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程度的提高,国际市场竞争日趋激烈,这种竞争突出表现为高科技水平的竞争高技术产业作为知识经济时代的主导产业之一,逐渐成为现代经济增长的新动力源泉,其研究与发展(R&D)活动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产业集聚对高技术产业研发投入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意义。论文首先从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两方面分别分析产业集聚对高技术产业研发投入的影响因素,然后说明了当前的高技术产业的研发投入现状,并在空间集聚理论和企业创新理论基础上,将产业集聚分为规模集聚和空间集聚两个维度,论述了高技术产业研发投入的影响。最后,对如何合理集聚,提高研发投入提出了详细的建议。
关键词:产业集聚;高技术产业;研发投入
1 引言
高技术产业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是增强经济整体竞争力的先导性和战略性产业,是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力量。 从高技术产业发展较为成功的国家和地区看,研发(R&D)经费的大量投入是产业成长和发展的关键动力,因而促进R&D投入的持续增长对高技术产业发展而言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R&D不仅具有创新的功能,同时有增加企业吸收能力和技术转移效率的功能。以中国产业数据为样本的相关研究也证实了R&D的重要作用。R&D资本存量与中国高技术产业主要产出指标都存在显著的正线性相关关系。因此,提高R&D投入水平对于中国高技术产业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综观现有研究,产业集聚对企业R&D行为可能产生的潜在影响受到一定程度的忽视,针对中国高技术产业进行的相关研究更是少见。
产业集聚是在某一特定区域内相互联系,在地理位置上相对集中,共处一个竞争环境的企业和组织的集合。在集聚环境中,企业的R&D行为必然会受到周围其他企业的影响。基于这一背景,本文聚焦于分析产业集聚对中国高技术产业R&D行为的影响,一方面可以补充和拓展相关的理论研究,另一方面可以为提升中国高技术产业研发和创新能力提供理论支持。
2相关概念界定
(一)产业集聚界定
产业集聚在描述经济活动的地理集中现象时,集聚和集群是一对经常被使用的概念。有学者指出,“集聚只是一种‘物理’集中、‘形聚而神不聚’,集群则是类似于生物有机群落的企业综合体,前者是后者的初级阶段,后者则是前者的理想前景”气也有学者认为,集聚和集群都以地理邻近为前提,但集群更强调相关企业、机构的组织邻近,是在某一特定领域内相互联系、地理集中的公司和机构的集合,形成簇群的目的在于获得持久的竞争优势气此外,集聚与地理集中也存在区别和联系。有学者指出,“集聚只是一种‘物理’集中、‘形聚而神不聚’,集群则是类似于生物有机群落的企业综合体,前者是后者的初级阶段,后者则是前者的理想前景”气也有学者认为,集聚和集群都以地理邻近为前提,但集群更强调相关企业、机构的组织邻近,是在某一特定领域内相互联系、地理集中的公司和机构的集合,形成簇群的目的在于获得持久的竞争优势气此外,集聚与地理集中也存在区别和联系。
(二)高技术产业界定
目前,国际公认的高技术产业划分标准主要依据强度(经费占工业总产值或增加值的比重)将高技术产业划分为航空航天器制造、医药制造、办公、会计和计算机设备制造、广播、电视和通信设备制造以及医疗、精密和光学仪器制造五类行业气结合国内产业技术发展现状,中国国家统计局将rd强度在制造业平均水平一倍以上的行业划入高技术产业的统计范围。本文的“高技术产业”主要指《中国高技术产业统计年鉴》涉及的医药制造业、航空航天器制造业、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电子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以及医疗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对核燃料加工、信息化学品制造以及公共软件服务等缺乏统计数据或不属于制造业范畴的高技术行业暂不考虑。
(三)研发投入活动界定
研发投入活动包括基础研究、试验发展和应用研究三个部分,企业从事研发活动的目的是为了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形成竞争优势,提高企业绩效。对企业或其他组织,研发投入包括研发经费投入、研发人员投入以及科研信息投入等,能够量化的投入只有研发经费投入和研发人员投入,但上市公司经常把研发人员包含在技术人员中披露,鉴于数据的可获得性和真实性,多数研究将研发投入定义为研发费用投入,该数据可在上市公司年报中获得。
