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子和原子核”教学中的几个明确

来源 :外语学法教法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tyz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中物理“原子和原子核”是相对独立的章节,是物理科学的前沿。由于教材没有深入讲解,以致学生产生很多疑惑,经常会提到教材中没有明确的问题,针对此现象,我认为在本章教学的过程应该做到几个明确。
   【关键词】明确原子结构原子核结构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3-0144-01
   一、“原子结构”教学中的几个明确
   近代物理所讲述的原子结构主要汤姆生的枣糕式模型,卢瑟福的原子核式结构和玻尔原子结构模型,这三者都有其实际意义和局限性。暂且,我们不讨论哪种观点更完善,而讨论怎样理解其内容,学生对前二者是比较容易理解,但对玻尔模型理解有一定的困难,这里提出几点必须明确的问题。
   1.原子的跃迁与电子的跃迁的关系
   原子中电子处于不同的轨道时对应原子不同的状态,原子在不同的状态中对应不同的能量,电子从一个轨跃迁到另一个轨道时,原子从一种定态跃迁到另一种定态,原子从一个能级跃迁到另一能级。原子在能级间跃迁通过电子在轨道间跃迁实现;电子在轨道间的跃迁会引起原子在能级间跃迁,二者是不可分割。
   2.一群原子和一个原子跃迁的不同
   氢原子核外只有一个电子,这个电子在某个时刻只能处在某一个可能的轨道上,在某段时间内,由某一轨道跃迁到另一个轨道时,可能的情况只有一种,但是如果容器盛有大量的氢原子,这些原子的核外电子跃迁时就会有各种情况出现了。
   3.跃迁与电离区别
   根据玻尔理论,当原子从低能态向高能态跃迁时,必须吸收光子才能实现。相反,当原子从高能态向低能态跃迁时,必须辐射光子才能实现,不管是吸收还是辐射光子,其光子的能量都必须等于这两个能级的能量差。欲想把处于某一定态的原子的电子电离出去,就需要给原子一定的能量。如使氢原子从n=1的基态上升到n=∞的状态,这个能量的大小至少为13.6eV。大于13.6eV也可以被氢原子吸收,使氢原子电离后电子具有一定初动能。
   4.间接跃迁与直接跃迁不同
   原子从一种能量状态跃迁到另一种能量状态时,有时可能是直接跃迁,有时可能是间接跃迁。两种情况下辐射(或吸收)光子的频率可能不同。
   5.入射光子与入射电子区别
   若是在光子的激发下引起原子的跃迁,则要求光子的能量必须等于原子的某两个能级差;若是在电子的碰撞下引起原子的跃迁,则要求电子的能量必须大于或等于原子的某两个能级差,两种情况有所不同,要引起注意。
   二、“原子核”教学中的几个明确
   1.“核衰变”和“核反应”的关系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核衰变”和“核反应”这两个概念使用是比较混乱的,甚至有的教师认为,在高中不刻意追求概念的严格性,两者不作区分是可以的。实际上这二者是有区别的,不能互换使用。从二者定义来区别:衰变是指某些元素的原子核很不稳定,自发地发出射线,变成另一种元素的原子核;而核反应是指原子核在其它粒子轰击下产生新原子核的过程。可见,“核衰变”和“核反应”这两个概念所反应的思维对象是“原子核的变化”,两者从原子核变化所需条件不同来区别二者的关系为:
   原子核变化 核衰变(原子核的自发变化)核反应(原子核的受激变化)
   2.原子核跃迁放出的光线和原子跃迁放出的光线有何区别
   当原子核发生α或β衰变时,生成的子核往往处于激发态,原子核由高激发态向低激发态或基态跃迁时要发射光子。由于核能级间隔比原子能级间隔大得多,所以发出的光子能量很高,可达几十千电子伏甚至几十兆电子伏,称它们为γ光子或γ射线,这些光子能量远远大于可见光光子的能量,即γ射线是人眼看不到的。
   当原子吸收一定能量后,会处于激发态,在由高激发态向低激发态或甚至基态跃迁时,要发射光子,这些光有的是可见光,有的不是可见光,但其光子的能量远小于核能级间隔。如氢原子从n=6或n=5能级向n=2能级跃迁时产生紫光,从n=6能级跃迁到n=1能级将产生紫外线,电离能只有13.6eV。
   3.质能方程与核反应前后总质量、总能量守恒是否矛盾
   质能方程△mc2=△E中,△m表示反应前后核子的静止质量之差(而不是运动质量之差),△E表示反应时吸收或放出的净能量。以下列反应为例:
   ■■Li+■■H=■■He+■■He。
   用m1、m2表示 ■■Li和■■H静止质量,m3表示■■He的静止质量,E1表示入射核子■■H的动能,E2表示生成两个■■He的总动能,若 反应前是静止的,则
   M1c2+m2c2+E1=2m3c2+E2,
   转化成:(m1+m2-2m3)c2=E2-E1
