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思政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是关系到民办高校生身心健康、人格完善的重要工作。实现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结合,不仅是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科学性、实效性的重要途径,更是加强和改进当代民办高校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迫切要求。
关键词:民办高校;思政教育;心理健康教育
随着现代社会的迅猛发展和社会竞争的日趋激烈,引发民办高校生思想动荡和心理动荡的因素越来越多。由于民办高校学生在心理上和生理上都处于一个成长迅速发展变化的时期,但对各种事物还缺乏客观的认识和评价,当理想和现实发生错位产生落差时,便会产生各种心理矛盾和冲突,导致心理问题的出现。这些都需要我们从新的方位和角度去分析、研究和思考,开拓创新,不断在民办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总结加强改进心理健康教育和疏导工作的有效对策和方法,实现二者的有机结合。加强和改进民办高校生心理健康教育是新形势下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是促进民办高校学生成长,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途径。
一、民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结合的必要性
1.当代民办高校学生的心理、思想特点:
(1)他们的智力发展达到了高峰,但缺乏思辨能力。这个年龄段的抽象逻辑思维能力占据主导地位,思想活跃,反应敏捷,善于独立思考,敢于标新立异,具有顽强的探索精神。但他们毕竟缺乏社会实践,思想易脱离实际,有时好走极端,表现出一定的片面性、表面性和盲目性。
(2)他们追求理想,但动机功利化。同以往的民办高校生相比,在个人理想和社会理想的关系上,当代民办高校生更注重两者的有机结合;在理想的实现途径上,更注重个人的奋斗。一部分民办高校生的理想带有浓厚的功利色彩,讲究实惠的思想相当普遍,在社会理想与个人理想、义与利的关系问题上,他们往往选择后者。
(3)他们的自我设计愿望强烈,但自我评价片面。升入民办高校以后,他们的许多苦恼和相互间的争论,常常是围绕自己到底能做一个什么样的人的问题。但是,他们往往不能正确评价自己,过高或过低估计自我,使理想的自我与现实的自我距离较大,从而影响自我对现实的态度和行为。
(4)他们情感丰富而强烈,但带有较大的波动性。进入民办高校后,由于生理上的日渐成熟,青年人旺盛的精力及民办高校生活的相对自由,他们产生了许多新的需要。同时,民办高校阶段又是民办高校生价值观形成的时期,由于涉世不深,伴随着现实生活中的矛盾和冲突,情绪往往表现得快而强烈,常因一点小事动辄振奋不已,豪情万丈,或意志消沉,悲观失望,他们的价值判断时常摇摆不定。
(5)他们要求独立,但又存在依赖心理。民办高校生脱离了父母的管束和高考的压力,青春期就已萌动的独立意识迅速复苏,自我意识增强。然而,长期以来由于教育导向的弊端,学生普遍缺乏生活自理能力和心理准备,当生活、学习上碰到问题、遇到困难挫折時,他们往往最先想到的是家,表现出较大的心理依赖性,有的则采取逃避、抱怨的态度,严重的甚至走上自杀的道路。
2.当代民办高校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
民办高校时期是他们人生最活跃和最丰富多彩的时期,但也是民办高校学生的心理匮乏的阶段。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社会生活日趋复杂,社会竞争日益激烈的新形势下,现实社会生活中各种问题和矛盾冲突的交织,使思想异常活跃,感情丰富的民办高校学生容易产生许多心理障碍,因而表现出的心理问题也日益突出。
(1)心理脆弱,承受能力差
当代民办高校学生大多数都是在父母的百般呵护的环境下成长起来的,由于长期生活在学校这个环境中,与外界接触不多,生活的体验和经验不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不强。特别是进入民办高校校园后,远离了家乡,学习环境的改变,剧烈的竞争以及学习和生活上遇到的困难和挫折,在怎样与人沟通,人际关系上的一些问题等,都会使他们在不同程度上产生心理矛盾和心理压力,如果得不到及时的调整,就有可能导致心理障碍。很大一部分学生在进入高校后,在学习中遇到了困难不能正确面对和接受,表现出学习动力不足,记忆力减退,情绪波动较大,承受能力小,意志力薄弱等特点。甚至有很多学生把宝贵的时间浪费在打游戏、上网聊天上面,导致学习成绩下滑,甚者产生考试焦虑和厌学的情绪。以上这些都不同程度的反映出民办高校学生的心理承受力是比较弱的。
(2)人际关系困扰
新生入校后,面对新的人际群体,有的民办高校生能慢慢的适应环境,而有的学生对新环境却有些不适,尤其是在存在人际沟通和人际交往方面。目前,在对高校学生进行“你感到最苦恼的事”的调查中,有80%的民办高校学生涉及到了人际关系。可见,在民办高校生活中,人际交往,人际关系是一个应当十分重视的问题。不良的人际交往,会增加民办高校生的挫败感,产生不良的情绪反应,影响身心健康。有的民办高校学生缺乏交往的经验,采用自私、冷漠的态度对待别人和集体,出现同学间关系不协调、师生关系失衡,甚至紧张;有的民办高校生性格内向,自我封闭,压抑,害怕与人交往;有的民办高校生在人际交往中,表现为敏感多疑,戒备心强,遇到不顺心的事情,不从自身找原因。以上这些都表明了民办高校生对人际交往的不适应,这些情况会使民办高校生产生人际交往的心理障碍,产生强迫感,压抑感,自卑心理和自信心下降等心理问题。