3研发投入的影响因素
(一)外部影响因素
1.产业集聚对研发投入的影响。产业集聚有助于高技术产业上下游企业都减少搜索原料产品的成本和交易费用,使产品生产成本显著降低。集群内企业为提高协作效率,对生产链分工细化,有助于推动企业群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产业集聚使得厂商能够更稳定、更有效率地得到供应商的服务,比较容易使高技术产业获得配套的产品和服务,及时了解本行业竞争所需要的信息。产业集聚形成企业集群,有助于提高谈判能力,能以较低的代价从政府及其他公共机构处获得公共物品或服务。由于集聚体本身可提供充足的就业机会和发展机会,会对外地相关人才产生磁场效应。集聚区内有大量拥有各种专门技能的人才,这种优势可使企业在短时间内合理投入高技术人才,提高用人水平。
2.政府R&D支出对企业R&D投入的影响。国政府R&D支出对企业R&D支出存在诱导效应,而且企业R&D支出不仅取决于当期政府R&D支出,还取决于前期政府R&D支出。表明政府科技投入的杠杆作用要大于挤出效应,政府科技投入对企业研发投入有着促进的作用。
3.新产品需求与企业R&D投入的关系。新产品需求对企业R&D支出存在正向影响,但是影响力较低;行业中的竞争在总体上对企业R&D支出没有明显的影响;而企业研發的外部筹资环境水平不理想。新产品需求对企业R&D支出有着十分显著的正向影响;企业规模对国有和外资高技术企业的研发投入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内资企业的自主研发并非完全不依赖于外资而独立进行,其R&D支出活动与外资企业的R&D支出密切相关。此外行业利润与企业R&D支出之间也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 (二)内部因素影响
1.企业规模对企业R&D投入的影响。企业规模与企业R&D投入之间存在倒U型曲线关系。实证数据显示,作为中间变量的经理自主权,仅对企业规模与R&D资金投入强度的关系有显著影响,而对企业规模与R&D人员投入强度关系的影响不显著。
2.企业规模对企业R&D投入的影响。企业规模与企业R&D投入之间存在倒U型曲线关系。实证数据显示,作为中间变量的经理自主权,仅对企业规模与R&D资金投入强度的关系有显著影响,而对企业规模与R&D人员投入强度关系的影响不显著。
4高技术产业研发投入现状
2016年,我国高技术产业主营业务收入规模继续扩大,突破了13万亿元,占制造业比重达到14.1%。高技术产业主营业务收入在不同行业间差异显著,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主营业务收入占全部收入的一半以上。以东部地区为主,高技术产业分布体现出明显的地理集聚特征。内资企业产值所占比重继续稳步上升,已达到51%,比上年度提升了4.4个百分点。研发投入继续提升,大中型高技术产业企业的研发经费占大中型制造业企业研发经费的29.7%,研發经费投入强度达到1.59%,地区研发投入差异明显。
2017年,我国高技术产业主营业务收入规模继续扩大,突破了15万亿元, 占制造业比重达到14.7%。高技术产业主营业务收入在不同行业间差异显著,电 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主营业务收入占全部收入的一半以上。以东部地区为主,高 技术产业分布体现出明显的地理集聚特征。内资企业产值所占比重继续稳步上升, 已达到54.9%,比上年度提升了近4个百分点。研发投入继续提升,大中型高技 术产业企业的研发经费占大中型制造业企业研发经费的30.6%,研发经费投入强 度达到1.58%,地区研发投入差异明显。
5产业集聚对高技术产业研发投入的影响
(一)规模扩张的影响
对于规模扩张是企业增长的重要行为结果,规模扩张为企业提供了资源和知识的累积,增强了企业的研发投入能力,但过高强度的规模扩张既降低了企业对环境变动的敏锐感知及其敏捷应变能力,又提升了企业的市场垄断势力,尤其对蕴含更新、更高强度、更为复杂技术知识的高技术产业而言,还可能伴生技术垄断势力的增强,在此综合作用影响下,规模的过度扩张降低了企业增加研发投入的行为动机。集聚区内异质性知识匮乏,企业间技术趋同甚至锁定,空间集聚与规模集聚的相互交织湮灭了企业的创新活力,规模集聚和空间集聚对研发投入强度产生了相互替代的影响作用。
(二)空间集聚的影响
