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一世界课程改革探索

来源 :东方青年·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bintianshen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21世纪是一个高科技、高信息的世纪,与之相适应的课程体系和课程目标 也必须更新,课程教学不仅限于想学习者传达人类文明的积累,更应该让学习者成为知识的发现者和创造者。鉴于此,笔者以肯尼迪航天中心开设的未来学课程体系为借鉴,指出21世纪的课程所包括的内容,并强调了师生互动共同参与课程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课程目标 课程改革 共同参与 知识互动
  “从有历史以来,大部分学者都表现一个特征:忽视了现实与未来。”美国未来学者理事科希尼如是说。
  确实的,我们的教育每每注意力都放在过去,放在对人类已有的知识的积累,阐释演绎。能说会道、滔滔不绝的传授者为人们所津津乐道并奉之为楷模。我们把那些能很好地接受先人成果的学生视为成绩优秀者、成功者,而这些所谓的佼佼者往往也能金榜题名。
  但是,这样的教育却忽视了现实与未来。社会迅猛发展,科技日新月异催人猛醒,我们不能不面对这样的事实:老师辛辛苦苦的教、学生废寝忘食的学,但是学到的知识也许在出口时就成了过去式。艰难晦涩的古书解读术和冷僻刁钻的数学难题的证明,吞噬着学生的青春,扼杀着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所学非用,所用非所学。我们寄予厚望的学生有朝一日面对纷繁芜杂、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他们感到茫然、无所适从。这时候,我们所津津乐道、沾沾自喜的学校教育便显得多么苍白无力。面对未来的压力,学生除了继承人类已有的文明成果外,还有权利获得适应未来社会后的生存手段和观念,还需要了解多姿多彩的社会图景,人们也需要他们在未来的社会中能立足社会,随机应变。培养21实际的创造性人才,学校责任重大。因此,设置帮助学生面向和适应未来课程及相关的教学实践便势在必行。
  二十一世纪是一个高科技、高信息、竞争激烈的社会,因此我们的课程目标必须创新,课程不仅限于向学生传授科学知识和培养他们的兴趣,还应注意培养他们的高尚的道德行为和能力并深入到精神生活中。因此,我们的课程目标必须重视基础知识和具备掌握更新知识的能力。新的课程目标应重视在各层社会中传播的越来越多的信息,与社会的要求相适应,与科学自身的发展及其对社会和个人生活产生的作用协调一致。未来课程不仅知识的供给系统,还将进一步成为保证个性全面发展的系统。
  1996年,普里西拉等教师在托夫勒的帮助下,为肯尼迪航天中心的技术人员的子女开设了美国中学中最早的未来学课程,未来学课程含15个单元,每个单元均有推荐书目。其单元依次如下:1、未来学入门;2、预测未来;3、战争与暴力;4、种族关系;5、工作与闲暇;6、人与机器;7、智力;8、交流;9、思想控制;10、明天的政治学;11、人口;12、城市化;13、遗传学;14、平均寿命;15、什么是人。这些单元都按顺序进行教学,并根据托夫勒的建议,结合以上相关的教学游戏和模拟活动。别开生面的模拟之一,是让每个学生在他或他自己的家庭之外的一些家庭中轮流生活一段时间,由一个月开始,依次递减,直到一天。这一设想是为了让学生体验、并学会如何过漂泊无常的生活,那在未来可能是一种相当普遍的现象:频繁的交换住址、家庭及友谊关系。参与模拟的学生必须深知如何在家庭生活的亲密环境中对不同类型的人迅速调整感情,并很快适应。对基本读物和内容的游戏、模拟等其他练习充分讨论之后,这门课程被定名为“21世纪”,以显示其不是寻常的、正规的学校课程。
  这一课程的设置对学习者了解现实与未来,适应现实,处理人与人的情感交流,无疑都是有积极意义的,它体现了课程的连续多向性、课程的弹性与开放性、实用性和国际性及课程成为一种发展的过程的特点。它启示我们在未来课程的设置中除了开设必修课之外,还应加强选修课、活动课的设置,让学习者更多的接触社会,了解现实与未来,获得在未来社会生存的手段和观念。
  那么21世纪的课程究竟要学些什么内容呢?美国学者考夫曼在《教育的未来》一书中提出下列六项内容:
  1、 接近并使用信息,包括图书馆和参考书,电脑数据库,商业和政府的有关资料等。
  2、 培养清晰的思维,包括分辨语言学、逻辑、数学、电脑编程、预测方法、创造性思维等。
  3、 有效的沟通,包括公开演说、身体语言、文法、语辞,绘画、摄影、制片、图形绘制等。
  4、 了解人的生活环境,包括物理、化学、天文学、地质与地理学、生物与生态学、人种和遗传学、进化论等。
  5、 了解人与社会,包括人类进化论、生理学、语言学、文化人类学、社会心理学、种族学、法律、变迁的职业形态、人类存续等。
  6、 个人能力,包括生理魅力与平衡、求生训练与自卫、安全、营养、卫生和性教育、消费与个人财务、最佳学习方式和策略、记忆术、自我动机和自我认知等。
  这些课程的设置更为注重人在社会中的角色地位,以及适应未来的能力。它充分展示了只有未来导向的远景才能把目前学校杂乱的课程转化为广义的课程,以真正适应21世纪社会的发展和人类自身发展的双重需要。
  在新的知识观的影响下,课程观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课程是一种发展的过程,而不只是特定的知识体系的载体。课程的内容不是固定不变的,在探索新知识的过程中不断地得以充实和完善,最后才形成一体化内容。课程是师生共同参与探求知识的过程,教师不再作为知识权威的代言人全面控制课程的组织和开展,而更多的是以指导者、协调者的身份出现,学生不再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而成为课程发展的积极参与者。课程目标不再是完全预定不可改变的,在探求过程中可以根据实际情况不断予以调整。课程的组织不再囿于学科的界限而向跨学科和综合化的方向发展,从强调积累知识走向发现和创造知识。
