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湖南省衡阳市珠晖区盐矿小学
每一个生活在科学技术高速发展时代的人,从小就明显地感受到了科学技术所带来的种种影响。因此,从小就必须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素养。小学科学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当然,科学素养的形成是长期的,但早期的科学教育将对一个人科学素养的形成具有决定性的作用。所以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渗透科学素养的培养将为他们终身的学习和全面发展打好基础。
一、科学精神的培养
在学习科学的过程中,知道科学已经能解释世界上的许多奥秘,但还有许多领域等待我们去探索,科学不迷信权威。书本上的东西和权威们的说法,都是在当时当地的客观情况下得出的结论。如果爱因斯坦不突破牛顿关于时间和空间的观念,就不可能提出相对论。敢于怀疑,善于怀疑,才会去钻研、去创新。同时意识到科学技术对人类与社会的发展既有促进作用,也可能产生负面影响。
在教学“地球的运动”后,我把握机会适时对学生进行教育。谈起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的事迹。哥白尼长期从事天文观测和研究,终于创立了科学的宇宙结构体系——“日心说”从此否定了统治西方达一千多年的“地心说”。“日心说”提出后经历了艰苦的斗争,才为人们所接受。这是天文学上一次伟大的革命,引起了人類宇宙观的重大革新,从根本上动摇了欧洲中世纪宗教神学的理论支柱。在当时那种险恶的情势下,哥白尼不畏强权不迷信权威,用毕生的精力去研究天文学,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遗产,为后人所颂扬。接着让学生互相交流自己所知道的科学家为科学事业做出贡献的事迹,并发表自己的感想和看法。通过学习伟人的事迹来激发学生学科学的欲望及善于质疑的科学态度。
在颂扬科学技术的作用时,也让学生了解科学技术所造成的危害。 作为20世纪的重大发明之一——塑料确实大大方便了人们的生活,由它们制成的塑料袋就更与人们的生活密不可分了,塑料袋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然而,一次性塑料袋在其使用后由于缺少有效的回收利用价值,其中绝大部分被丢弃在环境中,塑料结构稳定,不易被天然微生物菌降解,在自然环境中长期不分离,200年的时间不降解,这就意味着它将在环境中变成污染物永久存在并不断累积,对环境造成极大危害。接着让学生算一算自己家中一周用掉多少个一次性塑料袋,然后统计出全班同学的家中一周用掉多少个一次性塑料袋,估算其对本地区可能造成的危害,并提出相关建议。让学生体会到科学与自己的生活息息相关,意识到科学可以提高生活质量,同时也可能给社会造成危害,我们既要利用科学技术改造生活更要利用它来保护我们的生存环境。
二、掌握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
科学教学要积极倡导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后续的科学学习打下基础。在探究实践活动中,教给学生“发现问题──作出假设──实验验证──得出结论”的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学生一旦掌握了这些方法,也就学会了真刀真枪搞科学的本领,就能在探求科学的过程中,不断获取新知发展能力。为他们终身的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
在教学“种子发芽实验(一)”之前,我先請学生交流他们以前种植种子的经验,然后提问:你们种植过绿豆吗?绿豆种子怎样才能发芽。在学生猜测种子发芽的条件后提出少浇一点水行不行?不种在土里行不行?等问题,在学生做出猜测后告诉学生,要想知道我们的猜测是否正确,需要用实验的方法验证。在“种子发芽实验(一)”中,要求学生实验时至少要用两粒种子,这样就减少了种子本身不能萌发的可能性。此时可以教育学生科学实验的严谨性。种子发芽实验是需要时间的,这就需要学生实验过程中要坚持每天去观察种子,并及时做好记录。学生通过实验得出结论后,让学生回顾自己在科学探究中的学习步骤,初步形成系统有序的科学探究过程。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还要教给学生记录与整理、思维和逻辑等科学研究的方法,使学生逐步养成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地分析问题的习惯,养成他们全面而不片面、联系而不孤立、发展而不静止地看问题的习惯,从而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和科学的研究方法。