空间集聚缩短了企业间的空间距离,增强了企业间的社会联系,企业间构建起了联系紧密、互动频繁的复杂生产交易协作网络,便利了企业间的知识扩散与共享,大量异质性知识的交互激发了企业的创新产出,空间集聚促进了企业研发活动,过度空间集聚所产生的搭便车、资源耗竭、技术锁定、恶性竞争等也会同时遏制企业的研发投入,进而提出和实证检验了空间集聚与研发投入强度间的倒 U 形关系。高技术产业集聚还往往伴随着金融、物流、通讯等生产性服务业的集聚化发展,通过发挥这些公共辅助性创新资源的规模优势,可有效降低集聚区企业技术创新的固定成本。产业集聚为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竞争与合作提供动力伴随产业集聚成长,内部新企业不断衍生以及外来企业的进入,都加剧了“集聚区内部的企业市场竞争”。
6合理产业集聚,提高研发投入的建议
(一)着力控制集聚水平
过高强度的规模集聚和空间集聚均不利于高技术产业研发投入的增加,要激发企业创新活力,应适度控制高技术产业的集聚水平。空间集聚的活力在于大量中小企业的入驻,应鼓励其中较大规模企业在外部地理空间范围的扩张。
当前,高技术产业不同细分行业的集聚发展水平不同,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已具有过高的规模集聚和空间集聚水平,扼杀了其研发创新活力,而医疗仪器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的规模集聚和空间集聚水平发展则过于迅速,应予以适当控制。空间集聚受规模集聚水平、企业构成、嵌入程度、企业个体技术能力等诸多要素影响,空间集聚对研发投入强度的影响作用机制复杂,控制高技术产业的空间集聚水平时,需要结合其他影响要素进行更深程度的综合分析入的增加,要激发企业创新活力,应适度控制高技术产业的集聚水平。空间集聚的活力在于大量中小企业的入驻,应鼓励其中较大规模企业在外部地理空间范围的扩张。
(二)鼓励合理扩张和集聚
对高技术产业中的不同细分行业,规模集聚和空间集聚对研发投入强度的影响作用具有一定程度的差异,主要表现为规模集聚在医药制造业、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医疗仪器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间对研发投入强度的倒U形关系和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间的正U形关系,以及空间集聚在医药制造业间的正 U 形关系和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间的倒U形关系.对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应鼓励其走规模扩张之路; 对医药制造业,应通过设立医药产业园等鼓励其空间集聚。
此外,在鼓励合理扩张与集聚的基础上,还应当适度提高相关人员的从业门滥,着力培育具备技术、法律、管理等多方面知识背景的复合型技术经纪人才为保障高技术产业集聚健康、有序发展,加强企业和大学、科研院所的创新人才联合培养模式,还应优化地区人力资本结构,促使创新人才跨地区流动。加强企业和大学、科研院所的创新人才联合培养模式,此外,还应优化地区人力资本结构,促使创新人才跨地区流动。
7结束语
近些年来,产业集聚已经成为一种世界性的经济现象,世界经济发达地区往往伴随着大量的集群产业。产业集聚可以促进企业劳动生产率和创新水平的提高,并通过刺激新企业的形成从而扩大和优化整个产业集聚。正是由于产业集聚具有很多非集群所无法比拟的优势且广泛地存在于全球范围内经济发展较快的地区。因此理论与实践均表明,产业集聚在提升产业竞争力进而推动地区经济增长的过程中具有极强的正效应。因此,本文从背景展开,先说明了影响研发投入的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其中产业集聚是影响高技术产业研发投入最重要的因素。并借当前的现状详细说明了产业集聚对高技术产业研发投入的影响,并提出了提高研发投入的合理化建议。本论文通过客观分析得出产业集聚对于高技术产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未来大规模的产业集聚必将对高技术产业的发展起到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邹文杰.研发要素集聚、投入强度与研发效率——基于空间异质性的视角[J].科学学研究,2015,33(3) :390-397.
[2]冯海红,曲婉,李铭禄.税收优惠政策有利于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吗?[J].科学学研究,2015,33(5) :665-673
[3]杨治,闫泽斌,余林徽等.国有企业研发投入对民营企业创新行为的影响[J].科研管理,2015,36(4) : 82-90.
