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不到“文采飞扬”怎么办?

来源 :三悦文摘·教育学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fan8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窗外阳光明媚,带着一沓低分作文卷走入教室,我的心情并不明媚。今天要上的是一堂作文讲评课,这次期中考试的作文完成得很不理想,偏题作文有三分之一多,言之无物的作文也占到三分之一,可圈可点的好文章真是屈指可数。
  我多少有些无奈,因为我也努力的想让学生都写出文采飞扬、行云流水的好文章。但是这次“兵败考场”,说明我之前的战术指导是无效的。
  试卷刚发完,身边升起了许多无奈的叹息。抱怨考场上写作时间紧张的,抱怨作文题让人无从下手的,抱怨写作素材的匮乏的,抱怨自己肚里的墨水不够多,做不到文思泉涌的,各种情况都有。
  面对一张张沮丧的面孔,我说:“同学们,古往今来,多少诗人贤者赋诗做词,要么行云流水,要么文采飞扬,字里行间有他的人生感悟,有他的处世哲理,最终得以流芳百世,传承至今。你们怎么就不能写出那样的文章呢?”
  大家又是一番激烈的讨论,同学之间也在传看着作文。突然,一个男生举手提问,他很困惑地问我:“老师,我实在没有文采怎么办呢?”
  是啊!这怎么办呢?我愣在那里了。
  文采飞扬的文章的确是我渴望看到的,让学生都创作出这样的好文章也是我所期望的。但是,做为中学生的他们,是不是需要一味地追求这种文采飞扬的赋文境界呢?我想,希望是美好的,但若不切合实际,标准过高,只怕最后只落得一个“堆砌词藻、内容空虚”的结果。
  这次的作文题目是命题作文《一声叹息》,审题立意有一定的难度,绝大多数同学都觉得下笔困难,绞尽脑汁思来想去也不知从何说起。不少同学在临考试结束只有二十分钟时才匆匆提笔,最后只能在一声叹息中草草完工。
  我们应该清楚地认识到,考场作文与平时的日记或杂感随想不同。写作时间是限定的,写作地点也是限定的,连气氛都是清一色的严肃寂静。在这种时候、这种环境想要有感而发、思如泉涌写出文采飞扬的大作,实为一件难事。
  是啊!為何强求大家去追求文采飞扬、行云流水的境界呢?同学们大可根据自身实际条件出发,在考场中以平和的心态去面对写作,发挥自己的最好水平,写出有真情实感的文章,这才是最重要的。
  经过同学们的启发,我在心底似乎找到了新的答案。如何应对考场作文?针对初一新生写作水平不高的实际情况,其实就是需要我们放下心理包袱,明确好文章需文质兼美!质美是前提,精妙的构思与充实的材料是文辞美的前提。因此,同学们提笔前务必谨慎审题。近年来,话题作文仍为考场作文的主流。审题更应仔细,审题注重“准”与“全”。话题材料中所传达的信息在悉心体会后,自己要学会提炼精华,明确写作主旨,即写作的方向。或许,换句俗气的话来说,考试作文不完全是文学创作,更需要多考虑其中应试的成分。审题,就是在挖掘出题人的考查构思;而写作的过程,就需要我们多迎合改卷人的口味和审美了。
  做不到文采飞扬的你,请记得,考场中的你不一定会败给平日班里的散文写手或小说创作能手。这里有几条潜规则,一是作文的主旨要明显,不能太含蓄,中心突出才能让人一目了然,不必像平日散文创作那般寻求朦胧美,我们需要看到一篇观点明确的文章。其次,在写作时,还应避免过分详细、不分主次地叙述某件事的始末。一些同学把所有人的对话都原原本本记录下来,让人读来感觉像会议记录,冗长无味。尤其是议论文的创作,例子的冗长繁杂会导致你没有更多时间和篇幅去寻找第二个例子充实文章。单人单事作为论证材料的话,会使整篇文章给人单薄无力之感。毕竟,论据的匮乏会让此篇文章缺少血肉、缺少有力的支撑。最后,仍要提醒你的是,首尾照应虽听来俗气,但是它是使全篇完整的重要手段。做不到凤头、猪肚、豹尾不要紧。但是将全篇的首尾联缀,做到扣题、相互照应却是必要的。
  在第二天的语文课上,我对自己的学生说:“写作文时,请想到两个人,一位是出题的人,想想他要考你什么;另一位是阅卷的人,想想他究竟想看到的是怎样的一篇文章。”实际上,改卷人就是你的第一读者。那么,动笔写作时,无论如何,请将你的卷面保持整洁与美观。没有一位改卷人愿意看到潦草肮脏的作文卷。同学们,请在写作过程中,随时替换角色。你这篇文章的第一读者实际上就是阅卷老师,把自己试想为那位阅卷老师,你的举例是否会引起改卷人的阅读兴趣;你的段落之间是否有适当的过渡,让阅卷人读上去不会感觉某处太突兀;你的文章中是否有一两处亮点,可以引起改卷老师的共鸣或赞同。或许,这样讲有些功利色彩。但是在考场上的写作,若不考虑这些,过于自由化、个性化、无拘束的写作,那势必走上偏题的道路。
  文采飞扬固然好,但是做不到文采飞扬也不要气馁。即使不能如李杜或苏辛那样做出流芳百世的好诗文,我们也一定要坚信:用心最重要!用心去做文章,把真情熔铸于你的文章之中,一定会写出让人读来舒服的好文章!
