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类综艺节目的符号系统建构与创新

来源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zh19860525an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国地名大会》从地名背后的故事出发,此节目探析出了地名的核心文化符号,通过“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集体记忆与乡土情怀,把地名故事讲得生动感人,而且结合地名文化与现在社会生活的关系,对核心文化符号进行扩展,延伸出更多子符号,从而建立“文化—地名”的丰富的符号系统,突破了冷知识、抽象科普的创作难题,为文化类综艺节目的创新与发展做出示范。
  【关键词】文化类综艺;《中国地名大会》;符号系统
  中图分类号:G24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2246/j.issn.1673-0348.2021.06..083
  近年来,文化节目的突然出现已经成为中国电视屏幕上的绝对亮点。文化类节目的兴起,既是电视人响应国家号召、展示中国文化魅力、树立文化自信的重要成果,也是电视内容生产满足受众深层次审美需求的具体落实。《中国地名大会》是中央制作的首档大型地名文化类节目,作为全新的一种文化类节目形式,地名文化电视节目是基于地理,历史,语言,文学,家庭等基础上以多方位的丰富知识为主要内容制作的电视节目。在2019年年末央视推出的以全新的文化视角与观众见面,由于地名知识集艺术性、和趣味性于一身,一经开播,便成了文化类综艺节目的现象级产品,不论是节目内容还是表现形式都有着历史性的创新。该节目别于文博类等电视节目,开创了一种全新的综艺式的发展路径,但是竞赛、舞台和表演这些综艺手法如何与地名知识有机结合,还有待深入研究。
  1. 《中国地名大会》的“文化—地名”符号系统
  2015年,河南省信阳市第九中学学生徐玮骑获得《中国汉字听写大会》第三季总冠军。2016年3月,《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总冠军徐玮骑获得“2015河南教育新闻人物”,2016年5月,荣获“信阳市十大优秀青年”称号,多次成为新闻热点。观众喜爱《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一方面缘自中国传统文学之美,另一方面是成年观众从徐玮骑以及其他节目选手身上反思自家子女教育问题,而未成年观众则以比赛选手来对照自身成长。据统计,《中国地名大会》观众的主要构成人群中,22—28岁观众人数最多,16—22岁的观众人数紧随其后排名第二,很多年轻观众持续在哔哩哔哩视频网站、QQ、豆瓣、朋友、圈微博等网络平台刷屏、点赞及分享。因为地名知识摆在很多当代人面前,属于一种冷知识,但地名背后却蕴藏着丰富的文化,这给了我们一种启示:“建立文化与地名的关系”是地名文化类节目突破困境的根本路径。具体到《中国地名大会》,它的创新之处不仅是把竞赛、主持人讲述、短片、真人秀、舞台剧以及歌舞等多种电视手法结合起来,更在于开发和建构了比以往同类节目更为庞大的地名知识符号系统。每一期节目围绕特定的地名文化,确立一个“核心符号”,然后从核心符号的意义出发,延伸和拓展出多个“子符号”,从而建立了文化与地名的丰富联系。
  笔者整理了《中国地名大会》第一季和第二季中出现的近几百个地名,归纳出七类核心符号意义。
  1.1 民族精神与家国情怀
  第一期特别出题人郑国和:“寻根之友”发起人,美国第四代华人;广东江门华侨之乡:“五邑”华侨华人博物馆;衣锦坊:福州“三坊七巷”,源于“衣锦还乡”,这一系列地名含有民族精神或家国情怀。
  1.2 中国红色文化精神
