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应重视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精神

来源 :中国教育科研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rrorl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要求儿童“高度活动”,他认为在教学过程中,应当放手让孩子动手、动脑探索事物,通过感官的协调活动,逐步培养其探索能力。因此,教学中要给学生实践的机会,多让学生拼一拼、摆一摆、折一折、量一量、画一画、想一想、说一说,给学生提供尽可能多的动手、动脑的机会,让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探究知识,通过自己思考、想象和思维来理解和掌握知识。
  1在操作活动中培养学生探索精神
  “思维是从动作开始的,切断了动作与思维的联系,思维就不能得到发展”。因此,教师要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识规律(动作感知—建立表象—形成概念),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积极创造条件,让学生通过操作活动,逐步培养探索精神。
  例如:认识“长方体面的特征”,我在引导学生认识了什么是长方体的一个面时,放手让学生自主地通过操作活动去充分感知长方体面的特征。于是有的学生在操作中按顺序数出长方体有前后、左右、上下面,共有6个面;有的学生通过拆长方体纸盒,然后将其展开,或把纸盒的每一面剪下来,发现长方体有6个面。在此基础上,学生又通过观察、重叠、比较,相互交流,发现长方体相对的面大小相等、形状相同,三组相对的面一般都是长方形(也可能有一组相对的面是正方形)。这样,学生在自主探究过程中,不仅通过活动感知了长方体面的特征,而且也培养了他们的探索能力。
  2在思维活动中培养学生探索精神
  小学生虽然年龄小,但他们都是有思想的,对问题都有自己的独特见解。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尽量创设增强学生思维能力的问题情境,激活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
  例如:教学“长方形的周长”时,首先通过教具演示,什么是长方形的周长,然后让学生用小棒摆一个长方形,量出求周长所需的数据,接着再出示一个长6厘米,宽4厘米的长方形,让学生计算它的周长,有部分学生列出了6+4+6+4=20(厘米),这时,我启发学生思考:还有其它列法吗?这时又有部分学生列出了6×2+4×2=20(厘米)的算式,有极少数学生列出了(6+4)×2=20(厘米)的算式。学生经过自己的思考,探索出多种计算方法,从而较好地培养了他们的探索精神。
  3在讨论活动中培养学生探索精神
  现代教学论认为,学习应是一个交流与合作的互动过程。学生在教师的组织和引导下,采用合作学习的方式,进行讨论和交流,可以取长补短,共同完成数学知识的建构。在教学设计时,教师应创设一种群体合作解决问题的情境,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展示自己的聪明才智,在合作交流中培养他们的探索精神。
  例如:教学“怎样量物体的长度”,我设计以下教学环节:①发给每个学生一根长10厘米的纸条,让他们自行量出纸条长度;②分小组交流,说一说自己是怎样量的;③全组讨论,得出最佳方法,并推选一名同学在全班发言,同时在黑板上展示自己的量法。这样,学生在小组讨论时便会畅所欲言,各抒己见,不仅能找到正确的量法,而且能根据正确的量法说出测量错误的原因所在。
  4在游戏活动中培养学生探索精神
  小学数学教学,应根据学生年龄和心理、性格特点,采用儿童喜欢的、感兴趣的游戏方式来组织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并注意让学生在宽松、愉快的氛围中探索一类数学问题,以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
  例如:在教学“面积和面积单位”时,我让学生伸出双手,数“一”时同桌两个学生对击左手掌,数“二”时对击右手掌,数“三”时对击两个手掌。游戏完后,让同桌两个学生比较:谁的手掌面大?在此基础上引入新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探索精神。
  5在自学活动中培养学生探索精神
  教师授课与自学是两种重要的学习手段,而在小学阶段,教师就应该在教学中逐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通过学生的自我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探索精神。
  例如:教学“有余数的除法”时,可设计这样的学生自主探究活动:让学生依次将6根、7根、8根……11根小棒平均分成3份,并列出相应的算式。经过数次反复摆小棒后,学生就能感悟到:不需要每次都重新拿小棒来平均分,只在余下的小棒中添上一根作为余数,当余下的小棒又够3根时,将这3根小棒又作为一份。此时可引导学生思考“这样操作,你发现了什么?如果继续往下分,余数会出现比3大的数吗?同学们的发现是否正确呢?这时再让学生进行探究,把12根、13根、14根小棒平均分成3份,由此来验证“余数比除数小”这一结论的正确性,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活动自己发现“在有余数的除法中,余数总是比除数小”的规律,从而培养自学探索的精神。
  总之,在数学课上,要将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作为一项重要目标来完成。通过各种有意识的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愉快而牢固地掌握知识,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精神。
其他文献
【摘要】 《免疫学基础及病原生物学》是中等卫校必修的一门医学基础课,在医学教学中起着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就其学科特点而言,理论性强,概念抽象,内容繁杂,相对枯燥。再加上近年来中等职校生源综合素质下降,基础较差,给教师教育教学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笔者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了多种启发式教学,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 启发式教学免疫学基础及病原生物学学生学习兴趣    《免疫学基础及病原生物学》是中
