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弄扁舟去了

来源 :野草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ying288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栗河上有几条船,远远望去,像几片菜叶子。杨捉鱼从办公室出来,走到河边,看到其中一条船上站着一个女人,穿红色旗袍,人望夕阳,手机对着自己唱歌:唔喂,风儿呀吹動我的船帆。恍惚间,杨捉鱼以为是妻子,但仔细看女人随风飘拂的刘海,却又不是,想是租船拍抖音的。栗河治污,遍植水草,河水变得清澈,鱼多起来,人也敢吃河里的鱼了,不少人拿着钓竿坐在河边,对着河水聚精会神。正是春天,万物有了生气,走在夕阳下,杨捉鱼觉得人清爽了许多。流动舞台车停在文化馆旁边,边上是大片的空地。整个拆迁区只剩下文化馆和电影院,原来是挺辉煌的建筑,其他房子拆除后,没有粉刷的后墙露出粗砺的沙子,像卸妆后的女人,有些羞愧,还有些认不出自己的惶惑。空地上过去长满野草,现在铺了碎石,那些在荒草里出没的野狗野猫也不见了。几个年轻演员往皮卡上搬道具和服装,装道具和服装的箱子经了年头,橘黄色磨淡,但擦拭得干净,尚存隐隐的光泽,有个演员对着箱子甩了甩头发。杨捉鱼上了师弟的车,在副驾坐好。师弟说,哥哥好。师弟总是称自己弟弟,叫他哥哥,让杨捉鱼时常感觉自己坐在梁山泊聚义厅,山下水泊亮光闪闪,四面山风劲吹。他转头和后座上的演员打招呼。几个演员都画好了妆,小吴双眼圆睁,夕阳透过车窗照进来,他脸上的油彩有些晃眼。小吴用戏曲念白的腔调和杨捉鱼打招呼,下官吴亦凡,给杨主任请安。旁边的小姑娘噘起嘴,用兰花指点着小吴的头说,你又占我便宜,不准你再用我老公的名字。杨捉鱼笑笑,想那姑娘应是吴亦凡的粉丝,自己年轻时喜欢周星驰,他的电影一部没拉下,后来拍的烂片也到电影院捧场,却远没到粉的程度。杨捉鱼拱手叫小吴免礼,安座。车子开动,他们向着一个叫火连坡的村庄进发,师弟的老家就在那里。这次送戏下乡,杨捉鱼作为荆河戏《白衣天使》的主创,跟着剧团去看看效果。师弟导演,给他安排了一个小角色,说,哥哥,你也要过过唱戏的瘾。杨捉鱼说行,听他安排。《白衣天使》主要讲发生在疫情期间的事,现在疫情已经散去,但那些隐痛,还留在杨捉鱼的心里。
  杨捉鱼靠在椅背上,后座两个姑娘说着话,小吴时不时插两句,笑声在车里回荡。杨捉鱼按下车窗,风吹进来,同时进来的是油菜花浓郁的香味。大片的金黄一掠而过,让人想到梵高向日葵的油画。杨捉鱼想,梵高拿着那只被自己割掉的耳朵跑向原野,大片的向日葵静默不语,整个原野天堂一般,他丢掉耳朵,支起画布,专心作画而忘了疼痛。杨捉鱼有时沉浸在创作中也会忘了周围的世界,妻子在阳台上叫他,捉鱼兄,桂花开了呢!一会儿又惊奇地说,捉鱼兄,滴水观音真的滴水了。儿子在旁边学话,捉鱼兄,桂花开了呢!他听不到儿子和妻子说话,只能听见各种角色在他的剧本里叫喊。妻子也不怨怼,仿佛捉鱼兄只是她习惯性说出的名字,如果反过来说也行,譬如说滴水观音,捉鱼兄开了呢!然后拿了花洒,哼着歌给花浇水。儿子在旁边蹦蹦跳跳,跑到书房,像猫样蹭上他的腿。