  第三期詹娘舍哨所:西藏日喀则,军人坚守精神。大庆:《我为祖国献石油》,王进喜铁人精神。英烈地名:彭刘杨路、赵登禹路、佟麟阁路、张自忠路,中华大地很多地方都以红色事迹精神而命名。
  1.3 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和工业水平
  成都:“交子”;趙州桥:建桥榫卯工艺,特别出题人。榫卯后人王震华;坎儿井:“地下运河”。古代科学技术和工业水平的发展缔造了我们现在所拥有的地名。
  1.4 中国传统美学风格和艺术成就
  节目里出现的古建筑、器具、舆图、绘画相关的地名反映了中国古代艺术家和手工艺人的艺术造诣与审美追求,比如舆图、木艺、笔墨纸砚、《袖珍南巡图》、《西湖全景图》、《清明上河图》、《河图洛书》等。
  1.5 中国文化的多元、包容和开放性
  在几百个地名之中,有的来自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有的来自自治区,比如河西走廊、新疆坎儿井、西藏日喀则、澳门妈祖信仰、香港金庸、克拉玛依维吾尔语:“黑油“等。
  1.6 中华文明的起源
  如中国最早出现何尊于公元前1023年、甲骨文演变:精神架构、会意没变。余杭区中的良渚文化:在五千万年前发现二十万斤水稻等。
  1.7 中华追梦文化
  中国梦无论现代还是古代都是中华人民一直所坚持的,节目中如玄奘取经、楼兰古城:古丝绸之路、徐霞客游记、中国天眼、敦煌飞天、国产大飞机C919等。
  需要说明的是,这些核心符号并不是互相排斥的,每一个地名都可能兼具几类符号意义。那么从以上这些核心符号出发,《中国地名大会》又进行子符号的延伸拓展。以第一季第9期节目为例,这期节目提出了珠穆朗玛峰这个地名,衍生出来的子符号意义是珠峰高度测试人员的敬业精神。节目邀请了国测队员张志林,讲述我国国测人圆的艰辛历程。另外节目第一季第一期的河西走廊的核心符号意义是“中国文化的多元、包容和开放性”,衍生出丝绸之路、一带一路的子符号。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笔者也对第一、第二季节目里的子符号进行了整理,做出如下归类。
  1.7.1 我国现代科技和国力的发展:
  港珠澳大桥,世界造价最贵的大桥;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敦煌飞天;京张铁路:詹天佑、竖井开凿、“人字形”铁路。这地名都展现了我国现代科技和国力的快速发展和壮大。   1.7.2 国家工作者的敬业精神:
  特别出题人:82歲航天员苗晓红,冲上云霄圆梦飞行。国测队员张志林,参与珠峰高度测试。“我们出来工作第一天就是和大自然进行斗争”这些以伟人坚守岗位的故事,展现了地名文化背后我国工作者的伟大敬业精神。
  1.7.3 传统文化的推陈出新
  从核心符号到子符号,意味着传统文化的推陈出新。如从浙江万工桥延伸到婚丧嫁娶与习俗变迁;从河西走廊延展到古“丝绸之路”与今“一带一路”;从毛乌素拓展到“缺水”,沙漠治理方法;从禹门口衍生出大禹治水的传统文化故事。
  通过这样的符号系统,更大程度地突破了文化类地名节目“文化与地名”的先天矛盾困境,进一步实现了古今相通、古今对话,也为电视手段的综合运用提供了更大空间。
  2. 感性与理性:地名文化传承的必然选择
  《中国地名大会》的符号系统涵盖了地名与文化的话题内容。那么,对于地名和文化各个符号意义阐释,哪一个该属于感性、哪一个该属于理性呢?地名存在于我们日常生活中,它是我们生活所需要的一个代号,日常中我们不会过多的去阐释,它也属于一种冷知识,所以它是属于理性的。那么文化伴随着意义,可以说是偏感性的,因为文化所附带的情感是更加浓厚的。《中国地名大会》通过节目的创新形式,做到了感性与理性的有机统一,这是地名文化传承的必然选择。