升学负担越来越重,高考(甚至是中考、小考),压力都很大,在校有没完没了的作业、考试,课外孩子们都忙着奔波于各种兴趣班,小的琴棋书画舞蹈班,大的英数理化补习班,学生属于自己的读书时间也越来越少。  二、因升学负担过重而急功近利 
2013年各地高考作文题在人们的“千呼万唤”中揭开了神秘的面纱,不出人们的意料,依然是材料作文称霸天下。今年的各省市高考作文题总的来看,质量较高,写作难度较大,不单单是考查学生的语文水平,而且越来越重视对人生的思考和对社会问题的思考。这些思考的背后是学生文化观、人生观、价值观的体现。学生不仅要关注社会、思考人生、认识自我,而且还要有一定的思辩能力,才能写出高质量的作文。下面笔者就2013年全国各省
在《现代汉语词典》中“解读”一词有三个义项:①阅读理解;②分析,研究;③理解,体会。在生活中,对一篇文章、一种现象,不同的人都会有不同的理解和解读。相反,从不同的现象也能读出相似或相同的结论。你有过这样的“解读”或被“解读”的经历和感悟吗?  请以“解读”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自选角度;自定立意;诗歌除外,任选文体。  一、结构出彩  考试作文属于“急就章”,讲究的是明白清晰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检验学生语文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可是,作文教学却是语文教学中最难把握的,最难提高的。因此,很多专家也提出不少良策,遇到现实却往往又收效不大。很多一线教师对作文就是听之任之,随随便便上作文课,随随便便改作文,随随便便评作文,造成学生也随随便便写作文,初中作文像小学生,高中作文还像小学生,除了字数的增加,没有多大的长进。结合自己的作文教学,要想作文教学有效,以
高中语文必修四第三专题第二板块里说:“清代文学批评家刘熙载在《艺概》中指出,柳永的词善于运用‘点染’的手法。所谓‘点’,指的是点明情感的内涵;所谓‘染’,指的是用景物来渲染烘托所点明的感情。比如‘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一句中,先点明离别之情‘念去去’,再用‘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的景色渲染烘托。”  编者对“点染”手法这样理解不能说错,但是有些偏颇。所谓点染,原是书法绘画的一种技法
在这样一个寒冷的冬日,和梁遇春一起《观火》,看小小的火苗里有一个大大的世界。  火在生活中惯常得很,特别是小时候在乡村生活,几乎每天都要见几次,但许是年龄原因,从未在意过,更没细致地观察过。我所知道的它的作用无外乎取暖和烧饭,好像还可以给爸爸点烟。《观火》真是别有洞天,让我看见了火的不同形态。  文章先从眼前的火炉起笔,又是“独自”,恰为“我”对火的神思营造了一种氛围。而文中的“静静地凝视”“细听
对酒  对酒歌,太平时,吏不呼门。王者贤且明,宰相股肱皆忠良。咸礼让,民无所争讼。三年耕有九年储,仓谷满盈。斑白不负戴。雨泽如此,百谷用成。却走马,以粪其土田。爵公侯伯子男,咸爱其民,以黜陟幽明。子养有若父与兄。犯礼法,轻重随其刑。路无拾遗之私。囹圄空虚,冬节不断。人耄耋,皆得以寿终。恩泽广及草木昆虫。  曹操是三国时期军事家、政治家,也是一位出色的诗人。他“雅爱诗章”“登高必赋”“志深笔长,粳概
2012年高考,全国有17套文学类文本阅读试题,而文学类文本阅读中的“探究题”又因其问题的开放性、评价的灵活性、思路的拓展性成为了一种热门题型。它常常出现在文学类文本阅读题中的最后一题,分值较大,题型不一,探究内容又丰富,学生常常不易把握答题技巧和规律导致失分较多。  文学类文本阅读中小说类阅读占了大多数,可以说,今后几年,小说类的阅读将成为高考阅读中的一个热点。而小说阅读中的“探究题”分值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