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的洋芋

来源 :散文选刊·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aosmoo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记事时,洋芋便是老家的主产,也是一家人的主要经济来源,曾经是全家“一日三餐”的主粮。如今,五十多年过去了,吃着父母曾经种植洋芋的土地生产的“细粮”,当年被人称为“粗粮”的洋芋,依旧是自己和家人不离不弃的依赖。
   在老家,点种洋芋,是一件重要的农事,关系到一家人来年的收入和生活质量。腊月农闲时,父母便开始考虑来年的点种计划。哪几块地轮歇改种,哪几块生地种啥洋芋种。那时的洋芋种比较单一,当家品种就是开白花的“白花”洋芋,白皮白肉、水分多、淀粉含量略低一些;还有“霸榜”洋芋,开黄花、黄皮黄肉、淀粉含量高,吃起来都会噎人。虽然产量不是太高,但品质比较好,是市场上比较受欢迎的。
   父母对点种洋芋是非常认真的。通常情况下,打春早的年份,往往会赶在腊月之前就把洋芋种完,春节期间便可以安心无牵挂地过好年,也有更多的时间串亲戚。
   点种洋芋的季節,往往都是邻里相互换工帮忙,彼此来往比较多的时候。一家人种多少亩或者有多少人帮忙点种,往往可以看出一家之主是否能干,一家人的人缘关系好不好。
   那时的种植方式,简单粗放,不起垄、不搞拉线点播、不盖地膜,也没有80年代初的规格化套间种,几乎不用化肥,底肥是畜圈里的农家肥,放上切块的洋芋种后,还每塘浇上半砂罐厕所里的“清粪”,待浸透之后,薄土覆盖。春暖花开,洋芋也就茁壮成长。之后,经过追肥、薅锄,一地洋芋花开花落之后,到农历端午节前后,便可以“尝新”了。
   洋芋成熟了,先是父母、大姐,偶尔有三两个亲戚帮忙挖洋芋。可以大量采挖时,往往是亲戚、邻居、队里的壮劳力一起,逐家轮着换工搞突击,一到两天不等。等到几户人家都突击采挖完了,便各自打理剩下来的事情。
   看着满堂屋堆的、小山一样快顶着香火板板、堂屋门都只能半开的洋芋,父母会很满足地、长长地舒上一口气。父亲还会咧着衔叶子烟杆的嘴,惬意而又满足地笑,然后说,今年这年成,不摆了!
   接下来,父母除了挤时间帮帮那些缺少劳力、需要帮忙的人家突击挖洋芋外,便是对堂屋里那一大堆洋芋进行分类处理。有锄口带伤的分一边,留着食用;最大最好的分一边,留着赶街天,背上街卖,积攒点钱供家里的日常开支;个头适中、品相好、芽眼多的,精选一部分留着来年做种;剩下的便是自家一年的主粮,个头儿更小的往往做猪食拌料。留下自食的就近存放,其余的便按分类,逐一背到通风透气的畜圈、竹楼上堆放,用谷草盖好,防冻越冬。
   在乡下老家,打洋芋粉,有时不亚于一家人宰年猪样的庄重。为了改善家里的生活,除了洋芋收成特别不好的年份,几乎每年都会用一部分个头儿小的“边脚”洋芋打粉。那年月,没电没钢磨、没粉碎机之类,父母便将洗净的洋芋放木盆里宰碎,再用石磨推浆,之后,过滤,大木桶沉淀,鲜粉渣晾干也是上等的生态饲料。第二天,轻轻倒掉木桶里的清水,削去上层薄薄的“黄粉”,下面便是厚厚的一层、白生生的洋芋粉。辛苦了一季、忙碌了几天的父母,便会烙上“黄粉”,配上蒜苗、泡椒,油油地煎上一大斗碗,为我们解馋,也犒劳自己。