13年《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出现之前,各种歌舞才艺秀诉诸人的感官刺激,一味的追求感性,使电视节目市场出现感官的“狂欢”和“奇幻化”盛宴、感官“奇幻化”成为必杀技的情形。当《中国汉字听写大会》、《经典咏流传》、《国家宝藏》等偏理性的节目出现之后,才将这一情形扭转过来。这一类节目围绕理性思维的结晶和载体展开,体现了电视工作者的自觉理性,象征着理性电视娱乐的回归。那么从本质上讲,感性与理性二者都属于电视节目的属性。二者的应该是整合的、辩证统一、不可分割的关系,既不能片面发展感性也不能片面发展理性,最佳的状态是平衡理性与感性之间的关系,保持一种“富有张力的和谐”。《中国地名大会》正是如此,在理性回归热潮中,准确平衡了文化感性与理性地名二者的关系,这才是地名文化传承的必然之路。
  3. 《中国地名大会》的创新传播
  3.1 从受众到参众的转变
  《中国地名大会》本身就自带“吸引力”和“参与性”,让节目观众身份由“受众”到“参众”发生转变。根据节目的设置,《中国地名大会》分为“一举成名”“实至名归”“闻名不如见面”“名扬天下”“地名天梯”五个竞赛环节,现场选手展开“闯关+淘汰”式答题,体型丰富,内容多样。“名扬天下”环节中,选手们需要根据题目在有限的时间内从70个地名阵列中选出正确答案,而每一道题目的设计都让电视观众眼花缭乱,观众在这一紧张刺激的环节中可以迅速补充大量因某一特色而命名的地名知识,从而进一步感受地名文化的非凡魅力。
  互动性增强是现今受众群体的一大特征。根据巴伦的“社会参与论”,受众有权直接参与大众传播过程。该理论认为,传播媒介应当成为公众的讲坛,受众有参与和使用传播媒介的权利。该节目不仅实现了全民参与,还引发了观者自发的“二次传播”。新媒体时代,观众在观看节目后会产生“圈层扩散”的传播效应,许多观众会主动在社交媒体上进行节目的“再生产”和二次传播。“粉丝是积极挪用文本,并以不同的目的重读文本的读者,他们会把观看电视的经历转化为一种复杂的参与式文化。”在微博上以“中国地名大会”为关键词进行搜索,会发现许多观众分享自己观看节目感想的同时附上了节目截图;在知名弹幕视频分享网站Bilibili上,有许多观众自发剪辑的节目片段,这些都是观众在观看节目后主动对节目进行传播的体现。在新旧媒体冲突、融合时期,“媒体消费者与制作者之间的界限趋于消弭,参与主体更为多元化,知识分子、草根群体和大众文化粉丝圈层在媒体内容生产与传播过程中变得更加积极”。这意味着选手不再仅仅只是选手,观众也不再仅仅只是观众,他们作为参与者和观看者的同时也可能充当着节目的传播者。这无疑形成了一种全民参与、产生共鸣的节目效果。受众不仅仅只是各种地名文化传播符号的被动接收者,同时也是节目竞赛环节的参与者,更是各种地名文化传播符号的主动传播者与创作者,把受众当用户,由PGC(专业生产内容)到UGC(用户生产内容)的传播衍变。
  媒介融合是当下电视节目实现传播效果最大化的重要途径,《中国地名大会》借助多种媒体融合方式,联合互联网平台,借鉴新媒体的优势实现了“台网融合”和“大小屏”互动,不仅提升了节目的传播力和影响力,更有效增强了节目与受众的交互性。一方面,节目推出操作简单方便的同名答题小程序,观众可通过扫描官方二维码参与在线答题,还可分享和转发、请求好友助力等。该手段借助微信便捷强大的人际传播功能,有效增加了观众关注度和参与度;另一方面,节目还借助微博、微信、抖音等社交媒体平台进行宣传,及时发布节目精彩片段,通过碎片化、即时化的传播,实现了大小屏融通、线上下共振的传播格局。此外,节目还与抖音APP合作,在电视播出的同时,推出“地名背后是家乡”短视频挑战赛等线上互动方式,让人耳目一新,网友不但能参与节目讨论,还能以出题的形式介绍家乡,这些创新的节目形式,不仅丰富了传播渠道,扩大了节目影响力,还大大提高了民众了解地名文化的积极性。
  3.2 价值构建深入人心