  不知不觉间,火连坡到了。村庄紧挨一座石山,村民房屋沿山而建,外墙都刷得雪白。一块巨大的岩壁像是人工凿就,高悬于村庄之上,下面是一大片空坪。流动舞台车开到空坪中央,后厢挡板铺展开,六米宽八米长,是个简易舞台,没有后台,没有化妆间,两侧搭了铁梯,供演员上下。月亮在树梢上,整个村子朦朦胧胧。空坪里没有什么观众,几个小孩子正追赶打闹。倒是有个小伙子,袖着手,两挂鼻涕像火车在隧道里进进出出。走过来两个老头,一个头发全白了,佝腰拖着一个音箱。音箱装了滑轮,像一个拉杆箱,可能是平时跳广场舞放音乐的。另一个老头穿着米白色夹克,也许是月光的缘故,脸上皱纹不太显眼,看上去不那么老,拿着话筒喊,王娭毑,李老倌,县里送戏来了,来看戏。师弟过去和他们打招呼,白发老头问,毛头,今天唱什么戏?师弟说唱《白衣天使》。老头说喜欢沉香,想看《劈山救母》。师弟说下次送戏的时候再唱。小伙子走过来,把袖着的手拿出来和师弟相握,说,王毛头,我代表党和人民感谢你。师弟说,首长辛苦了,应该的应该的。两个老头向另外一个方向走去,滑轮在水泥地面上发出声响,但很快被喊话的声音淹没。疫情泛滥时,杨捉鱼看过一些地方的宣传视频,条件好的开着小车,打开天窗,拿着喇叭喊话,条件差的坐在三轮车里敲锣喊话,火连坡这里可能是拖着音箱喊话吧。杨捉鱼问过师弟,那个显得年轻的老头果然是村书记。师弟说,哥哥,年轻人都出去了,条件好的在兰城买房安家,家境差的继续在外打拼。杨捉鱼问,那年轻人怎么回事?师弟说,小时发烧,没想到是脑膜炎,耽误治疗了。说话间,小伙子的母亲走过来,披了一件衣服在他身上,又用手轻轻拂去他头发上的草屑。
  舞台上响起锣鼓,二胡的声音也响起来,小姑娘们咿咿呀呀地试音。一会儿之后,稀稀拉拉来了一些老人和小孩。月光渐渐明亮,演出开始。两个小姑娘扮演护士,白衣,白色燕尾帽,在舞台上如穿梭般急速行走。杨捉鱼反串不太讲情理的婆婆,媳妇被抽调到发热科,婆婆却不想让她去。杨捉鱼亮相,念白:
  太阳出来一把火
  那恶婆娘就是我
  念完白,杨捉鱼突觉心酸,排练时没这感觉,现在忽然有了。一瞬间,杨捉鱼觉得母亲到了他身后,轻手轻脚,如灵魂越过空谷。当初写剧本时,杨捉鱼想过母亲,她有时的确有些不讲情理。父母经常吵架,就像饭后抽烟或者吃一个水果样,不会激烈到动手的程度。但两个人嘴巴上都挂着刀子,刀光往对方的心窝猛扑。在杨捉鱼看来,很多时候是母亲不讲情理。鬼节时,父亲到月台买纸钱回来,母亲说他一坨晦气,看上去是被悖时鬼附体了。父亲回一句,被你附体了。母亲气得不行,刀子连绵不绝,一把把飞向父亲。表弟刘成功消失那年,父母离婚,母亲一个人搬出去。父亲像是习惯了刀子扎心,离婚后桌上总摆着酒,对面凳子上坐着杨捉鱼小时玩过的布猴子,是母亲给他的生日礼物。父亲举起杯子和布猴子说话,有时轻言细语,有时恶语相向。父亲没想到,酒是更厉害的刀子,过肚穿肠,竟把他扎倒在仙眠洲上。母亲后来找了个老头,看上去精神了不少。从办公室望出去,杨捉鱼能看到母亲在兰城公园跳舞,广场舞,鬼步舞,都能来。母亲跳舞特别投入,跳《小背篓》,歪着头,把手贴在脸上,神情天真,像是回到了幼儿园。