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千里之行——中国重点美术院校第六届暨2015届毕业生优秀作品展”是中国9所高等美术院校联合举办的教学展览,目的只为调动整个艺术院校学生创作的积极性,向社会推举出各个研究方向的优秀青年,给社会大众一个观摩、欣赏、学习的宝贵机会。本文通过对第六届“千里之行”展览中《绝壁侠园——杭州蛇山采石场景观改造》作品的分析,试图强调艺术创作过程中继承与创新的重要性,对当下艺术创作起到些许启发作用。
【关键词】:“千里之行”;《绝壁侠园》;传统;创新
一、创作背景
《绝壁侠园——杭州蛇山采石场景观改造》是中国美术学院建筑艺术学院2015届毕业生段文林、张艺萌的作品,作品主要围绕武侠这个主题,表现作者的武侠梦和对古典中国的无上向往。电影中跌宕起伏、惊险刺激的武侠剧情和真实可触的梦境使作者不由自主的穿越到侠义世界,侠客精神油然而生。在对杭州蛇山采石场实地考察时,面对废弃矿坑的陡峭峻险,作者萌生出绝壁游走的武侠体验之境,便将这种侠客心境和实际场地物象结合,设计出一个时空错位,充满刺激体验的绝壁侠园,让侠义精神再现江湖。
二、作品简介
作品《绝壁侠园》具有很强的叙事性,作者从武侠作品中抽离出多个侠客活动的场景,用电影蒙太奇的方式,将飞檐走壁,山巅论剑,石洞参秘等等十几个剧情重新串联起来,结合石壁、水瀑、松树、洞穴等场地元素营造一个个带有侠义精神的场所。具有很强的惊险性,月黑风高夜,水边暗流涌动,游人提心吊胆,作者将武侠中的刺激和绝壁体验的惊险相对应,在充分表达了惊险程度的同时,又增强了趣味性。具有很强的穿越性,武侠中的意境重现,体验的惊险刺激,物象与心境对应,给人以时空错位,斗转星移般的穿越之感,仿佛自己已身在江湖之中。具有明显的当代性,当代的侠并非打打杀杀,而是一种见义勇为的精神,一种侠客惊险刺激的体验。运用多种科学技术手段,如灯光音响,喷雾装置,电影技术等,将风光声调动结合,使人更好的体验武侠中的惊险刺激。
三、作品形式语言分析
作者从偏爱的武侠文学中寻找到难忘的经典场景,将行为、场景、气氛、惊险度等以类型化的方式进行提炼,沟壑幽洞,绝壁飞步,又峰回路转,形成一条线性的侠客精神体验之路,引人入胜,思路慎密,分析紧凑,涉及手法巧妙得当。作品其呈现形式大概分几个大块,首先作者对杭州蛇山采石场实地拍照取景,直观的将现场照片展现并结合自己创作主题附有文字陈述。例如中国清末民初北京武侠小说作家王度庐作品 “卧虎藏龙”节选便被作者和杭州采石场的惊险景观照片放在了一起,只为解释其照片的内涵,烘托整个作品气氛;绘画技巧方面,作者采用用碳铅、色粉等工具力求表现出类似传统水墨的效果,描绘自己实际所见、心里所想;而后在画外场景表现方面,运用展板印刷模型密度板、陶土等工具做了一个小模型,还原画中的场景;空中吊着几个亚克力板制作的比武弄剑的武士,材质透明,姿势和画中的人物不相吻合,空中不时地晃动感给人一种画中人物真实再现的错觉;整个作品的惊险气氛、生动场景,在不同材料、质地光线与独特的展示方式下,被很好的展现了出来,体现出作者其深厚的表现力。整幅画面山峦起伏、云雾缭绕,其中用红色色粉笔细致刻画的惊险小径,与隐约可见的远山形成对比,既拉伸了画面的前后空间又使画面生动活泼,展现出作者调皮的心智。