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记事时,洋芋便是老家的主产,也是一家人的主要经济来源,曾经是全家“一日三餐”的主粮。如今,五十多年过去了,吃着父母曾经种植洋芋的土地生产的“细粮”,当年被人称为“粗粮”的洋芋,依旧是自己和家人不离不弃的依赖。
在老家,点种洋芋,是一件重要的农事,关系到一家人来年的收入和生活质量。腊月农闲时,父母便开始考虑来年的点种计划。哪几块地轮歇改种,哪几块生地种啥洋芋种。那时的洋芋种比较单一,当家品种就是开白花的“白花”洋芋,白皮白肉、水分多、淀粉含量略低一些;还有“霸榜”洋芋,开黄花、黄皮黄肉、淀粉含量高,吃起来都会噎人。虽然产量不是太高,但品质比较好,是市场上比较受欢迎的。
父母对点种洋芋是非常认真的。通常情况下,打春早的年份,往往会赶在腊月之前就把洋芋种完,春节期间便可以安心无牵挂地过好年,也有更多的时间串亲戚。
点种洋芋的季節,往往都是邻里相互换工帮忙,彼此来往比较多的时候。一家人种多少亩或者有多少人帮忙点种,往往可以看出一家之主是否能干,一家人的人缘关系好不好。
那时的种植方式,简单粗放,不起垄、不搞拉线点播、不盖地膜,也没有80年代初的规格化套间种,几乎不用化肥,底肥是畜圈里的农家肥,放上切块的洋芋种后,还每塘浇上半砂罐厕所里的“清粪”,待浸透之后,薄土覆盖。春暖花开,洋芋也就茁壮成长。之后,经过追肥、薅锄,一地洋芋花开花落之后,到农历端午节前后,便可以“尝新”了。
洋芋成熟了,先是父母、大姐,偶尔有三两个亲戚帮忙挖洋芋。可以大量采挖时,往往是亲戚、邻居、队里的壮劳力一起,逐家轮着换工搞突击,一到两天不等。等到几户人家都突击采挖完了,便各自打理剩下来的事情。
看着满堂屋堆的、小山一样快顶着香火板板、堂屋门都只能半开的洋芋,父母会很满足地、长长地舒上一口气。父亲还会咧着衔叶子烟杆的嘴,惬意而又满足地笑,然后说,今年这年成,不摆了!
接下来,父母除了挤时间帮帮那些缺少劳力、需要帮忙的人家突击挖洋芋外,便是对堂屋里那一大堆洋芋进行分类处理。有锄口带伤的分一边,留着食用;最大最好的分一边,留着赶街天,背上街卖,积攒点钱供家里的日常开支;个头适中、品相好、芽眼多的,精选一部分留着来年做种;剩下的便是自家一年的主粮,个头儿更小的往往做猪食拌料。留下自食的就近存放,其余的便按分类,逐一背到通风透气的畜圈、竹楼上堆放,用谷草盖好,防冻越冬。
在乡下老家,打洋芋粉,有时不亚于一家人宰年猪样的庄重。为了改善家里的生活,除了洋芋收成特别不好的年份,几乎每年都会用一部分个头儿小的“边脚”洋芋打粉。那年月,没电没钢磨、没粉碎机之类,父母便将洗净的洋芋放木盆里宰碎,再用石磨推浆,之后,过滤,大木桶沉淀,鲜粉渣晾干也是上等的生态饲料。第二天,轻轻倒掉木桶里的清水,削去上层薄薄的“黄粉”,下面便是厚厚的一层、白生生的洋芋粉。辛苦了一季、忙碌了几天的父母,便会烙上“黄粉”,配上蒜苗、泡椒,油油地煎上一大斗碗,为我们解馋,也犒劳自己。
晾干的洋芋粉,作为农家传统的美食,也是一家人逢年过节的美味佳肴。有贵客临门时,家里就会就着鸡蛋或者腊肉,煎一碗香喷喷的洋芋粉待客。遇上钱缺紧时,也会拿几斤上街卖了换钱,补贴家用。
洋芋丰收了,给家里带来的不仅仅是收益和生活的改善,也给家里带来了“商品交换”的便宜和良好信誉。60年代末期,粮食紧张,无论高山河坝,大部分人家吃粮都比较困难,总有季节上“接不上趟”的,每年总会有两三家金沙江边茅草坡一带的河坝人,用大米上门换洋芋,有的人家图的是数量多一点、多吃一点,有的人家则是先把洋芋赊去吃了,待新米出来时送来还上。五折一,五斤洋芋换一斤大米。不但减少了进城买卖的麻烦和多余的开支,一家人还吃上了细粮,在当时的条件下,不算富足,但给人一份殷实的满足。
洋芋的“好”,让我没齿不忘。在老家上学时,父母为自己简单的书包里装的,是热乎乎的煮洋芋;暑假时,随大姐和邻居去老林砍柴割草,必须带上的晌午饭是洋芋,或煮或现烧;逢周末,随父亲进城赶街,背篓里装的是卖了换油盐的洋芋。在县城读初中时,食堂五分钱一份可以两人分享番茄洋芋片汤;大黄葛树下个体小食摊上,五分钱小半碗的是凉拌洋芋丝……
