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是早就提出的教学理念,文字不仅仅是传递信息的工具,也是表达情感的方式。小学语文的学科教育总是更强调知识性内容的学习,而忽视学生情感经验的积累。情感教育不仅是小学语文德育教育的基础,而且对语文知识和技能的学习有很大的促进作用。本文聚焦小学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的渗透与实施,正是从教学实践的角度,探索情感教育的意义与实施方法。
关键词:小学语文;情感教育;教学;渗透与实施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47-218
引言
言以传情,词以达意,语言本身就承担着传递情感的功能。而情感对于学生,甚至对于所有人,都是非常重要的心理功能,既是推动人们完成某一行为的内在动力,也是对生活美好的一种表达。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既是提升学生语言能力的有效方法,也是丰富学生生活经验、增强学生情感感受力的重要途径。教师应该积极探索情感教育的实施办法,让其真正成为小学语文教学的一部分。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的理念
所谓情感教育,就是指教师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通过教学内容,与学生建立起的一种思想和情感的共鸣。学生通过教材内容和教师语言,感受文字所传达出的情感。教师借助情感教育加深学生对教学知识的感受和记忆,同时为语文课堂德育功能的展开打好基础。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并不只是对小学语文教学方法的创新,而是从对语文学科、汉语文化的角度,对语文教学更全面、立体的阐述。长期以来,我国小学语文教育都更加强调语文知识的传授,很少重视精神层面、价值观方面的培养。甚至很多小学语文教师认为,小学生自身人格发展、思维能力都尚未发展完全,进行太高深的价值观培养并没有太高价值,相反,当学生到达一定年龄后,自然会理解文章内、学习中的感情内核。但事实上,学习和生活中的各种小事、细节,都有可能会大大影响小学生人格形成和三观建立。情感教育并不应该是等到学生做好心理准备之后才开始进行,而应该是通过持续不断的影响和触动,帮助学生心理和思维更好地发展,并借着情感教育对加深对文字传达出的情感和身边存在的感情的感受。
二、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的意义
在小学语文阶段,渗透情感教学,对学生的学习和成长、师生关系的培养都有多重意义。
首先,在学生方面,情感教育能够调动学生参与语文课堂的积极性,提高学习效率。相比于中学生,小学生对教师的崇拜和信服是带着本能天性的,教师的夸奖和赞美对学生的影响非常大。情感教育也是同样的道理,教师通过语言对情感进行描述渲染,学生对这种感情的体会也会随之加深,从而对文字的理解更加深刻。教师的带动,也让学生对课堂环境的融入更加深刻,更加投入地加入到学习之中。同时,情感教育的渗透,也让原本冷峻、严肃的课堂蒙上一层和蔼、亲和的面纱,让学生降低心底的戒备与抵触,更快速地适应课堂节奏。对小学生来说,克服课堂压力、适应学习生活,是一项非常重要且困难的任务,情感教育正好可以作为小学生适应课堂教学方式的契机和方法。而放松、舒适的学习心态,正是提升小学生学习效率的关键。
其次,在师生关系方面,情感教育需要借助教师的语言引导,更需要学生的积极配合。教师通过观察学生的反应,调整教学节奏;学生跟随教师的引导,增强情感感受。师生之间的交流虽然看似没有增加,但事实上对彼此的关注却迅速提升,同时两者之间的关注和交流,都是借由情感进行连接的,这种交流往往比语言更加有效。另外,教师通过感受小学生单纯而炽热的感情,可以更快速地了解学生的性格特点,学生通过教师细腻而复杂的情感,產生亲密感,对教师的感情中由尊敬转变为敬爱。
三、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的策略
1.教师努力提高自身情感素养
情感素养也是需要培养,并且可以培养的。要想在教学过程中感染学生,让学生体会到更深层次的情绪情感,教师首先要自己充满丰沛的感情。教师可以在日常的教学、学习、生活中,加强情感训练,多接触、多倾听、多感受,让自己多沉浸到丰富的感情环境中去,比如,欣赏音乐、电影、电视剧、小说等。除了自身情感素养外,教师还要关注学生的个性思维和想法特点,注意与学生沟通的态度和方式,以积极乐观的态度感染和影响学生。情感是人与人之间最共通的交流方式,教师以自己的真情实感去与学生构建联结,学生一定能够感受到教师的热忱心意。
