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评价教师教学效果好坏的一个重要标准是学生是否对教师所讲内容进行了理解和掌握。 而对于初次接触物理学科的初中生,物理学科较其它学科课程来讲逻辑性、抽象性较强。传统的课堂讲授模式很难保证学生学习的有效性。在初中物理课中引入微课程,利用其补充性、全面性、灵活性,保证教学的效果,让学生高效地学习。
【关键词】初中物理;微课程;教学效果
学生物理学习的高效性需要教师物理教学的有效性保证。微课程的优势在于“短,精”,讲授内容重难点侧重明确;可以采取视频、音频等多种形式,趣味性强;功能性明确,其补充性可帮助学生完善知识网络,其全面性关注到了每个学生个体的发展,其灵活性使学生能利用任何时间学习。总之,借助功能性微课程,有助于教师提升物理教学的有效性。
一、补充性,完善知识网络
完善的知识网络保证学生在遇到各种问题时能够针对问题有所寻究。传统的课堂教学课上教学时间有限,教师往往选取学生需要理解的基本的内容进行重点讲解,某些难点问题花费的时间相对较少。学生在一节新授课中,可能对某些问题存在不理解的地方,对教师所讲的重难点需要进行进一步“消化”才能理解,这时微课程的优势就体现出来了,利用微课程对重难点、疑点等进行重点讲解,学生由于不理解而形成的残缺的知识网络得以补充完善。
例如,在八年级下册“简单机械”这一章中“滑轮”这一节,涉及到滑轮组这一部分内容中,滑轮组在生活中起到的作用为这一节的重点,在对生活中存在的实例进行了解并结合教师引导后,学生很容易理解滑轮组能够起到“既省力又省距离”的效果。 而“滑轮组中的拉力与物体重力的关系”对于学生来说则是难点,仅靠教师课堂讲授学生很难理解,所以我在课下进行实验,并将其拍摄下来作为微课程以备学生观看。“设置一组实验,实验用具均为定、动滑轮,铁架台,钩码,细线,弹簧测力计。不同的是一种情况动滑轮上连有2根细线,另一种情况动滑轮上连有4根细线, 弹簧测力计与细线的终端相连,实验装备安装完成后进行实验”之后将测力计测出的拉力值和钩码的重量进行比较,就能总结出“当动滑轮上连有n根绳子,绳子的拉力与物体重力的关系为: ”。
利用如上所述的微课程,当学生遇到难以理解的问题时,可以有所参考,起到对课堂内容进行补充的效果,帮助其理解课堂中自己疑惑的知识。微课程的补充性使学生的知识网络更加完善,知识的系统性更强。
二、全面性,尊重思维差异
不同学生的学习能力、对知识的接受程度、思考的方式不同,这也决定了学生在面对课堂上同样的讲授方式时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不同。同时,不同学生对自己的要求不同,有的学生可能只要求自己当天学习教师所讲内容即可,而有的学生则希望提前学习掌握将要学习的内容。微课程的全面性即能充分尊重每个学生的独特之处,让他们自主地有选择地学习。
例如,在九年级的“电流与电路”这一章中,“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的关系”是本章的最后一节,之后学生需要进行第16章“电压和电阻”的学习,学生们可能都有提前预习的习惯,但不同学生对自己的要求不同,有的学生可能只预习下节课老师所讲授的内容即该章第一节“电压”,而有的学生在上一章学习了“串并联电路中的电流和电压的关系”后,在进行完电压的预习后,可能就会想要知道串并联电路中电压的关系是什么。这时为学生提前准备好与预习内容相关的微课程就满足了学生学习的需要,微课程的全面性保障了学生可以自由自主地选择自己想要学习的内容,这种主动地学习也增加了学生学习的效率。除此之外,微课程的全面性也有助于学生自主选择学习的难度,例如在课后习题练习或总复习阶段,学生都可以自由选择讲解题目不同难度的微课程进行学习。
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他们的学习能力、思维方式等均存在差异性,传统课堂教学很难满足班中每个同学的学习要求,教师通过提前准备好学习内容、难度不同的微课程视频,可以让学生根据自身的学习要求自由选择, 满足了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