如今,最温馨的莫过于周末回老家,看看与兄弟同住的八十多岁的老母亲,就着火塘里香味扑鼻的烧洋芋,听母亲家长里短的唠叨……
在老家,点种洋芋,是一件重要的农事,关系到一家人来年的收入和生活质量。腊月农闲时,父母便开始考虑来年的点种计划。哪几块地轮歇改种,哪几块生地种啥洋芋种。那时的洋芋种比较单一,当家品种就是开白花的“白花”洋芋,白皮白肉、水分多、淀粉含量略低一些;还有“霸榜”洋芋,开黄花、黄皮黄肉、淀粉含量高,吃起来都会噎人。虽然产量不是太高,但品质比较好,是市场上比较受欢迎的。
父母对点种洋芋是非常认真的。通常情况下,打春早的年份,往往会赶在腊月之前就把洋芋种完,春节期间便可以安心无牵挂地过好年,也有更多的时间串亲戚。
点种洋芋的季節,往往都是邻里相互换工帮忙,彼此来往比较多的时候。一家人种多少亩或者有多少人帮忙点种,往往可以看出一家之主是否能干,一家人的人缘关系好不好。
那时的种植方式,简单粗放,不起垄、不搞拉线点播、不盖地膜,也没有80年代初的规格化套间种,几乎不用化肥,底肥是畜圈里的农家肥,放上切块的洋芋种后,还每塘浇上半砂罐厕所里的“清粪”,待浸透之后,薄土覆盖。春暖花开,洋芋也就茁壮成长。之后,经过追肥、薅锄,一地洋芋花开花落之后,到农历端午节前后,便可以“尝新”了。
洋芋成熟了,先是父母、大姐,偶尔有三两个亲戚帮忙挖洋芋。可以大量采挖时,往往是亲戚、邻居、队里的壮劳力一起,逐家轮着换工搞突击,一到两天不等。等到几户人家都突击采挖完了,便各自打理剩下来的事情。
看着满堂屋堆的、小山一样快顶着香火板板、堂屋门都只能半开的洋芋,父母会很满足地、长长地舒上一口气。父亲还会咧着衔叶子烟杆的嘴,惬意而又满足地笑,然后说,今年这年成,不摆了!
接下来,父母除了挤时间帮帮那些缺少劳力、需要帮忙的人家突击挖洋芋外,便是对堂屋里那一大堆洋芋进行分类处理。有锄口带伤的分一边,留着食用;最大最好的分一边,留着赶街天,背上街卖,积攒点钱供家里的日常开支;个头适中、品相好、芽眼多的,精选一部分留着来年做种;剩下的便是自家一年的主粮,个头儿更小的往往做猪食拌料。留下自食的就近存放,其余的便按分类,逐一背到通风透气的畜圈、竹楼上堆放,用谷草盖好,防冻越冬。
在乡下老家,打洋芋粉,有时不亚于一家人宰年猪样的庄重。为了改善家里的生活,除了洋芋收成特别不好的年份,几乎每年都会用一部分个头儿小的“边脚”洋芋打粉。那年月,没电没钢磨、没粉碎机之类,父母便将洗净的洋芋放木盆里宰碎,再用石磨推浆,之后,过滤,大木桶沉淀,鲜粉渣晾干也是上等的生态饲料。第二天,轻轻倒掉木桶里的清水,削去上层薄薄的“黄粉”,下面便是厚厚的一层、白生生的洋芋粉。辛苦了一季、忙碌了几天的父母,便会烙上“黄粉”,配上蒜苗、泡椒,油油地煎上一大斗碗,为我们解馋,也犒劳自己。
晾干的洋芋粉,作为农家传统的美食,也是一家人逢年过节的美味佳肴。有贵客临门时,家里就会就着鸡蛋或者腊肉,煎一碗香喷喷的洋芋粉待客。遇上钱缺紧时,也会拿几斤上街卖了换钱,补贴家用。
洋芋丰收了,给家里带来的不仅仅是收益和生活的改善,也给家里带来了“商品交换”的便宜和良好信誉。60年代末期,粮食紧张,无论高山河坝,大部分人家吃粮都比较困难,总有季节上“接不上趟”的,每年总会有两三家金沙江边茅草坡一带的河坝人,用大米上门换洋芋,有的人家图的是数量多一点、多吃一点,有的人家则是先把洋芋赊去吃了,待新米出来时送来还上。五折一,五斤洋芋换一斤大米。不但减少了进城买卖的麻烦和多余的开支,一家人还吃上了细粮,在当时的条件下,不算富足,但给人一份殷实的满足。
洋芋的“好”,让我没齿不忘。在老家上学时,父母为自己简单的书包里装的,是热乎乎的煮洋芋;暑假时,随大姐和邻居去老林砍柴割草,必须带上的晌午饭是洋芋,或煮或现烧;逢周末,随父亲进城赶街,背篓里装的是卖了换油盐的洋芋。在县城读初中时,食堂五分钱一份可以两人分享番茄洋芋片汤;大黄葛树下个体小食摊上,五分钱小半碗的是凉拌洋芋丝……
如今,最温馨的莫过于周末回老家,看看与兄弟同住的八十多岁的老母亲,就着火塘里香味扑鼻的烧洋芋,听母亲家长里短的唠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