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特与现实

来源 :名作欣赏·学术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zduoying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侣世纪末19世纪初,英国文坛涌现出大量女性哥特小说。这一文学形式由于鼓动想象和欲望,远离现实而受到主流话语的贬斥。本文将以《诺桑觉寺》为文本,尝试论证简·奥斯汀如何通过对哥特文学这—形式的模仿与利用,让其女主人公从哥特的幻想世界中苏醒,获得对现实的辩证理解。
  关键词:《诺桑觉寺》 哥特 想象 现实
  一、引言
  早在17世纪末,英国就进入了追捧理性和秩序的新古典主义时期,文学和艺术都呈现出了追求庄严、节制与和谐的趋势。随着时间的推移,经过法国大革命和工业革命的浸染,社会结构变革的暗潮涌动,民众内心的情绪急需一个喷涌的出口。哥特小说与当时主流的说教文学不同,它越过道德和社会准则,通过想象的环境和情节把人的欲望用极端的方式表达出来。幻想的世界直接映射着人物对现实的厌倦与排斥。这样一种形式在女性中尤其受到欢迎。18世纪的女性完全处于男权统治之下,没有任何经济自由,她们被禁锢于单调的琐事之中,读书、打扮、提高品位的唯一目的就是为自己求得一位理想的丈夫。长期乏味压抑的生活使女性对陌生环境、冒险以及情感宣泄充满了想象,而这种欲求在创作和阅读哥特小说的过程中得到了满足。
  《诺桑觉寺》对哥特文学的模仿与戏谑历来是文学评论聚焦的话题,本文将从人物类型、环境铺垫、象征意义等方面论述简·奥斯汀如何摒弃说教文学和感伤文学的固有模式,借助流行的哥特元素,形成独特风格的现实小说,让其笔下女主人公从无知的幻想回归实现,感悟深层人性。
  二、人物类型——弱化的哥特
  哥特小说的女主人公通常聪颖美丽、娇柔脆弱。围绕女主角的有居心叵测的女友、纠缠不清的色徒、谋财害命的恶棍等。苏耕欣教授曾称《诺桑觉寺》为“一篇讽刺哥特小说的准哥特小说”。作为准哥特小说,简·奥斯汀赋予主要人物和故事背景一定程度的哥特色彩,却在情节发展中抽离了完成极端哥特的必要因素,使《诺桑觉寺》成为一种削弱的、矫正的哥特。故事开篇就指出凯瑟琳并不具备常见的女主人公特质。“凡是在凯瑟琳·莫兰的幼年时代见过她的人,谁都想不到她天生会成为女主角。她的处境、父母的身份、她自己的品貌气质,统统对她不利。”简·奥斯汀让这样一位不柔弱、不美丽、不具备女主角特质,也没有遭受哥特式虐待的人承担起了整个故事的主人公视觉和叙事功能。凯瑟琳是一个非哥特世界的人物,却因为对于哥特小说的迷恋,成为一个“女性堂吉诃德”,带着读者一起走进想象的情节去挖掘哥特,体验哥特。
  与之相反,另一个相对弱化的人物蒂尔尼小姐反而更像哥特小说的女主角。“她的言谈举止表现出卓越的见识和良好的教养。她既不羞怯,也不故作大方。”蒂尔尼小姐美貌聪慧、温良贤淑,却因母亲早逝,父亲专横霸道,内心隐藏着孤独痛苦。这样一个角色如同大多数女性哥特小说的女主角一样柔弱而不幸,美丽而哀伤。蒂尔尼小姐和她的母亲一样承担着隐匿的哥特色彩。她的古堡生活以及早逝的母亲让凯瑟琳和读者一起联想到了如“阁楼上的疯女人”一样被囚禁、迫害的女性角色。然而简·奥斯汀弱化了这样一位具备哥特女主角特质的人物,完全抽离了典型的哥特情节。蒂尔尼小姐并没有被其父亲凶残地虐待,她反而在故事的结尾获得了应有的幸福。