进行种子实验后,学生将要经历整理分析实验结果,用实验数据说明问题的过程,这是一个很重要的过程,能在已有知识经验和现有信息的基础上,通过简单的思维加工,作出自己的解释或结论,是完整的科学探究过程中十分重要的一个阶段。
另外,学生在整理自己实验数据的基础上,还要与做同一类实验的其他同学交流,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将会发现不是所有的种子都会发芽,有些种子不会发芽可能是由于外界条件不具备,也有可能是由于种子本身的原因。使学生养成认真与别人交流和分享知识及经验,共同参与评议,培养同学之间密切合作并相互尊重的良好品质。由于每个学生只研究了一个问题,还有一些问题是别人研究的,所以对于自己没有研究的问题就需要倾听别人的汇报了。通过认真虚心的倾听别人发言,综合别人的智慧,使自己的知识能力更好更快更全面的发展。合作与交流是极其重要的,因为每一项科学成果都不是一个人完成的,它需要大家的共同努力与合作才能达到的。
三、热爱自然、珍爱生命积极参与保护环境
在“维护生态平衡”这个单元的学习中,从观察“花丛”到自己动手造一个“生态瓶”,再到“沙尘暴”,感受从小生态和模拟生态扩展到大自然真正的生态环境,通过扩展生物与环境之间关系的认识,学生们加深了对人类生活环境的认识,认识到地球是人类的栖息地,进一步增强了保护地球环境的意识。让学生认识到生态系统平衡发展十分不易,人类的很多行为正在破坏大自然的生态平衡。教学过程中我给学生安排了作业,找出发生在身边的或自己所知道的人类破坏大自然生态平衡的行为,然后让学生互相交流讨论这些内容,并提出如何制止这些行为和减少它所造成的破坏。最后提议学生:在维护大自然生态平衡的活动中,我们应该有所作为,建议大家力所能及的做一些维护大自然生态平衡的事,并记录下来,集中张贴展示在宣传栏中。
每一个生活在科学技术高速发展时代的人,从小就明显地感受到了科学技术所带来的种种影响。因此,从小就必须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素养。小学科学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当然,科学素养的形成是长期的,但早期的科学教育将对一个人科学素养的形成具有决定性的作用。所以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渗透科学素养的培养将为他们终身的学习和全面发展打好基础。
一、科学精神的培养
在学习科学的过程中,知道科学已经能解释世界上的许多奥秘,但还有许多领域等待我们去探索,科学不迷信权威。书本上的东西和权威们的说法,都是在当时当地的客观情况下得出的结论。如果爱因斯坦不突破牛顿关于时间和空间的观念,就不可能提出相对论。敢于怀疑,善于怀疑,才会去钻研、去创新。同时意识到科学技术对人类与社会的发展既有促进作用,也可能产生负面影响。
在教学“地球的运动”后,我把握机会适时对学生进行教育。谈起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的事迹。哥白尼长期从事天文观测和研究,终于创立了科学的宇宙结构体系——“日心说”从此否定了统治西方达一千多年的“地心说”。“日心说”提出后经历了艰苦的斗争,才为人们所接受。这是天文学上一次伟大的革命,引起了人類宇宙观的重大革新,从根本上动摇了欧洲中世纪宗教神学的理论支柱。在当时那种险恶的情势下,哥白尼不畏强权不迷信权威,用毕生的精力去研究天文学,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遗产,为后人所颂扬。接着让学生互相交流自己所知道的科学家为科学事业做出贡献的事迹,并发表自己的感想和看法。通过学习伟人的事迹来激发学生学科学的欲望及善于质疑的科学态度。
