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通过列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7-9年级所选古文篇目中含“而”的句子,质疑分析“杂然而前陈者”等句中“而”的用法,并谈谈古文学习中记诵积累、质疑探究习惯的养成。
关键词:疑义分析;“而”的用法;记诵积累;质疑探究;养成习惯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程标准》)推行以来,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之风日盛,学生语文学习的自信心和良好习惯正在逐渐养成,质疑问难便成了教学中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面对疑难,当课本、教师教学用书都没提及,各种教辅资料也避而不谈,或虽有提及却相互矛盾时,师生们往往便无所适从了。或者忽略不提,或者自以为是,或者支吾其词,或者抱侥幸心理,只希望各种考试不考它。《课程标准》告诉我们,学生要学好文言文,重要借助的是课文下的注释和《古汉语常用字字典》一类的工具书,学习方法最要紧的是记诵积累。平时学生学习文言文,一定要多识记诵读多积累,特别是一些常用的虚词,只有反复地诵读识记,经常地揣摩归纳,才能准确地掌握其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
关于“而”的用法,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7-9年级,只在九下《鱼我所欲也》的课后设置了有关“而”的课后练习,谈及了“而”的用法。与课本配套的《教师教学用书》之“练习说明”注明,此题意在让学生积累常用虚词。“蹴尔而与之”句“而”,连词,连接修饰语和中心语。“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句中“而”,连词,连接主语和谓语,含有“却”的意思。
如《教师教学用书》所述,“而”作连词,表修饰时,它应该是连接修饰语和中心语。“而”前面的修饰语,往往从时间、特点、方式、情状等方面对后面的中心语起着修饰、限定作用,大多不译,有的可译为“…着”“…地”等。限定时间的,如《醉翁亭记》中的“朝而往,暮而归”;限定方位的,如《小石潭记》里的“潭西南而望”;限定方式、情状的,如《愚公移山》中的“面山而居”……这样的句子,还有很多,宜引导学生反复诵读识记,领悟其用法。
那“杂然而前陈者”中的“而”是表修饰吗?笔者认为不是。理由如下:“杂然而前陈者”句中“陈”,意为“摆”,是句子的中心语,“杂然”和“前”都是“陈”的修饰语。“杂然”,译为“杂七杂八地”,限定“陈”的状态;“前”,名词作状语,意为“在前面”,限定“陈”的位置。“而”前后连接的是修饰语,“杂然”和“前”是并列关系,而不是连接的修饰语和中心语,表修饰。同样地,《送东阳马生序》中的“久而乃和”,《智子疑邻》中的“暮而果大亡其财”,句中的“而”直接连接的都是修饰语,应该是表并列关系。
“而”作连词,表并列时,它前后连接的部分,其词性、结构往往一致,并且无时间的先后,他们分别从不同角度罗列或陈述事物,一般不译,有的可译为“又”。如《〈论语〉十则》中的“任重而道远”,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当事物相对、相反的两面放在一起,或陈述对象改变时,“而”也表并列,如《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的“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鱼我所欲也》中的“二者不可兼得,舍生而取义者也”。
“而”作连词,表承接时,它连接的部分,大多有时间的先后,而且“而”后面的部分,多以“而”前的内容为前提,先有“而”前的,后才有“而”后的内容,一般不译,有的译为“就”“接着…”等。如《醉翁亭记》中的“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瞑”,《小石潭记》中的“乃记之而去”,初中的课内文言文中,这样的例子太多了。
“而”作连词,表递进时,“而”后的部分,表意更进一层,可译为“并且”“而且”,或不译。如《醉翁亭记》中的“太守与客来饮于,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等。“而”的其他用法,笔者就不在赘述了。不只“而”的用法,其他的常见虚词,如“之”的有些用法,也不太好判断。还有词类的活用等,在淡化语法的今天,学生要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也是不大容易的。
学生学习中产生疑问,是很正常的,学习古文尤其如此。遇到疑问,可查课下注释,查工具书,查教辅;将类似的词句归纳在一起,细细体味其用法,揣摩其规律;可以将疑问记在本子上,记在心里,和同学共同探讨;一时搞不清,也可暂时放置一边,日后加以解决。
