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中的身势语研究

来源 :中国教研交流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wub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语文教育的目的就是促进学生语言习得能力和培养学生的言语交际能力,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合理运用身势语有助于这一教学目标的实现以及学生非言语交际能力的提高。本文将研究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巧妙地运用身势语。
  【关键词】语文教学 身势语 言语交际能力 非言语交际能力
  一、必要性
  当今时代是信息交流时代,如何恰当地进行信息表达和选择,对人生的各方面发展都起着重要作用。言语信息交流和非言语信息交流都以各自的优势在交际舞台上发挥自己的作用。索绪尔说:“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这句话告诉了我们言语信息交流在交际过程中的位置。根据宾夕法尼亚大学教授伯德惠斯特尔统计,两个人在交谈时只有35%的信息是由语言传递的,其他65%的信息则由非语言交际方式传递的。从中不难看出身势语在信息交流的中的作用。语文教学属“科学世界”语文教育,是“学校语文”的教学现象,用“生活世界”语文教育的“习得”随意剪裁“科学世界”语文教育的“学得”。我想,身势语应该在语文课堂中得到淋漓尽致地发挥,以促进学生交际能力的提高。
  二、可行性
  纵观中国数千年语文教学史,以诵读经典为中心的古代语文教学模式,似乎不需要过多考虑身势语的存在,但先生摇头晃脑的范读,弟子头悬梁锥刺股的苦读就是自发的身势语的典型。以讲授范文和语文知识为中心的近代教学模式由于以教师主持的班级授课为基本方式渐渐重视身势语的作用。这对教师的言语交际能力和非言语交际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于是,对身势语的研究应运而生。1952年宾夕法尼亚大学教授伯德惠斯特尔创造了kinesics(身势语)这个词,对身势语陆续展开了系统的研究。1970年,朱利叶斯-法斯特发表了一部关于身体语言的著作以后,公众才意识到这种现象的存在。于是,语言课堂教学慢慢自觉重视身势语的作用,但这一时期的身势语仅仅是作为语文课堂范文讲解和分析的辅助工具而存在。直到以科学高效培养语文能力为直接教学目的、以言语技能训练为中心的现代语文教学模式出现,身势语才获得了自己合理的名分。它与言语交际相辅相成来完成教育教学目标,不仅是语文课堂的教学工具,更是语文课堂教学的直接目标。
  三、概念、分类、特点
  身势语又称体态语、形体语言,指人们利用姿态、动作(包括身体动作和面部表情)来传递信息的非言语行为。人们交际时的点头、招手、扬眉、耸肩等姿态动作构成身势语的单位。
  很多身势语可能是人类所共有的、先天的,也是无意识或下意识的。如:人在最兴奋时,眼睛瞳仁会自动扩大,打招呼时眉毛会快速闪动,不满时会皱眉。有些身势语是后天习得的。由于人们生活于不同的语言文化背景下,形成了各民族独特的身势语。这些身势语大都需要模仿才能习得,具有极大的差异性。同是跷二郎腿,英、美男子的姿势却截然不同,中国人对此均认为极不礼貌。同一身势语在同一文化中的不同场合下,往往具有不同的社会功能。如:美国人擦鼻子时,可能表示不同意某人或拒绝某事,但也可能表示另外的含义。相同的身势语在不同的文化中常具有不同的含义,从而代表不同的交际功能。如:吐舌头,英美人往往表示蔑视对方,而汉族人表示惊讶,藏族人则表示对客人的尊敬。不同的身势语在不同的文化中可以表示相同或相似的意义,起到相似的社会交际效果。如:表示问候或欢迎时,美国人一般握握手,日本人则弯腰鞠躬,阿拉伯人、犹太人与南欧一些民族则相互抚摸或闻对方的气味。
