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生态教育理念关注人的全面、可持续发展。引导学生品味中外美文名篇既是语文课堂的教学任务,也是语文统编教材注重情感、体验、感悟、审美等“以人为本”的人文需求,更是新时代“立德树人”的育人要求。“美读”是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倡导的一种读书方法,本文试从适应新课程理念的角度出发,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阐述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美读”的重要性及其形成的策略方法,以促进新时代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生态教育,美读,审美能力,诵读,情感体验
生态教育理念关注人的自然、生态发展,特别注重挖掘人的潜力和主观能动性,促进人的全面、可持续发展。语文课堂中,应当关注人的审美能力的培育,提高学生对美的事物或艺术的欣赏和鉴别的能力,包括感受美,鉴赏美,评价美,创造美的素养和能力。但是,现在许多中小学生在读课文美文方面仍存在一定的偏差。叶圣陶先生很多年前就曾指出:“看很多地区,小学里读语文课本还是一字一顿的,这根本不成语言了。中学里也往往不注意读,随口念一遍,就算是读了,发音不讲究,语调不揣摩,更不用说表达逻辑关系,传出神情意态了……”这样的拖腔拉调,呆板平直,实在不能发展“读”的能力,也“浪费”了文章的“美”,更谈不上全面提升语文的整体素养。可见,在课堂教学中将“阅读”与“审美”相结合,让学生学会如何“美读”,将有助于学生更透彻的理解文章的真实含义,进而开拓思维,促进学生思维创造能力的可持续发展。随着统编教材的施行、新课程理念的深化,叶圣陶先生所说的“美读”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审美的讀法”也成了新时代阅读教学的需要。
陆机在《文赋》中强调过“诗缘情”的观点,所谓“文章不是无情物”,写作总根在一个“情”字上。优秀的文学作品无一不是融入了人生百味,当它们作为教材而让学生接受时,它们便是学生审美认识活动中的审美对象。从课文的形式美到内容美,都能引起学生情感的共鸣,作为课堂主导者的教师,就要使学生的情感与作者的情感得以相通共鸣,让学生更好的领略文章的形、色、香、味,走进审美的阅读课堂。
一、导语指向,预设学生的审美心态
一堂好课,少不了精彩的情景创设,设计好富有感染力的教学导语,能吸引学生一头扎进课文的情境,这是培植学生审美心理的首要环节。所谓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教师导语的情绪色彩应和课文的情感色彩声气相通,把自己获得的审美感受通过简明的、可理解的方式传递给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绘美景,用真情实感影响、感染学生,以求先声夺人。
在教学古诗《钱塘湖春行》时,笔者设计了这样一段导语:“春水新涨,水色天光,莺飞燕啄,姹紫嫣红,大自然从秋冬的沉睡中苏醒过来了,萌动的春意带来清新的气息。白居易以活泼喜悦的笔触,描写了充满艺术魅力的画面,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古诗,看看诗人是怎样饱含深情,使杭州西湖的春色美景跃然纸上的。”教师美的导语给学生留下一个初步的印象——西湖很美,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进入学习情境,在心理上为学生的审美活动作了良好铺垫。
二、强化诵读,引导学生感受语言美