杨捉鱼有次看到母亲和老头背着几个布娃娃,背影欢天喜地,想是刚从超市里抓的。有次突然接到老头电话,说,你母亲殁了。杨捉鱼回不过神,问老头,母亲怎么了。老头又说,心梗,送到医院就殁了。等杨捉鱼赶到医院太平间,母亲已经睡在水泥台子上,双眼紧闭。她穿着一件底色青黑的寿衣,上面有五只蝙蝠围着一个变形的寿字。母亲爱美,她一定不喜欢这种俗气的衣服。杨捉鱼想到小时候,母亲总是打扮得清清爽爽,有条连衣裙,上面缀着淡蓝色的小碎花,母亲喜欢,杨捉鱼也觉得好看。母亲叫他,幺儿,肚子饿不饿,妈妈给你煎鸡蛋。幺儿,把衣服穿好,不冻着了。长大一点,母亲叫他的名字,杨卓越,作业做好啊。母亲带着芷城那边的口音,听上去像是在叫他杨捉鱼。在殡仪馆,杨捉鱼看到母亲从烟囱里出去,他跑到外面,一道青烟直直地往天上走。青烟中传来母亲喊他的声音,幺儿,捉鱼。声音隐隐约约,似有无限委屈。杨捉鱼还是把母亲的骨灰盒和父亲的放在一起,心想,在僻静的仙眠洲,两个人争争吵吵,总好过那冷火秋烟般的寂寞。得闲时,杨捉鱼骑上单车,然后喊船过澧水,过河后穿过大片的草丛,在父母坟前坐下,看书,看云,看风梳理野草。他想在坟前栽一棵树,再弄一个木质长椅,鸟儿在树上栖息,自己坐靠长椅,在树木摇曳的浓荫里构思剧本,或者什么也不做,就在长椅上睡一觉。   儿此去不是为把名扬
  儿此去也不是保边疆
  儿此去也似是上战场
  儿此去啊,为的是把病毒杀光
  两个小姑娘侧身站立,右手曲拐前顶,上臂和小臂形成一个三十度的角。杨捉鱼对媳妇挥手,目光满含眷念,望着她走入木板后面的医院。走下舞台,杨捉鱼闻到更加浓郁的油菜花香。不远处有一排树,高高低低,在月光下影影绰绰,如山岭起伏的轮廓。舞台上,扮演媳妇的护士照顾小吴扮演的病人。在隔离病房里,小吴胡搅蛮缠,一会叫护士给他拿这个,一会叫护士给他拿那个。小吴的家人托人给他送来一盒饭,小吴叫护士给他打开。护士听到有人在喊,看了小吴一眼,匆匆地跑开。小吴的病情突然恶化,呼吸急促,竟然死了。护士过来,看到病床旁边的柜子上搁着那盒没有打开的饭,看着小吴,内疚地哭出声来。
  杨捉鱼和妻子开了一瓶红酒,正是黄昏,夕阳的余晖从北窗进来,静静地铺在餐桌上。两杯酒喝下去,杨捉鱼笑话说妻子像个灯笼,里面红烛摇曳。妻子反驳说,你呢,炸弹黑。儿子坐在地上玩拼图,听到妻子说炸弹,问哪里有炸弹。正说笑间,妻子接到电话,假期取消,要回医院上班,并要求她做好十天半个月不回家的准备。妻子收拾换洗的衣物,出门时,抱起儿子亲了又亲,又和杨捉鱼拥抱。妻子拉着箱子等电梯,杨捉鱼望着她。电梯到了,妻子向他挥手,要他在家照顾好自己和儿子。
  如果我没回来,那就是弄扁舟去了。
  电梯门缓缓关上,杨捉鱼看到妻子的笑里隐藏着一点落寞。