[4]刘恩初,李健英.技术标准与技术创新效率关系实证研究——基于随机前沿模型 [J].研究与发展管理,2014,26(4):56-66.
[5]帷玄基于省际和区域数据的技术空间扩散分析化统计与决策[J].科学学研究,2015(15):123-126.
关键词:产业集聚;高技术产业;研发投入
1 引言
高技术产业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是增强经济整体竞争力的先导性和战略性产业,是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力量。 从高技术产业发展较为成功的国家和地区看,研发(R&D)经费的大量投入是产业成长和发展的关键动力,因而促进R&D投入的持续增长对高技术产业发展而言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R&D不仅具有创新的功能,同时有增加企业吸收能力和技术转移效率的功能。以中国产业数据为样本的相关研究也证实了R&D的重要作用。R&D资本存量与中国高技术产业主要产出指标都存在显著的正线性相关关系。因此,提高R&D投入水平对于中国高技术产业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综观现有研究,产业集聚对企业R&D行为可能产生的潜在影响受到一定程度的忽视,针对中国高技术产业进行的相关研究更是少见。
产业集聚是在某一特定区域内相互联系,在地理位置上相对集中,共处一个竞争环境的企业和组织的集合。在集聚环境中,企业的R&D行为必然会受到周围其他企业的影响。基于这一背景,本文聚焦于分析产业集聚对中国高技术产业R&D行为的影响,一方面可以补充和拓展相关的理论研究,另一方面可以为提升中国高技术产业研发和创新能力提供理论支持。
2相关概念界定
(一)产业集聚界定
产业集聚在描述经济活动的地理集中现象时,集聚和集群是一对经常被使用的概念。有学者指出,“集聚只是一种‘物理’集中、‘形聚而神不聚’,集群则是类似于生物有机群落的企业综合体,前者是后者的初级阶段,后者则是前者的理想前景”气也有学者认为,集聚和集群都以地理邻近为前提,但集群更强调相关企业、机构的组织邻近,是在某一特定领域内相互联系、地理集中的公司和机构的集合,形成簇群的目的在于获得持久的竞争优势气此外,集聚与地理集中也存在区别和联系。有学者指出,“集聚只是一种‘物理’集中、‘形聚而神不聚’,集群则是类似于生物有机群落的企业综合体,前者是后者的初级阶段,后者则是前者的理想前景”气也有学者认为,集聚和集群都以地理邻近为前提,但集群更强调相关企业、机构的组织邻近,是在某一特定领域内相互联系、地理集中的公司和机构的集合,形成簇群的目的在于获得持久的竞争优势气此外,集聚与地理集中也存在区别和联系。
(二)高技术产业界定
目前,国际公认的高技术产业划分标准主要依据强度(经费占工业总产值或增加值的比重)将高技术产业划分为航空航天器制造、医药制造、办公、会计和计算机设备制造、广播、电视和通信设备制造以及医疗、精密和光学仪器制造五类行业气结合国内产业技术发展现状,中国国家统计局将rd强度在制造业平均水平一倍以上的行业划入高技术产业的统计范围。本文的“高技术产业”主要指《中国高技术产业统计年鉴》涉及的医药制造业、航空航天器制造业、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电子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以及医疗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对核燃料加工、信息化学品制造以及公共软件服务等缺乏统计数据或不属于制造业范畴的高技术行业暂不考虑。
(三)研发投入活动界定
研发投入活动包括基础研究、试验发展和应用研究三个部分,企业从事研发活动的目的是为了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形成竞争优势,提高企业绩效。对企业或其他组织,研发投入包括研发经费投入、研发人员投入以及科研信息投入等,能够量化的投入只有研发经费投入和研发人员投入,但上市公司经常把研发人员包含在技术人员中披露,鉴于数据的可获得性和真实性,多数研究将研发投入定义为研发费用投入,该数据可在上市公司年报中获得。
3研发投入的影响因素
(一)外部影响因素