画面当中的人物动态形象生动、神态各异,线条连贯准确,人物背后是湍急的瀑布,正飞流直下溅起无数水花,三个侠士在深山中比武练剑的惬意可想而知,不得不说是一幅美不胜收的画面。空中飞舞的海鸥在乌云的衬托下显得十分凄凉,暗沉的天色似乎也在努力烘托着武侠氛围。月黑风高的夜晚,圆圆的月亮透过树枝露出半边圈,近处一位穿着道服的侠士正通过悬崖峡谷之间的木桥向前方的木屋走去,这位深山隐居的侠士衣袖被夜晚的凉风吹起,风度翩翩;稍远处,一条小白船正在幽幽行驶,两个相近的峡谷之间还有一条铁链相连。构图上,五幅素描作品均采用传统式构图,不论是竖构图还是横构图,空间感一直是作者所重视的问题,画中景物极简,而意境却丝毫不减。用最简单的景表现最复杂的意境,可见作者的功底扎实深厚,这些场景充分吸引观众的目光,轻易将人们带入作者的武侠梦中。技法上,运用勾、抹、擦等熟练的技法展现出中国画笔墨晕染的效果,中国人喜欢含蓄,中国画讲究留白,作者便把这一点运用到每一幅创作中,并恰到好处。之所以选这个作品来研究讨论,有很重要一方面原因是因为其表现形式的新颖上,第一感觉是中国传统国画,但仔细一看却大不相同,或许这也是一种表现形式的一点尝试创新吧。
展览布局上,作者思维慎密,不论是故事情节传达,模型场景再现,武侠梦中的场景还原,还是武侠人物的立体展现方面,都做到了最佳的展览效果,从文字到图形再到立体形象全方位的向观众表述了他的武侠梦。
四、总结
用创新精神来审视这个作品,我们可以发现,优秀的艺术家都在艺术上既继承了传统精神,又有独特的画风。紧跟时代步伐,并融入自己的审美追求。当下艺术院校学生进行创作的题材大多和生活息息相关,根据一个场景或者一件琐事不断扩展,扭曲变形,解构重构,最终组合成自己的创作作品。青年艺术是艺术生态中最有活力与未来生长性的群类,作为其中一员的我们,应该不断关注当代社会动态,时时抱着学习的心态,欣赏、研究各个作品,取其精华,结合自身创作特点找到属于自己的形式语言特色。
【关键词】:“千里之行”;《绝壁侠园》;传统;创新
一、创作背景
《绝壁侠园——杭州蛇山采石场景观改造》是中国美术学院建筑艺术学院2015届毕业生段文林、张艺萌的作品,作品主要围绕武侠这个主题,表现作者的武侠梦和对古典中国的无上向往。电影中跌宕起伏、惊险刺激的武侠剧情和真实可触的梦境使作者不由自主的穿越到侠义世界,侠客精神油然而生。在对杭州蛇山采石场实地考察时,面对废弃矿坑的陡峭峻险,作者萌生出绝壁游走的武侠体验之境,便将这种侠客心境和实际场地物象结合,设计出一个时空错位,充满刺激体验的绝壁侠园,让侠义精神再现江湖。
二、作品简介
作品《绝壁侠园》具有很强的叙事性,作者从武侠作品中抽离出多个侠客活动的场景,用电影蒙太奇的方式,将飞檐走壁,山巅论剑,石洞参秘等等十几个剧情重新串联起来,结合石壁、水瀑、松树、洞穴等场地元素营造一个个带有侠义精神的场所。具有很强的惊险性,月黑风高夜,水边暗流涌动,游人提心吊胆,作者将武侠中的刺激和绝壁体验的惊险相对应,在充分表达了惊险程度的同时,又增强了趣味性。具有很强的穿越性,武侠中的意境重现,体验的惊险刺激,物象与心境对应,给人以时空错位,斗转星移般的穿越之感,仿佛自己已身在江湖之中。具有明显的当代性,当代的侠并非打打杀杀,而是一种见义勇为的精神,一种侠客惊险刺激的体验。运用多种科学技术手段,如灯光音响,喷雾装置,电影技术等,将风光声调动结合,使人更好的体验武侠中的惊险刺激。