其他文献
摘要:小学英语教师将信息技术融入课堂,为英语教学带来了新思路、新模式、新情景,打破了原有的教学思维和形式,构建出集趣味性、参与性、高效性与育人性于一体的综合性课堂,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潜能,促进他们英语综合学习能力的提升。笔者注重从英语实际教学的角度入手,探寻信息技术与英语教学的结合点,推动英语教学的良性发展。  关键词:信息技术;小学英语;英语教学;融合策略  小学英语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既让学生
期刊
摘要:我国教育部门于2020年印发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文件中强调,广大中小学教师应加强自身职业素养的提升,将信息化课堂、任务驱动法、问题导向法、情景教学法等新型授课方式应用与课堂,提升课堂的新颖度、有效性以及气氛活跃度,为学生带来更加新颖的学习体验。高中物理课程体系应及时进行多元化、素质化、专业化创新,这对于教学质量提升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如何利用任务驱动法为学生带来更加全面、新
期刊
摘要:随着我国现代职业教育的不断发展,音乐课程在中职教育领域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高质量的中职音乐课程不仅能够拓展学生的音乐课程知识,同时还能够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优秀传统文化形成更为深入的了解,从而为学生今后的发展奠定基础。经典民歌作为优秀的传统文化内容,在中职音乐课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基于此,本文通过深入探究中职音乐课堂中经典民歌的应用路径,以期提升中职音乐课程教育教学质量,为促进学生艺术审
期刊
摘要:小组合作是学生主动求知、自主探索的新模式,更能激发小学生的自主学习积极性和学习兴趣,对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有着重要作用。农村小学生数学基础相对薄弱,数学教师要立足他们的数学基础来设计小组合作学习方案,编创具有乡土气息的数学案例,激发学生参与小组合作的积极性,合理设计小组合作流程,让学生真正参与其中,提升小组合作教学趣味性,用小组合作教学提升农村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  关键词:农村小学;
期刊
摘要:随着课改的进行,在数学课程中开展探究式教学已成为教师们的共识。探究式教学能否真正达到预期的关键在于,教师导学问题设计是否成功,教师对师生问答细节的处理是否完美。为了提升问题教学有效性,教师要充分考虑课堂教学需要提哪些问题、期望得到怎样的结果、学生回答问题的情况和自己预设的不一致时该如何处理等。因此,本文结合笔者实践经验,对初中数学教学中的有效提问策略进行如下探究,以期为各位同仁提供一些参考。
期刊
摘要:布卢姆说:“有效的学习始于明确的目标。”想要真正实现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达到事半功倍的课堂教学效果,必须准确来定位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目标。如何合理地确定学校教学教研环节的具体课程教学质量以及目標,笔者结合多年来在教学教研工作中的实践,将多年的教学成果梳理在下面的文章里,与全国各地的老师们共勉。  关键词:数学;目标意识,情境创设  一、解读教材,把握目标  教材资料是小学教师制定实施学科课程标
期刊
摘要:基于深度学习理论对小学数学教学模式进行优化与创新,是为了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使学生能够真正在自主的体验学习模式下打破一直以来学习的禁锢,实现多方面综合素养的切实提高。在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之中,教师应该对深度学习理念进行深入的探究,从而掌握深度学习模式的基本概念,并将其放置于数学教学逻辑之中,寻找融合创新的突破口,切实制定科学的优化路径,最终构建起符合该理念的教学平台,为学生的高效学习打下重要基
期刊
摘要:在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事业不断发展的时代背景下,越来越多的汽修专业课程开始思考“互联网+”汽修专业课程改革的主要模式。这是因为在教育改革的相关要求下,推动汽修专业课程信息化建设不仅能够提升汽修专业课程教育教育教学质量,同时还能够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养成良好的职业素养。基于此,本文通过深入探究“互联网+”背景下职业院校汽修专业教学改革的主要路径,以期提升职业院校汽修专业课程教育教学质量,为推动学生就
期刊
摘要:在当前课程改革不断深入的背景下,有效教学成为各阶段教师所关注的重点所在。对小学语文教学而言,为了进一步提升教学效果,越来越多的教师开始在教学过程中引入读写结合的教学方式,通过将读与写相融合,构建优良的教学课堂,使学生沐浴语文知识的光泽,提升他们的语文素养。本文就小学语文读写结合进行研究,并提出相关看法,以期提升教学实效,推动语文教学发展。  关键词:小学语文;读写结合;教学;对策  顾名思义
期刊
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党的教育就是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教育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培养和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体现教育的基本理念。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版本分别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对化学课程目标进行建构。高中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就是要通过老师在教书育人和学生学习化学的过程中逐步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学科发展的后备力量,体现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