中华文化丰厚博大,为了给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帮助7-9年级的学生打好扎实的文言基础,引导他们形成记诵积累和探究质疑的良好习惯,我们语文老师责无旁贷,更是大可为的。
关键词:疑义分析;“而”的用法;记诵积累;质疑探究;养成习惯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程标准》)推行以来,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之风日盛,学生语文学习的自信心和良好习惯正在逐渐养成,质疑问难便成了教学中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面对疑难,当课本、教师教学用书都没提及,各种教辅资料也避而不谈,或虽有提及却相互矛盾时,师生们往往便无所适从了。或者忽略不提,或者自以为是,或者支吾其词,或者抱侥幸心理,只希望各种考试不考它。《课程标准》告诉我们,学生要学好文言文,重要借助的是课文下的注释和《古汉语常用字字典》一类的工具书,学习方法最要紧的是记诵积累。平时学生学习文言文,一定要多识记诵读多积累,特别是一些常用的虚词,只有反复地诵读识记,经常地揣摩归纳,才能准确地掌握其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
关于“而”的用法,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7-9年级,只在九下《鱼我所欲也》的课后设置了有关“而”的课后练习,谈及了“而”的用法。与课本配套的《教师教学用书》之“练习说明”注明,此题意在让学生积累常用虚词。“蹴尔而与之”句“而”,连词,连接修饰语和中心语。“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句中“而”,连词,连接主语和谓语,含有“却”的意思。
如《教师教学用书》所述,“而”作连词,表修饰时,它应该是连接修饰语和中心语。“而”前面的修饰语,往往从时间、特点、方式、情状等方面对后面的中心语起着修饰、限定作用,大多不译,有的可译为“…着”“…地”等。限定时间的,如《醉翁亭记》中的“朝而往,暮而归”;限定方位的,如《小石潭记》里的“潭西南而望”;限定方式、情状的,如《愚公移山》中的“面山而居”……这样的句子,还有很多,宜引导学生反复诵读识记,领悟其用法。
那“杂然而前陈者”中的“而”是表修饰吗?笔者认为不是。理由如下:“杂然而前陈者”句中“陈”,意为“摆”,是句子的中心语,“杂然”和“前”都是“陈”的修饰语。“杂然”,译为“杂七杂八地”,限定“陈”的状态;“前”,名词作状语,意为“在前面”,限定“陈”的位置。“而”前后连接的是修饰语,“杂然”和“前”是并列关系,而不是连接的修饰语和中心语,表修饰。同样地,《送东阳马生序》中的“久而乃和”,《智子疑邻》中的“暮而果大亡其财”,句中的“而”直接连接的都是修饰语,应该是表并列关系。
“而”作连词,表并列时,它前后连接的部分,其词性、结构往往一致,并且无时间的先后,他们分别从不同角度罗列或陈述事物,一般不译,有的可译为“又”。如《〈论语〉十则》中的“任重而道远”,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当事物相对、相反的两面放在一起,或陈述对象改变时,“而”也表并列,如《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的“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鱼我所欲也》中的“二者不可兼得,舍生而取义者也”。
“而”作连词,表承接时,它连接的部分,大多有时间的先后,而且“而”后面的部分,多以“而”前的内容为前提,先有“而”前的,后才有“而”后的内容,一般不译,有的译为“就”“接着…”等。如《醉翁亭记》中的“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瞑”,《小石潭记》中的“乃记之而去”,初中的课内文言文中,这样的例子太多了。
“而”作连词,表递进时,“而”后的部分,表意更进一层,可译为“并且”“而且”,或不译。如《醉翁亭记》中的“太守与客来饮于,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等。“而”的其他用法,笔者就不在赘述了。不只“而”的用法,其他的常见虚词,如“之”的有些用法,也不太好判断。还有词类的活用等,在淡化语法的今天,学生要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也是不大容易的。
学生学习中产生疑问,是很正常的,学习古文尤其如此。遇到疑问,可查课下注释,查工具书,查教辅;将类似的词句归纳在一起,细细体味其用法,揣摩其规律;可以将疑问记在本子上,记在心里,和同学共同探讨;一时搞不清,也可暂时放置一边,日后加以解决。
中华文化丰厚博大,为了给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帮助7-9年级的学生打好扎实的文言基础,引导他们形成记诵积累和探究质疑的良好习惯,我们语文老师责无旁贷,更是大可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