  四、身势语的选择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为了突出教材内容中的重点、难点,教师往往会用加重语气、放慢语速、反复强调等有声语言形式来增强对学生听觉系统的刺激,以期达到一定的教学目的。有经验的教师会运用身势语的模拟性和象征性来帮助学生理解难点、掌握重点,从而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为了让学生对语文教学的内容产生兴趣,从而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全面完成教学任务,教师要善于选择和运用身势语这种特殊的语言。以科学高效培养语文能力为直接教学目的、以言语技能训练为中心的现代语文教学模式对身势语运用和培养是有所选择的——并非所有的身势语都可以挪进课堂,必须有所选择。首先,要恰当运用面部表情。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察“颜”观“色”,一方面要注意学生的眼、眉、鼻、嘴的变化,另一方面也要注意自己的面部表情,使自己的表情与教学的内容相吻合,以感染学生,增进学生对内容的理解。如:讲解《藤野先生》一文第一段“东京也无非是这样”这个关键句子时,就可以同时做以下动作:轻锁眉头,稍耸鼻子,缓缓摆动头部。这样,学生就能够较容易地理解作者在这里所要表达的感情,即对东京的失望;对东京“清国留学生”行为的轻蔑、愤怒。其次,要注意手势的运用。人的整个手势可分为上中下三个区,不同区域的手势可表达不同的含义。如:肩部以上为上部区,这个区的手势多表示理想、宏大、张扬的内容和情感;肩至腹部为中部区,这个区的手势可表示记叙事情和说明事理;腹部以下为下部区,这个区的手势多表示憎恶、鄙视的内容和情感。教学中应根据不同的内容分别对待。如:讲《最后一次讲演》时,对“正义是杀不完的,因为真理永远存在”和“我们不怕死,我们有牺牲精神!我们随时象李先生那样前脚跨出大门,后脚就不准备再跨进大门里”等句子,就可辅以上部区的手势,用以表达昂扬的英雄气概。再如:讲《核舟记》一文“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这句时,就可以用中部区手势再现核舟小巧灵珑的形象。而且,听、说、读、写的言语技能训练对身势语的利用也有所选择。第三,要用眼睛接触。在各种身势语中,眼睛接触是最重要的——这样最能传递微妙的感情差别。虽然眼球本身表示不了什么,但是目光的长短、眼睑的开阖、眼睛附近面部表皮的变化,可以表达各种各样的意思。教师在语文课堂中要及时捕捉学生眼睛所传达的信息,同时要适当发挥眼睛在传情达意方面的魅力,以期达到良好的交际效果。
  另外,听、说、读、写言语技能的单项目训练对身势语的要求各不相同。听说的训练对身势语要求较多,而读写的训练则相对要求较少。教师对身势语在课堂上的运用也要控制一定的度,因为教室不是舞台,师生不是演员,都应该有所为有所不为。
  【参考文献】
  1、杜诗春:《应用语言学》,湖南教育出版社
  2、杜诗春:《认知和语言》,1993
  3、阿伦-皮斯:《身体语言》
  4、余应源:《“科学世界”语文教学科学化刍论》、《论我国语文教育的基本模式》
  5、雷良启:《论语文教育乃是言语交往教育》
  6、佘蜀强:《语文教师“身势语”的作用及运用》
  7、邵军:《怎样运用身势语进行语文教学》
  8、崔宏:《身势语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其他文献
教育教学能启蒙人的智慧和思想,使学生自觉地获得知识、理解知识和运用知识,从而能达到学以至用。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笔者认为要在政治课教学中很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进而积极学习、思考与探索,下面的几点做法值得注意。  一、多动脑  课堂教学是师生的双边活动,应该在教师起主导作用的前提下,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能动性。应该鼓励学生积极动脑思考、自由提问,使学生在教师的信任与期待中产生强烈的求知欲,这样才
期刊
每一节历史课,教师在教学新课导入时,都可以联系生活实际引导拓展学生思维。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很重要,要在45分钟内抓住学生10-20分钟的注意力吸收当堂课知识,课后才能让学生记忆深刻乃至受到启发。  一、穿越历史时空,立足现实引导学生进行设想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结合学生实际,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对历史人物性格特点,是非功过进行分析和评价。因为时间和空间的差异,许多历史故事和教学内容看上去距离我们很
期刊