  反面人物約翰·索普和蒂尔尼将军在一定程度上承担着哥特小说中恶棍和迫害者的角色。然而简·奥斯汀只是让他们支撑着故事的框架,却慢慢抽离了他们完成哥特式伤害的功能。索普是个粗俗傲慢、自私势力的追求者。他的谎言在一定程度上为凯瑟琳的诺桑觉寺之行创造了条件,也造成了蒂尔尼将军最终对凯瑟琳的驱赶,让她从想象的世界回归现实。蒂尔尼将军专横势力,是男权统治的代表,他具备了哥特小说典型的反面角色特质,以致在凯瑟琳的想象世界中成为邪恶的弑妻者。然而随着简·奥斯汀对故事的解构,读者跟着凯瑟琳一起从哥特世界返回现实,发现蒂尔尼将军除了专横势力、冷漠自私以外并没有骇人听闻的罪恶行为。
  简·奥斯汀赋予人物哥特式框架,却削弱他们的戏剧性功能,通过对哥特故事的建构和解构让凯瑟琳逐步从“恶棍与天使”的极端认知中觉醒出来,辩证地认清了人性。
  三、环境铺陈——幻灭的哥特
  《诺桑觉寺》与哥特小说的联结除了人物类型,以及女主人公对哥特小说的迷恋之外,令读者印象最为深刻的就是凯瑟琳的诺桑觉寺之行。简·奥斯汀熟知哥特小说的特质,她摒弃了女性哥特小说极端的戏剧化情节,却从这些作品中汲取了精妙的叙述技巧。尤其是安·拉德克利夫(Anne Radcliffe)最为擅长的悬疑笔调(suspension)被精妙地模仿到凯瑟琳古寺探秘的篇章之中。这种建构、悬疑、解构的叙述方式引人人胜、扣人心弦,使读者和凯瑟琳一起完成了好奇、忐忑、猜疑、惊悚、幻灭的心理体验。
  在去诺桑觉寺的路上男主角亨利用戏谑的方式为凯瑟琳开启了哥特世界之门。他讲述的故事里半暗不明的大厅、阴暗的走廊、阴森的房间、巨大的挂毯、古老的丝绒被褥以及暴风雨、秘密通道、拱顶的小屋、匕首和鲜血这些极为典型的哥特元素充斥着凯瑟琳的想象,使她急不可待地想进入刺激的哥特世界。然而,她刚刚进入诺桑觉寺的庭园,就经历了与哥特世界违背的第一次幻灭,“发觉自己连个古老的烟囱也没看见。满屋子富丽堂皇的家具,完全是现代格调。对她来说.这种改变是令人痛心的”。
  外部环境的差异依然无法唤醒凯瑟琳所沉溺的哥特想象。她开始自我建构,寻找隐匿的黑暗秘密。第一个目标是“古怪的旧箱子”,这个探秘过程被叩门声打断,读者和凯瑟琳一起被“吓了一跳”,而最终只找到白布床单,并没有邪恶的秘密。第二个目标是黑色大立柜,在暴风雨的烘托下,气氛格外阴森惊悚,“她的心在扑腾,膝盖在颤抖,面颊变得煞白”,即将接近真相时,简·奥斯汀又采用了悬疑的写法,蜡烛被剪灭,房里一团漆黑。各种异样的声音借助想象,使听觉上的惊悚之感迎面扑来。直至第二日清晨,读者和女主人公才又一次体验哥特幻想的破灭。第三个目标是当蒂尔尼小姐深情地回忆自己早逝的母亲时,凯瑟琳开始运用哥特故事的模式想象蒂尔尼将军虐杀妻子的情节。这一自我构建的哥特幻想也在与亨利的对话中被否定了。   简·奥斯汀用精妙的叙述方式,烘托出极具哥特色彩的惊悚氛围,却用幻灭的结局让读者和凯瑟琳一起体验了哥特世界的极端性和非现实性。
  四、象征意义——从哥特到现实