期刊
语文是一门充满思想、充满人文精神、充满智慧的学科。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中,学生的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已成为教师关注的热点,讨论、交流、探究等学习方式已成为课堂的主流,但常常发现课堂上的一些讨论、合作等方式还流于形式,表面看上去似乎热热闹闹,实际上学生收获很少。有的课堂中,学生在教师的号令下被动地、机械地讨论、交流。那么,如何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变得鲜活,让学生学得兴致盎然,使学生在语文学
期刊
情境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使学生的心理机能能得到发展的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的核心在于激发学生的情感。 在化学教学中,跟化学有关的实验、问题、故事、史实、新闻、报道、实物、图片和影像资料等,都可以用来创设课堂教学的具体场景,以激发学生进入学习活动状态;以陶冶学生的情感,净化学
期刊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点,也是日臻发展的社会需求,更是21世纪教育的呼唤。因此,如何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将成为教育工作者研究的重要课题,下面就小学生数学创新能力的培养谈一点个人的看法。  1情境创设  创造性教学过程是创造性思维与创造性情感、个性等相互作用、共同影响的过程。营造一个师生间、学生间相互尊重和理解的民主氛围,让学生具有广泛持久的兴趣和寻根问底的好奇心,并且参与到学习
期刊
【摘要】 基础教育阶段英语教学应以素质教育和学生发展为宗旨,通过优化课堂教学目标,改进教学方法,创设交际情境,提高教师素质等途径,使学生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激发和培养学习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注重对学生听、说、读、写综合技能的全面训练,获得基本的语言交际能力,为学生的发展和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 素质教育课堂教学目标教学方法交际情境教师素质    在广大农村初中,尽管英语教学已
期刊
小学是提高人才素质的基础工程,今天的小学生素质如何,决定着未来劳动者素质的优势,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未来,这是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必须铭刻在心并倾全力去研究和解决的问题。因此,提高学生素质,特别是思想素质应该是我们小学语文教学改革包括作文教学改革的根本目的之一。那么,小学的作文训练怎样为提高小学生的思想素质服务呢?  1要在作文训练中,培养学生正确的思想认识  作文是表达、交流思想的工具,在作文训练
期刊
我们现在面对的这个世界是一个充满挑战的开放的世界。面对新技术革命的挑战和国际之间的激烈竞争,应把培养人的创造精神放在首位,怎样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造力呢?创造力是在丰富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形成的,它不仅包含敏锐的观察力,精确的记忆力,创造性思维和创造性想象,还与一个人的个性特点、心理品质、情感、意志特征等紧密相关。创造力是一种综合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每个学科老师的共同努力。这
期刊
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是实施新课程最为核心和关键的环节,也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重点之一。它关系到新课程改革的成败,关系到教育教学质量的有效提高。因此,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至关重要。当然,物理学科也不例外。我们现在所倡导的学习方式有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等等,实际物理教学中我们要结合教学内容、学生实际、社会现实、生活现状等具体情况确定学习方式。各种学习方式并非完全割裂,而是互有交叉。在促进学生物理学
期刊
《教学心理学》认为:“要使教学信息有效地传递,实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必须合理地设计教学的信息环境,使教学的信息环境和学生的心理环境之间形成和谐的统一。”同时,赞可夫说:“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这种教学法就能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在教学过程中,创设一个恰当的情景,可以使学生产生一些“熟悉冲突”或“心理需求”,学生的求知欲望油然而生,学习积极性空前高涨。这时教师稍加引
期刊
教师的教学不仅仅是教给学生知识,更主要的是要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使学生“学会求知、学会做人、学会审美、学会创造、学会发展”,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而在语文课堂上,我们总能发现部分优生是教师的“宠儿”,他们在课堂上思维活跃,反应灵敏,是教师“导演”下的学习的“主角”,而其余大部分学生则是学习的“配角”。本人认为,在课堂上实施合作学习是改变这一状况的有效途径。通过合作,学生从对方获取有用的信息来填补自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