2.充分发掘教材中的情感元素
教材课文一般都是符合学生年龄发展特点、蕴含丰富情感的文章,尤其是部编版教材,更是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进行了进一步汇编和调整。教师在讲解教材文章时,要充分发掘文章中的情感元素,借助情感教育,加深学生对文章的理解。比如,在学习《邓小平爷爷植树》一文时,在完成生字、生词的简单识记后,教师可以通过对课文富有感情的朗读,让学生深刻体会邓小平爷爷对待植树的认真,并在心中树立起对革命前辈的鲜明印象。然后教师再通过引导,帮助学生建立认真的学习态度,从而深化对这一文章的理解。
3.创设情感丰富的教学情境
借助生活情境进行教学引导,是各个学科都会采用的教学方式。在小学语文的课堂上创设教学情境,本身就是通过情感氛围的营造,让学生自然地沉浸到教学内容之中。进一步丰富教学情境的情感,不仅是让学生感受情境氛围,而且是让学生借由情绪感染,成为情境的一部分。比如,在学习《妈妈睡了》一节时,教师可以提前让学生提供自己与妈妈的合影,再利用多媒体设备进行播放,并让大家回忆并讲述一件自己与妈妈的小事,然后再正式开始本节课的学习。通过前期氛围的营造,让学生带着对妈妈的深厚感情,体会这篇课文中,那份对妈妈的理解与爱。
结语
情感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既是途径,又是目的。情感教育对学生情感的激发、语文能力的培养,以及社会性的发展都具有极为重要的促进作用。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的思想理念,既是对教学内容的进一步诠释,也是对教学方法的创新发展,更是对德育教育的贯彻执行。但就目前小学语文的课堂教学,情感教育仍有很长一段路要走,其实施办法也需要更多小学语文教师进行探索和完善。
参考文献
[1] 潘小梅.充分发挥小学语文课堂中情感教育的作用[J]. 学生之友(小学版),2011(05).
[2] 隋玉双.语文阅读教学之情感教育[J]. 东方企业文化,2011(14).
[3] 陈先林.浅谈情感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J]. 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0(05).
[4] 周丽娜.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理念与实践[D]. 东北师范大学,2007.
关键词:小学语文;情感教育;教学;渗透与实施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47-218
引言
言以传情,词以达意,语言本身就承担着传递情感的功能。而情感对于学生,甚至对于所有人,都是非常重要的心理功能,既是推动人们完成某一行为的内在动力,也是对生活美好的一种表达。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既是提升学生语言能力的有效方法,也是丰富学生生活经验、增强学生情感感受力的重要途径。教师应该积极探索情感教育的实施办法,让其真正成为小学语文教学的一部分。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的理念
所谓情感教育,就是指教师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通过教学内容,与学生建立起的一种思想和情感的共鸣。学生通过教材内容和教师语言,感受文字所传达出的情感。教师借助情感教育加深学生对教学知识的感受和记忆,同时为语文课堂德育功能的展开打好基础。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并不只是对小学语文教学方法的创新,而是从对语文学科、汉语文化的角度,对语文教学更全面、立体的阐述。长期以来,我国小学语文教育都更加强调语文知识的传授,很少重视精神层面、价值观方面的培养。甚至很多小学语文教师认为,小学生自身人格发展、思维能力都尚未发展完全,进行太高深的价值观培养并没有太高价值,相反,当学生到达一定年龄后,自然会理解文章内、学习中的感情内核。但事实上,学习和生活中的各种小事、细节,都有可能会大大影响小学生人格形成和三观建立。情感教育并不应该是等到学生做好心理准备之后才开始进行,而应该是通过持续不断的影响和触动,帮助学生心理和思维更好地发展,并借着情感教育对加深对文字传达出的情感和身边存在的感情的感受。
二、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的意义