(3)恋爱心理困惑
在当今高校,民办高校生谈恋爱已经是普遍的现象。但由于民办高校生心理上的不成熟,经验不足,阅历浅,很容易产生不恰当的恋爱观。比如,部分学生无法处理好爱情与学业的关系,把爱情放在了人生最重要的位置而忽视了学业,认为爱情就是人生的全部,认为没有爱情,活着就没有意义。因此过分的追求爱情,沉溺于恋爱而荒废学业的现象,在民办高校生中并不鲜见。再就是,部分民办高校生渴望与异性接触,渴望爱情,但是往往在情感问题上缺少严肃性和责任心,只是为了填补内心空虚和打发无聊的时光。甚至有的学生谈恋爱抱着的是一种盲目的从众心理,认为没谈一场恋爱的民办高校生活是不完美的,于是也人云亦云的谈起了恋爱。恋爱时的经济压力,以及失恋了不能正确面对,心理负担过重甚至走向极端,都是诱发民办高校生心理问题的重要因素。 (4)就业心理困惑
当代民办高校学生面临的就业形势并不是很乐观。每年高校毕业生持续增加,但是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和疫情造成的一些企业倒闭破产,又向社会释放了大量的多余劳动力。过剩的失业、待岗人群更挤占了不少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空间,使得原本就饱和的劳动力市场越来越供大于求,给民办高校生造成的就业压力越来越大。民办高校生的心理处于一种未定型的、尚不稳定的动态发展阶段,难免存在一定的缺陷,再加上严峻的就业形势,残酷的竞争压力,客观环境的冲击,理想与现实的巨大差距、目标与挫折之间的冲突都会导致巨大心理落差。这些落差如果不能正确的面对和调整,常使他们的心理陷入困境而不能自拔,由此产生一些心理问题。总之,从当代民办高校生就业反映的心理问题来看,其根源在于就业本身就是很困难的事情,毕业就意味着失业的压力、恐惧、困惑使他们心理不平衡,使部分民办高校学生意志消沉,对就业缺乏信心,对前途失去信心,感到迷茫。以上充分说明了民办高校学生因面临竞争激烈的就业与择业导致很大的心理问题和心理压力。
二、民办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政教育有机结合新途径
民办高校为了把思想政治教育更好的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结合,民办高校应该给予足够的重视,做到“三个保证”,即领导保证、经费保证、队伍保证。完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领导体制与组织机构,形成党委统一领导,党政团各部门和各方面工作紧密结合,良性互动的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领导体制。
1、准确把握民办高校学生心理健康与思想政治教育两者的关系
通过准确地把握民办高校学生心理健康与思想政治教育两者的关系,做到二者有机结合。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都各有自己的侧重点。民办高校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包括对自我、对客观世界有正确的认识、有良好的自我调控能力、能正确地评价他人的能力、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做到心理与行为的和谐统一等方面,它侧重于对人的潜意识心理活动的研究,有助于从民办高校学生的认识、情感、意志、态度的全过程施加作用,引导他们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为接受正确的思想政治教育创造良好的心理条件,使教育内容更具科学性。
2、研究民办高校学生的思想心理特点
开展有效地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就要从根本上解决当前思想政治教育中针对性不强,“一刀切、一勺烩、一锅煮”的问题,就是要从心理学的角度研究民办高校学生个性心理差异,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达到较好的教育效果。第一、同一年级,要根据学生不同性别、不同来源,分类把握他们的思想心理特点,有意识地开展学生心理问题研究,进行归纳、整理,采取积极、主动的办法和措施,克服可能出现的情况。第二、要针对不同年级,把握学生的思想心理特点。
3.开展经常性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通过开展经常性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将学生的心理、思想教育贯穿到日常工作的每一个环节。一是要健全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机构,配备专兼职人员,指导并实施全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各项工作,充分利用校园网络开展心理健康和心理咨询工作,广泛宣传、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提供及时有效的心理健康服务,为政治思想教育创造良好的条件。二是建立新生心理健康情况档案。许多民办高校学生的心理障碍,很多是在中学或更早时期就存在的。因此,在新生入学之际,可以进行必要的心理状况普查。学校可利用各种量表,通过测量建立新生心理档案,对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登记备案,并主动适时地对他们进行心理指导和咨询,帮助他们尽早走出心理困境。三是重视做好特殊学生群体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辅导员、思政工作者要特别重视做好经济困难、学业困扰、家庭变故等有心理困惑的特殊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充分了解学生的心理、思想动态,帮助他们树立自强不息、立志成才的精神,有效地将思想教育与心理教育结合起来。