在颂扬科学技术的作用时,也让学生了解科学技术所造成的危害。 作为20世纪的重大发明之一——塑料确实大大方便了人们的生活,由它们制成的塑料袋就更与人们的生活密不可分了,塑料袋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然而,一次性塑料袋在其使用后由于缺少有效的回收利用价值,其中绝大部分被丢弃在环境中,塑料结构稳定,不易被天然微生物菌降解,在自然环境中长期不分离,200年的时间不降解,这就意味着它将在环境中变成污染物永久存在并不断累积,对环境造成极大危害。接着让学生算一算自己家中一周用掉多少个一次性塑料袋,然后统计出全班同学的家中一周用掉多少个一次性塑料袋,估算其对本地区可能造成的危害,并提出相关建议。让学生体会到科学与自己的生活息息相关,意识到科学可以提高生活质量,同时也可能给社会造成危害,我们既要利用科学技术改造生活更要利用它来保护我们的生存环境。
二、掌握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
科学教学要积极倡导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后续的科学学习打下基础。在探究实践活动中,教给学生“发现问题──作出假设──实验验证──得出结论”的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学生一旦掌握了这些方法,也就学会了真刀真枪搞科学的本领,就能在探求科学的过程中,不断获取新知发展能力。为他们终身的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
在教学“种子发芽实验(一)”之前,我先請学生交流他们以前种植种子的经验,然后提问:你们种植过绿豆吗?绿豆种子怎样才能发芽。在学生猜测种子发芽的条件后提出少浇一点水行不行?不种在土里行不行?等问题,在学生做出猜测后告诉学生,要想知道我们的猜测是否正确,需要用实验的方法验证。在“种子发芽实验(一)”中,要求学生实验时至少要用两粒种子,这样就减少了种子本身不能萌发的可能性。此时可以教育学生科学实验的严谨性。种子发芽实验是需要时间的,这就需要学生实验过程中要坚持每天去观察种子,并及时做好记录。学生通过实验得出结论后,让学生回顾自己在科学探究中的学习步骤,初步形成系统有序的科学探究过程。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还要教给学生记录与整理、思维和逻辑等科学研究的方法,使学生逐步养成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地分析问题的习惯,养成他们全面而不片面、联系而不孤立、发展而不静止地看问题的习惯,从而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和科学的研究方法。
进行种子实验后,学生将要经历整理分析实验结果,用实验数据说明问题的过程,这是一个很重要的过程,能在已有知识经验和现有信息的基础上,通过简单的思维加工,作出自己的解释或结论,是完整的科学探究过程中十分重要的一个阶段。
另外,学生在整理自己实验数据的基础上,还要与做同一类实验的其他同学交流,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将会发现不是所有的种子都会发芽,有些种子不会发芽可能是由于外界条件不具备,也有可能是由于种子本身的原因。使学生养成认真与别人交流和分享知识及经验,共同参与评议,培养同学之间密切合作并相互尊重的良好品质。由于每个学生只研究了一个问题,还有一些问题是别人研究的,所以对于自己没有研究的问题就需要倾听别人的汇报了。通过认真虚心的倾听别人发言,综合别人的智慧,使自己的知识能力更好更快更全面的发展。合作与交流是极其重要的,因为每一项科学成果都不是一个人完成的,它需要大家的共同努力与合作才能达到的。
三、热爱自然、珍爱生命积极参与保护环境
在“维护生态平衡”这个单元的学习中,从观察“花丛”到自己动手造一个“生态瓶”,再到“沙尘暴”,感受从小生态和模拟生态扩展到大自然真正的生态环境,通过扩展生物与环境之间关系的认识,学生们加深了对人类生活环境的认识,认识到地球是人类的栖息地,进一步增强了保护地球环境的意识。让学生认识到生态系统平衡发展十分不易,人类的很多行为正在破坏大自然的生态平衡。教学过程中我给学生安排了作业,找出发生在身边的或自己所知道的人类破坏大自然生态平衡的行为,然后让学生互相交流讨论这些内容,并提出如何制止这些行为和减少它所造成的破坏。最后提议学生:在维护大自然生态平衡的活动中,我们应该有所作为,建议大家力所能及的做一些维护大自然生态平衡的事,并记录下来,集中张贴展示在宣传栏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