三、灵活性,联络边角时间
初中生较小学生来说自主学习能力有了较大提升,主动地参与到学习进程中去获取理解知识的能力往往更强。课堂教学大多采取教师讲授的模式,学生扮演着“被动学习者”的角色,所以自主学习的时间基本就放在了课下,如何让学生在课下也能随时随地地学习呢? 微课程的灵活性就起到了将学生在课下的边角时间进行联络的作用,帮助学生在课下自主学习。
例如,在八年级上册“透镜及其应用”中有关“凸透镜成像的规律”这一节的学习,我借助微课程,让学生抓紧课下时间学习。本节的学习主要是通过实验现象得出相关结论,课堂上进行实验不可控因素较多,我提前进行实验将其录制下来做成微课程视频或者选择优秀教师制作的此实验的视频作为微课程提前分享给学生,学生在课前自由选择时间、地点进行学习,根据微课程视频中的实验现象进行概括总结得出物距(u)与凸透镜焦距(f)呈不同关系时像的倒立或正立、实或虚、放大或是缩小的关系,学生进行提前学习后,我在课堂上只需对学生进行稍微点拨,和学生共同总结结论即可。同样的,在“信息的传递”这一章主要涉及信息传递的发展进程,该章的内容比较简单,学生主要是学习了解通信方式的发展歷程,教师大可用微课程的形式让学生利用边角时间随时随地自主学习。
微课程的灵活性将学生课下边角的时间联络起来,其自主性得到提高,学生在课下的生活变得更充实,同时他们自主地通过微课程学习,学习热情大大提升,探究、总结知识的能力也有了质的提升。
将微课程的功能性巧妙应用于初中物理的教学中,利用其补充性,对课堂内容进行补充以完善学生的知识网络;利用其全面性,满足不同思维方式、学习能力的学生的学习需要;利用其灵活性,联络学生的边角时间,让他们随时随地学习。这都有利于提升物理教学的有效性,让学生学习地更有效率。
参考文献:
[1] 薛多珍.微课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J]. 西部素质教育,2016, 2(7):176-176.
[2] 沈引良.微课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初探[J]. 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7(8):24-24.
【关键词】初中物理;微课程;教学效果
学生物理学习的高效性需要教师物理教学的有效性保证。微课程的优势在于“短,精”,讲授内容重难点侧重明确;可以采取视频、音频等多种形式,趣味性强;功能性明确,其补充性可帮助学生完善知识网络,其全面性关注到了每个学生个体的发展,其灵活性使学生能利用任何时间学习。总之,借助功能性微课程,有助于教师提升物理教学的有效性。
一、补充性,完善知识网络
完善的知识网络保证学生在遇到各种问题时能够针对问题有所寻究。传统的课堂教学课上教学时间有限,教师往往选取学生需要理解的基本的内容进行重点讲解,某些难点问题花费的时间相对较少。学生在一节新授课中,可能对某些问题存在不理解的地方,对教师所讲的重难点需要进行进一步“消化”才能理解,这时微课程的优势就体现出来了,利用微课程对重难点、疑点等进行重点讲解,学生由于不理解而形成的残缺的知识网络得以补充完善。
例如,在八年级下册“简单机械”这一章中“滑轮”这一节,涉及到滑轮组这一部分内容中,滑轮组在生活中起到的作用为这一节的重点,在对生活中存在的实例进行了解并结合教师引导后,学生很容易理解滑轮组能够起到“既省力又省距离”的效果。 而“滑轮组中的拉力与物体重力的关系”对于学生来说则是难点,仅靠教师课堂讲授学生很难理解,所以我在课下进行实验,并将其拍摄下来作为微课程以备学生观看。“设置一组实验,实验用具均为定、动滑轮,铁架台,钩码,细线,弹簧测力计。不同的是一种情况动滑轮上连有2根细线,另一种情况动滑轮上连有4根细线, 弹簧测力计与细线的终端相连,实验装备安装完成后进行实验”之后将测力计测出的拉力值和钩码的重量进行比较,就能总结出“当动滑轮上连有n根绳子,绳子的拉力与物体重力的关系为: ”。
利用如上所述的微课程,当学生遇到难以理解的问题时,可以有所参考,起到对课堂内容进行补充的效果,帮助其理解课堂中自己疑惑的知识。微课程的补充性使学生的知识网络更加完善,知识的系统性更强。
二、全面性,尊重思维差异