阅读教学中,常常通过朗读从语言文字入手,披文见情,引文入情,引导学生对表情达意的语言文字细细思考、品味、赏析。前苏联理论家卢那察斯基认为“许多隐蔽的美,无穷无尽的艺术想象,一切心理上的奥妙,都是在那种对文字作品的朗读中弄明白了”。诵读,古代称之为吟诵,就是反复朗读,自然成诵,比简单的朗读更有助于从作品的声律气韵入手,体会其丰富的内涵和情感,达到语文熏陶感染、潜移默化的目的。杨雄“读千赋”,杜甫“破万卷”, 叶圣陶、朱自清等先生也都对吟诵方式推崇备至。吟诵实际上就是中国古代人们学习语文的一种美读方法。这种美读方式绵延数千年,培养出无数名垂青史的大学者、大作家。叶圣陶先生曾说:“美读的方法,所读的若是白话文,就如戏剧演员读台词那个样子。所读的若是文言,就用各地读文言的传统读法,务期尽情发挥作者当时的情感。”因为诵读时读者与作者就像进行着穿越时空的对话,他们的心灵感通了,也就产生了强烈的共鸣。诵读先出于口,再入于耳,然后了然于胸,人们在一读一听中,在不经意之间体验了语言的魅力,感悟了语言文字的那种抑扬顿挫与奇特严谨,从而进入这样一个美妙的境界:“文章读之极熟,则与我为化,不知是人之文、我之文也”[ 清.唐彪:《家塾教学法》,92页,华东师大出版社,1992。]。如鲁迅先生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里描写的那位三味书屋的老先生,读书时自得其乐,读得把头“拗过来,拗过去”,真正是“尽情发挥了作者当时的情感”,也融入了老先生自己的感情。于是上该课时,我让学生模仿这些神情动作,学生们读得像模像样,声音里也似乎透着那私塾书香……
课堂诵读往往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教师范读,发挥榜样的力量。教师可选择全篇或片断进行范读,学生边听范读边初读,这样,伴随着音韵的魅力,文本中优美的语言、深邃的意境、透露的情感、美好的向往,就会像溪水一样流入学生的心田,诱发学生对祖国语言的热爱。在语文教学中,教师的范读作用不可低估。
如《春》是一篇抒情散文,作者用词传神,句式讲究,比喻生动,声色具备,把五幅春景图的特点描绘得淋漓尽致。教学时,笔者首先声情并茂、抑扬顿挫地对全文进行了范读。学生们边听我范读边轻声跟读,读完后,学生们和我自己都已陶醉其中。通过教师范读,学生不仅初读了文本,感受了课文美的音韵、美的节奏,而且被教师美的神态、美的语调、美的音质感染了,无形中教师为学生学习“美读”树立了榜样。
另一方面是学生自读,品味语言中的情感美。这一步必须由教师的读向学生的读转化,由教师动情向学生动情转化。如读鲁迅先生的《孔乙己》,文中语言真实中透着辛辣,所刻画的场景、人物都充满了“笑声”,和笑声背后的世态炎凉、冷漠麻木。我们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对话朗读、角色扮演等多种形式的演读,去深刻体味主人公孔乙己、小伙计“我”、店老板、酒客等等血肉饱满的形象,以及在封建制度毒害中各色人物被扭曲的心灵。这种在诵读中体验情感是阅读教学中不可忽视的心理因素,也是对学生进行辨别美丑、提升审美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 因此,课堂上我们要强化诵读,引导学生在音韵抑扬的美读中,把文本的美与学生领悟到的美融合在一起,学生自然会更轻易的领略文章的语词美,感受到文中的自然美、社会美与人情美,既领悟到内容,又积累了语言,符合了《语文标准》在“教学实施建议”中提出的“通过诵读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的要求。
三、发挥想象,激励学生探索意境美
叶圣陶说:“要了解一个字一个辞的意义和情味,单靠翻字典辞典是不够的。必须在日常生活中随时留意,得到真实的经验,对于语言文字才会有正确丰富的了解力。”学生虽然审美的经验不多,但也绝不是一张白纸,教师应当结合文本引导他们选择角度,用自己的经验去补充内容、丰富形象、拓展意境。通过想象活动,把自己的情感融入到感知的对象中去,从而加深对客观事物的认识与理解,也加强了审美感受。美读的好处在于读者与作者的心灵感通,而情感是始终伴随着联想想象的,只要调动起联想与想象,也就调动了审美意趣,激发起学生与作品的情感共鸣。
如宗璞的《紫藤萝瀑布》将紫藤萝“淡淡的芳香”比作“浅紫色的梦幻”,运用了通感修辞,表现花香带给作者淡雅轻柔的美好感受。学生如果在此丢失了想象与联想,便不能很好地感悟作者笔下的美妙世界。常言道“诗中有情,画中有意”,选入课本的散文和诗歌,正是由于充满了诗情画意,言虽尽而意无穷,才能留给读者广阔的想象空间,因此,教学时笔者总是激励孩子们扬起想象的风帆,去大胆开拓最美的意境。
