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咸菜

来源 :散文选刊·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SLDY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上世纪80年代初,我和二哥、三哥都在15公里外的中学求学。
   我们每周六回家,周日带上足够一周的煎饼再回到学校。那时,学校虽有食堂,但只是在生病或带的饭不够的情况下才到食堂“犒劳”一下,因此,每期末除了烙好必備的煎饼外,准备好五六天的下饭菜对母亲也是极大的考验。冬天还好说,夏天的菜用不了几天就会变味,所以,在我们常年外带的“菜系”里,“炒咸菜”是最受欢迎,也是母亲做得最多的。
   辣疙瘩是芥菜的一种,又称芜菁、芥辣、芥菜疙瘩,是一种根用芥菜。沂蒙的家家户户每年都会种植许多,每到秋天,母亲便把它的叶做成“渣豆腐”或晒干后冬天熬着、煮着吃,却会把根部洗净后放在大缸里,用一层层的盐间隔,放上足够的水,假以时日,便会腌渍成四季可用的咸菜,凉拌、干炒或者直接啃食,都是下饭的极好佐料,其中,炒成沂蒙咸菜,在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都是不可替代的美味。
   每到周末,母亲便会切出一大碗咸菜丝,用水反复清洗几遍后,再用开水烫掉部分咸味,之后,把少许的五花肉切成片,把肉放在热锅上用些时间炒出油来,再放上些许花生油,用葱花爆爆锅,掰上一个红辣椒放在热油里过一下,之后,便把所有的咸菜丝放在锅里热炒,快出锅时再放进去些青辣椒——二哥喜欢吃辣,所以炒出的咸菜里都是一片令人生畏的红,我和三哥的则会青多红少,然后,母亲会用大号的罐头瓶装上两瓶,沉甸甸地背到学校后,一般先把母亲做的炒豆腐或豆腐炒虾酱等存放时间短的吃掉,然后就是顿顿煎饼配炒咸菜。下课后,一杯清水、卷上一个咸菜煎饼,竟也吃得津津有味。最精华的,当属里面的肉丝,瘦肉部分最受欢迎,夹在煎饼里,每一口都是香,冬天的炒咸菜因为五花肉的原因一般会有一层凝固的油,在油水不多的年代,并不感觉到难以下咽,甚至每周的最后两天,这带些肉味的咸菜,都成了带菜不多同学们分享的美味。
   除了五花肉炒咸菜,母亲还会用鸡蛋做佐料。把用水反复清洗的咸菜切碎,打进去三五个鸡蛋拌匀后放进热油里,再放些切碎的葱花,炒至香味四溢后出锅,竟也是一种带在学校百吃不厌的好菜。
   近些年,母亲的炒咸菜有了很美的名字“炒三丝”,因为中学的原因,炒咸菜也好,炒三丝也好,都成了我生活中的一部分,无论是外出学习或者出发,必定会带上些沂蒙煎饼和炒咸菜。去年,沂蒙作家团香港采风时,同去的伙伴中,几乎人人都捎带了不少,每顿饭都会拿出来分享,让周围的旅客惊奇不已,一周下来,当地的美食有吃,但家乡的味道却伴随了千山万水。
   “每次你哥带你上学的时候,我都站在东梁上,直到看不见了才回来。”几十年了,母亲的话总在耳边回响。
其他文献
那年,我22岁,经村里的邻居介绍,认识了现在的老婆。   那天早上起来,我妈告诉我:“你大娘说,今天下午为你介绍的那个小女孩和她妈要来,让你去看看。” 吃完早饭,我到衣箱里翻腾着,想找一件好一点的合身的衣服。那时,家里还不是很富裕,没有一件像样的衣服,能合身穿上就已经很好了。整个上午,我的心情特别紧张,感觉好似半年的漫长。吃过午饭,我穿着一件精心挑选的用军装改过的绿色的小夹克上衣,下身穿了一条旧
期刊
印象中的二婶,是在广丰县越剧团工作,那时的她年轻漂亮,笑起来便露出两个浅浅的酒窝儿,是纯粹的江南美女。   后来我年长更事,才知道能歌善舞的二婶陈云娟来自中国越剧之乡嵊县。曾有一段时间,中国戏台上很流行越剧,于是各地都组建了越剧团,从浙江招聘演员,广丰也不例外。年轻的二婶,就这样从嵊县来到闽浙赣三省交界的江西省广丰县。当时的广丰,闭塞落后,生活困苦,文化更是贫乏,能在剧团里当演员的,属于令人羡慕
期刊