  以往,杨捉鱼和妻子讨论最想做的事是什么。妻子说想开一家奇异服装店,卖各种各样奇异的衣服,譬如益智衣,穿上就是高智商,或者是治愈衣,不管什么病穿上这衣服就好。杨捉鱼说,我想要一件隐身衣,随时躲在里面,谁也看不到。妻子看看杨捉鱼,说可以考虑给他穿一件疯衣,这样周末的时候可以到合口精神病院去探望他。我眼泪汪汪,你一脸迷惘,好玩。妻子被自己的想象逗笑了。杨捉鱼说,说点现实的吧。妻子蹙眉思考,说,想到河里划船。杨捉鱼想想,在河里划船也是挺好的,阳光,一点点风。他说,到河里划船有什么稀奇的?只要得空就可以去。妻子说,划船时会想到小时候唱的歌,让我们荡起双桨。杨捉鱼说,划船的时候我唱给你听。妻子说,也不是一定要唱那首歌,只是想到那句歌就会回到童年,无忧无虑,一脸阳光。杨捉鱼知道妻子的压力比自己大,于是对妻子说,李白说过,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妻子唱了李荣浩歌曲中的两句:如果时光能重来,我想学李白。又说,我喜欢这个,弄扁舟,我要弄扁舟。妻子问他最想什么,難道是克罗地亚的白鹳?陈美娣早已回到克罗地亚,两人很少联系。有时看她发朋友圈,不管什么内容,杨捉鱼只是默默地点个赞。自己最想做的事是什么呢?去年秋季在石首天鹅洲,他去领一个民间的麋鹿剧本奖。举起奖杯的瞬间,几只天鹅在河边的滩涂起飞,洲上芦苇摇曳,其间似有麋鹿出没。台下响起掌声,就在那一瞬间,他体验到以前从没有过的愉悦和成功感。难道自己最想做的事就是一次次举起奖杯,想想却又不是。他想起加缪《鼠疫》里的一句话:他们现在知道,要是说在世上有一样东西,可以让人们向往,并且有时还可以让人们得到的话,那么,这就是人间的柔情。于是说,我最想做的事,就是和你一起弄扁舟。这句话过于柔情,妻子仰头,似要把泪水逼回去,一会却又笑了,眼睛看向卧室的方向,说,走啊,捉鱼兄,弄扁舟去。
  卧室里没有开灯。杨捉鱼拿出手机,十一点二十三分。月光把窗台栏杆的影子投射到被子上,像是无边原野里的黑色栅栏。他走到窗台边,把手拢起放在嘴上,黑色栅栏边出现了一个无声呐喊的人影。他又望向窗外,街上店门紧闭,只有路灯还亮着。栗河小桥桥拱装了霓虹灯,以往看去像挂在桥上的彩虹,此刻靠近南岸的灯可能接触不良,熄灭了,但北岸的半边彩虹闪烁,像不停向舞伴伸出手的舞者,但舞伴坐在黑暗里,永远不肯伸出应答的手。月光明亮,能看到远处澧水河对岸的大堤,一辆摩托车从东往西走,车灯如同骑车人提着的小小灯笼。车子往高处走,缓慢,从容不迫的味道,车灯变成天上的一颗孤星。街上有人大声唱歌,你和他还在藕断丝连,让我心底的爱火熄灭。可能是从夜市归来的饮者。这样看了一会,还是没有睡意。他有点想儿子,昨天打电话吵着要回来,说外婆家里没有爸爸,没有妈妈,一点都不好玩。杨捉鱼正写一个剧本,兰城木器行的少爷早年留学日本仙台学医,隐约见过鲁迅先生。少爷在日本生情,并留下一子。后回国继承祖业,守着一铺子木器过日。抗战爆发,兰城沦陷,成了中年男人的少爷没有逃走,每天还是靠在柜台上看天空。一个春日午后,他点燃一支烟,突然发现几米外,有个日本兵端着枪对他瞄准。闭着左眼,左脸肌肉往上提,嘴角略向右歪。那人眉眼有说不出的熟悉和亲切,他心里咯噔一下,是当初留在日本的孩子。右边脖子里的黑疤,自己也有一块,像跳跃着的黑色火焰。他有些愧疚,只记得儿子两岁的时候,在松岛湖带他划过一次船,当时樱花盛开,白色水鸟绕着朱红色的福浦桥飞来飞去。女人微微仰起脸,去嗅飘来的樱花香,儿子却在桨声花影里睡着了。剧本写到这里卡住了,是让枪声响起,还是就到这里戛然而止,他拿不定主意。从剧本里出来,杨捉鱼想,儿子长大后会不会理解他和妻子,会不会对他举起枪,里面装满冷漠做的子弹,然后对着他一个点射。
