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的发展和素质教育的提出,尤其是立德树人指导理念的提出,要求学校要深入贯彻落实对学生的德育教育标准,提高教师的职业素养,为学生创建优秀的校园文化,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要将思想价值内容充分融合进去,形成教书育人、管理育人等长效机制。随着我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在新时期抓住学生德育教育工作的机遇,对于学生的综合素养及德育教育的质量有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立德树人;高中;德育管理
引言
随着信息化社会的发展,现在学生的生活中充满着各种各样的信息和诱惑,作为我国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学校也越来越重视对学生人格和道德素养的培养。结合新时期学校德育教育工作的会议内容,在开展德育教育时要以立德树人思想为指导,改革传统的德育教学方式,以学生为本,关注学生的内在需求,从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
一、在日常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首先教师在高中的日常教学活动中进行立德树人教育,可以促进学生良好道德素养的形成,促进学生今后的学习,能够立足于社会。根据“成人先成才”这句俗语可以得知,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素养,对于其三观的形成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其次,立德树人还是贯彻落实了新课改的素质教育理念,在新时期新课程改革实施的背景下,要求教师在进行教学时要注重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所以进行立德树人教育是每位教师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必须融入的教育理念,也是新时期高中生必须拥有的素质。
在其他课程中能够实施德育教育,是因为德育教育存在于高中的各个课程中,存在于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因此教师要深入挖掘学科教学与德育课程相联系的内容,归纳出在教材中所蕴含的相关德育元素,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引导,促使学生在将来的工作和生活中形成良好的职业素养和人文精神[1]。
二、构建双向互动的德育教育模式
在立德树人理念的指导下,教师要转变德育教育的教育理念和方式,在师生双向互动的教育模式下进行德育教育。同时,学校也要转变德育教育的模式,创建积极的校园环境和条件,促进师生关系的平等,从以往的说服教育转变为多元化的德育教育。在教育关系上,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和主动性,运用合适的教学方法促进师生平等关系的形成。在德育教育的教学活动中,教师要鼓励学生更加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与教师分享自己的情感和思想,以开放式的教学实现教师和学生思想上的融合。
例如,因此教师可以通过校园文化为学生营造充满立德树人的德育教育氛围。在德育教育过程中,学生通过了解优秀的传统文化和优秀案例所形成的道德品质并不是短时间内就可以形成,学生只有切实感受到相关的德育内容,真正的了解到思想道德对今后学习和生活的意义,才能形成正确的价值体系和品德修养。因此学校要为学生营造立德树人的校园文化,校园文化必须是积极向上的,才可以促进学生品德的提升。
三、创建网络德育教育队伍
随着我国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文化也逐渐形成并发挥着其重要作用,网络文化贯穿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而高中生的生活和价值体系等也深受网络文化的影响[2]。现如今很多学生都希望得到教师和家长的认可,而网络发展的多样性也正好可以满足学生的需求,所以学校要想做好大学生的德育教育,可以充分挖掘新媒体环境中信息技术的优势,搭建网络德育教育的平台,充分发挥网络教育的便捷性和高效性。例如学校可以创建德育教育网站,使学生可以积极的参与到互动中,或者学校可以在校园网中创建论坛,使学生可以实时交流,通过在网络教育中融入积极的信息和思想道德教育内容,可以有效实现高校德育教育的目的。同时网络德育也可以极大地吸引学生的兴趣,通过创建专门的网络德育教育队伍,使学生形成良好的价值体系。
通常来说,德育教育工作的开展是有一个最佳的时间段的,只有在最佳的时间内,德育教育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但是由于我國的德育教育工作节奏并不是很快,教育工作正式投入开展的环节也比较多,例如需要了解学生的具体情况,根据学生思想情况情况制定教育的计划等,所以使得部分德育教育并没有在最佳的时间段内实行。而随着网络时代的发展,可以有效解决这一问题,为高中生的德育工作提供了较强的时效性。现代社会发展下,网络中各类信息传递的速度很快,因此学校的德育教育工作可以将教育通知、计划、教材等内容以邮件的方式发送给学校或者学生。通过利用网上的电子版教材进行德育教育工作,不仅可以节省教材的成本,还可以减少教材在各个环节中的发放时间,同时在网络上可以增设一个自由讨论的版块,使思想政治工作者可以实时了解到学生的思想情况。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学校要充分认识到“德”的重要性,做到教书和育人的有机统一。高中生正处于人格形成的关键时期,所以更要重视德育教育的重要性。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更新和挖掘德育教育的内容,改革创新德育教育的教学方式,将德育教育和学科教学有机联系起来,关注学生的内在需求,实现学生的主体性,深入贯彻落实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
参考文献:
[1]李春梅.立德树人视角下高中德育管理的优化研究[J].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20(18).
