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历:师生成长的财富

来源 :小学科学·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zy3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网络飞速发展的时代,通过网上查找资料的方式学生非常感兴趣,也是其进行自主学习的重要方法。笔者挑选了《查找资料》这一课作为公开教学主题。研讨备课的过程中,笔者经历了山穷水尽,感受了柳暗花明,更收获了成长的喜悦。下面是磨课过程中的点滴感受:
  研读教材:《查找资料》是福建教育出版社在2012年新改版后的一课。这堂课的教学重点是通过让学生体验提炼从一句话或一段话中提炼出关键词的过程,掌握提炼关键词的方法,随后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制作出一套福建历史名人资料卡片,进而感受福建历史名人对推动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作用。教材充分体现融合课程资源,不但提升学生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也起到了爱国爱乡的教育作用。
  ◆实践:山穷水尽疑无路
  首度设计:从学生最感兴趣的奥运明星谈起,让他们查找奥运健儿的信息。看起来,学生似乎已经懂得查找奥运健儿的信息了,但事实上学生其实并不能理解关键词的概念和其在查找资料当中的作用,更谈不上触类旁通运用查找资料的方法查找其他资料了。“触类旁通”是学习信息技术重要的方法,面对这样的结果,笔者思考如何改进教学。
  二次修改:预设当学生遇到不会运用关键词进行查找时,让其借助课本,找一找、划一划看看什么的词能称之为关键词,或者关键词具有什么特点等等。原本以为有了这个预设,学生应该会理解关键词这个重要概念了。然而试教之后,结果出现了两个问题:首先是学生的操作时间被压缩,大部分学生无法完成本节课的创新活动——制作摘录卡;其次,书本呈现的例子是“郑成功的简介”,与课堂的教学任务不同,教学过程在这里产生的“脱节”的现象。教而知不足,于是有了新一轮的修改。
  三改设计:这次把原先的“查找奥运健儿”的任务直接换成“查找郑成功简介”。通过第二次的试上,学生就能凭借文本,掌握了什么样的词可以称之为关键词及其特点。但为了突破这个重点,也耗费了一定的时间,虽然,看似有在学习什么是“关键词”,通过了解,发现大部分学生也都知识停留在字面上的理解,而且这样的教学设计,还是影响到了后面创新活动环节的完成。还有一个问题也随之出现了,因为教科书在呈现关键词这个概念时,用的是“郑成功简介”这个例子,而创新活动是“查找关于展现福建名人对推动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作用”。这个大跨度对学生而言,显然是有困难的。
  通过三次教学设计的修改和两次试上,笔者遇到了棘手的问题,应该如何解决经历提炼关键词的过程与创新活动的矛盾,这里面除了有时间的矛盾,还有认知程度不协调。笔者有点山穷水尽的感觉了……
  ◆反思:柳暗花明又一村
  困惑的日子里,一直琢磨着如何解决教学中矛盾。忽然想起金庸笔下的“以彼之道还治彼身”的招数。联系到这堂课,在引导学生凭借文本,理解“关键词”这个概念,其实也是一个提炼概念的过程。那么,是不是可以考虑利用把课本关于“关键词”的文字描述当做是一种资源,让学生回到课本就这段话进行提炼,把提炼关键词的过程全部打碎,再进行重新整合呢?
  随即,笔者进行了第四次教学设计的修改:直接向学生呈现“查找关于展现郑成功推动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作用”,让学生来说说这句话中包含哪些关键词。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回到课本,再次提炼书上关于“关键词”描述的关键词句。学生找一找、划一划、说一说什么样的词可以称之为关键词时,其实也是在经历一种关键词提炼的过程。这样一来,既解决了掌握关键词的概念和提炼的基本方法,也解决了这部分知识难度和创新活动的断层。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通过试上,学生确实能掌握关键词的概念和特点,也都能完成创新活动当中2~3个名人资料卡片的制作。
  ◆顿悟:只缘身在此山中
  经历就是财富,为了学生经历体验提炼“关键词”的过程,我也经历了教与学的过程。这其间无论痛苦、徘徊、快乐或感动,都是专业成长路上不可或缺的元素。在《查找资料》教学研讨中,我豁然开朗:资源无处不在,意在合理整合,促进和谐教学。
  一、扎实挖掘课本资源
  在很多信息技术课堂上,教师经常把课本放置一边,学生也慢慢不带课本。其实,改版后的信息技术教材还是有很多优点的。比如,教材着力展现福建在新时代海西建设当中的文化和历史。培养学生兴趣和审美情趣为主线,通过教学、实践、活动,让学生感受和体验信息技术发展给学习、生活带来的变化,通过探究、创新活动、培养学生学习、使用信息技术的意识和兴趣。所以在处理教材上,应该读透教材,理解教材编写意图,并对教材呈现的内容进行适当的整合、利用,使课本也成为教学上的一种重要的资源。
  二、切实把握教学线索
  就这堂课而言,提炼关键词是这堂课的重点,笔者在最后设计时,始终把这条线索贯穿于整堂课。学生看似在完成一个学习摘录卡的制作,其实在查找资料、理解关键词概念、制作摘录卡,包括后期运用评价表进行评价时,笔者都在有意识引导学生发现处处都有“关键词”、处处都在“提炼关键词”……
  三、真是体验资源整合
  通过学习,学生不但掌握了信息技术当中查找资料的基本方法,而且也会经历了一把融合了信息技术和语文两门学科知识的过程。从新版的信息技术教材中看,信息技术知识往往伴随着一些其他学科内容作为载体,这样才使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有血有肉,变得生动许多。因此,在教学设计之初就应该把目标、设计、评价等作出系统的考虑和操作,用整体的、联系的、辩证的观点来认识、研究教育过程中各种教育因素之间的关系,这样有利于创新思维的培养。