1.产业集聚对研发投入的影响。产业集聚有助于高技术产业上下游企业都减少搜索原料产品的成本和交易费用,使产品生产成本显著降低。集群内企业为提高协作效率,对生产链分工细化,有助于推动企业群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产业集聚使得厂商能够更稳定、更有效率地得到供应商的服务,比较容易使高技术产业获得配套的产品和服务,及时了解本行业竞争所需要的信息。产业集聚形成企业集群,有助于提高谈判能力,能以较低的代价从政府及其他公共机构处获得公共物品或服务。由于集聚体本身可提供充足的就业机会和发展机会,会对外地相关人才产生磁场效应。集聚区内有大量拥有各种专门技能的人才,这种优势可使企业在短时间内合理投入高技术人才,提高用人水平。
2.政府R&D支出对企业R&D投入的影响。国政府R&D支出对企业R&D支出存在诱导效应,而且企业R&D支出不仅取决于当期政府R&D支出,还取决于前期政府R&D支出。表明政府科技投入的杠杆作用要大于挤出效应,政府科技投入对企业研发投入有着促进的作用。
3.新产品需求与企业R&D投入的关系。新产品需求对企业R&D支出存在正向影响,但是影响力较低;行业中的竞争在总体上对企业R&D支出没有明显的影响;而企业研發的外部筹资环境水平不理想。新产品需求对企业R&D支出有着十分显著的正向影响;企业规模对国有和外资高技术企业的研发投入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内资企业的自主研发并非完全不依赖于外资而独立进行,其R&D支出活动与外资企业的R&D支出密切相关。此外行业利润与企业R&D支出之间也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 (二)内部因素影响
1.企业规模对企业R&D投入的影响。企业规模与企业R&D投入之间存在倒U型曲线关系。实证数据显示,作为中间变量的经理自主权,仅对企业规模与R&D资金投入强度的关系有显著影响,而对企业规模与R&D人员投入强度关系的影响不显著。
2.企业规模对企业R&D投入的影响。企业规模与企业R&D投入之间存在倒U型曲线关系。实证数据显示,作为中间变量的经理自主权,仅对企业规模与R&D资金投入强度的关系有显著影响,而对企业规模与R&D人员投入强度关系的影响不显著。
4高技术产业研发投入现状
2016年,我国高技术产业主营业务收入规模继续扩大,突破了13万亿元,占制造业比重达到14.1%。高技术产业主营业务收入在不同行业间差异显著,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主营业务收入占全部收入的一半以上。以东部地区为主,高技术产业分布体现出明显的地理集聚特征。内资企业产值所占比重继续稳步上升,已达到51%,比上年度提升了4.4个百分点。研发投入继续提升,大中型高技术产业企业的研发经费占大中型制造业企业研发经费的29.7%,研發经费投入强度达到1.59%,地区研发投入差异明显。
2017年,我国高技术产业主营业务收入规模继续扩大,突破了15万亿元, 占制造业比重达到14.7%。高技术产业主营业务收入在不同行业间差异显著,电 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主营业务收入占全部收入的一半以上。以东部地区为主,高 技术产业分布体现出明显的地理集聚特征。内资企业产值所占比重继续稳步上升, 已达到54.9%,比上年度提升了近4个百分点。研发投入继续提升,大中型高技 术产业企业的研发经费占大中型制造业企业研发经费的30.6%,研发经费投入强 度达到1.58%,地区研发投入差异明显。
5产业集聚对高技术产业研发投入的影响
(一)规模扩张的影响
对于规模扩张是企业增长的重要行为结果,规模扩张为企业提供了资源和知识的累积,增强了企业的研发投入能力,但过高强度的规模扩张既降低了企业对环境变动的敏锐感知及其敏捷应变能力,又提升了企业的市场垄断势力,尤其对蕴含更新、更高强度、更为复杂技术知识的高技术产业而言,还可能伴生技术垄断势力的增强,在此综合作用影响下,规模的过度扩张降低了企业增加研发投入的行为动机。集聚区内异质性知识匮乏,企业间技术趋同甚至锁定,空间集聚与规模集聚的相互交织湮灭了企业的创新活力,规模集聚和空间集聚对研发投入强度产生了相互替代的影响作用。
(二)空间集聚的影响
空间集聚缩短了企业间的空间距离,增强了企业间的社会联系,企业间构建起了联系紧密、互动频繁的复杂生产交易协作网络,便利了企业间的知识扩散与共享,大量异质性知识的交互激发了企业的创新产出,空间集聚促进了企业研发活动,过度空间集聚所产生的搭便车、资源耗竭、技术锁定、恶性竞争等也会同时遏制企业的研发投入,进而提出和实证检验了空间集聚与研发投入强度间的倒 U 形关系。高技术产业集聚还往往伴随着金融、物流、通讯等生产性服务业的集聚化发展,通过发挥这些公共辅助性创新资源的规模优势,可有效降低集聚区企业技术创新的固定成本。产业集聚为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竞争与合作提供动力伴随产业集聚成长,内部新企业不断衍生以及外来企业的进入,都加剧了“集聚区内部的企业市场竞争”。
