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离不开生活,数学知识源于生活而最终服务于生活。在数学活动中,教师要尽可能地把数学问题和实际生活紧密联系起来,既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又充满生活气息,让幼儿体会到数学从生活中来,又回到生活中去,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从而培养幼儿的数学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体验数学的价值。
关键字:幼儿生活,数学活动,教学方式。
一、日常生活中的随机渗透。
数学活动可以渗透于幼儿一日活动的各个环节。幼儿生活的现实环境中充满了数、量、形、时、空的有关知识和内容,利用日常生活对幼儿进行数学教育可以使幼儿在既轻松又自然的情況下获得简单的数学知识,引发对数学的兴趣。例如,在幼儿吃点心时,启发孩子们动脑筋让饼干“变魔术”,一会儿变成三角形,一会儿变成圆形,一会儿变成正方形,这样在吃饼干这一生活环节中,孩子们关注的就不再仅仅是吃,同时也巩固了对图形的认识,培养了他们动脑筋的习惯。又如在玩积木时,可以启发幼儿分类;午餐时,让幼儿比较一下碗、勺的数量多少等等,都是对幼儿渗透数学教育的机会。
日常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幼儿身边形形色色的事物,都能提供诸多的数学信息。日常生活中也包含了大量学习数学的机会,我们要善于利用这些教育资源,引导幼儿了解数学与生活的关系,懂得数学在社会生活中的价值。
二、操作活动中的适时引导。
婴幼儿时期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特别强,对于新奇事物特别感兴趣,任何事物都想摸一摸、试一试,因此,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探索能力是不可忽视的环节。实践证明,操作活动可以培养幼儿的探索欲望,尝试探索又可提高幼儿的思维和想象能力。当幼儿在操作立体积木时,幼儿只会一味的搭房子,我就会适时地和孩子说:“这些积木除了可以造房子还可以做什么?请你试一试。”幼儿在老师的提问后就认真的进行了思考,创造性地搭出了桥、汽车等。在操作活动中,当幼儿的思维局限于一个比较小的范围时,教师可以适时地对幼儿进行引导:“这些东西可以用来干什么?”“你准备怎么做?”这类问题能够扩展幼儿已有的探索活动。
当孩子会用各种方式来探索和利用物体时,教师应对幼儿所做的事表示理解和支持,并帮助他们做出新的尝试。例如幼儿玩橡皮泥时,我会对孩子说,“对,你把橡皮泥搓成了许多小球,它们差不多是一样大,你能做一些大小不同的球吗?”幼儿在做出了大小不同的球后,又将这些球进行了大小的排序,在无意识中就将数学活动和美工活动结合了起来。
幼儿数学活动中多运用操作练习,并能适时地对幼儿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和引导,不但可以提高幼儿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幼儿的探索精神,更重要的是幼儿在操作中得到了各方面能力的全面发展。
三、主题活动中的情景体验。
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实践,也应用于生活实践。当我们班开展主题活动《我生活的周围》中,需要创设角色游戏的情景时,我们就尝试让幼儿学习用数字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如:为娃娃家设计门牌号、电话号码、电话机、挂钟;为水果店的水果标上价格、重量、制作电子秤……在《长与短》这一活动中,让幼儿相互比一比自己与同伴的手指的长短、头发的长短,再与老师比一比胳膊的长短等。这个活动在真实生活中自然地渗透数学教育,这样能使幼儿在一个宽松的环境中积累各种经验,教师也能更充分地观察、了解幼儿操作学习的情况和学习难点,准确地把握幼儿不同层次的发展水平。在活动中应为幼儿创设和提供探索的机会与条件,充分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幼儿在与环境和材料相互作用中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
四、集体活动中的有机整合。
周围世界中充满着数学的因素,但幼儿往往只是沉浸在活动中而忽视了对这样一些问题的观察。因此,教师要善于利用身边的事物,以自己的热情和对科学的探索精神有意识地引导幼儿关注这些问题,化其无心为有意,使他们通过认真观察、积极思考而获得粗浅的知识,萌发探究数学奥秘的兴趣。如当孩子玩投沙包的游戏时,会遇到诸如“谁投得远、谁投得近”等问题,教师可由此引导幼儿想各种办法来区分远近;当孩子玩超市游戏时,又会出现钱币的兑换等问题。在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幼儿自然地学习了测量,区分了远近,认识了人民币,并运用了加减运算等。
在生活中寻找数学活动的素材,有利于幼儿产生对数学活动的兴趣。如在《有趣的数字》中,我们带领幼儿寻找到了他们熟悉的时钟、图书、衣服、电话机、遥控器、针筒等物品,让幼儿在找找、玩玩、说说中发现生活中有趣的数字现象,并可进行联想:如果生活中没有数字会怎么样?让幼儿带着问题寻找生活中的数字,说说它的用途,帮助幼儿拥有一双会发现的眼睛,去不断获得新的经验。
生活中的数学学习无拘无束,自然而有趣,能使幼儿体会到数学对人类的巨大作用。在引发数学学习活动的同时,还要注意把教育的出发点从教材转向幼儿,从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想要探究的问题出发,挖掘素材,引发幼儿的探究活动。
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离不开数学。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可以说处处可见,我们教师要善于创设、发现和利用生活化、游戏化的数学情景,要善于抓住幼儿生活中的数学教育契机,让幼儿在生活中感受数学、学习数学、运用数学,帮助幼儿更轻松地领悟数学,提供幼儿解决现实问题的思想和方法;并让幼儿学会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使幼儿对数学有一种亲近感,感到数学与日常生活密切关联,感到数学与生活同在,并能学习运用数学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生活问题,从而进一步激发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促进其数学思维的发展。