可由于学生的阅历有限,我们也要善于教给他们展开合理联想想象的方法。如利用课文的插图进行想象;抓准文段关键词、依据事物的特點展开想象;根据故事情节发展进行推理想象;联系自己熟悉的相关情景、情感展开想象,等等。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有这样两句:“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这两句叙事描写的诗句,情景交融,余味无穷,展现了深远的意境。为了开拓学生的想象,教学时我要求学生以诗人身份代入情景,设想送别的环境如何,你如何送别,当时你的心情又是怎样?经过点拨,不少学生以第一人称想象并描绘出具象的意境来:
友人啊,我为你送行到轮台东门,分手时雪满天山,道路已难以分辨。我目送着你,可山重路转,我已不见你的身影,雪地上只留下马行的印记。前路茫茫,你可知道我对你的担忧……
这生动的想象已融入了学生对美的理解和再现,即使平时学习成绩不高的同学也能不同程度地有身临其境之感,体会到朋友间的浓浓挚情。有了想象,学生就不会觉得美是抽象的,而是实实在在的可亲可感,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把所思、所感表达出来,使他们的审美感受得到升华,从而培养他们感悟情、探索美的能力。
四、深化体验,启发学生创造美的能力
生命体验、情感体验是“美读”生成的最重要的不可或缺的基础。一定的言语总在一定的生活场景中出现,在“美读”中,一定要深化、美化阅读者的生命体验,因为如果体验贫乏、认识浅薄、情感麻木就必然会导致语感的迟钝,就更别说美的发现和创造了。
审美的最终意义,在于使人的情感得到陶冶,思想得到深化,从而使身心得到和谐发展,精神境界得到升华,从而更好地理解美、表现美,继而创造更美的世界。因而在教学中,应充分挖掘教材中的美育成分,激发学生创造美的欲望。创造美是欣赏者以自己的体会、内心评价再次观照审美对象,从而获得浓厚的情感享受,并以此指引个人在学习生活、工作中对美的事物的再认知与再创造。
在学习朱自清的《背影》时,笔者先让学生讲述一些与父母亲人之间的感人故事,拉近心灵距离。中段尝试让学生自己根据课文的描述,进行模拟现场的表演。学生凭借对文本的理解和对作者当时写作背景的分析自己加入了很多的创意,补充了许多书本上没有细描的情节,真实地再现了课文故事,把车站送别一段中父亲的蹒跚动作,对儿子的叮咛爱护表演得细腻感人,把爱子深情表现得淋漓尽致。这是因为他们有了真情实感做土壤,并在这土壤上开出真实而美丽的花朵。这就是学生们对文本隐含信息的理解与再创,他们的表演带来的是属于学生自己创造的那份美,那么自然,那么真实,那么让人感动。
阅读的过程既是一个学习前人经验、增长知识才干的过程,同时又是一个陶冶情操、完善自我的过程。在阅读教学中运用“美读”策略,能让学生更好的吸取营养,感悟美文、塑造美德。笔者的一名学生读了《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一书后得出了“心态决定成败”的感悟,表示要以积极乐观的心态对待成功与挫折,以宽容坚毅的品质去珍惜现有的生活和学习。还有一位学生读完《昆虫记》后感叹于作者的严谨的科学精神,感动于作者对昆虫细腻温婉的关注,在日记中表达了他爱护动物,愿意将来从事科学研究的志愿。美美的读书悄悄地改变着每一个人,使同学们乐于诵读、知书达理、勤学上进。
语文的学习是很难一蹴而就的,它是一个极为漫长的过程,只有“厚积”才能“薄发”。没有良好的阅读习惯,就谈不上良好的听说读写能力,也绝不可能有真正的审美意趣和全面发展。在形成“美读”习惯的过程中,教师不仅要“言传”,更要“身教”。当教师努力提高审美修养,以自身的优雅言语、风格魅力去影响学生、带动学生时,学生就能更早进入角色,投入情感,养成美读的好习惯。教育其实就是以一颗心灵去唤醒、感动另一颗心灵。教师的引领作用是不可忽视的。只要孩子们练就一双慧眼,去感悟语言的美、发现生活的美,经过长期的积累,其阅读能力、审美能力就会大大提升。
总之,语文学习是一种思想性的认识活动,同时还是一种审美性的感受活动。在读中加以亲身体验,融进自己深切独特的审美感受,在读中不仅要读准文字,而且要读懂情意、读出美趣。这是阅读美文的好方法,是一种浸润品德、增强持续发展力的高层次要求。叶圣陶先生说得好:“读得很美了,也理解得差不多了。”
参考文献:
[1] 叶圣陶.叶圣陶论创作[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2.