   根据爱因斯坦的狭义相对论,物体以速度v运动时质量m和它的静止质量m0关系为:m=■ ,由此可知,物质的质量和物体的运动有着密切的关系,在核反应中必须加以考虑。放热的核反应前后,静止质量减少(即发生质量亏损),总动能增加,增加的总动能即为△E,即静止质量△m所蕴含的能量为△E。因此,核反应前后静止质量不守恒,但运动质量总和保持不变,并且与质量相联系的总能量也不变。
   4.核反应为什么不考虑核外电子的影响
   当用一定能量的入射核子去轰击原子核时,由于两者之间的相互作用而引起原子核的变化,这个过程称为核反应。在学习核反应的没有提及核外电子的影响,而把原子核看作是自由的,这是因为原子的电子与原子核间结合能很小,惰性气体的电离能最大,但也不超过25eV,而入射粒子的能量高达百万电子伏。另外,电子质量非常小,入射粒子即使与电子碰撞,也像子弹碰到尘埃一样,不会产生什么影响。原子直径数量级10-10 m,而原子核直径数量级为10-15m。这说明原子内部是十分“空旷”的。因此,在发生核反应时,把原子核看作是自由的,不必考虑核外电子的影响。
   5.α粒子的散射与用α粒子轰击氮核发生核反应有何区别
   1909年-1911年,卢瑟福用放射源放射出的α粒子照射金箔,得到如下实验结果:(1)绝大多数α粒子穿过金箔后仍沿原来的方向前进,说明原子中绝大部分是空的,(2)少数α粒子偏转角度超过90°,有的偏转角几乎达到180°。这说明α粒子受到一个质量较大、集中有正电荷的库仑力的作用。1906年冬,卢瑟福认识到α粒子在某一临界速度以上时才能打入原子内部。核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叫核力,核力的作用范围(力程)是非常小的,由其它的散射实验可得出两核子只在距离10-15m左右时才有核力的相互作用,距离再增大,核力立即消失。而上述α粒子散射实验,α粒子与靶核的距离大于10-14m,这时α粒子并未受到靶核的吸引,仍然是被库仑斥力散射开去。而用能量足够高的α粒子轰击氮核所发生的核反应,是入射核与靶核距离小到核力起作用的范围,这时的相互作用是核力,核力比电磁力要大100倍。
   我们在教学中不断探索、研究、发现、创新,用我们的慧眼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用我们的思维击穿它,用我们双手描绘它,用我们的口舌传播它,让我们的学生掌握它。让我们勇敢面对困难,经受挑战,走向成功。
   参考文献:
   [1]《物理教师》2005年01期《原子核教学中的几个明确》作者闫奎福
   [2]《物理教师》2005年03期《关于“核衰变”和“核反应”》
   [3]《中学教学全解》总主编薛金星 高三物理《近代物理初步》
  
其他文献
【摘要】通用技术教学在高中已经开展十多年的时间了,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通用技术很多内容都是生活中的具体应用,因此,我们创新最为常用的“任务驱动”教学模式,结合通用技术的学科特点做了深层次的探索与尝试。  【关键词】通用技术“任务驱动”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33.9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3-0138-02  在新的教育形势下,提高中学生的技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3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3-0148-01  回想我刚刚踏上教师岗位的那一年,仿佛整个世界都是一片黑暗,由于驾驭课堂能力不够,意气风发的我逐渐消沉了,好在我终于走出了人生的低谷。所以当我今天读到陶继新《做一个幸福的教师》时,我的感触特别深刻,假如我能早点得到陶教授的指点,一定会少走很多弯路,体会到更多的职业乐趣!  我特别欣赏陶教授的宽容
期刊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人才发展战略已经由技能型、知识型人才过渡到创新型人才的发展上。在学校教育过程中,需要将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作为当前教育发展的主要方向,积极转变化学教学策略,充分挖掘化学学科的科学内涵,坚持理论联系实际,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自主学习以及探求掌握知识的方法,全方位、多角度地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关键词】中学化学教学策略创造性思维策略  【中图分类号
期刊