  杨捉鱼又拿出手机,点开微信,给妻子发了一条信息:我弄扁舟去了。
  走到小西门,街上车辆稀少,偶尔经过一辆,如同腾起的烟雾倏忽远去。过铁路道口,杨捉鱼想起表弟刘成功。年少时,两人常在这边玩耍,有时沿着铁轨走出很远,铁路边是陌生的村庄,看着昏黄的阳光,杨捉鱼常常以为到了另一个世界,但又有一种曾经来过的感觉,特别是两个白色的烟囱,如在他的梦里吐烟。刘成功把耳朵贴在铁轨上,然后告诉他火车就要来了。两个人站在铁轨上,等火车靠近的时候才跳下来。如果你还在,杨捉鱼嘀咕了一句,还会不会和我一起站在铁轨上?铁轨在月光下闪着冰冷的光,杨捉鱼看到刘成功赤脚在上面走了一个舞蹈里面的跳步,像是走钢丝的人炫技。他给妻子发了一条语音,快到河边了,船老大在催我呢,还说我神经病,深更半夜划什么船。船老大你知道的,发小,上次喝多了,我送他回去,他吐着酒气,说要给我集资二十块给你拉双眼皮。他这是笑话你眼睛小,哈哈。他点开自己的语音,声音听上去有点奇怪。突然来了一阵风,天上的云一会儿把月亮完全笼罩,一会儿又把月亮放出来。光影隐现,杨捉鱼感觉自己走在某部戏剧中。像舞台上的追光灯,但光不是总追着我。杨捉鱼又给妻子发微信。儿子出生是一道光,可是我们的狗却走了。你说那只鹦鹉是不是和狗产生了感情,狗走后,它竟然不吃不喝,还在那里模仿狗对着门叫。汪,汪。杨捉鱼又点开自己的语音,汪,汪,声音冲出手机屏幕,在夜里蔓延。   河坡上青草薇蕤,杨捉鱼看到草丛里有把椅子,上面坐着一个光头。他心里咯噔一下,仔细看看,是个模特,椅子是可以升降的理发转椅,凳面破烂,黄色海绵包抄了模特的屁股。走到一棵垂柳下,杨捉鱼用荆河戏里白素贞的腔调喊,船家,过河则个。我靠,捉鱼兄,你终于来了。水也要睡觉的呢,你有没有考虑过水的感受?一条黄色的胡子鲢坐在河边,嘴里的烟头明明灭灭,声音却是船老大的。走近一看,船老大穿了一件美人鱼的衣服,水气弥漫,鳞片闪闪。吓着你了?老子今天临时客串了一把美人鱼,来不及换衣服就被人拖去喝酒了。游客说,没见过这么丑的美人鱼,我靠。要脚踏船还是小划子?杨捉鱼要了小划子,心想,脚踏船是哪咤的,他会唱让我们踩起双轮。
  河水和月光浩渺一片。杨捉鱼觉得自己在月亮里行走,但他意识到月亮里只有无尽的荒野,并没有桂花树。妻子如果在月亮上,不会喊他,捉鱼兄,桂花开了呢。那她会说什么呢?妻子不是矫情的人,肯定也不会说,啊,捉鱼兄,你看,无边无际的荒野。妻子会说什么呢?代表月亮消灭你?他使劲想,总找不到一句适合妻子的台词。小船往前走,能听到水草轻舔船底的声音。让我们荡起双桨。他反复哼着这句歌词。妻子说唱这首歌能回到过去,他恍然觉得,左边的河水是过去,右边的河水是未来,正对着的河水便是此刻。妻子在左边,委屈地给他打视频电话。网上有篇文章,说妻子作为医护人员,为人冷漠,工作不负责任,连给病人打开饭盒都不愿意。病人有力气还会求你吗?可怜的病人,临死前连吃一口饭的愿望都得不到满足。
  捉鱼兄,我想弄扁舟。
  我和儿子都在等你,等你回来我们一起去弄扁舟。
  捉鱼兄,你还记得天主教堂吗?