  电视文化类节目要想获得观众认可,创新形态抢夺受众注意力与精耕内容保证高口碑虽必不可少,但是归根结底还是要构建出深入人心的价值取向,能够让观众系统深入地了解民族文化,提升文化认同感。作为文化类节目矩阵中的新节目,《中国地名大会》继续深挖文化资源,从人们看似平常但实则知之甚少的地名文化出发,掀起全民猜地名热潮,进而弘扬历史文化。具体而言,《中国地名大会》所呈现出的价值取向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首先,节目以地名为观察窗口,深挖地名蕴含的文化信息与社会意义,展示地名背后的人生百态,呈现中华民族的价值追求。从《中国地名大会》解读的各式地名中,观众看到了中国人对自然的敬畏与崇拜、对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与安居乐业的美好愿望,例如节目中提到宁波这一地名源于“海定则波宁”。从节目中我们也看到了中国人的智慧表现,例如诞生了世界上最早纸币“交子”的成都椒子街就见证了古人的经济智慧,而因星宿命名的湖南娄底和故宫旧称“紫禁城”,则展现了古人的“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地名文化有时候较为深奥,甚至有些晦涩,因此如何提炼精华以及用通俗的话语予以解释就显得非常重要,因此节目在强调“地名不仅是文化符号,更是社会意义重要载体”的同时,更是让具体的人物承担地名故事的叙事功能,进而赋予节目浓厚的人文价值。   其次,节目以地名知识为载体,以人物故事为叙事动力,将知识点与情感线有机交织,进而迸发出震撼人心的人文力量。地名文化与普通百姓的生活是密切相关的,同时中华民族的千年文化也包含在其中。为了让这些文化可以被后人知晓、理解且内化于心,节目让选手、嘉宾、特殊出题人承担起地名知识传播者、地名文化的阐释者、地名故事的讲述者这三种角色。节目选手与嘉宾主要承担地名知识传播者与地名文化阐释者的角色,地名背后的自然风光、历史文化、民俗风情、特色美食、名人传说以及蕴含精神等都被他们娓娓道来,观众感受到的是祖国每一片土地上的绚烂文化。而特殊出题者讲述自己在祖国某一方土地上的奋斗故事不仅体现出了节目的人文力量,更是让节目成为凝聚民心、提升爱国情怀、激发民族认同的重要源泉。
  4. 结语
  总体来说,符号系统为《中国地名大会》的综艺化建构了一个骨架,在“核心符号—子符号”“文化—地名”这根脊髓上融入了主持人、选手、嘉宾、特别出题人和舞台表演等综艺手法,让地名“活”了起来。并且由于核心符号的感性化设计,再加上节目结尾的“地名天梯”冠军项目,使《中国地名大会》突破了科普的局限,具有了艺术光辉和人性关怀,从大国重器提升到民族自尊、文化自信的民族情感上来。地名文化类节目必须与现实、未来发生关系,才能获得当代观众(尤其是青年观众)的关注和尊崇。这种“文化—地名”的符号系统,不仅对节目本身创新有价值,还可以在产业上把核心符号作为IP资源,联合产业,例如:游戏、手工艺品等,进行衍生产品的开发,打通产业链条,构建起自己的节目品牌王国。
  参考文献:
  [1]杨婧岚;欧阳宏生.感性与智性:电视娱乐的文化生产——基于电视娱乐理论和实践的分析[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4-10-15.
  [2]王楚.试论文化类电视节目的创作特色——以《中国地名大会》为例[J].视听,2020(07):19-20.
  [3][美]亨利·詹金斯.文本盗猎者:电视粉丝与参与式文化[M].郑熙青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6-23.
  [4]黄家圣,赵丽芳.从盗猎、狩猎到围猎:亨利·詹金斯的参与文化理论及其实践[J].电影评介,2019(02):60-63.
  [5]周敏,卢武.浅议影像视域下传统文化年轻化的探索——以央視《国家宝藏》为例[J].青年探索,2020(04):40-48.
  [6]邓雅.《中国地名大会》的文化内涵及创新传播[J].当代电视,2020(04):75-78.
