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星VS索尼:谁是赢家?

来源 :中外企业文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nfei878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太极虎”变身
  
  二十世纪早期,韩国工业基础非常薄弱,高科技产品在全球市场根本就没有竞争力,而日本公司则已独步世界数十年。1988年的汉城奥运会之后,韩国的经济和高科技有了第一次契机。毕业于斯坦福大学的陈大济,为三星电子三大主业(数字媒体、电信和半导体)中最不景气的半导体业务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活力,而这正是三星日后闯荡市场最锐利的武器。
  三星是一家极敏感的公司,忧患意识无时不在,早在1992年,三星集团会长李健熙就告诫他的同仁,在二十世纪末市场会有很大的变化。当时三星电子已稳坐DRAM全球市场份额和收入的头把交椅,也是全球第四大半导体厂商,但李健熙还是预感到来自金融环境的危机。也就是从那时候起,三星着手内部调整,经营从以量为主转入以质为主。90年代中期,三星做了更多的尝试,他们把钱投到移动通信领域,在1994年推出了三星品牌手机。不过,除半导体外,当时三星的整体情况仍不乐观。90年代后期,由于供过于求,半导体产品价格一路下跌,全球半导体制造业陷入泥沼,对这部分业务过分依赖的三星电子当然是黑云压顶。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随着大批外资的撤离,韩国经济开始迅速走下坡路,三星也度过了最暗淡的一段时光。到1998年,三星每月的亏损额已高达数百万美元,如果局势无法扭转,公司将很快破产。为了力挽狂澜,时任三星电子总裁兼CEO的尹钟龙果断作出决定,出售公司非核心资产,以专注于最有潜力的技术产品开发;在人事方面,尹钟龙力排众议,废除终身雇佣制,辞退了75000名雇员中的近一半人,并且引入大批思维活跃、具有能力的年轻经理;与此同时,三星拓展了业务领域,转型为一个多元化的公司,以减少对芯片业务的依赖。一系列改革很快奏效,2000年三星的营业总收入高达270亿美元,赢利超过了53亿美元。
  实施机构与战略改革后的三星,很快在消费电子产品领域蚕食了大块蛋糕,这项业务的收入占据了公司总收入的37%。在移动电话市场,三星的市场份额迅速从一年前的6.2%增加到现在的9.6%。在受IT市场疲软冲击最厉害的美国市场,三星手机的销售收入甚至超过了在美国销售量最大的诺基亚公司,美国第三大长话公司Sprint销售的手机有一半是由三星提供的。而且,三星还是目前全球最大的CDMA手机供应商,占有整个市场26%的份额。手机业务目前占据三星总收入的35%。而一度作为其主要收入的芯片业务在整体收入中的比重已经下跌至28%。另外,三星也是全球第三大直观式数字电视机生产商,世界三大DVD播放机生产商之一。
  目前三星的市值已经超过了436亿美元,产品线包括电视机、数码照相机、MP3播放机、DVD播放机和磁带录像机,与索尼非常相似。但尹钟龙当然不会再走以往韩国电子企业模仿索尼和日本企业的做法,他想让世界知道:三星可以生产与索尼质量不相上下的产品,而接下来他们的目标就是要打造超越索尼的品牌。
  
  我们要打败索尼
  
  虽然是韩国最大企业,并在半导体领域有不俗的表现,但在数年前,三星作为消费类电子产品制造商却一直笼罩在索尼的光芒之下。上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初,三星电子曾将自己制造的微波炉销往美国,由于产品大量堆积,无奈之下不得不打折销售,所以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三星品牌在国际市场是以制造廉价微波炉或者其它电子产品而存在的。
  1999年,是三星电子30周年华诞,也是走出危机后重新确定公司发展方向最关键的一年。这一年三星集团确定了以数字技术为基础的四个产品方向:家庭数字媒体产品领域,个人移动数码多媒体领域,办公数码多媒体领域,以及核心零部件。与这四个产品同时启动的是三星耗资数亿美元的品牌计划。三星的新产品陆续在纽约、伦敦、巴黎、新加坡、北京等地巡回展出,2000年三星聘请了全美最大、全球第五大的广告公司FCB为其做整体营销策划,来自中国香港的偶像明星陈慧琳出任其产品形象代言人。2002年三星的全球广告宣传投入高达2亿美元,而这年整个品牌投资也超过9亿美元,比2001年增长21%。工夫不负苦心人,根据2002年10月的一项调查显示:通过三星2001年在美国的品牌宣传活动,消费者对三星的品牌喜好度从56.4%增长到74.1%,品牌认知度上升了7.5个百分点,从83.7%增长到91.2%。在全球科技产业具有绝对权威性的《商业周刊》"科技100强"(BusinessWeek IT 100)排行榜上,三星电子登上2002年度的冠军宝座。随着三星手机、DVD光盘、平面TV等电子产品逐渐在国际市场上同顶级电子产品并驾齐驱,美国时代周刊甚至预言,到2005年三星在品牌认知度方面将会超过索尼。而三星电子的全球市场部总裁金炳国在接受福布斯杂志的采访时更毫不谦虚地宣布:"我们要打败索尼!"
  三星的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市场部部长韩昌镐模仿上级的口气坚定地对媒体说:"三星零部件已经是世界第一了,谁说我没有基础在产品方面做世界第一?所以,模拟时代是索尼的时代,数字时代是三星的时代。"在韩昌镐看来,进入21世纪,企业不再以单一的产品要求为主,因为未来的趋势是整合的,是Entertainment ,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 computation混在一起,是一个网络的概念。但是怎么整合才能满足市场的要求?你必须将产品、技术、组织构架整合起来,不再是单一的产品,而是要提供给用户一个全套的解决方案。只有遵循这样的思想,企业才能生存、发展。在这场数字革命中,三星的优势源自于三个方面:第一,是产品结构的完整,也就是数码和网络的整合,家电技术以及通讯是其中很重要部分。韩昌镐非常自信地说,三星有一个完整的事业结构,可以满足数码市场的要求,而其他公司在家电、通讯方面没有比我们更强;第二是数码核心零部件技术,这方面三星很早以前就是世界第一了,现在液晶也是世界第一;第三是技术版权。从美国技术版权登记数据来看,2001年三星电子的专利数在全球排名第5,仅次于IBM、NEC、佳能和Micron公司,而领先于索尼、日立、三菱和富士通等老牌知名企业。显而易见,三星早已不再是70年代为三洋公司打杂的OEM商了,它已成为世界顶尖级的技术创新公司。三星的优势于通讯方面,它握有世界最先进的CDMA技术,移动电话、手持计算设备、平面显示器以及超薄笔记本电脑等都有很高的知名度。对三星而言,这场数字革命更是一个重生的机会。
  