  杨捉鱼当然记得,有段时间,他创作陷入瓶颈,想找个地方使自己安静。朋友给他在兰城西郊的天主教堂安排了一个房间,他晚上有时就住在那里。有次妻子去看他,他们沿着教堂外面的小路往北走,一直走到小山上。火车穿过脚下的隧洞,蜿蜒远去。从山上往下俯瞰,兰城灯火辉煌,两人心里生出无来由的感动。西风穿空而过,杨捉鱼从后面抱紧妻子,下巴抵在她肩上。看向四周,塔吊林立,在建的高楼在夜色里好像端着枪。妻子说,如果那些塔吊开火怎么办?杨捉鱼走到妻子前面,说,我给你挡著。回来时,教堂被夜色掩映,高大的门墙一片模糊,只有屋顶的十字架闪着光。妻子说教堂像他父亲的药箱。捉鱼兄,奇怪的很,到教堂怎么就像到医院上班一样?杨捉鱼说因为医院也有十字。妻子又问,你知道医院为什么以十字架做标志吗?杨捉鱼隐约知道一点,好像是某个传教士把国外的医术引进中国,救了很多人,后来建医院时,把十字架作为标志,这样一路沿用下来。
  杨捉鱼对妻子说,我当然记得,怎么了?
  妻子在手机里叹息,说,我也需要救赎。
  杨捉鱼正想安慰妻子,她却把电话挂了。
  小船到了多安桥,桥的右侧以往是殡仪馆,拆迁后,连同附近的几十亩地都栽了桃树。据说桃木有辟邪功效,这样鬼魂便不会在此作祟。桃花开时,不少人在里面赏花,拍照。杨捉鱼想,赏花的时候,妻子会不会像他剧本里的日本女人一样微微仰起脸?她的眼睛细长,倒是和樱花很配。
  河水突然一阵响动,水花翻涌,一条银色的鳡鱼跃出水面。鳡鱼上坐着一个人,穿黑色西装,里面白色衬衫上打着黑色领结,像婚礼上的司仪。再仔细一看,那人手里拿着布猴子,正是父亲。杨捉鱼喊,爸爸,你怎么在这里?父亲脸上表情模糊,声音却很清晰,我和你妈妈抓娃娃去,她现在对这个特别上瘾。杨捉鱼说,你们现在还好吗?父亲说,很好,你妈妈现在对我百依百顺。杨捉鱼说,妈妈说你两句,你就受了吧,不要老是争争吵吵。父亲说,儿子,你的心也要放宽一点。杨捉鱼说知道。过了一会,母亲也来了,她骑在一条细长的针嘴鱼上。那鱼黑背圆颌,像杨捉鱼有次上班时见到的一只鸟。那天,他走到二楼半楼梯时,听到砰地一声。他快走几步,上到三楼,一只鸟躺在地上,长喙无力地搭在地面,身边血迹洇染。过了几天,杨捉鱼又看到同样的一只鸟,个头略小,在走廊里来回走动,像是在寻找什么。鱼是水里飞行的鸟,杨捉鱼不知是从哪里看到过这句话,他想,鸟死后都会变成鱼吧,或者,鱼死了,它的灵魂会化成鸟在天上飞。母亲说,我到太平洋去了。杨捉鱼想起自己大概七八岁时,母亲带他到河边放风筝。看着浩渺的河水,他问母亲河水流到哪里去。母亲说,百川归海,最后到太平洋。杨捉鱼当时想着自己坐着木盆在水里漂荡,最后来到太平洋,海水无边无际,只有无数鸥鸟翻飞。杨捉鱼喊妈妈,母亲看了他一眼,没有和他说话,她捏捏针嘴,鱼像摩托艇一样划开水浪。父亲在后面喊,败家娘们,等等我。杨捉鱼眨眨眼睛,水面平静,阗寂无声。也许,我出现幻觉了。让我们荡起双桨。他大声唱了一句,却惊起岸边树上的宿鸟,唱你妹啊,把老子吵醒了。咿呀一声,鸟又向另外一棵树飞去。