  [7]尹庆民、张璐、杜建邦:文化类电视综艺节目的价值取向与创新趋势研究—以《经典咏流传》第二季为例,《中国电视》,2020年第1期,第109页。
其他文献
【摘要】纪录片的传播在数字时代不受时空等因素的限制,全新的传播方式促使纪录片进入大众化传播模式。多元化的媒体平台充分整合,让传播形式更加多样,也让革命历史更有记忆空间。纪录片《抗美援朝保家卫国》以全面的多媒体技术为观众呈现生动的革命历史,让这段历史更好地动起来、传起来、记起来。  【关键词】融媒体;《抗美援朝保家卫国》;传播策略  中图分类号:G241 文献标识码:A
期刊
【摘要】2020年7月22日,《脱口秀大会第三季》上线,不到一个月成为2020年现象级综艺,全季总播放量达12.8亿,平均每期播放量超1.1亿,全季斩获微博热搜116个。据悉,《脱口秀大会第三季》由蓝河乳业总冠名,在播期间广告费持续上涨。这样的广告收益除了有节目内容的功劳,也离不开其成功的广告运作。本文将以《脱口秀大会》节目为范本,对节目形态原生广告的表达方式以及传播策略进行阐述。  【关键词】脱
期刊
【摘要】在推进媒体融合过程中,枞阳县融媒体中心“借船出海”,依托入驻新华社“现场云”技术平台,在新闻现场,通过手机微信平台实时直播文字、图片、视频,从静态、单向、线性传播向动态、双向、融合转变,集各种形式于一体,实现了传播终端多样化、传播效果最大化,也增强了新闻的全时性、开放性和互动性,打通了媒体融合的“最后一公里”。  【关键词】现场云;直播助农;应急直播;选题策划  中图分类号:G241
期刊
【摘要】信息已成为当下信息化社会重要的生产要素,公共和商业服务需要通过新媒体手段完成,由于缺乏对网络信息真假的辨别能力,如何提高新媒体技术非熟练使用者对新媒体技术的理解和使用程度,怎么使新媒体技术非熟练使用者也能享受到数字社会带来的福利成为值得研究的问题。  【关键词】 技术乐观主义;新媒体; 媒介素养  【基金项目】本文系2020年度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 反思技术乐观主义:新媒体技术非熟练使
期刊
【摘要】由于2019年至今发生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带来人群隔离的需要,信息传输更多依赖在线社交网络,一定程度上导致了老年群体难以获得信息。笔者以老年博客网站“可爱老人网”的用户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期间发布的帖文为研究样本,采用文本分析法,提取老年人健康传播的高频特征词,比较老年人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态度倾向,探讨老年人群体在互联网上的信息传播特征。研究结果表明:第一,“防护”成为传播核心,“日常保健”
期刊
【基金项目】广东大学生科技创新培育专项资金资助项目《广东大学生线上学习行为及效果研究——基于在线视频课程创新的思考》;项目编号:pdjh2020b0228  中图分类号:G21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2246/j.issn.1673-0348.2021.12.088  在线教育已经不仅是线下教育的重要补充,还是影响个人学习差异的重要领域。以新冠肺炎疫情期
期刊
【摘要】本文主要针对广播电视工程技术运用面临的问题及改善对策展开研究,先提出广播电视工程技术发展趋势,然后详细阐述广播电视工程技术运用面临的问题,最后重点阐述了几点切实可行的改善对策,主要包括完善基础元素、强化卫星信号、提高工程技术人员的综合素质、加大技术管理力度,旨在顺利解决和处理广播电视工程技术运用中存在的问题,充分彰显出广播电视工程技术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广播电视工程技术;问题;改善对
期刊
【摘要】电视购物从美国起源发展至今,已经在中国落地生根发芽,观众购买电视购物节目中的商品已经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电视购物节目的呈现以及影响观众订购的因素有很多,但其中最为重要的则是电视购物节目主持人的语言艺术对观众的影响。电视购物主持人是传递信息和内容的终端,是观众能够订购商品的核心。因此,研究电视购物主持人的语言艺术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电视购物主持人;有声语言;东方购物  中图分类
期刊
【摘要】21世纪以来,中国电视媒体行业随着时代的蓬勃发展,一直备受瞩目和令人思考。作为播音节目主持人如何在这全国上下融媒体变革与发展中实现自己人生价值?本文通过职业发展规划的理论研究,结合乐山广播电视台的个案分析,对播音节目主持人这个职业发展所面临的现状与趋势提供了一些可借鉴的规划建议。  【关键词】播音专业;主持人职业发展规划;乐山广播电视台  中图分类号:G221 文献标识码
期刊
【摘要】新媒体时代下,文化的表达与信息的传播呈现出更加多元化的传播途径与表达方式。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人类文明发展的瑰宝,需要以更加顺应时代的传播与保护机制予以传承和发展。本文从新媒体时代下传播速度的即时性、传播手段的多元化、传播群体的参与度、传播内容的个性化等方面,以洛阳牡丹文化节为个案,探讨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可持续发展路径。  【关键词】新媒体;非遗;可持续发展;洛阳牡丹文化节  中图分类号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