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果:一个没有边界的天才

来源 :中学生阅读(初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tzo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保尔·瓦莱里是20世纪的一位大诗人、大批评家,他说:“随着波德莱尔,法国诗歌终于走出了国界。”号称法国第一诗人的维克多·雨果当时在法国之外并不以诗知名,而首先是被当做一位小说家的。雨果的小说很多,例如《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海上劳工》《笑面人》《九三年》等。
  
  一、《巴黎圣母院》
  
  雨果第一部成熟的小说是《巴黎圣母院》,鲜明的浪漫主义色彩是它最突出的特征。
  1831年1月。雨果完成了《巴黎圣母院》,3月出版。据说,他写作此书仅费时6个月,但是,此书所需要的资料早在3年前就准备好了。他阅读了大量的史籍、证书和清册,考察了路易十一(1462年-1483年在位)时代的巴黎,看过巴黎旧房子的遗迹,特别是大教堂的建筑。他希望这部小说的各方面都是符合历史的,背景、人物和语言都能重现一个中世纪的巴黎。他做到了,但是这一切都无关紧要,重要的是“它是一部虚构的、想象的、信手写来的作品”。这是一部法国浪漫主义鼎盛时期出现的、深受司各特影响的小说,以想象奇特、气势磅礴、情节复杂、人物夸张、描写细腻、字里行间感情充沛为特色。
  小说一开始就提出“天命”的概念,人物、情节和环境都在天命的笼罩下紧张激烈地推进、变化和升华。小说有四个主要人物:副主教孚罗洛道貌岸然,内心却受到欲望的煎熬:教堂的敲钟人伽西莫多形象丑陋,内心却柔情似水,温和善良;弓箭队长弗比斯空有英俊潇洒的模样,却是一个朝三暮四的花花公子;波西米亚女郎爱斯梅拉达天真纯洁,在五光十色的喧嚣中犹如一株荷花出污泥而不染。整部小说的情节在这三男对一女的情感变化中展开:孚罗洛是对美色的贪婪,最后在淫欲的折磨中假手宗教的狂热;伽西莫多是谦卑的感激,是对美的一种仰之弥高的敬畏之情:弗比斯则是朝秦暮楚的滥情,辜负和背叛了爱斯梅拉达的无邪;而爱斯梅拉达却以纯洁的美吸引着三个男人,一个以色情,一个以温情,一个以滥情。她自己清白无瑕,自食其力,却死于封建教会的淫威。小说的结局是:爱斯梅拉达在圣母院的楼上被追捕她的官兵绞死,绝望的伽西莫多在愤怒中把从小抚爱他长大的孚罗洛从顶楼推下,自己则到公墓找到爱斯梅拉达的尸体,死在她身旁。小说的背后是七月革命对封建政体的否定和批判,也是雨果从保王主义向共和主义转变的结果。
  一般认为,小说以事物的生命为生命,真正的主角不是人物,而“是巴黎圣母院这巨大的教堂”。作者对民众在圣母院前欢度宗教节日的喧嚣热闹的场面的描写历来受到人们的称赞,他对巴黎圣母院建筑的描绘更是精彩绝伦,“巨大的石头交响乐”成为人们对巴黎圣母院的万古不移的最高评价。雨果对巴黎圣母院的描写引起了法国对哥特式建筑的兴趣和重视,为此还成立了一个历史建筑委员会。可以说,“雨果于1831年决定了一场趣味上的革命”,今天巴黎圣母院在世界上有那么大的名声,在很大程度上是这部小说造成并传播的。
  