参考资料
1.《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国教育部.2001(09)
关键字:幼儿生活,数学活动,教学方式。
一、日常生活中的随机渗透。
数学活动可以渗透于幼儿一日活动的各个环节。幼儿生活的现实环境中充满了数、量、形、时、空的有关知识和内容,利用日常生活对幼儿进行数学教育可以使幼儿在既轻松又自然的情況下获得简单的数学知识,引发对数学的兴趣。例如,在幼儿吃点心时,启发孩子们动脑筋让饼干“变魔术”,一会儿变成三角形,一会儿变成圆形,一会儿变成正方形,这样在吃饼干这一生活环节中,孩子们关注的就不再仅仅是吃,同时也巩固了对图形的认识,培养了他们动脑筋的习惯。又如在玩积木时,可以启发幼儿分类;午餐时,让幼儿比较一下碗、勺的数量多少等等,都是对幼儿渗透数学教育的机会。
日常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幼儿身边形形色色的事物,都能提供诸多的数学信息。日常生活中也包含了大量学习数学的机会,我们要善于利用这些教育资源,引导幼儿了解数学与生活的关系,懂得数学在社会生活中的价值。
二、操作活动中的适时引导。
婴幼儿时期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特别强,对于新奇事物特别感兴趣,任何事物都想摸一摸、试一试,因此,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探索能力是不可忽视的环节。实践证明,操作活动可以培养幼儿的探索欲望,尝试探索又可提高幼儿的思维和想象能力。当幼儿在操作立体积木时,幼儿只会一味的搭房子,我就会适时地和孩子说:“这些积木除了可以造房子还可以做什么?请你试一试。”幼儿在老师的提问后就认真的进行了思考,创造性地搭出了桥、汽车等。在操作活动中,当幼儿的思维局限于一个比较小的范围时,教师可以适时地对幼儿进行引导:“这些东西可以用来干什么?”“你准备怎么做?”这类问题能够扩展幼儿已有的探索活动。
当孩子会用各种方式来探索和利用物体时,教师应对幼儿所做的事表示理解和支持,并帮助他们做出新的尝试。例如幼儿玩橡皮泥时,我会对孩子说,“对,你把橡皮泥搓成了许多小球,它们差不多是一样大,你能做一些大小不同的球吗?”幼儿在做出了大小不同的球后,又将这些球进行了大小的排序,在无意识中就将数学活动和美工活动结合了起来。
幼儿数学活动中多运用操作练习,并能适时地对幼儿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和引导,不但可以提高幼儿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幼儿的探索精神,更重要的是幼儿在操作中得到了各方面能力的全面发展。
三、主题活动中的情景体验。
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实践,也应用于生活实践。当我们班开展主题活动《我生活的周围》中,需要创设角色游戏的情景时,我们就尝试让幼儿学习用数字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如:为娃娃家设计门牌号、电话号码、电话机、挂钟;为水果店的水果标上价格、重量、制作电子秤……在《长与短》这一活动中,让幼儿相互比一比自己与同伴的手指的长短、头发的长短,再与老师比一比胳膊的长短等。这个活动在真实生活中自然地渗透数学教育,这样能使幼儿在一个宽松的环境中积累各种经验,教师也能更充分地观察、了解幼儿操作学习的情况和学习难点,准确地把握幼儿不同层次的发展水平。在活动中应为幼儿创设和提供探索的机会与条件,充分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幼儿在与环境和材料相互作用中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
四、集体活动中的有机整合。
周围世界中充满着数学的因素,但幼儿往往只是沉浸在活动中而忽视了对这样一些问题的观察。因此,教师要善于利用身边的事物,以自己的热情和对科学的探索精神有意识地引导幼儿关注这些问题,化其无心为有意,使他们通过认真观察、积极思考而获得粗浅的知识,萌发探究数学奥秘的兴趣。如当孩子玩投沙包的游戏时,会遇到诸如“谁投得远、谁投得近”等问题,教师可由此引导幼儿想各种办法来区分远近;当孩子玩超市游戏时,又会出现钱币的兑换等问题。在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幼儿自然地学习了测量,区分了远近,认识了人民币,并运用了加减运算等。
在生活中寻找数学活动的素材,有利于幼儿产生对数学活动的兴趣。如在《有趣的数字》中,我们带领幼儿寻找到了他们熟悉的时钟、图书、衣服、电话机、遥控器、针筒等物品,让幼儿在找找、玩玩、说说中发现生活中有趣的数字现象,并可进行联想:如果生活中没有数字会怎么样?让幼儿带着问题寻找生活中的数字,说说它的用途,帮助幼儿拥有一双会发现的眼睛,去不断获得新的经验。
生活中的数学学习无拘无束,自然而有趣,能使幼儿体会到数学对人类的巨大作用。在引发数学学习活动的同时,还要注意把教育的出发点从教材转向幼儿,从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想要探究的问题出发,挖掘素材,引发幼儿的探究活动。
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离不开数学。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可以说处处可见,我们教师要善于创设、发现和利用生活化、游戏化的数学情景,要善于抓住幼儿生活中的数学教育契机,让幼儿在生活中感受数学、学习数学、运用数学,帮助幼儿更轻松地领悟数学,提供幼儿解决现实问题的思想和方法;并让幼儿学会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使幼儿对数学有一种亲近感,感到数学与日常生活密切关联,感到数学与生活同在,并能学习运用数学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生活问题,从而进一步激发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促进其数学思维的发展。
参考资料
1.《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国教育部.20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