6合理产业集聚,提高研发投入的建议
(一)着力控制集聚水平
过高强度的规模集聚和空间集聚均不利于高技术产业研发投入的增加,要激发企业创新活力,应适度控制高技术产业的集聚水平。空间集聚的活力在于大量中小企业的入驻,应鼓励其中较大规模企业在外部地理空间范围的扩张。
当前,高技术产业不同细分行业的集聚发展水平不同,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已具有过高的规模集聚和空间集聚水平,扼杀了其研发创新活力,而医疗仪器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的规模集聚和空间集聚水平发展则过于迅速,应予以适当控制。空间集聚受规模集聚水平、企业构成、嵌入程度、企业个体技术能力等诸多要素影响,空间集聚对研发投入强度的影响作用机制复杂,控制高技术产业的空间集聚水平时,需要结合其他影响要素进行更深程度的综合分析入的增加,要激发企业创新活力,应适度控制高技术产业的集聚水平。空间集聚的活力在于大量中小企业的入驻,应鼓励其中较大规模企业在外部地理空间范围的扩张。
(二)鼓励合理扩张和集聚
对高技术产业中的不同细分行业,规模集聚和空间集聚对研发投入强度的影响作用具有一定程度的差异,主要表现为规模集聚在医药制造业、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医疗仪器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间对研发投入强度的倒U形关系和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间的正U形关系,以及空间集聚在医药制造业间的正 U 形关系和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间的倒U形关系.对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应鼓励其走规模扩张之路; 对医药制造业,应通过设立医药产业园等鼓励其空间集聚。
此外,在鼓励合理扩张与集聚的基础上,还应当适度提高相关人员的从业门滥,着力培育具备技术、法律、管理等多方面知识背景的复合型技术经纪人才为保障高技术产业集聚健康、有序发展,加强企业和大学、科研院所的创新人才联合培养模式,还应优化地区人力资本结构,促使创新人才跨地区流动。加强企业和大学、科研院所的创新人才联合培养模式,此外,还应优化地区人力资本结构,促使创新人才跨地区流动。
7结束语
近些年来,产业集聚已经成为一种世界性的经济现象,世界经济发达地区往往伴随着大量的集群产业。产业集聚可以促进企业劳动生产率和创新水平的提高,并通过刺激新企业的形成从而扩大和优化整个产业集聚。正是由于产业集聚具有很多非集群所无法比拟的优势且广泛地存在于全球范围内经济发展较快的地区。因此理论与实践均表明,产业集聚在提升产业竞争力进而推动地区经济增长的过程中具有极强的正效应。因此,本文从背景展开,先说明了影响研发投入的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其中产业集聚是影响高技术产业研发投入最重要的因素。并借当前的现状详细说明了产业集聚对高技术产业研发投入的影响,并提出了提高研发投入的合理化建议。本论文通过客观分析得出产业集聚对于高技术产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未来大规模的产业集聚必将对高技术产业的发展起到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邹文杰.研发要素集聚、投入强度与研发效率——基于空间异质性的视角[J].科学学研究,2015,33(3) :390-397.
[2]冯海红,曲婉,李铭禄.税收优惠政策有利于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吗?[J].科学学研究,2015,33(5) :665-673
[3]杨治,闫泽斌,余林徽等.国有企业研发投入对民营企业创新行为的影响[J].科研管理,2015,36(4) : 82-90.
[4]刘恩初,李健英.技术标准与技术创新效率关系实证研究——基于随机前沿模型 [J].研究与发展管理,2014,26(4):56-66.
[5]帷玄基于省际和区域数据的技术空间扩散分析化统计与决策[J].科学学研究,2015(15):123-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