[2] 叶圣陶.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M].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
[3]马歆静.生态化与可持续发展——现代教育发展的必然[J]. 教育理论与实践. 1998(05)
[4] 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培训问题研究课题组编写.新课程的理念与创新[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5]孙秀华.自主的课堂才会绽放异彩--践行与探索“建构式生态课堂”教学模式[J] 语数外学习:语文教育2012(12)
关键词:生态教育,美读,审美能力,诵读,情感体验
生态教育理念关注人的自然、生态发展,特别注重挖掘人的潜力和主观能动性,促进人的全面、可持续发展。语文课堂中,应当关注人的审美能力的培育,提高学生对美的事物或艺术的欣赏和鉴别的能力,包括感受美,鉴赏美,评价美,创造美的素养和能力。但是,现在许多中小学生在读课文美文方面仍存在一定的偏差。叶圣陶先生很多年前就曾指出:“看很多地区,小学里读语文课本还是一字一顿的,这根本不成语言了。中学里也往往不注意读,随口念一遍,就算是读了,发音不讲究,语调不揣摩,更不用说表达逻辑关系,传出神情意态了……”这样的拖腔拉调,呆板平直,实在不能发展“读”的能力,也“浪费”了文章的“美”,更谈不上全面提升语文的整体素养。可见,在课堂教学中将“阅读”与“审美”相结合,让学生学会如何“美读”,将有助于学生更透彻的理解文章的真实含义,进而开拓思维,促进学生思维创造能力的可持续发展。随着统编教材的施行、新课程理念的深化,叶圣陶先生所说的“美读”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审美的讀法”也成了新时代阅读教学的需要。
陆机在《文赋》中强调过“诗缘情”的观点,所谓“文章不是无情物”,写作总根在一个“情”字上。优秀的文学作品无一不是融入了人生百味,当它们作为教材而让学生接受时,它们便是学生审美认识活动中的审美对象。从课文的形式美到内容美,都能引起学生情感的共鸣,作为课堂主导者的教师,就要使学生的情感与作者的情感得以相通共鸣,让学生更好的领略文章的形、色、香、味,走进审美的阅读课堂。
一、导语指向,预设学生的审美心态
一堂好课,少不了精彩的情景创设,设计好富有感染力的教学导语,能吸引学生一头扎进课文的情境,这是培植学生审美心理的首要环节。所谓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教师导语的情绪色彩应和课文的情感色彩声气相通,把自己获得的审美感受通过简明的、可理解的方式传递给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绘美景,用真情实感影响、感染学生,以求先声夺人。
在教学古诗《钱塘湖春行》时,笔者设计了这样一段导语:“春水新涨,水色天光,莺飞燕啄,姹紫嫣红,大自然从秋冬的沉睡中苏醒过来了,萌动的春意带来清新的气息。白居易以活泼喜悦的笔触,描写了充满艺术魅力的画面,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古诗,看看诗人是怎样饱含深情,使杭州西湖的春色美景跃然纸上的。”教师美的导语给学生留下一个初步的印象——西湖很美,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进入学习情境,在心理上为学生的审美活动作了良好铺垫。
二、强化诵读,引导学生感受语言美
阅读教学中,常常通过朗读从语言文字入手,披文见情,引文入情,引导学生对表情达意的语言文字细细思考、品味、赏析。前苏联理论家卢那察斯基认为“许多隐蔽的美,无穷无尽的艺术想象,一切心理上的奥妙,都是在那种对文字作品的朗读中弄明白了”。诵读,古代称之为吟诵,就是反复朗读,自然成诵,比简单的朗读更有助于从作品的声律气韵入手,体会其丰富的内涵和情感,达到语文熏陶感染、潜移默化的目的。杨雄“读千赋”,杜甫“破万卷”, 叶圣陶、朱自清等先生也都对吟诵方式推崇备至。吟诵实际上就是中国古代人们学习语文的一种美读方法。这种美读方式绵延数千年,培养出无数名垂青史的大学者、大作家。叶圣陶先生曾说:“美读的方法,所读的若是白话文,就如戏剧演员读台词那个样子。所读的若是文言,就用各地读文言的传统读法,务期尽情发挥作者当时的情感。”因为诵读时读者与作者就像进行着穿越时空的对话,他们的心灵感通了,也就产生了强烈的共鸣。