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交通工程设计

来源 :商品与质量·建筑与发展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rh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本文从交通工程的特点入手,分析了我国城市交通工程现状,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及今后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 交通工程;现状;改进措施;发展方向
  引言:
  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和城市化建设步伐越来越快的影响下,交通工程的重要性愈来愈突出,比如城市交通复杂,常常出现堵车的现象,在年节假日时,更是出现买票难,乘车挤的弊端,为了解决我国交通的这些问题,我们必须从交通工程设计着手。
  一、交通工程的概念与特点
  1、交通工程的概念。交通工程主要研究探讨如何采用相关措施将交通中的人、车、路、环境等因素综合在交通统一体中,并正确处理不同因素间的联系,以保证道路通行量最大、交通公害最少、环境影响最小、运行速度最快,使交通工程建设更加安全、快速、节能、舒适、低公害,确保交通安全。
  2、交通工程的特点。a.规模合理性。交通工程做为社会进步和发展的一项重要工程建设项目,其交通状况的好坏将直接影响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的生活质量,因此要确保交通工程的建设规模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合理性,只有这样才能使交通工程建设有序发展并符合社会发展的需求。b.系统性。交通是全人类共享的社会公共资源,交通建设是否完善将决定经济的协调发展,也直接关系到多个社会层次的系统性工程,因此要想实现交通工程的最终目的必须要把社会的各个系统有效调动结合起来c.配套性。配套性是交通工程的一项重要标准,包括本系统内的相互配套,还包括与公路沿线设施中的监控、通信、收费系统与管理机构等标准的配套。
  二、市政交通设计中的不足
  1、缺乏长远眼光
  城市为了实现长远发展,必须将可持续发展观念渗透到各个方面,交通设计尤为关键。但很多城市在设计时急功近利,没有意识到交通设计是一项关乎未来发展的工作,认为在短时间内就可以解决交通拥挤问题。由于路网弹性不足,与城市发展速度稍有脱节,以至于在突发事变前难以适应,这在中小城市中体现最为明显,其用地扩展快,受区域环境影响,在城市边缘地区极易形成新区域。目前,对各方面的论证还不够充分,路网弹性较差,必将带来新的交通困难。
  2、环境污染加剧
  环境污染是目前面临的一大难题,交通设计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优化市政道路功能,促进交通通畅。在当前的设计中,线型、路网、车道和路面结构等都是设计的重点,但在环境方面却有所忽视。汽车行业虽在不断进步,但目前清洁型燃料并未普及,多数车辆的燃料仍以汽油、柴油为主,排放的尾气对环境的污染较大。而且在堵塞时,车辆喇叭声此起彼伏,形成噪聲污染,对行人和周围环境都极为不利。
  3、静态交通不足
  道路绿化和静态交通都十分重要,然而在实际中很多地区在道路绿化方面设计考虑十分周全,却对静态交通及相关设施有所忽视。例如公共场所缺乏、人行空间较少、街头供人们活动的广场被用来停车等。在约束人们自由活动的同时,也埋下了安全隐患。在不少城市,路边随意停车现象比较常见,这阻碍了行人和其他车辆的通行,使道路系统难以发挥应有的功能。道路照明、交通标志和路线指示图等配套设施设计不合理,对残疾人士和老年人的出行考虑不足,人行道地面材料质量较差等,这些缺陷都是城市交通发展的障碍。
  4、道路节点设计
  道路交叉口是最容易堵塞且最容易出现交通事故的地方,常出现机动车、非机动车和行人互相干扰的局面。国内的道路交叉口多以平面交叉口为主,设计关键在于路段与交叉口的通行能力要相匹配。所以,有必要拓宽进口,做好路口的渠化设计和路口的交通组织设计。但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在这方面我们做的显然还不够。
  5、缺少人性化
  部分道路交通设计多考虑车道规划,而忽视了人在交通中的地位。例如,过街设施间距太大易带来安全事故;禁行时间过长;交通忙碌地段未设置天桥等设施,以至于常发生行人穿越街道与车辆抢时间的情况;车行道和人行道的间距太短或没有隔离设施。
  6、缺乏对能源消耗,环境污染的分析和评价
  传统交通规划设计缺乏对“资源-环境-交通”三者关系的研究。城市交通其实是城市污染的主要来源,城市交通不合理的规划设计导致资源的浪费和对环境的破坏将给城市居民带来许多不良影响,而这基本没有在交通规划设计中涉及,没有对资源消耗量的分析评价,没有对污染物的影响以及如何有效控制进行研究,交通规划设计评价只考虑到了技术和经济的可行性。
  三、交通工程的改进措施
  交通设施建设一直受到国家的重视,给予交通工程很大的支持。目前我国的公路、铁路等建设不断得到国家政策、资金和技术的支持,总长度和建设质量都日益提高。但我们的交通工程发展中仍存在不足,应及时发现弊端,不断提出改进措施,以促进我国交通工程的建设发展。具体措施如下:
  1、协调规划城市空间布局、产业布局和配套设施布局
  对城市发展和交通运输的互动关系、用地规划和交通规划一体化的重要性已得到普遍认同,各种城市空间结构理论(“核心一圈层”、“节点一走廊”、“组团群组”等)都以特点鲜明的交通系统作为引导和支撑。但是,不论何种空间模式和交通系统,要解决好城市交通问题,城市空间结构布局必须与产业布局、配套设施布局同步调整。国内外的实践发展证明:城市功能分工不宜过于细化,否则人们忙于从一个区奔向另一个区,造成了时间浪费,交通涌堵,给居民工作、生活带来了诸多不便。各功能分区应完善生活乃至商业配套设施,不仅有利于提升各功能区的功能定位,同时可以有效地减少居民长距离出行,降低老城区的交通压力。
  2、构筑合理的城市交通体系,提升道路网络整体效益
  合理的城市交通体系应该是由多层次、多方式的交通网络组合交织而成的多元系统。其核心是如何在资金、用地等资源受限的情况下,构建级配合理、干支分明、布局均衡的城市道路网络。从财政政策层面,制定合理的交通资源配置策略。建立科学灵活的资金分配方法和稳定畅通的融资渠道,并在投资分配上向公共交通倾斜,注重主体交通设施和配套设施的建设投资比例关系。从技术层面,加强“通达性”的建设,提高次干道、支路密度,发挥次干道、支路分流作用,降低主干路交通压力;加强过境交通通道建设,降低主城区的交通压力;加强外围组团快速路的建设,促进各组团间协调发展。   3、调整城市交通结构,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
  城市交通结构不是一成不变的,但是只有在城市化、机动化发展的初期阶段,才具有较大弹性和可调整的余地。一旦城市化进程基本完结,形成稳定的城市空间结构与功能布局,城市交通亦完全与之适配,交通结构就不再具有可调整的弹性。一旦贻误交通结构调整的最佳时机,就将为城市交通长远发展带来严重后患。
  我国人多地少,能源资源人均指标很小,城市的环境容量有限,道路公共交通因其投资少、建设难度小、便于乘客等优点,目前我国城市公共交通的主导类型。城市道路交通是任何一个城市都面临的共性难题,大力发展公共交通,优先发展公共交通是全球各城市对解决城市道路交通问题中所形成的共识。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从政治上来讲,可以抑制燃油消费,减轻国外势力对我国的胁制力;从社会学来讲,可以体现社会的公正性,减少社会的不平等性;从经济学来讲,可以使城市有限的道路资源效益最大化,缓解我国的土地压力;从环境学来讲,可以极大地减少城市环境污染。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它综合了政治、社会、经济、环境等各方面的好处,能够有效促进我国各方面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4、采用差别化供给策略实现供给对需求的引导
  “差别化供给策略”是一种交通管理手段,其利用需求的可控性和供给对需求的能动反作用,通过改变交通基础设施的供给和服务水平来调节交通构成比例,甚至改变交通需求总量。它以合理利用资源为原则,从不同区域和特征人群的交通需求出發,根据各种交通方式的适宜出行距离、时间,实现供给方式、时序、规模、强度等方面的差别化,通过有选择的供给影响需求,达到以最少的资源和环境代价实现供需平衡的目的。如对于有文物保护但是人流有密集的地区,无法依靠大规模扩充道路来改善该地区的交通状况,但是却可依靠道路容量和停车场管理引导控制汽车驶入。完善停车场收费制度,提高区域停车场收费费率;增加公交线路车的覆盖率,提供优质公交出行服务均可有效的减少社会车辆出行,影响居民出行方式的选择和城市的交通结构。
  5、构筑城市智能交通系统,以信息化提升交通系统运行效能
  城市交通系统是高开放性的系统,随时会受到系统规划者、管理者以及交通参与者的人为干扰,交通系统的运行稳定性很难维持,系统的运行效能自然受到影响。智能交通系统充分的利用交通信息,实现人流、车流和路面交通状况的实时信息互换,提高交通系统的运行效能。
  智能交通系统牵涉范围较广,比较重要的包括先进的交通信息服务系统(ATIS)和先进的交通管理系统(ATMS)。前者为出行者提供实时的交通信息,出行者根据信息确定自己的出行方式、选择路线。后者为交通管理者提供实时的交通信息,使其能够对交通进行实时控制。通过实现交通系统的全方位信息化,可以最大限度的保持交通系统的稳定性,进而实现交通的现代化。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的交通工程设施逐步完善,其对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作为交通行业的从业者,应将交通工程设施的发展作为已任,为振兴国家经济腾飞,为我国的交通事业的快速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李志.市政道路节点交通设计分析[J].价值工程,2014(02):152.
  [2]贾炜.浅谈中小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J].科技与企业,2013(11):274.
  [3]宋志民.浅谈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14):107.