  二、《悲惨世界》
  
  从1845年到1848年。雨果几乎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小说《让-特雷让》的写作中。这部小说是《悲惨世界》的前身,可惜1848年的革命打断了雨果的写作。直到12年后的一天,1860年4月26日,流亡中的雨果才打开了存有《悲惨世界》手稿和素材的铁箱,“重新拿起这部在1848年2月21日被中断的作品”。一年之后,1861年6月30日,《悲惨世界》完稿了。小说在1862年出版,立即引起轰动,其成功超过了所有的预料。
  小说以真实的事件为蓝本。1801年,一个叫彼埃尔,莫兰的贫苦农民因为偷了一块面包被判处五年苦役,出狱后,黄色的身份证使他求职求宿屡屡被拒,最后他来敲迪涅城主教德,米利哀的宅第的大门。主教大人是一位两袖清风、仁爱待人的圣洁的人,他友好地接待了莫兰,并将他送到他的弟弟德·米利哀将军那里。将军对他十分满意,让他做了自己的传令兵。这个故事引起了雨果的注意,他以此为契机构筑了篇幅巨大,卷帙浩繁,容纳了从拿破仑帝国到七月王朝的整个法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直至革命的广阔画面的《悲惨世界》。
  小说分为五部,分别是:《芳汀》《珂赛特》《马吕斯》《普吕梅街的抒情诗与圣德尼街的史诗》和《冉阿让》,五卷书始终以一个因长期的监禁而彪悍不驯的苦役犯,经过仁慈的感化。变成乐善好施的大富翁直到参加街垒战为主线,淋漓尽致地表现了以仁爱为基础的人道主义思想。
  冉阿让是一个贫苦农民,因饥饿偷了一块面包被判五年苦役,在狱中不堪其苦,四次逃跑,反反复复,竟达19年。他闯进了德·米利哀主教的家,主教热情地款待了他,可是他又偷了主教的银器。他被捕的时候,主教反说银器是自己送的,对他说:“冉阿让,我的兄弟,我赎的是您的灵魂,我把它从黑暗的思想和自暴自弃的精神里面救出来,交还给上帝。”冉阿让受到主教的感化,从此立志行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这是一颗使冉阿让变成一个真正的人的火种。离开主教,他更名为马德兰,致富以后成了一个救济穷人、兴办福利事业的大善人,并被选为市长,正当他准备帮助芳汀和珂赛特母女团聚的时候,官方抓住一个被指控“偷了一个苹果,-的工人,认定他就是逃跑的苦役犯冉阿让。为了不嫁祸于人,马德兰毅然承认自己就是冉阿让。一贯怀疑马德兰的警官沙威逮捕了他。冉阿让越狱成功,带走了备受折磨的珂赛特,直到把她抚养成人。珂赛特与大学生马吕斯相爱,这时酝酿已久的人民起义爆发了。小说以卓越的描绘再现了1832年起义的场景,讴歌了街垒上的共和主义英雄,创造了令人难忘的流浪儿加弗罗什的英雄形象。沙威混进街垒,被起义军抓住,冉阿让负责处死沙威,他却宽大为怀,放走了沙威,马吕斯负伤,冉阿让背着他从下水道逃命,这时他们又碰上了沙威。沙威准备让冉阿让送走马吕斯,再行逮捕。但冉阿让的人格力量使沙威陷入极端的矛盾,解决不了责任与道德之间的冲突,沙威投塞纳河自杀。马吕斯知道了冉阿让的身世,产生了误解,这对年轻的夫妇与冉阿让日渐疏远。最后,马吕斯认识到冉阿让的德行的崇高,前往探望。这时,冉阿让已经气息奄奄了,但是他终于得到了年轻人的钦佩与同情,在他们的怀抱里离开了世界,床边闪烁着米利哀主教送他的银烛台。
  《悲惨世界》是一部内容丰富、思想博大的巨著,很难以一种创作风格或小说类型加以概括。雨果在本书的序言中说:“只要因法律和习俗所造成的社会压迫还存在一天,在文明鼎盛时期人为地把人间变成地狱,并且使人类与生俱来的幸运遭受不可避免的灾祸:只要本世纪的三个问题——贫穷使男子潦倒,饥饿使妇女堕落,黑暗使儿童赢弱——还得不到解决……那么,和本书同一性质的作品都不会是无用的。”以仁爱代替压迫,促进社会进步,这就是雨果的目的。
  雨果首先是一位诗人,他在诗歌的创作上用力最勤,收获最大,成就也最高,但是他的小说呢?看来。瓦莱里的判断——“雨果在国外也差不多因其小说而得到传播”至今还没有过时。至少在中国是这样。
其他文献
辩论材料    有两个人开车去野外探险,迷路了。后来,天又下起了雪。他们在雪野里摸索着前行。一个人看见前面出现了山影,说:“前面有山拦路,这条路可能走不通,还是换一条吧。”  另一个人说:“没有走到山跟前,怎么就知道走不通了?俗话说,车到山前必有路。要有信心啊!”  “车到山前未必就有路。还是谨慎点好。”  “我还是相信那句话,车到山前必有路。先走过去看看再说。”  两人争执起来。一个坚持说,车到
期刊