诵读先出于口,再入于耳,然后了然于胸,人们在一读一听中,在不经意之间体验了语言的魅力,感悟了语言文字的那种抑扬顿挫与奇特严谨,从而进入这样一个美妙的境界:“文章读之极熟,则与我为化,不知是人之文、我之文也”[ 清.唐彪:《家塾教学法》,92页,华东师大出版社,1992。]。如鲁迅先生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里描写的那位三味书屋的老先生,读书时自得其乐,读得把头“拗过来,拗过去”,真正是“尽情发挥了作者当时的情感”,也融入了老先生自己的感情。于是上该课时,我让学生模仿这些神情动作,学生们读得像模像样,声音里也似乎透着那私塾书香……
课堂诵读往往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教师范读,发挥榜样的力量。教师可选择全篇或片断进行范读,学生边听范读边初读,这样,伴随着音韵的魅力,文本中优美的语言、深邃的意境、透露的情感、美好的向往,就会像溪水一样流入学生的心田,诱发学生对祖国语言的热爱。在语文教学中,教师的范读作用不可低估。
如《春》是一篇抒情散文,作者用词传神,句式讲究,比喻生动,声色具备,把五幅春景图的特点描绘得淋漓尽致。教学时,笔者首先声情并茂、抑扬顿挫地对全文进行了范读。学生们边听我范读边轻声跟读,读完后,学生们和我自己都已陶醉其中。通过教师范读,学生不仅初读了文本,感受了课文美的音韵、美的节奏,而且被教师美的神态、美的语调、美的音质感染了,无形中教师为学生学习“美读”树立了榜样。
另一方面是学生自读,品味语言中的情感美。这一步必须由教师的读向学生的读转化,由教师动情向学生动情转化。如读鲁迅先生的《孔乙己》,文中语言真实中透着辛辣,所刻画的场景、人物都充满了“笑声”,和笑声背后的世态炎凉、冷漠麻木。我们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对话朗读、角色扮演等多种形式的演读,去深刻体味主人公孔乙己、小伙计“我”、店老板、酒客等等血肉饱满的形象,以及在封建制度毒害中各色人物被扭曲的心灵。这种在诵读中体验情感是阅读教学中不可忽视的心理因素,也是对学生进行辨别美丑、提升审美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 因此,课堂上我们要强化诵读,引导学生在音韵抑扬的美读中,把文本的美与学生领悟到的美融合在一起,学生自然会更轻易的领略文章的语词美,感受到文中的自然美、社会美与人情美,既领悟到内容,又积累了语言,符合了《语文标准》在“教学实施建议”中提出的“通过诵读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的要求。
三、发挥想象,激励学生探索意境美
叶圣陶说:“要了解一个字一个辞的意义和情味,单靠翻字典辞典是不够的。必须在日常生活中随时留意,得到真实的经验,对于语言文字才会有正确丰富的了解力。”学生虽然审美的经验不多,但也绝不是一张白纸,教师应当结合文本引导他们选择角度,用自己的经验去补充内容、丰富形象、拓展意境。通过想象活动,把自己的情感融入到感知的对象中去,从而加深对客观事物的认识与理解,也加强了审美感受。美读的好处在于读者与作者的心灵感通,而情感是始终伴随着联想想象的,只要调动起联想与想象,也就调动了审美意趣,激发起学生与作品的情感共鸣。
如宗璞的《紫藤萝瀑布》将紫藤萝“淡淡的芳香”比作“浅紫色的梦幻”,运用了通感修辞,表现花香带给作者淡雅轻柔的美好感受。学生如果在此丢失了想象与联想,便不能很好地感悟作者笔下的美妙世界。常言道“诗中有情,画中有意”,选入课本的散文和诗歌,正是由于充满了诗情画意,言虽尽而意无穷,才能留给读者广阔的想象空间,因此,教学时笔者总是激励孩子们扬起想象的风帆,去大胆开拓最美的意境。
可由于学生的阅历有限,我们也要善于教给他们展开合理联想想象的方法。如利用课文的插图进行想象;抓准文段关键词、依据事物的特點展开想象;根据故事情节发展进行推理想象;联系自己熟悉的相关情景、情感展开想象,等等。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有这样两句:“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这两句叙事描写的诗句,情景交融,余味无穷,展现了深远的意境。为了开拓学生的想象,教学时我要求学生以诗人身份代入情景,设想送别的环境如何,你如何送别,当时你的心情又是怎样?经过点拨,不少学生以第一人称想象并描绘出具象的意境来:
友人啊,我为你送行到轮台东门,分手时雪满天山,道路已难以分辨。我目送着你,可山重路转,我已不见你的身影,雪地上只留下马行的印记。前路茫茫,你可知道我对你的担忧……
这生动的想象已融入了学生对美的理解和再现,即使平时学习成绩不高的同学也能不同程度地有身临其境之感,体会到朋友间的浓浓挚情。有了想象,学生就不会觉得美是抽象的,而是实实在在的可亲可感,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把所思、所感表达出来,使他们的审美感受得到升华,从而培养他们感悟情、探索美的能力。
四、深化体验,启发学生创造美的能力
生命体验、情感体验是“美读”生成的最重要的不可或缺的基础。一定的言语总在一定的生活场景中出现,在“美读”中,一定要深化、美化阅读者的生命体验,因为如果体验贫乏、认识浅薄、情感麻木就必然会导致语感的迟钝,就更别说美的发现和创造了。
审美的最终意义,在于使人的情感得到陶冶,思想得到深化,从而使身心得到和谐发展,精神境界得到升华,从而更好地理解美、表现美,继而创造更美的世界。因而在教学中,应充分挖掘教材中的美育成分,激发学生创造美的欲望。创造美是欣赏者以自己的体会、内心评价再次观照审美对象,从而获得浓厚的情感享受,并以此指引个人在学习生活、工作中对美的事物的再认知与再创造。
在学习朱自清的《背影》时,笔者先让学生讲述一些与父母亲人之间的感人故事,拉近心灵距离。中段尝试让学生自己根据课文的描述,进行模拟现场的表演。学生凭借对文本的理解和对作者当时写作背景的分析自己加入了很多的创意,补充了许多书本上没有细描的情节,真实地再现了课文故事,把车站送别一段中父亲的蹒跚动作,对儿子的叮咛爱护表演得细腻感人,把爱子深情表现得淋漓尽致。这是因为他们有了真情实感做土壤,并在这土壤上开出真实而美丽的花朵。这就是学生们对文本隐含信息的理解与再创,他们的表演带来的是属于学生自己创造的那份美,那么自然,那么真实,那么让人感动。
阅读的过程既是一个学习前人经验、增长知识才干的过程,同时又是一个陶冶情操、完善自我的过程。在阅读教学中运用“美读”策略,能让学生更好的吸取营养,感悟美文、塑造美德。笔者的一名学生读了《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一书后得出了“心态决定成败”的感悟,表示要以积极乐观的心态对待成功与挫折,以宽容坚毅的品质去珍惜现有的生活和学习。还有一位学生读完《昆虫记》后感叹于作者的严谨的科学精神,感动于作者对昆虫细腻温婉的关注,在日记中表达了他爱护动物,愿意将来从事科学研究的志愿。美美的读书悄悄地改变着每一个人,使同学们乐于诵读、知书达理、勤学上进。
语文的学习是很难一蹴而就的,它是一个极为漫长的过程,只有“厚积”才能“薄发”。没有良好的阅读习惯,就谈不上良好的听说读写能力,也绝不可能有真正的审美意趣和全面发展。在形成“美读”习惯的过程中,教师不仅要“言传”,更要“身教”。当教师努力提高审美修养,以自身的优雅言语、风格魅力去影响学生、带动学生时,学生就能更早进入角色,投入情感,养成美读的好习惯。教育其实就是以一颗心灵去唤醒、感动另一颗心灵。教师的引领作用是不可忽视的。只要孩子们练就一双慧眼,去感悟语言的美、发现生活的美,经过长期的积累,其阅读能力、审美能力就会大大提升。
总之,语文学习是一种思想性的认识活动,同时还是一种审美性的感受活动。在读中加以亲身体验,融进自己深切独特的审美感受,在读中不仅要读准文字,而且要读懂情意、读出美趣。这是阅读美文的好方法,是一种浸润品德、增强持续发展力的高层次要求。叶圣陶先生说得好:“读得很美了,也理解得差不多了。”
参考文献:
[1] 叶圣陶.叶圣陶论创作[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2.
[2] 叶圣陶.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M].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
[3]马歆静.生态化与可持续发展——现代教育发展的必然[J]. 教育理论与实践. 1998(05)
[4] 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培训问题研究课题组编写.新课程的理念与创新[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5]孙秀华.自主的课堂才会绽放异彩--践行与探索“建构式生态课堂”教学模式[J] 语数外学习:语文教育20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