[2]凌育双.构建良好文化环境践行立德树人理念--中学校园德育和文化管理研究[J].中学生作文指导,2019,000(013):P.214-214.
关键词:立德树人;高中;德育管理
引言
随着信息化社会的发展,现在学生的生活中充满着各种各样的信息和诱惑,作为我国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学校也越来越重视对学生人格和道德素养的培养。结合新时期学校德育教育工作的会议内容,在开展德育教育时要以立德树人思想为指导,改革传统的德育教学方式,以学生为本,关注学生的内在需求,从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
一、在日常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首先教师在高中的日常教学活动中进行立德树人教育,可以促进学生良好道德素养的形成,促进学生今后的学习,能够立足于社会。根据“成人先成才”这句俗语可以得知,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素养,对于其三观的形成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其次,立德树人还是贯彻落实了新课改的素质教育理念,在新时期新课程改革实施的背景下,要求教师在进行教学时要注重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所以进行立德树人教育是每位教师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必须融入的教育理念,也是新时期高中生必须拥有的素质。
在其他课程中能够实施德育教育,是因为德育教育存在于高中的各个课程中,存在于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因此教师要深入挖掘学科教学与德育课程相联系的内容,归纳出在教材中所蕴含的相关德育元素,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引导,促使学生在将来的工作和生活中形成良好的职业素养和人文精神[1]。
二、构建双向互动的德育教育模式
在立德树人理念的指导下,教师要转变德育教育的教育理念和方式,在师生双向互动的教育模式下进行德育教育。同时,学校也要转变德育教育的模式,创建积极的校园环境和条件,促进师生关系的平等,从以往的说服教育转变为多元化的德育教育。在教育关系上,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和主动性,运用合适的教学方法促进师生平等关系的形成。在德育教育的教学活动中,教师要鼓励学生更加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与教师分享自己的情感和思想,以开放式的教学实现教师和学生思想上的融合。
例如,因此教师可以通过校园文化为学生营造充满立德树人的德育教育氛围。在德育教育过程中,学生通过了解优秀的传统文化和优秀案例所形成的道德品质并不是短时间内就可以形成,学生只有切实感受到相关的德育内容,真正的了解到思想道德对今后学习和生活的意义,才能形成正确的价值体系和品德修养。因此学校要为学生营造立德树人的校园文化,校园文化必须是积极向上的,才可以促进学生品德的提升。
三、创建网络德育教育队伍
随着我国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文化也逐渐形成并发挥着其重要作用,网络文化贯穿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而高中生的生活和价值体系等也深受网络文化的影响[2]。现如今很多学生都希望得到教师和家长的认可,而网络发展的多样性也正好可以满足学生的需求,所以学校要想做好大学生的德育教育,可以充分挖掘新媒体环境中信息技术的优势,搭建网络德育教育的平台,充分发挥网络教育的便捷性和高效性。例如学校可以创建德育教育网站,使学生可以积极的参与到互动中,或者学校可以在校园网中创建论坛,使学生可以实时交流,通过在网络教育中融入积极的信息和思想道德教育内容,可以有效实现高校德育教育的目的。同时网络德育也可以极大地吸引学生的兴趣,通过创建专门的网络德育教育队伍,使学生形成良好的价值体系。
通常来说,德育教育工作的开展是有一个最佳的时间段的,只有在最佳的时间内,德育教育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但是由于我國的德育教育工作节奏并不是很快,教育工作正式投入开展的环节也比较多,例如需要了解学生的具体情况,根据学生思想情况情况制定教育的计划等,所以使得部分德育教育并没有在最佳的时间段内实行。而随着网络时代的发展,可以有效解决这一问题,为高中生的德育工作提供了较强的时效性。现代社会发展下,网络中各类信息传递的速度很快,因此学校的德育教育工作可以将教育通知、计划、教材等内容以邮件的方式发送给学校或者学生。通过利用网上的电子版教材进行德育教育工作,不仅可以节省教材的成本,还可以减少教材在各个环节中的发放时间,同时在网络上可以增设一个自由讨论的版块,使思想政治工作者可以实时了解到学生的思想情况。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学校要充分认识到“德”的重要性,做到教书和育人的有机统一。高中生正处于人格形成的关键时期,所以更要重视德育教育的重要性。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更新和挖掘德育教育的内容,改革创新德育教育的教学方式,将德育教育和学科教学有机联系起来,关注学生的内在需求,实现学生的主体性,深入贯彻落实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
参考文献:
[1]李春梅.立德树人视角下高中德育管理的优化研究[J].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20(18).
[2]凌育双.构建良好文化环境践行立德树人理念--中学校园德育和文化管理研究[J].中学生作文指导,2019,000(013):P.214-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