  老天王的法力
  
  三星在全球电子行业的崛起,就如古罗马时代的渥大维,但屹立武林半世纪之久的王者索尼,真的会象恺撒大帝那样没落吗?三星真的会从索尼顺利地抢到王冠吗?先让我们来看一组数据,这是由纽约咨询机构Interbrand提供的世界顶尖品牌量化排名。在世界头75个著名品牌中,三星电子名列第43,品牌价值估计在50亿美元左右。相比之下,索尼品牌排行第18,价值160亿美元。除了自信、勇气和技术,这两个数字之间的巨大鸿沟让三星跨越起来一定不会轻松。
  索尼,这家被新贵们视为超越"标杆"的企业,在近两年日本经济近乎瘫痪的环境下,孤独地保持着他数十年的英雄本色。当日立、东芝、NEC、富士通等7家大家电企业全部亏损,有的企业靠裁员来险渡难关的时候,索尼在2001财年的销售额与上一财年相比却增长了4%,达到7兆5783亿日元(约合人民币4736亿4375万元),其中来自游戏业务的收入和利润均大幅增长。同时在2002财年联合结算业绩预测方面,估计销售额将比2001年度增长6%,达到8兆日元(约合人民币5000亿元),营业利润将增长至2.1倍,达到2800亿日元(约合人民币175亿元)。
  与三星相比,索尼品牌已经深入人心,它不需要花太多精力去推广自己,但这并不意味着停滞与固守,索尼一向以创新著称。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索尼就在亚洲率先进入数字产品市场,并一统江湖数十年。索尼的数字产品线很长:从数字式电视、摄像机、照相机、数字式多用途DVD、个人音响,到数字式卫星传输机器系统等。
  将数字技术与游戏机市场结合,是索尼最为成功的一步。在索尼董事长兼CEO出井伸之的指挥下,快速切入游戏机市场。2000年开始推出第一代,2001年6月推出第二代,现已开始推出第三代,仅游戏机一项,全球销出2600万台,成为索尼全集团中最畅销、最盈利的主力产品。索尼客观上成为了全球游戏机市场绝对的霸主。到2002年10月底,索尼游戏机在去年整个财年的全球出货量是1亿8千万台,占到全球84%的份额。索尼(中国)有限公司专业事业及新事业总裁迟泽准告诉媒体:"1994年索尼还是一个纯AV企业,九十年代中期我们发现AV和IT是非常难以分开的,所以后来加大了IT产品的开发,并要求所有的AV产品数字化,让它们具有网络的功能。CEO出井先生1995年正式上任后,提出公司面向未来发展的三个方向:第一是所有的电子产品数码化;第二是娱乐业务的改善;第三是开发新的业务模式,以PS的业务为例,开发全新的把软件与硬件业务完美融合的模式。现在看来,这三个方向都已经做到了。"
  虽然老牌的索尼现在面临众多问题,但如果说三星是一个勇于创新的企业的话,索尼恰恰也具有同样的特质,索尼今日的成功,正是因为它能够及时而恰当地进行产业转移和升级。这两个对手在同样的领域做着同样的改造与努力,谁是最后的赢家当然大有悬念。
其他文献
意大利菲亚特(FIAT)汽车集团,是拥有百年历史的大企业,在2001年及2002年美国《财富》杂志“世界500强”排名中分别列第47、49位。在世界各国所属子公司1066家,其中分公司852家,持股公司185家,其他公司29家,生产厂244家,研究开发中心131家,涉及的业务领域包括:轿车、卡车、工业车辆、农用及建筑机械、冶金产品及零部件、出版通讯、保险及金融服务,是世界上主要汽车制造商之一和全球
期刊
几年前,台湾首富不是王永庆就是蔡汝霖。可是进入新世纪后,郭台铭异军突起,在2001年首次登上台湾首富宝座,2002年又以647亿台币的资产蝉联台湾首富,比第二名的王永庆279亿台币多出一倍以上。    清贫起家    郭台铭生于1951年,15岁时进了台北市的"海专"。他家境清寒,求学期间的学费都是靠打工挣来的。毕业后受过两年军训,1973年退伍后,他当了一名航运职员。1974年,郭台铭用他的全部
期刊