   晾干的洋芋粉,作为农家传统的美食,也是一家人逢年过节的美味佳肴。有贵客临门时,家里就会就着鸡蛋或者腊肉,煎一碗香喷喷的洋芋粉待客。遇上钱缺紧时,也会拿几斤上街卖了换钱,补贴家用。
   洋芋丰收了,给家里带来的不仅仅是收益和生活的改善,也给家里带来了“商品交换”的便宜和良好信誉。60年代末期,粮食紧张,无论高山河坝,大部分人家吃粮都比较困难,总有季节上“接不上趟”的,每年总会有两三家金沙江边茅草坡一带的河坝人,用大米上门换洋芋,有的人家图的是数量多一点、多吃一点,有的人家则是先把洋芋赊去吃了,待新米出来时送来还上。五折一,五斤洋芋换一斤大米。不但减少了进城买卖的麻烦和多余的开支,一家人还吃上了细粮,在当时的条件下,不算富足,但给人一份殷实的满足。
   洋芋的“好”,让我没齿不忘。在老家上学时,父母为自己简单的书包里装的,是热乎乎的煮洋芋;暑假时,随大姐和邻居去老林砍柴割草,必须带上的晌午饭是洋芋,或煮或现烧;逢周末,随父亲进城赶街,背篓里装的是卖了换油盐的洋芋。在县城读初中时,食堂五分钱一份可以两人分享番茄洋芋片汤;大黄葛树下个体小食摊上,五分钱小半碗的是凉拌洋芋丝……
   如今,最温馨的莫过于周末回老家,看看与兄弟同住的八十多岁的老母亲,就着火塘里香味扑鼻的烧洋芋,听母亲家长里短的唠叨……
其他文献
一個初秋的早晨,我偶然路过新桥,缘于故地情结,情不自禁地下车瞧瞧。走到村头,看到满垄满町的蔬菜和菜农们可掬的笑容,非常欣慰。村民老谭挑了一担满满的果蔬去赶早市,招呼着对我说:“凌主席,如今我们新桥瓜菜遍地、四季飘香,物阜民丰,多亏了当年的你们!”谭老的一番话,便勾起了我对新桥早市的回忆。   新桥村坐落在衡阳县西南边陲,与衡南县交界,自明朝开始建村,距今已有数百年历史。蒸水从这里缓缓流过,绕过石
期刊
那时候家穷。  家穷了什么都稀欠,连烧炕的柴火也少之极少。没有柴火,睡干硬的土炕就会挨冻。偌大的土炕上,铺着残缺不全的竹席,竹席上赤条条地躺着一家老小,身上盖着几片破破碎碎的床单,入睡后,你拉我扯,盖住了你,那我就得裸在外面受冷。唯有将土炕煨热,才不至于受冻。  煨炕的柴火,就是野地里长的麻蒿。晒干,塞进炕洞里点燃,浓烟滚滚,呛味十足,往往会让整个屋子被浓烟包围,煨炕的人,不是祖母就是母亲,她们谁
期刊
雪原   凌晨,有雪,悄无声息,昨日的星辰飘落在另一个世纪,只有故乡的麦田和月光生动在一个个旧梦里。那一年的雪好大,庄稼又是大丰收,雪纷纷扬扬洒落大地,我站立窗前,倾听季节的苍茫,那暖暖的火炉上煮着红薯,火苗嗞嗞地响着,满屋缭绕的烟和浓浓的香。   那个年月里只有一个破口琴,轻轻地吹醒了黎明的小村,吹醒了下地的父老乡亲和那个眼神懵懂的放牛娃,那轻轻的口琴吹远了山村,吹远了日月,吹不走那儿童相见
期刊
我出生在上世纪60年代湘南的一个小山村,那时人们穿的衣服,大多是灰、蓝白三色,人们的日常生活用品都是按计划供应,每人每年只发定量的布票。   我家有五兄弟,我是老满,上面有四个哥哥。那个年代,几乎是老大穿过的衣服给老二穿,老二嫌小了又给老三穿。记得读小学时有一年春节,大哥带着我们两个最小的弟弟到舅舅家拜年,却没有一件新衣服。一向好面子的母亲怕娘家人笑话,便向隔壁家的小孩借了一件新衣服。待回家时,