  杨捉鱼坐下来,头靠在船舱挡板上。任意东西吧,他想。拿出手机,仔细看儿子画的一幅画。河岸线穿过抽象的房屋,岸边的树上飘着一朵云,在洁白的纸上投下一团模糊的黑影。一只白鹤脖子扭成S形,扭头啄自己的羽毛。白鹤旁边立着一条坚硬的裙子,裙子里没有人。河岸线下面是弯弯曲曲的河水,一条针嘴鱼站在河水中,嘴上的针像吸管伸出水面,吮吸河面上的青草气息。河水的最下层,一个女人张开双臂划水,闭着眼睛,脸孔洁净,长发被河水冲刷着,杨捉鱼甚至能感觉到它在飘动。儿子那天画完后给杨捉鱼看,杨捉鱼问水底下是谁。儿子说是妈妈,妈妈在游泳。那爸爸在哪里?儿子指指树上的那朵云。我不是男人,是穿裤子的云,他想起马雅可夫斯基的诗句。抱着儿子,他的鼻子有点酸。
  起风了,四面都是飒飒声。他把风声发给妻子,妻子的手机在他口袋里呜呜震动。岸上的桃花一片片飞过来,不一会便铺满了河面。杨捉鱼看到妻子的脸在桃花中隐现,他掉转船头,慢慢往家的方向划。
  【责任编辑朱个】
其他文献
它的纹路里充满灰尘和无奈  在无法挪动的痛苦中  它不属于自己  却又常常作为身体的延伸  寻找。观察。思考。  世界是虚无的,我能抓住什么  皲裂的缝隙里时常会涌出血和疼痛  它们目睹过我和万物的触碰  我抚摸世界,世界又能回赠什么  一双手和容颜相似  总是以失败者的样子出现  在我拾麦穗时,在麦芒刺痛神经的时候  一双拾麦穗的手  把我和大地紧紧相连  他们从这双手上看到过去  它是另一张沧
期刊
常德公寓:朵云轩信笺上的月亮  1  常德公寓或爱丁堡公寓,临近静安寺、百乐门。一九五二年,某日,张爱玲手提行李箱匆匆下楼,幽幽回眸这“最合理想的逃世的地方”,乘黄包车离去,经香港,最终萎谢于一九九五年的洛杉矶——最终矮到尘土里去了,这是所有人的宿命,无论声名远播,还是平淡无奇。  在上海,张爱玲居住过的地方很多。李鸿章的这一个重外孙女,最初栖息之地自然有着万盏灯火的华美,家道凋落后就逼仄、黯淡了
期刊
像一棵树旁逸斜出的枝桠  这人间多余物,随时有被割舍的危险  我是阳光下背光部分  如此颓废  天还没有暗下来  先于万物知晓夜晚的黑  我是静谧中细微的虫吟  数绵羊的女人,把脸埋在臂弯  她的姿势让我不安  天亮以前,一直为她忧戚  我要告诉她  烦恼也是人间多余之物  像一朵蒲公英,飘来飘去  天空低沉,忧伤  问一朵云  在比我还轻的身体里能承载什么  回答我的只有徐徐清风  它们说,是更
期刊
在春天,我等来一场醉酒  等来经过高温润料  堆积、发酵和蒸馏的酒神  我唤它作曲水流觞,兰陵郁金香  它都一一答应  大地为床,天空做衾,白云为枕  时光更丰腴了,河水像杯里的白酒摇摇晃晃  我半眯着双眼,在它的安抚下入睡  我要把梦做得更深,日子走得更稳更正  一个人空着,却拥有无限江山  我的高粱香,玉米甜,大米净,糯米绵  我要引来大运河的水酿制好酒  找一块湿地埋了  要在那块土地贴上标