  1762年,在《关于骑士精神和传奇的信》一文中,理查德·赫德(Richard Hurd)认为哥特式的因素实际上是人的内心活动着的一个“隐秘动机”,这种动机通过传奇的形式得以外化。因此,哥特式的情節其实象征着人内心被压抑的种种欲望。女主人公凯瑟琳的童年生活平庸单调。到了青春期,相貌逐渐显露出女性的柔美,心理上对于浪漫有了懵懂的渴求,然而,平淡枯燥的乡间生活无法给予她任何感性的经历。凯瑟琳内心已经萌发了对爱隋、浪漫、刺激的渴望。而哥特小说这种戏剧化、感性、充满极端爱恨情仇的情节正好迎合了她的心理需求。邻居艾伦夫妻的邀请开启了凯瑟琳在巴斯小城的社交生活。在此期间,虚伪肤浅的女友伊莎贝拉是一个欲望的符号。她热衷时髦风尚,洞察儿女情思,引发了凯瑟琳对哥特小说的痴迷。可以说伊莎贝拉开启了凯瑟琳对情爱和新奇的追求与想象,使她感动于哥特式浮夸的深情表白,甚至之后试图在现实中挖掘哥特式的邪恶秘密。她为凯瑟琳从现实探寻哥特的荒谬行为铺就了感性基础。故事的男主人公亨利是一个引导凯瑟琳打破哥特幻想,理性识别人生的导师符号。他在小说中被赋予了主流话语权,洞悉人情世故,常常用戏谑的方式对事物给予权威的评论。他拥有着对结构和本质、小说与现实理性的认知。舞会上他引导凯瑟琳理解舞伴和人生伴侣结构的相似性。他同样痴迷哥特小说,却对现实社会及人的本性有辩证理解。前往诺桑觉寺路上,他戏谑地激起凯瑟琳对古寺的哥特式幻想,从而促发凯瑟琳经历想象、惊悚、幻灭,直至完全清醒。哥特世界的幻灭也使凯瑟琳自我反省,终于意识到现实世界里没有哥特式绝对的天使和恶棍,“人的心都是善恶混杂的”。伊莎贝拉天使的外表下隐匿着虚伪善变,而蒂尔尼将军虽专横冷漠,也并非恶魔般凶残。凯瑟琳学会了分析,学会对事物的建构与解构,从极端的哥特结构里感悟到了更为深层的善与恶。哥特是对现实的极端戏剧化,而现实隐藏着弱化的哥特本质。
  五、结语
  简·奥斯汀的小说是实验性的。她风趣现实的笔触让笔下的女性在欲望与成长、现实与想象中努力摸索。她们主动经历、自省、成长,最后获得理想的结局。《诺桑觉寺》通过巧妙借鉴哥特元素和叙述技巧,讲述着关于女性认知成长的过程。正如其所说,小说中有“对人性最透彻的理解”,简·奥斯汀在“两寸象牙”上雕刻出的人性最为真实、深刻。
其他文献
摘要:插画艺术是一种古老的艺术形式,与书籍出版协同发展了上千年。早期的插画自身依附于书籍、经卷之中,作为文字的图解历来被人们所忽视,以至于我们提及插画,想到的只是文本的附属物。但是插画艺术不只拥有“附属性”,在今天,它更加凸显了自身的“独立性”。插图既可以依附于文本,表达特定文本中的特定故事,又可以在不依靠文字的情况下,从插图形象本身来进行叙述与表达。尤其在今天,随着传播媒介的发展,插图的载体不再
期刊
摘要:作为康拉德带有自传色彩的短篇小说之一,《艾米-福斯特》在叙事背景和模式上同其代表作《黑暗之心》有着相似之处,都是身处异国的人被宗主国的人描绘成了“他者”的形象。而“他者”这一对于外来者的代名词在宗主国被污名化了,因而主人公杨可在难以融入的新环境中摸索着自己的身份,寻求认同与真爱。“他者”的污名给杨可带来了身心灵的伤害,最终因摆脱不了自身的本根性,杨可的生命止步于一件喝水的小事上。本文将研究小
期刊
摘要:《环形废墟》是阿根廷著名作家博尔赫斯的作品,其中浸透了浓厚的宗教思想,尤其以异教诺斯替主义和佛教观念表现最为明显。从宗教观入手分析其对文本建构的作用,有利于进一步挖掘作者的思想内涵,并以此为切入点呈现作品背后所蕴含的虚无理念。  关键词:博尔赫斯 《环形废墟》 诺斯替主义 佛教 虚无  豪尔赫·路易斯·博尔赫斯是20世纪著名的阿根廷作家、诗人、翻译家和文学评论家,其作品植根于南美文化,又兼采
期刊