笔者多年来一直从事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经历了多年的思想政治新课程教育教学实践,感触颇深。笔者认为,在初中思想政治课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才能提高教学效率。  一、充分树立思品教学新理念  随着思想品德课程改革和新课程的实施,新的教学理念正逐步深入每一位教师的内心,它使教学成为人的解放过程。这就要求我们要把学习的本质看作是学习者调适心理的过程。这种心理,既包括规范的拥有内在逻辑系
期刊
在走进新课程的今天,时代呼唤素质教育,需要培养创新人才。而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是充分落实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让学生在课堂这个学习求知的舞台上展现和发展自己的学识才华,让每个学生都有成功的机会和喜悦。然而,有些教师把这种理念挂在口头上、停在表面上。历史教学中,不少教师在备课时对学生的自主性活动或是缺乏设计,或是停留在一问一答浅层次的认知活动上。教学方法和手段
期刊
在多年的物理教学中,我对力学解题做了一些探究:在重视力学概念、规律教学的同时,把重点放在力学解题的思维过程上,增强学生力学解题思维的自我调控意识。在指导学生解题上,抓了以下四个方面:  一、认真审题,明确对象,联想图景,启动思维  力学习题有的给出一个物体,有的给出两个或多个相关联的物体;从物理过程看,有的给出部分,有的给出全部。认真审题就是要实现以下几个转换:  1、由个别向一般转换。所有的力学
期刊
英语的语感对英语教学和英语的运用起着重要作用。英语语感是人们对英语语言的感觉,它包括人们对英语的语音感受、语意感受、语言情感色彩的感受等。它是人们对英语语言的直接感知能力,是人们对英语语言法则或语言组织方法的掌握和运用,是经过反复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的经验和体会。语感来自于语言实践,又指导语言实践,正如球队运动员要打好球必须熟悉球性、游泳运动员要有良好的水性、搞音乐的人要有良好的乐感一样,要学会
期刊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学的主渠道,知识的传授、技能的培养、智力的开发、素质的提高主要是在课堂上完成的。长期以来,应试教育思想垄断了课堂教学,导致课堂教学艺术畸形发展、课堂教学模式单一、课堂教学手段简单。满堂灌、题海战术造就了一批“高分低能”甚至“低分低能”的“人才”。那么,课堂教学应如何让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发展、学会解决问题”,成为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创造性人才呢?唯一途径就是落实素质教育,按
期刊
我所在的是一所农村寄宿制中学,班上有超过一半的学生来自农村。由于学校宿舍不足,有大约1/3的学生在外租房。  当高一(4)班班主任没多久,我就给学生布置了一道作业:记下自己一周所有的开销,每周上交一次。活动持续了整整一个月。  整理记录发现:每个学生平均每周花费50-60元。校外租房的由于要买米、买菜、交水电费等,消费高于住校生和走读生,男女生消费基本持平。周消费最高的已接近200元,最低的为0,
期刊
【摘要】文言教学应培养学生参与意识,让学生动起来。教师可通过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乐意动起来。要唤起学生的参与热情,就必须在“活”、“新”上下功夫。本文将阐述如何在文言文教学中让学生“动”起来。  【关键词】文言教学 学生 动起来  中华文化是有着五千年悠久历史,有着丰富沉淀和积累的古老文化。我们不但要掌握现代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也要对中国传统文化有所了解和掌握。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担当起建设四
期刊
古诗词以其精练的语言、丰富的想象、真挚的情愫传唱千年不衰,成为中国文化史上一道靓丽的风景线。从事多年语文教学,每回教诗歌总能看到学生全神贯注的情态、理解与满足的笑脸,背后听到“姜还是老的辣”的赞赏也不少。在此,我经过多年的语文教学实践的摸索、研究,在品味新课标教学理念的基础之上,对于中学语文的诗歌教学有了一些个人的浅识拙见:  一、日积月累,反复吟读  古人曾言:“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