期刊
我的年龄已习惯于仰望  爬行的夜从指缝间冷冷地滑过  好久了,陷阱在地毯上  拥抱着静谧的真实  重新整理的日子  在森林的叶子间  恭迎月光点亮的时辰  其实,只有狂风就够了  那些用枝条削成的纪念碑  和它们拥有的土地  会为每一轮圆寂的葬礼  表达它们的疼痛和诚意  不必在意多少个路口  泪珠滑过的记忆  已经在肖像的背影中  越来越模糊  那些落叶飘过的声音  谁又能记得住流言
期刊
一  田小芬做了一个梦,有点怪异,梦醒后边泣边想却觉着不足为怪。梦境里,她站在一棵桃树下,身后是万丈深渊,耳际掠过白凄凄的水帘从悬崖挂下来的脆响。桃树上结着桃子,丰腴得像蟠桃,她伸手去采摘,可手及桃子倏忽传来吆喝声。她愣怔了下,便看见母亲,她在面前小道上蹒跚行走。田小芬缩回手道,妈,去哪儿?母亲不回頭,她佝偻着身子,后背斑白粗粝辫子外头,有只深青色包袱,左手拄着褐黄拐杖,右手戴着银白色手镯,老鸭似
期刊
关于“事实的诗意”的形成机制,不外乎两种情况:第一种,写作者依靠的是大开大合、大起大落的叙事,甚至是“抖包袱”模式,制造惊奇效果和悚惧效果,之所以有的诗人被误读为“段子写作”,盖源于此。这些“震惊式”的诗性叙述,我称之为“强戏剧性”叙述。第二种“事实的诗意”主要基于日常的、朴素的叙述,你看不到轰轰烈烈,看不到大开大合、大起大落,而诗意自呈且真力弥满,我称之为“弱戏剧性”。“强戏剧性”叙述,往往直接
期刊
四月的海岛,天空和大地  清新淡雅,我看见一朵云  越来越低,双手拥抱,向着  大地透明的深绿  那时,阳光暖和,轻飘的身体  匍匐而下,这暧昧的肌肤  不只是夸张的惑乱  那是一种神往,流溢着  奢侈的思念  我看见一朵云,越来越低  这原本是一次妙曼的邂逅  它以火燎的情怀  诱惑一个前世的暗恋者
期刊
后来发现,我认识王二川的时间比想象的还要早,至少可以追溯到那个干旱的秋季。我记得很清楚,那一年的秋天来得很早,像是一片在半空中飘来飘去的落叶,寒蝉一叫,秋就快速地沉淀了下来。从大暑开始,小城连续三个月没有下雨。穿城而过的义水河,水量骤然少了一大截,与之对应的是河滩贪婪地扩张,将义水河拧成一条麻绳,紧紧地缠在手里。河水没有挣扎,它像时间一样,安静地待在那儿,如同发生的事情与它毫无关系。  不知道何时
期刊
一大早,杨平安就在我家道地里喊我,问我去不去拔笋。拔笋当然去。笋时到了,春笋发动,傍午傍晚一放学,我们就上山去拔笋,不做别的事。但杨平安说,他知道一个好地方,路是有些远,笋很多却没人拔——他妈妈叫他今天一起去上坟,顺便挑一担柴,再拔些笋。  “我特意来叫你的。”  “究竟是哪里?”  “蓬蓬岙。”  蓬蓬岙是个深山冷岙,我从没去过。听说那里有山魈出没,也许还有老虎和豹子,甚至妖怪。像我这样的年纪,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