其他文献
在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小学语文的课堂上充斥着乏味的提问、烦琐的内容分析,无效劳动耗费着大量的时间。表面上热热闹闹,课后冷静想想学生得到了什么,却往往难以说得清楚。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又该如何充分利用课堂教学这一主阵地,正确地引领学生进行语言积累、感悟语言文字的美呢?在学生没有理解与体验时就进行纯技巧的朗读指导,不但不能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更谈不上让学生感受。因此,我们应始终追求那种无痕的教育
作为小学美术教师应该注意对课的结尾进行设计,避免出现“虎头蛇尾”的现象。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选择恰当的结尾方法,能促使学生对每一堂美术课都留下深刻的印象,从而感受美术的魅力。良好的结尾,往往能成就新的开始,期待中能迸发出新的创造。  一、找寻问题的源头  在一贯的美术教学中,我们都希望有一个完整的结束,但真正操作起来总是很“轻描淡写”。一般结尾都会呈现以下三个现状:  1、教师一边讲,一边带着
环境作为一种“隐性课程”,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纲要》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的促进幼儿发展”。解读《纲要》,不禁令人思考:我们处于美丽的江南,这里不仅有中国江南水乡美景、景致典雅的古代园林建筑,这里更有着历史悠久的民风民俗和文化传统。它产于自然,内容丰富多彩,民间艺术中的“神”、“气”、“韵”、等都构成了江南特有的文化特色和审美观,也都是丰富的环境教育素材,我
小学综合实践课“回归生活和社会”是坚持学生的自主选择和主动探究,为学生个性的充分发展创造空间;面向学生的生活世界和社会实践,帮助学生体验生活并学以致用;推进学生对自我、社会和自然之间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与体验,谋求自我、社会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因此,让小学综合实践课回归生活和社会,才会有知行和谐统一的可能,才会使小学综合实践课成为学生喜欢的一门生活课程。   社会是个大舞台,更是一本取之不尽,用之不完
很多人认为,“文学是音乐之母”。而德国哲学家尼采也说过:“如果没有音乐,生活就是一个错误。”在幼儿园里,文学作品越来越多地和音乐发生有机的联系,这种联系不是简单的拼合和相加,而是一种有机的融合和相互的补充,其共性在于情感。幼儿文学作品,叩响幼儿音乐之门!幼儿音乐活动,奏响幼儿文学作品新篇章!只有准确地把握好文学和音乐的共同之处,才能将他们完美地结合,实现“文以情起,心随音动”的融合。  《纲要》中
当今社会不少独生子女的家长只重视孩子的学习成绩、衣、食、住等,而忽视了孩子的吃苦耐劳和向困难挑战精神的培养,而这些“精神上的东西”,正是适应社会高速发展,培养跨世纪人才所必须的,也是孩子心理发展所需要的。因此我们一定要重视幼儿的挫折教育。所谓挫折教育,是指在个体的动机性活动受到无法克服的干扰和阻碍,需要得不到满足时所产生的一种紧张状态和情绪反应。抗挫折能力是对挫折的承受力,遇到挫折时能摆脱困境,避
把尚美教育融入小学体育教学之中,是提升小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方法。本文以小学体育教学中渗透尚美教育的重要意义为切入点,阐述了其渗透过程中的主要内容与基本途径,旨在分享于广大行内同事们参考交流,共同为促进培养小学生自小形成正确的审美观,以及拥有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符合时代主流审美素质的教学目标实现。  一、引言  尚美,顾名思义,就是追求美,尊重美。其本质内涵包括四层意义,即:认识美、发现美和追求美、创造
在当前我们语文课程设置紧(中高年级每周7课时左右),课文容量大(中高年级每册24篇左右)的前提下,我们一般一篇课文的教时安排为2课时。那么第一课时在整篇课文的教学中应承载哪些任务,达到怎样效果呢?“浮光掠影”般的过场,抑或“品读感悟”式的深究,都不可取。第一课时的教学应尽量做到“到位不越位”。下面,就通过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番茄太阳”》一课第一课时的教学,结合笔者平时所积累的教学经验与教训,谈谈第
课堂教学应该焕发师生的生命活力,课堂教学是播种知识与知识生成的动态过程,课堂教学是师生共同参与、互相合作的过程。如何激活课堂教学,让课堂充满活力与生机?本文结合平时的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点滴看法。  一、课堂教学应该焕发师生的生命活力  课堂教学过程是一个丰富的、交互的动态的发展过程,师生在智力、情感、人际交往活动中满足自己的多种需要,使自己潜在能力不断得以发挥。  课堂教学活动对教师和学生而言,
人们常说艺术来源于生活,我认为科学也是如此。《新纲要》中指出“幼儿的科学教育是科学启蒙教育,重在激发幼儿的认识兴趣和探究欲望。”幼儿有关科学领域的探究和学习,往往受到好奇心和兴趣的直接驱使,与其他教学活动相比较,幼儿科学教育更注重让幼儿了解事物之间的关系,更强调幼儿的亲自参与和幼儿动手操作,它主张让幼儿通过自身与周围物质世界的相互作用,获得经验。   因此,教师如果进行恰当的引导、鼓励、支持,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