4.在教育内容和目标上的有机结合
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都有自己的侧重点,但是作为学生,他们遇到问题不仅有思想方面、品德方面、行为习惯及法律观念方面的问题而且还伴有心理方面的问题,而且民办高校生所碰到的各种现实矛盾与问题,许多是思想问题和心德育工作者要深入到学生中去通过谈心、咨询等活动,指导他们处理好在学习、成才、择业、交友、健康、生活等方面遇到的矛盾和问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遵循民办高校思想认识发展的规律和心理健康发展的规律,从心理的角度入手,运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知识方法,帮助民办高校学生消除心理障碍,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既有助于学生的心理健康和顺利成长,同时也深化了思想政治教育,并为学生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创造了良好的心理条件。
5.在教育策略和方法手段上的有机结合
在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恰当地借鉴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实现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共享资源、互补互益、有机结合”,形成一个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的统一体,发挥“1+1>2”的整体效应,将有力地促进民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向更高的台阶迈进。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在方法和手段上既有交叉又有不同,我们要取长补短,发挥各自的优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该多采用和借鉴心理健康教育中真诚、接纳、倾听、尊重、同感等理念,及时调整自己的工作方法、工作行为和工作态度,在教育引导学生中感受学生的情感体验和认知方式,这样才能全面地了解学生的气质类型、性格特征和能力特点,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调动学生的内在积极性,使育人理念成功转化为学生的思想,引导学生付诸行动,产生良好的行为效果。心理健康教育改进过去坐等学生上门、个别、保密进行的方法,要主动、公开、广泛地面对全体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可以采用课堂教学、小组讨论、团体辅导与个别辅导相结合等多种方式引导学生重视心理问题,体现对学生的人文关怀,增强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
6.在教育队伍上的有机结合
主要是指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两支队伍在教育过程中的相互配合与协调一致,共同完成好育人任务。从目前的现状来看,两支队伍在人员构成上有很大比例的重合与交叉,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主要由班主任、辅导员、专职政工干部、德育专业教师等来完成。而心理健康教育队伍尚不稳定,其人员构成中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人员占很大比例,再加上心理学专业教师、医务人员等组成,很多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的思想政治教育人员并不具备心理健康教育的专业资格。
7.疫情防控期间充分利用网络开展思政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
民办高校应构建思政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的网络教育平台。网络具有虚拟性的特点,学生在网络上可以毫无顾虑地直接表达自己的真实情况,教育者也可以通过网络及时准确地对受访者进行指导,相互交流沟通并解决实际面临的问题。
8.实现思政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在课程设置上的结合