期刊
九月的一个早晨,我似往日那般倦怠地坐在后院门口的藤椅上,漫不经心地看着我的后园。那本是一块辍耕的农田,大约是被征用过的,但却没有用,肥肥地长满了野草。一个月,两个月……原先的主人看着心痛,便又来锄耕了,栽上了时节性的蔬菜。因正对着我的后院门,慢慢地便被我当成了我的后园。   前几天下过雨,远处常处在灰蒙蒙中的山,似乎一下移近了許多,那山上的绿色植被竟那样的清晰逼人。一条弯曲的小路隐藏在这些绿色之
期刊
到肯尼亚的第一天,我们就在从内罗毕到纳库鲁的途中看到了东非大裂谷,远远望去,草原广袤,野草青青,山峦起伏,林木葱郁,也有荒凉的沙漠,沙漠中隐隐可看到湖泊点点,阳光下闪着晶莹的波光。  那些湖泊,就像滑落下来的眼泪……  博戈里亚湖  这是东非大裂谷一滴珍贵的眼泪。博戈里亚湖位于大裂谷区的边缘,这个有着30平方公里面积的湖水,流淌着的是碱性的水,它的构成成分主要是碳酸钙,碱性的湖水极具腐蚀性。湖里有
期刊
那年,我22岁,经村里的邻居介绍,认识了现在的老婆。   那天早上起来,我妈告诉我:“你大娘说,今天下午为你介绍的那个小女孩和她妈要来,让你去看看。” 吃完早饭,我到衣箱里翻腾着,想找一件好一点的合身的衣服。那时,家里还不是很富裕,没有一件像样的衣服,能合身穿上就已经很好了。整个上午,我的心情特别紧张,感觉好似半年的漫长。吃过午饭,我穿着一件精心挑选的用军装改过的绿色的小夹克上衣,下身穿了一条旧
期刊
印象中的二婶,是在广丰县越剧团工作,那时的她年轻漂亮,笑起来便露出两个浅浅的酒窝儿,是纯粹的江南美女。   后来我年长更事,才知道能歌善舞的二婶陈云娟来自中国越剧之乡嵊县。曾有一段时间,中国戏台上很流行越剧,于是各地都组建了越剧团,从浙江招聘演员,广丰也不例外。年轻的二婶,就这样从嵊县来到闽浙赣三省交界的江西省广丰县。当时的广丰,闭塞落后,生活困苦,文化更是贫乏,能在剧团里当演员的,属于令人羡慕
期刊
这棵老树,遗世独立。方圆几十里,一说到老树,几乎没有不知道的,就像外地人眼中的百脈泉,不用详说就知道在章丘一样,成了一个村庄的地标。   树叫梭罗树,属被子植物门、双子叶植物纲、锦葵目,是梧桐科的常绿木本乔木,生长在神秘的高海拔南方。十多年前,去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采风,下榻的宾馆,名字就叫“梭罗宾馆”。起初,以为这是宾馆老板故作玄虚,拉来美国波士顿的瓦尔登湖搞的一个噱头,没有在意为什么叫“梭罗”
期刊
上世纪90年代,家庭电子秤还很少见,称体重、身高要专门到大街边摆摊经营的摊档才有,收费一块钱。我由于太瘦,不敢在众人面前示丑,怕人笑话,每次称体重时,都要等人员稀少时才去称,而且还要环顾左右,确定没人注意我,才跳上摆在地上的秤盘上面去,而且迅速上下,扫描一眼体重的数量,特担心摊主会把体重说出来。   我有一个好兄弟在另一个机关单位工作,与我年龄相仿,都是二十多岁的小伙子,也很瘦。时常有人关心他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