其他文献
【摘 要】 在铁路长大隧道的建设中,对隧道进行控制测量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其主要任务就是保证隧道的开挖能够按照设计掘进,按照精度要求贯通。在长大隧道的平面控制测量中,其导线的精度与贯通精度有着直接的关系。所以,为了充分保证隧道的控制测量在允许的范围之内,在铁路未进行贯通之前必须要对测量结果进行相应的分析,以期更好的保证其运行。  【关键词】 铁路长大隧道;洞内平面控制测量;导线  引言:  随着
期刊
【摘 要】 二十一世纪是一个以知识为主宰的全新的经济时代,在这样一个急速变化发展的新时代,企业之间科技的竞争,经济的竞争,归根到底都是人才的竞争。能否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已成为一个企业,乃至一个地区、一个国家得以生存和发展的关键。  【关键词】 企业;人才  一、靠事业留人  1、要建立积极向上的企业文化。企业文化是激励员工的精髓,是开启员工主动性的成功钥匙。惟有建立了企业文化,以文化赢人、育人,
期刊
【摘 要】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交通事业也不断进步,公路桥梁的交通流量迅速增加,车载负荷对公路桥梁的压力越来越大。虽然我国道桥建筑材料和技术有了较大发展,但是由于我国公路桥梁的管理中一直是重视建设,忽视养护,道路桥梁的维护和管理工作相对落后,要进一步完善道路桥梁的养护管理,改进养护措施。  【关键词】 公路桥梁;养护管理;养护措施  公路交通是衡量国家或地区经济实力和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随着
期刊
【摘 要】 混凝土是现代化工程项目建设中的主要施工材料之一,因其具有稳定性好、强度大等优点,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高性能混凝土是在原有混凝土的基础上掺入一些外加剂,从而提升其性能,在工程项目施工中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本文就高性能混凝土在公路大桥中应用的相关问题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高性能混凝土;公路大桥;工程应用  高性能混凝土由于本身具有优质的建筑特性,适应房屋比较广,因此得到了国内外人士
期刊
【摘 要】 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不仅使得人均GDP总值大大增加,同时带来了一系列副产物的快速发展,而公路建设就是其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本文首先对公路施工技术管理的重要性进行综述,并结合工程技术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具体探讨公路施工技术管理水平如何提高的相关措施。  【关键词】 公路施工;技术;管理  引言:  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我国的公路施工建设也随之不断发展。公路施工是一项施工较为复杂、
期刊
【摘 要】 由于电缆具有受环境影响小、不占地面空间、不暴露目标、安全性好、可靠性高等一系列的优点,其在铁路电力贯通线中的使用比例不断上升。高速铁路采用纯电缆贯通线路提高供电可靠性的同时,也对贯通线路的供电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关键词】 高速铁路;10kV全电缆电力贯通线;调压技术  引言:  高速铁路由于其速度快,如果不幸发生事故,就会造成非常严重的事故,并且由于高速铁路的特殊性,在事故的救
期刊
【摘 要】 高性能混凝土是新兴技术的结晶,是在社会总体技术水平发展和客观需要的背景下诞生的。从被应用之初,就表现出来良好的工程性能和技术性。随着当前道路桥梁建设难度的日趋加大,建设环境的日趋复杂,高性能混凝土必然会担负更重要的角色,得到更广泛的运用。本文对道桥施工中的混凝土施工技术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道桥;施工;混凝土;施工技术;应用  高性能混凝土在道路桥梁建设中应用的十分广泛。而且它具
期刊
【摘 要】 再生利用是当今时代的主题。本文首先阐述了废旧沥青砼再生利用的现状,然后探讨了旧沥青混合料再生利用的原理,最后对废旧沥青混合料热再生实验研究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城市;污水处理;引进技术;设备  一、前言  道路废旧沥青砼再生利用直接影响着市政道路的发展。虽然我国在此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依然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需要改进。在科技不断发展的新时期,加强废旧沥青砼再生利用技术的提高,对
期刊
【摘 要】 市政道路桥梁工程施工有许多特点:由于在城市,人口密度大,所以对于质量的要求很高;在城市内施工,工期也会比较紧,因为过长的工期直接影响很大数量的城市居民的生活和生产;另外城市中市政道路桥梁的施工涉及的专业也比较多,比如供水供电线路、排污管道涵洞以及通信电缆的埋设等都会涉及到,因此也会比较复杂需要跨行业跨部门进行配合;在城市中进行的道路桥梁工程施工由于与市民距离较近,容易对市民造成损失,所
期刊
【摘 要】 针对桥梁地段CRTSⅡ型板式无砟轨道发生涨拱导致轨道板离缝问题,本文对此进行了原因分析,并给出了运用放散注胶、植筋处理的方式对桥梁上CRTSⅡ型板式无砟轨道板离缝进行修复的方法。结合实际操作,对今后此类病害修复工作提出了几点建议,如加强温度及轨道几何形位的监控以及在温度荷载作用下的轨道相应研究等,以期为同行业相关问题的处理提供一定的经验支持。  【关键词】 桥梁;CRTSⅡ型板;轨道板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