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语文教学是高考教学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学科体现了中国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这是其它任何一门学科都无法比拟的,优美的语言,不论是深奥的文言文还是陶冶人性情的诗歌还是现代文,都彰显着她的一颦一笑、婀娜多姿。现代教学中的一些方式有一些限制,本文对现代语文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教学模式创新的重要性、创新的方法进行了进一步的探究。
【关键词】高中语文;教学模式;创新思路;重要性
高中对于将来要高考的学生来说是重要阶段,同时也是艰难困苦阶段不管家长还是老师常说,“高中决定着你的将来”,如果不能考上一个好的大学,那么就相当于失去了一块很好的走向社会的“敲门砖”,这些教诲在很大程度上是面对现代社会形式来考量的。只有培育出适合时代发展的优秀人才,才能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添光添彩,而面对今年的高考形式改革,“抛弃”了英语,偏向语文,英语分数缩减,语文分数提高,对于这个大学科来讲,提高学生现有的语文水平是一大必须思考的问题。
1 语文教学模式的现状
1.1灌输式模式
现代语文教学中,老师为了完成教学计划,套路式地把语文固有的学习方法思路,灌输到学生大脑中,即由教师讲,满堂灌;普遍采用“三大块”教法,机械地划分段落大意,简单地归纳中心思想,抽象地概括写作特点;使得学生一看到此类题就联想到某种方法,而不能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慢慢没有了自己的思路,老师们之所以不愿意花时间去让学生去思考,是因为高三的每一秒都是宝贵的,如果此处浪费时间太多,也不一定能讨论出好结果,不如直接灌输思路来得快效果又突出,同时又能保质保量地完成教学计划,又能提高升学率,而这种思想严重影响了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即使学生考上了重点大学,也不能在独立性强的大学生活中更好的生存下去。
1.2师生之间缺少应有的交流与沟通
教学是一种教师和学生的双边活动,而现代教学只是针对教师灌输,学生一味地获取,缺乏相互的交流。教师让学生对所学内容感兴趣,就要与学生做好沟通,教师不善于根据学生特点,在教材中不能从适当的角度寻找学生学习的兴趣特点,教师与学生的沟通欠缺造成高中生语文水平不能进步的原因之一。
1.3创设情境研究讨论的课程少
高中教学中很少采用研究性课题,一致认为这样太浪费高中宝贵的时间,高中的一些课文讲解,如《雷雨》,如果不进行图片演示、音乐渲染、角色表演、想像描述等实体操作,是很难进入那种真切的情境当中的,而学生的这种形象体察必须上升为理性思想,才能实现学生自主学习质的飞跃,因此学生还必须在课堂上进行自主讨论研究。
1.4信息技术不能普及
一些高中学校设施设备不齐全,师资力量薄弱,不能很好的利用计算机这个效率快又精确的设备,高中语文授课一般是教师在黑板上讲课,多媒体运用基本上没有,学生适应了这种“嚼碎了喂”的学习方式,很容易被教师牵着鼻子走,如果使用多媒体教学就会减少这种情况,学生就会自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2创新型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作用
创新型语文教学是学生走向大学乃至走向社会的基础,高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独立自主能力、自主研究的能力是为走向大学奠定基础的,大学是一个独立性强、自主动手能力强、研究性强的小型社会,因此在高中的语文教学中加强创新型教学是很有必要的,对教育实施者而言,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调培养学生的能动性、自主性和创造性是素质教育最显著最根本的特征,为学生的发展、创造提供自由广阔的天地,促进学生发展自己的个性和特长,就在于引导学生主动探索获得知识、技能的途径和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3高中语文教学模式创新的策略
3.1加强高中生想像力的培养
“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提高是教育的最终目标。”培养思维能力、创新能力的重要性已被提到了从未有过的高度。爱因斯坦曾说过:“想像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像力则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想像力主要体现在阅读理解和诗歌赏析两部分,通过文章的描写,让学生换位思考,引起学生与文章角色的共鸣;借助诗歌或阅读结尾延伸想像。
3.2问题教学法
问题教学法的创始人反对消极被动地接受教师灌输书本知识、教学过程与学生的经验相脱离的教学模式,把教学过程看成是学生独立自主地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杜威的问题教学法充分地体现了他所主张的“从做中学”的活动原则。问题教学法看重的是学生学习的内在兴趣,并认为只有把教学和学生的活动联系起来,学生才会有内在的兴趣。问题教学法用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知识点以问题的形式呈现在学生的面前,让学生在寻求和探索解决问题的思维活动中,掌握知识、发展智力、培养技能,进而培养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3计算机、多媒体辅助教学
科学发展日新月异,计算机辅助教学和因特网对语文教学的影响也日见明显,一定要改传统语文教学信息不足的弊端,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可以避免老师上面讲,下面学生犯困的现象,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过程来,打破以教师为中心,限制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弊端,教师不再是“讲师”,而是组织者和促进者,学生不再是“奴隶”,而是主动获取知识和能力的主人,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为学生自觉主动参与教学、探究提供技术指导。
4 结论
我国高中语文课程应在继续提高学生观察、感受、分析、判断能力的同时,重点关注学生思考问题的深度和广度,使学生增强探究意识和兴趣,学习探究的方法,使语文学习的过程成为积极主动探索未知领域的过程。从十七大之后,科学发展观被正式写入党章,主张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优秀人才需要创新型人才,培养新一代创新型人才从综合素质出发,具体到语文教学中,实施创新教学模式,着重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传统教学与创新教学相结合促进语文教学的快速发展,以顺应时代潮流。
参考文献:
[1] 赵阶雷.刍议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策略[J].文教资料.2010,(26):67-68.
[2] 耿辉.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思考[J].教育教学论坛.2011,(22):215-216.