【摘要】板书是教学中不可忽视的一项内容,是一种不可或缺的辅助手段,它是教师的一项基本功,是传递教学思路和内容的载体。本文根据作者多年工作经验就高中地理板书设计进行了简单的阐述。  【关键词】高中地理板书设计  【中图分类号】G633.5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3-0154-01  一、地理板书的作用  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教师精心设计的板书,既是教师教学思路的
期刊
【摘要】在高中阶段的地理学习中,一部分学生存在学习困难,究其原因,主要是学生空间思维能力的欠缺。本文根据作者多年工作经验就高中地理教学中对学生能力的培养进行了简单的阐述。  【关键词】高中地理教学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633.5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3-0156-01  一、培养学生把握地理知识的两条基本线索的能力  地理事象的时空分布是高中地理知识
期刊
【摘要】本文在分析新时期中学物理教学现状的基础上,结合自身教学实际提出了初中物理教学中创造教育的几点原则、策略和在中学物理教学过程中的一些实践和体会。  【关键词】创新教育物理教学实践与应用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3-0157-01  21世纪将是知识经济占国际经济主导地位的世纪,也就是知识经济竞争的世纪。知识经济的竞争,实质
期刊
【摘要】这些年中国的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怎样才能做到热爱学生呢?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一个好教师意味着什么?首先意味着他是这样的人,他热爱孩子,感到和孩子交往是一种乐趣,相信每个孩子都能成为一个好人,善于跟他们交朋友,关心孩子的快乐和悲伤,了解孩子的心灵,时刻不忘记自己也曾是个孩子。我认为,教师关心爱护学生,要做到:第一,了解和信任学生;第二,做学生的良师益友;第三、对学生严慈相济。  【关键词】教育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33.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3-0158-02  高中数学教学的目的是进一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数学品质,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从而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大力倡导素质教育的今天,这种观点显得尤为重要。它直接影响了高中数学课堂的教学模式。我们不再提倡“满堂灌”的教学方式,而更加关注每个学生能力的发展。因此,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既教给了学生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33.5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3-0161-01  课堂提问贯穿于教学的始终是教师有目的地对学生最近发展区的支架以及对学生要做什么、要怎么做的暗示,以便于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活动。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深入,课堂提问的有效性越来越受到地理教师的关注和重视。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我们教师提出的很多属于可以直接从教科书上提取的低效问题甚
期刊
【摘要】教学评价是课堂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师生间建立关系的纽带。但教学评价能否取得既定效果,则关键在于教师。传统的教学评价,往往是教师占据主体地位,学生只是接受教师的评价。新形势下的教学评价,教师必须转变理念,改变以教师评价为主的模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给予学生自主评价的空间。这种模式的评价,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自主探索问题的能力,从而极大地提高课堂效率。  【关键词】新课标信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