  面向二十一世纪的课程设置应立足于现实,着眼于未来;应有统一的国家标准;应致力于创造力的培养;应强调整体性和多元化的教学想结合。21世纪的课程将突破传统教学的陈规陋习,使教室无限扩大,教师也将有传统的传道、授业、解惑,发展为学生进入未来社会的协助者,最终将奠定学生对未来角色的准备。
  参考文献:
  [1] 赵传江.课程改革的基本理论探索.《河南社会科学》,2001.01
  [2] 彭虹斌.新课程改革的突破口:改变教师.《教育理论与实践》,2007.01
  [3] 李双龙.课程改革的突破口:教学模式构建浅谈.《喀什师范学院学报》,2006.02
其他文献
文章简要介绍了国营二六四厂试生产的电磁浓度计的工作原理、结构组成利使用效果。 The article briefly introduces the working principle of the electromagnetic concen
课堂是教师生命流淌的地方,学生生命创造的地方,它应该是鲜活的,充盈的,具有生命活力的。作为小学音乐课改实验教师,我们常常思索着这样一个问题:应该给孩子们一个什么样的音乐课堂?给孩子们一种什么样的生活?教育是培育生命的事业,音乐教育更是具有陶冶孩子们情操的功用。孩子们在音乐课堂上渡过的分分秒秒是痛苦的,还是快乐的,都是由我们音乐教师的手来翻阅的。因此,在动态生成的音乐课堂里,音乐教师尤其要做到以下几
期刊
摘要:随着计算机应用的普及,计算机的教育取得了很大的成功。但由于计算机发展速度很快,与之相应的计算机应用教育显得相对滞后,与社会的需求有一定的差距。  关键词:计算机;职业教育;教学  现代社会是信息时代的社会,信息时代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计算机在各行各业中的广泛应用。办公自动化、计算机绘图、计算机辅助教学、广告设计、影视后期处理、程序设计、网站制作等等无一不与计算机技术息息相关,可以说,计算机改变
本文通过对XB力矩电机仪表指示系统平衡方式的分析,提出了一种新的平衡方法,实践证明效果良好。文中还通过对各环节特性和动态稳定性的实验分析,进一步验证了采用电路动态补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和初中升学体育考试的实行,近几年来,学校不断地增加和改善体育的场地、器材、体育经费,但是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喜欢上体育课的人非但没有增加,反而明显地减少。不少学生在课堂上无精打采,课外活动中却生龙活虎。可以说,学校体育造就了相当多的既无参加体育活动意识,又无参加体育活动能力的“合格人才”。由于对学校体育理解的偏差,将学校体育与升学考试、竞技体育混淆,使学生对体育锻炼兴趣逐渐低下。
期刊
一.教学课型: 阅读课  二.教材分析  1.教材内容分析及教材处理  本节课为阅读课型,教学内容为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年出版的NSEFC Book 6 Unit 1的 Reading,该部分主要介绍西方绘画史。文章开头阐述导致艺术发展的因素:生活方式和人们的信仰,并得出结论:西方艺术不断变化发展,而中国艺术相对保持稳定。随后,文章从四个方面介绍了主要的西洋绘画艺术流派,包括宗教绘画,文艺复兴时
期刊
音乐欣赏课是音乐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学生感受音乐、鉴赏音乐的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音乐大纲》中明确规定了欣赏课的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  第一、欣赏中外优秀的音乐作品,着重学习我国民间音乐,介绍民族、说唱音乐,戏曲音乐常识和选段。  第二、进一步了解大声的分类、声乐、演唱形式,了解常见的中外乐器及演奏形式,能听辨常见乐器的音色,了解音乐的不同表现手段和常见音乐体载。  第三、介绍中外著史的音
期刊
一、概述英国输力强仪器公司(Solartron Instruments)从事动态特性分析仪器的研制已有30多年的历史,在80年代研制了1200双通道信号处理器。该分析器汇集了输力强公司的最新
根据边境警戒任务的要求,我们研究设计了激光警戒装置。本文在简要论述了该装置的原理与设计方法之后,重点讨论了其信息检测电路即间隔脉冲到包络检波器的设计方法,并给出了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中明确规定:国家机关以普通话和规范汉字为公务用语用字;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通过语文课程教授普通话和规范汉字。2002年9月中宣部、教育部制定并印发的《中小学开展弘扬和培训民族精神教育实施纲要》中提出:要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纳入中小学教育全过程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强调要加强中小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和传承。《课标》中对“识字与写字”的总体目标也强调:能正确工整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