[3] 甘玮曦.新课改背景下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探究[J].新课程学习: 中.2011,(02):78.
[4] 周华贵.新课标下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浅析[J].考试周刊.2011,(14):53-54.
【关键词】高中语文;教学模式;创新思路;重要性
高中对于将来要高考的学生来说是重要阶段,同时也是艰难困苦阶段不管家长还是老师常说,“高中决定着你的将来”,如果不能考上一个好的大学,那么就相当于失去了一块很好的走向社会的“敲门砖”,这些教诲在很大程度上是面对现代社会形式来考量的。只有培育出适合时代发展的优秀人才,才能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添光添彩,而面对今年的高考形式改革,“抛弃”了英语,偏向语文,英语分数缩减,语文分数提高,对于这个大学科来讲,提高学生现有的语文水平是一大必须思考的问题。
1 语文教学模式的现状
1.1灌输式模式
现代语文教学中,老师为了完成教学计划,套路式地把语文固有的学习方法思路,灌输到学生大脑中,即由教师讲,满堂灌;普遍采用“三大块”教法,机械地划分段落大意,简单地归纳中心思想,抽象地概括写作特点;使得学生一看到此类题就联想到某种方法,而不能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慢慢没有了自己的思路,老师们之所以不愿意花时间去让学生去思考,是因为高三的每一秒都是宝贵的,如果此处浪费时间太多,也不一定能讨论出好结果,不如直接灌输思路来得快效果又突出,同时又能保质保量地完成教学计划,又能提高升学率,而这种思想严重影响了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即使学生考上了重点大学,也不能在独立性强的大学生活中更好的生存下去。
1.2师生之间缺少应有的交流与沟通
教学是一种教师和学生的双边活动,而现代教学只是针对教师灌输,学生一味地获取,缺乏相互的交流。教师让学生对所学内容感兴趣,就要与学生做好沟通,教师不善于根据学生特点,在教材中不能从适当的角度寻找学生学习的兴趣特点,教师与学生的沟通欠缺造成高中生语文水平不能进步的原因之一。
1.3创设情境研究讨论的课程少
高中教学中很少采用研究性课题,一致认为这样太浪费高中宝贵的时间,高中的一些课文讲解,如《雷雨》,如果不进行图片演示、音乐渲染、角色表演、想像描述等实体操作,是很难进入那种真切的情境当中的,而学生的这种形象体察必须上升为理性思想,才能实现学生自主学习质的飞跃,因此学生还必须在课堂上进行自主讨论研究。
1.4信息技术不能普及
一些高中学校设施设备不齐全,师资力量薄弱,不能很好的利用计算机这个效率快又精确的设备,高中语文授课一般是教师在黑板上讲课,多媒体运用基本上没有,学生适应了这种“嚼碎了喂”的学习方式,很容易被教师牵着鼻子走,如果使用多媒体教学就会减少这种情况,学生就会自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2创新型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作用
创新型语文教学是学生走向大学乃至走向社会的基础,高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独立自主能力、自主研究的能力是为走向大学奠定基础的,大学是一个独立性强、自主动手能力强、研究性强的小型社会,因此在高中的语文教学中加强创新型教学是很有必要的,对教育实施者而言,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调培养学生的能动性、自主性和创造性是素质教育最显著最根本的特征,为学生的发展、创造提供自由广阔的天地,促进学生发展自己的个性和特长,就在于引导学生主动探索获得知识、技能的途径和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3高中语文教学模式创新的策略
3.1加强高中生想像力的培养
“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提高是教育的最终目标。”培养思维能力、创新能力的重要性已被提到了从未有过的高度。爱因斯坦曾说过:“想像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像力则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想像力主要体现在阅读理解和诗歌赏析两部分,通过文章的描写,让学生换位思考,引起学生与文章角色的共鸣;借助诗歌或阅读结尾延伸想像。
3.2问题教学法
问题教学法的创始人反对消极被动地接受教师灌输书本知识、教学过程与学生的经验相脱离的教学模式,把教学过程看成是学生独立自主地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杜威的问题教学法充分地体现了他所主张的“从做中学”的活动原则。问题教学法看重的是学生学习的内在兴趣,并认为只有把教学和学生的活动联系起来,学生才会有内在的兴趣。问题教学法用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知识点以问题的形式呈现在学生的面前,让学生在寻求和探索解决问题的思维活动中,掌握知识、发展智力、培养技能,进而培养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3计算机、多媒体辅助教学
科学发展日新月异,计算机辅助教学和因特网对语文教学的影响也日见明显,一定要改传统语文教学信息不足的弊端,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可以避免老师上面讲,下面学生犯困的现象,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过程来,打破以教师为中心,限制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弊端,教师不再是“讲师”,而是组织者和促进者,学生不再是“奴隶”,而是主动获取知识和能力的主人,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为学生自觉主动参与教学、探究提供技术指导。
4 结论
我国高中语文课程应在继续提高学生观察、感受、分析、判断能力的同时,重点关注学生思考问题的深度和广度,使学生增强探究意识和兴趣,学习探究的方法,使语文学习的过程成为积极主动探索未知领域的过程。从十七大之后,科学发展观被正式写入党章,主张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优秀人才需要创新型人才,培养新一代创新型人才从综合素质出发,具体到语文教学中,实施创新教学模式,着重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传统教学与创新教学相结合促进语文教学的快速发展,以顺应时代潮流。
参考文献:
[1] 赵阶雷.刍议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策略[J].文教资料.2010,(26):67-68.
[2] 耿辉.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思考[J].教育教学论坛.2011,(22):215-216.
[3] 甘玮曦.新课改背景下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探究[J].新课程学习: 中.2011,(02):78.
[4] 周华贵.新课标下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浅析[J].考试周刊.2011,(14):5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