①1764年的一天深夜,一场大火烧毁了哈佛的图书馆,很多珍贵的古书典籍毁于一旦,让人痛心疾首。第二天,这场重大事故学校上下皆知,有名学生面色尤其凝重。  ②突发的火灾把这名普通学生推到了一个特殊的位置,逼迫他做出选择。在这之前,他违反图书馆规则,悄悄把哈佛牧师捐赠的一本书带出馆外,准备优哉游哉地阅读完后再归还。突然之间,这本书就成为哈佛接受捐赠的250本书中的唯一珍本。怎么办?是神鬼不知地据为己有
期刊
中秋节,男人满心欢喜地来到车站接探亲的妻儿。这是他打工两年以来,妻儿第一次来广州探亲。一家三口终于在广州火车站见面了,不由得激动万分。6岁的儿子看着在城里生活了两年的父亲,心里满是崇拜和景仰,  一家三口上了一辆开往番禺的大巴,男人打工的工地就在那里。女人随身带来的东西很多。有被褥,有锅碗瓢盆。跟丈夫分别两年,女人想,来了,就不走了,一家人再苦再难也要守在一起,因此几乎把所有的家当都带来了。男孩的
期刊
说明:本学习内容适用于游记类的记叙文。  《小石潭记》是我们写游记作文的优秀范例。它有三个方面值得我们学习借鉴。先来读课文: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堪,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怡然不动,傲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期刊
每次矿泉水送过来,这位师傅都匆匆忙忙。鞋子在,门外脱下来,穿着袜子,穿过过道,进客厅,再到饮水机旁边。我让他穿上拖鞋,他说:“没时间,再说地板上很干净。”  一次,我请他抽支烟,坐一会儿,他感激地冲我笑笑。他说他下岗了,到矿泉水公司承包了我们这个小区送水的业务。生活还过得去,就是忙,就是累。我说,我们都是在为生活奋争,只不过用不同的方式。他听了,得到安慰似的又笑笑。  星期天。儿子坐在沙发上看电视
期刊
最近“黑氏家族”名震“江湖”,你可知道是哪几个人吗?下面就让我来介绍一下吧。  不用说,本人就是其中的一个,因为我确实很黑,不过我在我们家族成员中已经算是很白的了。我自诩为“黑妹”,“黑妹牙膏”是我的外号,于是有人一开口就是“快来买呀……”让我一时不知所措。人家讥笑我胖得像如来佛,有时又戏称我为齐天大圣的孙子——猴子。我晕!我有那么胖,那么活跃吗?天哪!   排行老二的是真正的“江湖侠女”——“刀
期刊
像大麦那样  在海滨的低地,  在强劲的风中  不断地低吟,摇曳。    像大麦那样  吹倒又起来,  我也要不屈不挠地  把苦痛抛开。    我也要柔韧地  不问昼夜多长,  要把我的悲哀  变成为歌唱。  (摘自郭沫若《英诗译稿》,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    【导读】  大麦,一种普通的植物,因为承载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便成为诗中优美的意象。诗中的大麦生长于一种逆境中,在海滨的“低地”,在“强劲
期刊
从火热的公交车站跨上空调车的那一瞬,胥富感觉到一股森森的凉气。这凉气。来自汽车上方的通风管,也来自车上乘客们的眼睛,  照说胥富是不该上这辆空调车的,因为这车的票价比别的公交车贵出一元钱。那一元钱,可以买将近两斤糙米再加几钱盐巴,足够他吃上一天。  但今天,他决定要上而且坚决地要上,因为他今天要做一件大事。他觉得自己这辈子很难得做一次大事,总应该选一辆对得起这件大事的漂亮车才行。于是,他选了一辆最
期刊
典子的话    “阅读”一词,大家再熟悉不过了。阅读的重要性也不言而喻,不管是阅览室里的托腮凝眸、正襟危坐,还是被窝儿里的“挑灯夜战”、课堂上的“小偷小摸”,文字都在无声地滋养着我们的性灵和生命。正反双方辩手也正是看到并认同了这一点,才有了自己较为稳定的立论基础。  就此次辩论本身来说,既然正反双方都以肯定阅读的重要性为前提,那么辩论过程中就没有必要花大力气再去陈述这一点,完全可以一带而过。双方都
期刊
左帕哈·乌尔法特(1909—1977),阿富汗当代杰出的散文家和诗人。著有《散文选》《诗选》《论写作》《两个葬礼》等。他的作品观察敏锐,风格清新,文字凝练,时代意识浓厚,表现了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同是一条溪中的水,可是有的人用金杯盛它,有的人却用泥制的土杯子喝水,那些既无金杯又无土杯的人就只好用手捧水喝了。  水,本来是没有任何差别的,差别就在于盛水的器皿。  君王与乞丐的差别就在“器皿”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