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教学的“手段”到学习的“技能”

来源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esarsarahluckgir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基于教育所具有的重要社会意义,美国奥巴马政府提出了旨在缩小学生学习成就差距的2020年教育发展战略目标。在这种背景下,美国教育部教育技术办公室发布了名为《改变美国教育:技术使学习更强大》的《2010教育技术规划》(以下简称《规划》),主张实施基于信息技术的教育变革。尽管该规划有很多“亮点”,但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一直是其核心内容,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以学生发展为导向的学习内容安排
  《规划》提出,教育变革的目的在于,使所有学生都能获得富有吸引力和自主性的学习体验。无论是出身于何种社会背景、学习何种语言,即使身有残疾的学生都能在学习中得到鼓舞和激励。它倡导通过灵活多样的形式将信息技术应用于学习中,以更具个性化的方式代替单一的教学内容、教学进度和教学实践。
  《规划》要求将学生的发展置于教育教学活动的中心,用信息技术为学生提供更多的便利,促使学生自主地学习。其涉及的内容包括:根据学生必须学习的内容设计学生能力标准;学生和教师拥有自由选择的权利,如符合每个学生发展的目标、需要和兴趣等;设计学生感兴趣的学习内容,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使学生获得更高的成就感;为学生、教师、家长、专家、顾问等提供更多的交流机会和更丰富的信息资源。
  《规划》给出了技术支持的21世纪学习模型(如图1)。与传统的课堂讲授式教学相比,该模型是以学生为中心的。在所有学生必须学习的标准化概念及必须掌握的能力基础上,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各类信息技术,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可选择的、基于小组的或个性化的学习体验。在校内学习环境和资源之外,《规划》还非常重视学生在校外的非正式学习体验,特别是校内外学习体验的融合与贯通。
  该模型还强调,21世纪的学生应具备以下特征:是一位熟练的策略型学生,知道如何学习新东西,并且善于与人沟通;是一位高动机的参与型学生,能够充分认识自己,并且有强烈的学习欲望;是一位网络型学生,为了学到更多的东西,能够随时随地向专家请教。为实现上述目标,《规划》提出了如下解决方案:重新修订或创建能够反映21世纪专业需求的、能够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改善学习的、所有学生必须掌握的学习标准及具体目标;开发学习科学设计原则指导下的、能让学生随时随地使用的数字化学习资源;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及学习科学的最新成果,促进学生在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领域的学习,探索促进所有学生在学习领域获得成功的方法。
  二、以学生发展为核心的评价制度
  基于技术的教育变革也带来了教育评价方式的改变。《规划》中首先指出了现行评估中存在的问题,即大多在学习结束后评价学生对事实的掌握,而很少评价学生的思维过程,不太注重对学习数据的收集、挖掘及有效利用,也不太注重基于数据的决策,更没有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与优势。
  美国总统奥巴马要求联邦政府开发学生能力测试规则和指标,包括反思能力、复杂问题的解决能力、合作能力以及沟通能力等。由教育变革引发的教育评价改革,将教育评价与学习体系紧密地结合起来,使其在对学生的学习成效进行适当评价的同时,还能全面收集反映学生知识水平和问题解决能力的信息,发挥判断、调整学习环境和指导教育实践的作用,持续改进学生的学习成效。比如,利用收集到的学习信息创设信息反馈体系,反馈对象包括学生、教师、家长、学校领导、学区教育官员等。对于教育评价的开展而言,相关的信息必须在适当的时间以适当的方式提供给适当的人。为掌控教育评价过程、分析学生信息并采取相应的干预行动,教育体系不同层级上的教育者和领导者必须得到相应的支持工具和足够的培训。
  三、密切联系学生的教学方式
  信息技术改变了学习与评价的方式,要求教师的教学方式也做出相应的调整。教师不仅可以非常方便地获得各种教学信息和分析工具,还能即时地与学生沟通,对学生的各种问题做出及时反馈。
  《规划》指出,在现行的教育系统中,教师的教学大多以个体为基础,很少有机会与其他教师、专家进行交互。另外,现行的教育系统没能为教师提供便捷的技术工具和充足的资源。通过基于技术的教育变革,教师可以更加便利地获得学生的学习信息、教学内容、各种信息资源以及分析教学反馈的工具,设计出具有较高应用价值和丰富学习体验的教学系统,在提高教师教学实践技能的同时,还能引导教师成为学生成长的服务者与合作者。
  这种教育变革还将使教学活动成为集体性的活动。很多教师都建立了自己的网上学习社区,通过它与学生、同事、世界各地的教育专家、开展校外辅导的社区组织、热衷参与教育教学活动的家长等展开深入的互动。在传统教学模式下,不仅师生间是缺乏联系的,学生的学习也缺乏协作性和连续性。基于技术的教育变革增强了学习内容的个性化,并将专题性研讨与丰富的网络资源相结合,有助于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合作。通过网络学习系统和个性化的课程内容,学生还能够获得更多的便利和选择机会,保障了学习的连续性和有效性。
  尽管信息技术已如空气般环绕在我们周围,可是基于技术的教育变革仍然面临着各种挑战。比如,对于信息技术的理解和应用,教师并未达成共识。这既影响了课程的发展以及学校对信息技术的投入决策,又直接影响了教育教学实践的效能和学生的学习成就。
  四、致力于满足学生需求的设施体系
  《规划》指出,综合的学习设施体系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随时随地为学生、教师以及整个教育体系的运行提供各种需要的资源。其最为显著的特征是,除了宽带连接、服务器、程序软件、管理体系、管理工具外,还包括相应的工作人员、运行程序、学习资源以及有助于持续改进的发展模式。