不同学生的学习能力、对知识的接受程度、思考的方式不同,这也决定了学生在面对课堂上同样的讲授方式时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不同。同时,不同学生对自己的要求不同,有的学生可能只要求自己当天学习教师所讲内容即可,而有的学生则希望提前学习掌握将要学习的内容。微课程的全面性即能充分尊重每个学生的独特之处,让他们自主地有选择地学习。
例如,在九年级的“电流与电路”这一章中,“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的关系”是本章的最后一节,之后学生需要进行第16章“电压和电阻”的学习,学生们可能都有提前预习的习惯,但不同学生对自己的要求不同,有的学生可能只预习下节课老师所讲授的内容即该章第一节“电压”,而有的学生在上一章学习了“串并联电路中的电流和电压的关系”后,在进行完电压的预习后,可能就会想要知道串并联电路中电压的关系是什么。这时为学生提前准备好与预习内容相关的微课程就满足了学生学习的需要,微课程的全面性保障了学生可以自由自主地选择自己想要学习的内容,这种主动地学习也增加了学生学习的效率。除此之外,微课程的全面性也有助于学生自主选择学习的难度,例如在课后习题练习或总复习阶段,学生都可以自由选择讲解题目不同难度的微课程进行学习。
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他们的学习能力、思维方式等均存在差异性,传统课堂教学很难满足班中每个同学的学习要求,教师通过提前准备好学习内容、难度不同的微课程视频,可以让学生根据自身的学习要求自由选择, 满足了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
三、灵活性,联络边角时间
初中生较小学生来说自主学习能力有了较大提升,主动地参与到学习进程中去获取理解知识的能力往往更强。课堂教学大多采取教师讲授的模式,学生扮演着“被动学习者”的角色,所以自主学习的时间基本就放在了课下,如何让学生在课下也能随时随地地学习呢? 微课程的灵活性就起到了将学生在课下的边角时间进行联络的作用,帮助学生在课下自主学习。
例如,在八年级上册“透镜及其应用”中有关“凸透镜成像的规律”这一节的学习,我借助微课程,让学生抓紧课下时间学习。本节的学习主要是通过实验现象得出相关结论,课堂上进行实验不可控因素较多,我提前进行实验将其录制下来做成微课程视频或者选择优秀教师制作的此实验的视频作为微课程提前分享给学生,学生在课前自由选择时间、地点进行学习,根据微课程视频中的实验现象进行概括总结得出物距(u)与凸透镜焦距(f)呈不同关系时像的倒立或正立、实或虚、放大或是缩小的关系,学生进行提前学习后,我在课堂上只需对学生进行稍微点拨,和学生共同总结结论即可。同样的,在“信息的传递”这一章主要涉及信息传递的发展进程,该章的内容比较简单,学生主要是学习了解通信方式的发展歷程,教师大可用微课程的形式让学生利用边角时间随时随地自主学习。
微课程的灵活性将学生课下边角的时间联络起来,其自主性得到提高,学生在课下的生活变得更充实,同时他们自主地通过微课程学习,学习热情大大提升,探究、总结知识的能力也有了质的提升。
将微课程的功能性巧妙应用于初中物理的教学中,利用其补充性,对课堂内容进行补充以完善学生的知识网络;利用其全面性,满足不同思维方式、学习能力的学生的学习需要;利用其灵活性,联络学生的边角时间,让他们随时随地学习。这都有利于提升物理教学的有效性,让学生学习地更有效率。
参考文献:
[1] 薛多珍.微课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J]. 西部素质教育,2016, 2(7):176-176.
[2] 沈引良.微课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初探[J]. 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7(8):2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