三、作品形式语言分析
作者从偏爱的武侠文学中寻找到难忘的经典场景,将行为、场景、气氛、惊险度等以类型化的方式进行提炼,沟壑幽洞,绝壁飞步,又峰回路转,形成一条线性的侠客精神体验之路,引人入胜,思路慎密,分析紧凑,涉及手法巧妙得当。作品其呈现形式大概分几个大块,首先作者对杭州蛇山采石场实地拍照取景,直观的将现场照片展现并结合自己创作主题附有文字陈述。例如中国清末民初北京武侠小说作家王度庐作品 “卧虎藏龙”节选便被作者和杭州采石场的惊险景观照片放在了一起,只为解释其照片的内涵,烘托整个作品气氛;绘画技巧方面,作者采用用碳铅、色粉等工具力求表现出类似传统水墨的效果,描绘自己实际所见、心里所想;而后在画外场景表现方面,运用展板印刷模型密度板、陶土等工具做了一个小模型,还原画中的场景;空中吊着几个亚克力板制作的比武弄剑的武士,材质透明,姿势和画中的人物不相吻合,空中不时地晃动感给人一种画中人物真实再现的错觉;整个作品的惊险气氛、生动场景,在不同材料、质地光线与独特的展示方式下,被很好的展现了出来,体现出作者其深厚的表现力。整幅画面山峦起伏、云雾缭绕,其中用红色色粉笔细致刻画的惊险小径,与隐约可见的远山形成对比,既拉伸了画面的前后空间又使画面生动活泼,展现出作者调皮的心智。画面当中的人物动态形象生动、神态各异,线条连贯准确,人物背后是湍急的瀑布,正飞流直下溅起无数水花,三个侠士在深山中比武练剑的惬意可想而知,不得不说是一幅美不胜收的画面。空中飞舞的海鸥在乌云的衬托下显得十分凄凉,暗沉的天色似乎也在努力烘托着武侠氛围。月黑风高的夜晚,圆圆的月亮透过树枝露出半边圈,近处一位穿着道服的侠士正通过悬崖峡谷之间的木桥向前方的木屋走去,这位深山隐居的侠士衣袖被夜晚的凉风吹起,风度翩翩;稍远处,一条小白船正在幽幽行驶,两个相近的峡谷之间还有一条铁链相连。构图上,五幅素描作品均采用传统式构图,不论是竖构图还是横构图,空间感一直是作者所重视的问题,画中景物极简,而意境却丝毫不减。用最简单的景表现最复杂的意境,可见作者的功底扎实深厚,这些场景充分吸引观众的目光,轻易将人们带入作者的武侠梦中。技法上,运用勾、抹、擦等熟练的技法展现出中国画笔墨晕染的效果,中国人喜欢含蓄,中国画讲究留白,作者便把这一点运用到每一幅创作中,并恰到好处。之所以选这个作品来研究讨论,有很重要一方面原因是因为其表现形式的新颖上,第一感觉是中国传统国画,但仔细一看却大不相同,或许这也是一种表现形式的一点尝试创新吧。
展览布局上,作者思维慎密,不论是故事情节传达,模型场景再现,武侠梦中的场景还原,还是武侠人物的立体展现方面,都做到了最佳的展览效果,从文字到图形再到立体形象全方位的向观众表述了他的武侠梦。
四、总结
用创新精神来审视这个作品,我们可以发现,优秀的艺术家都在艺术上既继承了传统精神,又有独特的画风。紧跟时代步伐,并融入自己的审美追求。当下艺术院校学生进行创作的题材大多和生活息息相关,根据一个场景或者一件琐事不断扩展,扭曲变形,解构重构,最终组合成自己的创作作品。青年艺术是艺术生态中最有活力与未来生长性的群类,作为其中一员的我们,应该不断关注当代社会动态,时时抱着学习的心态,欣赏、研究各个作品,取其精华,结合自身创作特点找到属于自己的形式语言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