在小学语文阶段,渗透情感教学,对学生的学习和成长、师生关系的培养都有多重意义。
首先,在学生方面,情感教育能够调动学生参与语文课堂的积极性,提高学习效率。相比于中学生,小学生对教师的崇拜和信服是带着本能天性的,教师的夸奖和赞美对学生的影响非常大。情感教育也是同样的道理,教师通过语言对情感进行描述渲染,学生对这种感情的体会也会随之加深,从而对文字的理解更加深刻。教师的带动,也让学生对课堂环境的融入更加深刻,更加投入地加入到学习之中。同时,情感教育的渗透,也让原本冷峻、严肃的课堂蒙上一层和蔼、亲和的面纱,让学生降低心底的戒备与抵触,更快速地适应课堂节奏。对小学生来说,克服课堂压力、适应学习生活,是一项非常重要且困难的任务,情感教育正好可以作为小学生适应课堂教学方式的契机和方法。而放松、舒适的学习心态,正是提升小学生学习效率的关键。
其次,在师生关系方面,情感教育需要借助教师的语言引导,更需要学生的积极配合。教师通过观察学生的反应,调整教学节奏;学生跟随教师的引导,增强情感感受。师生之间的交流虽然看似没有增加,但事实上对彼此的关注却迅速提升,同时两者之间的关注和交流,都是借由情感进行连接的,这种交流往往比语言更加有效。另外,教师通过感受小学生单纯而炽热的感情,可以更快速地了解学生的性格特点,学生通过教师细腻而复杂的情感,產生亲密感,对教师的感情中由尊敬转变为敬爱。
三、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的策略
1.教师努力提高自身情感素养
情感素养也是需要培养,并且可以培养的。要想在教学过程中感染学生,让学生体会到更深层次的情绪情感,教师首先要自己充满丰沛的感情。教师可以在日常的教学、学习、生活中,加强情感训练,多接触、多倾听、多感受,让自己多沉浸到丰富的感情环境中去,比如,欣赏音乐、电影、电视剧、小说等。除了自身情感素养外,教师还要关注学生的个性思维和想法特点,注意与学生沟通的态度和方式,以积极乐观的态度感染和影响学生。情感是人与人之间最共通的交流方式,教师以自己的真情实感去与学生构建联结,学生一定能够感受到教师的热忱心意。
2.充分发掘教材中的情感元素
教材课文一般都是符合学生年龄发展特点、蕴含丰富情感的文章,尤其是部编版教材,更是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进行了进一步汇编和调整。教师在讲解教材文章时,要充分发掘文章中的情感元素,借助情感教育,加深学生对文章的理解。比如,在学习《邓小平爷爷植树》一文时,在完成生字、生词的简单识记后,教师可以通过对课文富有感情的朗读,让学生深刻体会邓小平爷爷对待植树的认真,并在心中树立起对革命前辈的鲜明印象。然后教师再通过引导,帮助学生建立认真的学习态度,从而深化对这一文章的理解。
3.创设情感丰富的教学情境
借助生活情境进行教学引导,是各个学科都会采用的教学方式。在小学语文的课堂上创设教学情境,本身就是通过情感氛围的营造,让学生自然地沉浸到教学内容之中。进一步丰富教学情境的情感,不仅是让学生感受情境氛围,而且是让学生借由情绪感染,成为情境的一部分。比如,在学习《妈妈睡了》一节时,教师可以提前让学生提供自己与妈妈的合影,再利用多媒体设备进行播放,并让大家回忆并讲述一件自己与妈妈的小事,然后再正式开始本节课的学习。通过前期氛围的营造,让学生带着对妈妈的深厚感情,体会这篇课文中,那份对妈妈的理解与爱。
结语
情感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既是途径,又是目的。情感教育对学生情感的激发、语文能力的培养,以及社会性的发展都具有极为重要的促进作用。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的思想理念,既是对教学内容的进一步诠释,也是对教学方法的创新发展,更是对德育教育的贯彻执行。但就目前小学语文的课堂教学,情感教育仍有很长一段路要走,其实施办法也需要更多小学语文教师进行探索和完善。
参考文献
[1] 潘小梅.充分发挥小学语文课堂中情感教育的作用[J]. 学生之友(小学版),2011(05).
[2] 隋玉双.语文阅读教学之情感教育[J]. 东方企业文化,2011(14).
[3] 陈先林.浅谈情感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J]. 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0(05).
[4] 周丽娜.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理念与实践[D]. 东北师范大学,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