据最新统计数据,北京今年固定资产投资达2000亿元,已经成为世界建筑领域最热的市场之一。包括库哈斯、德梅隆、福斯特这些获得过普利茨克奖的建筑大师都要到中国、到北京来,并期待在这里留下自己的作品。  的确,今年北京的城市建设并没有因为"非典"而受到很大的影响,相反却要加速发展。北京市建委刘永富主任说:北京整体的城市建设速度在提升,重大工程已经开工46项,经济适用房和商品房建设六月比去年同期增加了一倍
期刊
上世纪70年代,日本经济发展使全球瞩目,但到了90年代,却一路萧条,GDP微增长甚至出现负增长,各项改革收效甚微。因而,20世纪90年代被日本视为“失去的十年”。由此,我们不禁要问:日本究竟怎么了?除去政治、经济等因素外,原本风光一时的日本企业文化是否也出了问题?     日本民族文化的寻根——“座文化”    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缩小至能触摸到肌肤距离的聚会文化,用日本“茶道”用语讲,就是“设座”
期刊
始建于1982年的SUN公司在最初命名时,并没有要表示太阳的意思。公司原名——Stanford University Network (斯坦福大学网络系统),每一单词的首位字母连在一起便成了SUN(太阳),公司四个创始人中的三个都曾在斯坦福大学获得了MBA硕士学位。然而今天,SUN却真正地发展成为全球IT产业的“太阳”——SUN公司现在美国《财富》杂志世界500强排名中,1999年第422位,
期刊
“十五规划"开局头一年,北人小胶印、铸造厂等四个主要生产企业因北京市实施“污染扰民企业搬迁”政策,要搬家了。俗话说“一搬三穷”,那么,要搬迁这个年创亿元销售收入的高精度、智能化生产企业,又会是怎样呢?有位熟悉生产线的老领导担忧地说:“北人搬迁之日,就是亏损之时啊!”  而北人的领军人物——曾在北人副总岗位任职多年、现任董事长、党委书记的朱武安,却相信“思路决定出路”。他把搬迁看做是一次严峻的挑战,
期刊
浦发银行宣武支行成立6年多来,在"笃守诚信,创造卓越"的理念指导下,以"爱岗敬业,诚实守信,服务首都,奉献社会"作为支行建设的出发点,精神文明建设与经营业绩稳步发展,截至2002年末,本外币存款达到41.3亿元,不良资产率低于3%,累计上交利润 3.3亿元,连续五年人均创利润超百万元, 利润以每年21.5%、日均存款以每年36%的速度稳步增长,名列全国浦发系统前列。宣武支行党支部多次荣获"先进基层
期刊
古城苏州,镶嵌在长江三角洲的一颗明珠。  就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农业银行苏州市分行创造了在全国农行系统堪称一流、在本地同业卓然领先的业绩。  带领这个分行银海搏击、拼打硬仗的是一个团结奋进的班子,郭浩达就是这个班子的领头人。    桃树梢头看春色    1997年4月,正值农业银行向商业银行转轨的关键时期,郭浩达接任苏州分行行长。要把一个原先定位于农村经济、局限于农村地域的专业银行转变成现代商业银
期刊
我曾应邀数次出访欧洲各国。  每次出访,  少则十天,  多则近月。  所见所闻虽为浮光掠影,  但却感触良多。  现特集成人物篇、见闻篇、随感篇,  以作为读者饭后茶余的谈资。    诚实的德国小伙    1996年初夏,我第三次飞抵柏林,但一出机场我就傻眼了。前两次到柏林,都是与团同行,而这次由于误了签证,只好只身前往了。本来我心里是有底的,会有人来接我的。可出了机场,直到旅客散尽,也没见到接
期刊
薪酬的功能与  人力资源管理的总体功能是一致的  也就是能吸引和激励企业所需的人力资源  从劳动经济学角度讲  薪酬有三大功能  ——保障功能、激励功能和调节功能  从人力资源管理的角度看  薪酬应主要体现和发挥它的激励功能  建立合理的薪酬管理制度是每个企业需要解决的问题。近年来,随着企业经营机制的逐步转换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需要,企业内部的工资分配制度逐渐由政府行为转变为企业的自身行为。因此,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