摘要:以阮籍为代表的竹林七贤是文人饮酒诗的开端,而作为盛唐时期的著名诗人李白也是以饮酒独具盛名,不难看出,阮籍和李白的诗酒在背景与心境上都有很大的不同,本文主要从诗人所处的时代及心境探寻二者差异的根本原因。  关键词:阮籍 酒 李白  “酒”作为一种既是物质又是精神的产物,也是沟通物质和精神的桥梁,物质的酒给人以生理上的刺激,而酒作为一种独特的意象象征生命的活力,给人以向上的精神力量,让人有一种昂
期刊
摘要:蒋捷一首《虞美人·听雨》仅仅五十六个字却总结了一代知识分子一生的生活经历,三组线性历时结构的画面如在目前,看似语简意明,实则意深难明。传统文人对儒家难以“兼济天下”时只求“独善其身”精神之传承蕴合其中。  关键词:意象 儒家精神 独善其身  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也”,又云“词家多以景寓情”(《人间词话》),蒋捷《听雨》亦然。苏轼评王维“诗中有画”,蒋捷《听雨》亦然: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
期刊
摘要:刘磊的《行到水穷处》是一组极其适合细读的组诗佳作。本文从英美新批评的视野着手,运用细读法重点分析了该组诗的第一首,同时结合组诗的其他四酋,娓娓道出了刘磊在“行到水穷处”的抉择。漫漫人生,总有看似行到路尽的时候,该如何进行人生的选择,刘磊在组诗中将选择中面临的挣扎、彷徨描写得淋漓尽致,在诗的最后,不但告知了读者他做出的抉择,还告诉了我们面临抉择时的做法。  关键词:刘磊 《行到水穷处》 新批评
期刊
摘要:古希腊孕育了人类远古时期的文明,创造了隽永绚烂的古代文化,在文学、哲学、戏剧诸方面都有深刻造诣,成为西方文明的精神源泉。古希腊人在与强大自然力和神秘命运抗争中展现出蓬勃的生命活力,展示人性的欢脱与美丽,追寻自由的乐观与烂漫。本论文试从悲壮与崇高的生命意识、神性与人性结合的人本魅力、在枷锁中向往自由的观念三个方面来探寻古希腊的精神内核。  关键词:古希腊 生命意识 人本魅力 自由观念 精神内核
期刊
摘要:英美文学有很多共同点,因美国文化主要受到英国文化的影响,其文学的继承性和相关性也十分明显。基于此,本文以英美文学中的戏剧性独白传统作为对象,就其特点进行简述,再以此为基础,重点论述戏剧性独白传统的价值,得出加强感情表达、阐明主要内容、引导情节发展等作用。最后结合上述分析结果,简单论述戏剧性独自对现代文学的启示,以期通过分析助力于后续文学研究。  关键词:英美文学 戏剧性独白 感情表达 情节发
期刊
摘要:鲁迅小说《离婚》中的“屁塞”意象较少受到关注,但其对于《离婚》这篇小说有着重要作用。从语言学、符号学角度来看,“屁塞”作为能指具有基本的三层意义,它始终指向小说中“七大人”的形象;从权力话语角度来看,“屁塞”意象揭露了权力的运作、知识/权力关系以及人物塑造等方面的特殊作用。  关键词:《离婚》 鲁迅 意象 语言学 权力话语  一、引言  《离婚》是鲁迅《彷徨》中的一部短篇小说,写于1925年
期刊
摘要:六言绝句与散曲,就创作和研究两方面而言,历来均非重点。然而,唐宋六言绝旬与元散曲,尤在其优秀作品中,则呈现出共通的画境之美。这种画境美的共通之处,在句法体式、创作格调、时代风气、文学传统等方面均可找到一些关联,从而展现出诗体物文学传统中“入兴贵闲”和“析辞尚简”的两大原则。  关键词:六言绝句 散曲 画境之美 诗体物  六言绝句之于诗,散曲之于韵文,多不被历代学者所重视。公元1190年前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