这棵老树,遗世独立。方圆几十里,一说到老树,几乎没有不知道的,就像外地人眼中的百脈泉,不用详说就知道在章丘一样,成了一个村庄的地标。   树叫梭罗树,属被子植物门、双子叶植物纲、锦葵目,是梧桐科的常绿木本乔木,生长在神秘的高海拔南方。十多年前,去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采风,下榻的宾馆,名字就叫“梭罗宾馆”。起初,以为这是宾馆老板故作玄虚,拉来美国波士顿的瓦尔登湖搞的一个噱头,没有在意为什么叫“梭罗”
期刊
上世纪90年代,家庭电子秤还很少见,称体重、身高要专门到大街边摆摊经营的摊档才有,收费一块钱。我由于太瘦,不敢在众人面前示丑,怕人笑话,每次称体重时,都要等人员稀少时才去称,而且还要环顾左右,确定没人注意我,才跳上摆在地上的秤盘上面去,而且迅速上下,扫描一眼体重的数量,特担心摊主会把体重说出来。   我有一个好兄弟在另一个机关单位工作,与我年龄相仿,都是二十多岁的小伙子,也很瘦。时常有人关心他为
期刊
记事时,洋芋便是老家的主产,也是一家人的主要经济来源,曾经是全家“一日三餐”的主粮。如今,五十多年过去了,吃着父母曾经种植洋芋的土地生产的“细粮”,当年被人称为“粗粮”的洋芋,依旧是自己和家人不离不弃的依赖。   在老家,点种洋芋,是一件重要的农事,关系到一家人来年的收入和生活质量。腊月农闲时,父母便开始考虑来年的点种计划。哪几块地轮歇改种,哪几块生地种啥洋芋种。那时的洋芋种比较单一,当家品种就
期刊
故乡,对于游子来说,无疑有着不同一般的分量。   “一壶好茶一壶月,只愿月圆勿再缺,万里乡情满腔爱,今夜伴月回……”每次听到这首潮语歌,我就仿佛回到了家里,和父亲坐在一起,喝着功夫茶,聊着不着边际的话题……人生如茶,茶如人生。心情好的时候,泡一杯茶,在茶的香气中,荡涤空灵的心。心情差的时候,泡一杯茶,在苦尽甘来的味道中,品味人生的起伏。我不谙茶道,也品不出什么好坏,但这一切却令人怀念,感觉温馨和
期刊
满天的繁星,你甚至能清楚地分辨出它们是蓝色还是紫色。   小村庄变成了一个个黑影,显得特别安静。村中的一小片空地上,全村的老少爷们儿或蹲或坐,烟火一闪一闪的。他们正在享受着自己的艺术。这是一些古老而简单的说唱艺术:云南花灯,或者山歌。关于它们的名称由来、起源和发展,是文艺学家和民俗学家的事,这儿没人管它。忙碌了大半年的春种秋收都过去了,是该歇一会儿啦。   表演者坐在场地中央的小马扎上,通常是
期刊
暑假的一天,火辣辣的太阳照着大地,我从县城艺术学校接学舞蹈的孙女回来,她要吃米粉,我把电车停在上蔡縣北大公学门口一个卖炒米粉的小摊前。   由两个简易方形圆锥顶遮阳篷搭成的饭摊,一边摆放着几张桌凳,一边是做炒米粉的锅灶设备。这时,小摊里没有吃饭的,厨师是一位三十来岁的年轻人,正在拿着一把笤帚扫地。他个头儿不高,黝黑的面庞,大大的眼睛,上身穿着白色短袖衬衫,下身穿着黑色短裤,脚上的运动鞋上面露出洁
期刊
我童年时的伙伴三毛音乐感颇强。自从我们一起踏进学校大门时,他就能用笛子演奏当时流行的许多歌曲,像《火车向着韶山跑》《我爱北京天安门》《在北京的金山上》《翻身农奴把歌唱》等曲目,他在班级组织的各种文娱活动中都要上台演奏,随着他那手指娴熟的起落,一曲曲宛转悠扬的乐曲便在校园里阵阵飘起,教室里掌声如潮,喝彩声不断。每到那时,我心中总会升起一种渴望:什么时候我也能像他,那该多好呀!   三毛知道我的想法
期刊
我是听着父亲讲老叔的故事长大的。   父亲大老叔三岁,并非亲兄弟,上溯七八代都没有血缘关系。他们是同一辈分,早失怙恃,同病相怜。夜里,结伴睡在阴暗潮湿的破烂矮屋里,冬天,北风挟着雪花侵入屋里,他们蜷缩在墙角,相互拥抱,用体温温暖着对方,等待天亮。二十多岁时,父亲凭着出色的石匠手艺去了体力劳动繁重的公路段,老叔凭着聪明能干去了当时特别红火的副食品公司。能走出农村,领取国家工资,真是鲤鱼跃龙门。休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