  当前美国的教育体系中已经广泛地应用了信息技术,为教学方式的变革和教学效能的提高奠定了基础。可是对于今天的学生而言,综合的学习设施体系依然是非常必要的。这样,无论在课堂内还是课堂外,都能实现有效的师生互动,也能更好地满足学生发展需求。为建设学习基础设施,我们需要采取以下行动:确保学生和教师能够拥有充足的网络带宽,无论是在校内还是校外,他们都能够畅通无阻地使用无线网络;确保每位学生及教师都至少拥有一套互联网连接设备、软件及相应资源,使他们能够借助网络进行研究、交流、制作及协作;充分利用已有的开放教育资源,为学生提供创新、创造的机会,并推动新的学习工具及课程的开发和使用;在各州或地方成立专门的推动学习基础设施建设的机构;通过明确界定技术应用的概念、目标及标准,确保信息技术在各州及学区内的有效应用。
  (作者单位:东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其他文献
随着网络的普及,越来越多的网络服务与应用正冲击着传统的生活和学习方式。作为一名中学生,更需要与信息技术一起学习与发展。笔者以七年级学生为对象,以Google为载体,以“古戈看运动品牌”为例开展了一系列的“云服务”项目活动,教授学生学习的方法和思维方式。  一、创作背景  在本学期的信息技术课中,七年级学生的学习主要以Google为载体,体验多种云服务。活动结束时,将学生体验的反馈意见和建议进行汇总
教师的工作压力很大,班级管理、课堂教学、作业批改、个别辅导等占用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此时若要求他们精研某一软件,耗费的时间成本是高昂的,可能会给教师(特别是中老年教师)带来负担。既然如此,何不将已掌握的技术充分应用,将其发挥到极致呢?只要是符合学生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能够帮助学生理解、记忆,能够激发学生继续研究的热情的课件就是好课件。很多这样的好课件,在教师深入钻研了教学内容,深入了解了学生的学习
【摘 要】当前兴起的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深度融合”面临着如何不重蹈“整合”覆辙的问题。本文以小学科学教育为例,阐述了如何以系统思考走出“就事论事”的肤浅和狭隘,如何涉及课程的文化、科学、民主、人的发展等永恒主题,并结合信息社会、科技进步、科学教育发展趋势等现实主题,去思考科学课程的核心问题、实现路径与模型重构,从而实现“深度融合”。  【关键词】深度融合;整合;科学教育;宏大视野  【中图分类号】G
教材分析  技巧是中小学体育课的重点内容之一,通过长期的练习,大多数学生对技巧的基本特征、基本技术有所了解,形成了初步认识,这为单元教学提供了保障。高中女生随年龄增长上肢力量和身体控制能力在不断增强,她们的自主学习意识、学习能力、审美情趣都有大幅度提高,容易接受新生事物,尤其是喜欢接受富有挑战性的教学内容,因此,作为高中技巧课的拓展学习内容,“手倒立前滚翻”被引入课堂。课前,我对学生做了初步访谈,
【摘 要】常态课堂的课例是反映教师实践智慧和专业思维的主要载体。依托课例研究,开展课例研修,是促进教师学习的新兴“研修”项目,能够解开教师专长的密码。本文就以信息技术学科为例,分析课例研修的现状,并依照其理论,对本区域小学信息技术课例研修项目进行深度设计。  【关键词】 课例研修;小学信息技术;深度设计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B  【论文编号】1671-7384(2013)03-
教育信息化是我国当前教育事业建设的重大战略,而“教育软件是教育信息化的核心”。近年来,教育信息化硬件建设的水平得到大幅提升,而教育软件发展则明显滞后,制约了教育信息化战略的实施。回首过去,全球软件业刚刚走过了“黄金十年”,而基础教育领域教育软件(下简称教育软件)的发展却是另一番光景,它从当初的“火爆”走到了如今的“孱弱”。教育软件发展的困局亟待破解,这不仅事关学校管理、师生发展、软件企业成长,更关
识字教学是小学阶段一切知识学习的基础,也是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知识经济时代的变迁,如何更好地利用一切资源和手段让学生的识字摆脱传统课堂和课本的约束,如何创设恰当的学习情境,以各种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好地开发学生大脑的潜能,是一个非常值得研究与探讨的问题。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对学习汉字有浓厚的兴趣。”学生对识字产生了
《解密高效课堂》一书主要从如何实现“自主学习”、“互动学习”、“快乐学习”三方面揭示了构建高效课堂的方法,它主张“学生因自主而发展”、“课堂因互动而精彩”、“课堂因快乐而高效”。全书始终贯穿着这样一条线索:“教师要恰当地发挥主导作用,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只有这样,新课程所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等学习方式才能落到实处,才能构建出低耗高效的课堂。  反观自己平时的教学,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本文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视角分析教育游戏设计的理论启示,以最近受关注的活动理论、分散认知理论、生态心理学等为中心,从理论的角度为教育游戏的设计提供了概论型的设计原理,以期为今后探索教育游戏设计的具体原理和方案提供理论基础。    建构主义是信息化时代的哲学范式、认识论,它主张构建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环境。代表学者有Dewey,Piaget,Vygotsky等(Kang,I,E, 1999)。这些学
随着全球教育产业的迅速发展,中外合作办学模式在中国初现端倪,并有从高等教育向基础教育扩展的趋势。在此背景下,浙江省以宁波市北仑中学中美班、效实中学中美班、镇海中学剑桥班为代表,也开展了普通高中合作办学的尝试。由于引入了大量国外原版教材进行教学活动,我们教师得以在此过程中近距离地比较分析中外信息技术教材,从中汲取优秀的经验。  中美班是中外合作办学的典型,它以中国普通高中学校为平台,中外合作管理,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