依据在校民办高校生身心发展特点,在课程设置上,应把心理健康教育吸纳到“两课”教学中,也可以开设心理咨询选修课和必修课,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思政教育中,实现两者的结合。
总之,这就要求让思想政治教育人员掌握心理学基础知识,学习心理卫生、心理咨询等知识,提高理论水平、专业知识和技能,研究学生心理发展规律,以身作责,按照学生的心理特征和成长规律去教书育人,更好地了解和理解学生的思想、心理行为,及时发现学生中存在的心理障碍问题,区别思想意识、道德品质问题与心理障碍问题,并提供力所能及的针对性的帮助。要达到二者结合,教育者除具备良好的政治素质和道德素质、把实的专业知识素质,还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即具备明确的自我意识、敏锐的观察力、良好的记忆力、丰富的想象力、创造性的思维、流畅的语言、强烈的责任心、真挚的情感和坚强的意志等。
关键词:民办高校;思政教育;心理健康教育
随着现代社会的迅猛发展和社会竞争的日趋激烈,引发民办高校生思想动荡和心理动荡的因素越来越多。由于民办高校学生在心理上和生理上都处于一个成长迅速发展变化的时期,但对各种事物还缺乏客观的认识和评价,当理想和现实发生错位产生落差时,便会产生各种心理矛盾和冲突,导致心理问题的出现。这些都需要我们从新的方位和角度去分析、研究和思考,开拓创新,不断在民办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总结加强改进心理健康教育和疏导工作的有效对策和方法,实现二者的有机结合。加强和改进民办高校生心理健康教育是新形势下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是促进民办高校学生成长,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途径。
一、民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结合的必要性
1.当代民办高校学生的心理、思想特点:
(1)他们的智力发展达到了高峰,但缺乏思辨能力。这个年龄段的抽象逻辑思维能力占据主导地位,思想活跃,反应敏捷,善于独立思考,敢于标新立异,具有顽强的探索精神。但他们毕竟缺乏社会实践,思想易脱离实际,有时好走极端,表现出一定的片面性、表面性和盲目性。
(2)他们追求理想,但动机功利化。同以往的民办高校生相比,在个人理想和社会理想的关系上,当代民办高校生更注重两者的有机结合;在理想的实现途径上,更注重个人的奋斗。一部分民办高校生的理想带有浓厚的功利色彩,讲究实惠的思想相当普遍,在社会理想与个人理想、义与利的关系问题上,他们往往选择后者。
(3)他们的自我设计愿望强烈,但自我评价片面。升入民办高校以后,他们的许多苦恼和相互间的争论,常常是围绕自己到底能做一个什么样的人的问题。但是,他们往往不能正确评价自己,过高或过低估计自我,使理想的自我与现实的自我距离较大,从而影响自我对现实的态度和行为。
(4)他们情感丰富而强烈,但带有较大的波动性。进入民办高校后,由于生理上的日渐成熟,青年人旺盛的精力及民办高校生活的相对自由,他们产生了许多新的需要。同时,民办高校阶段又是民办高校生价值观形成的时期,由于涉世不深,伴随着现实生活中的矛盾和冲突,情绪往往表现得快而强烈,常因一点小事动辄振奋不已,豪情万丈,或意志消沉,悲观失望,他们的价值判断时常摇摆不定。
(5)他们要求独立,但又存在依赖心理。民办高校生脱离了父母的管束和高考的压力,青春期就已萌动的独立意识迅速复苏,自我意识增强。然而,长期以来由于教育导向的弊端,学生普遍缺乏生活自理能力和心理准备,当生活、学习上碰到问题、遇到困难挫折時,他们往往最先想到的是家,表现出较大的心理依赖性,有的则采取逃避、抱怨的态度,严重的甚至走上自杀的道路。
2.当代民办高校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
民办高校时期是他们人生最活跃和最丰富多彩的时期,但也是民办高校学生的心理匮乏的阶段。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社会生活日趋复杂,社会竞争日益激烈的新形势下,现实社会生活中各种问题和矛盾冲突的交织,使思想异常活跃,感情丰富的民办高校学生容易产生许多心理障碍,因而表现出的心理问题也日益突出。
(1)心理脆弱,承受能力差
当代民办高校学生大多数都是在父母的百般呵护的环境下成长起来的,由于长期生活在学校这个环境中,与外界接触不多,生活的体验和经验不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不强。特别是进入民办高校校园后,远离了家乡,学习环境的改变,剧烈的竞争以及学习和生活上遇到的困难和挫折,在怎样与人沟通,人际关系上的一些问题等,都会使他们在不同程度上产生心理矛盾和心理压力,如果得不到及时的调整,就有可能导致心理障碍。很大一部分学生在进入高校后,在学习中遇到了困难不能正确面对和接受,表现出学习动力不足,记忆力减退,情绪波动较大,承受能力小,意志力薄弱等特点。甚至有很多学生把宝贵的时间浪费在打游戏、上网聊天上面,导致学习成绩下滑,甚者产生考试焦虑和厌学的情绪。以上这些都不同程度的反映出民办高校学生的心理承受力是比较弱的。
(2)人际关系困扰
新生入校后,面对新的人际群体,有的民办高校生能慢慢的适应环境,而有的学生对新环境却有些不适,尤其是在存在人际沟通和人际交往方面。目前,在对高校学生进行“你感到最苦恼的事”的调查中,有80%的民办高校学生涉及到了人际关系。可见,在民办高校生活中,人际交往,人际关系是一个应当十分重视的问题。不良的人际交往,会增加民办高校生的挫败感,产生不良的情绪反应,影响身心健康。有的民办高校学生缺乏交往的经验,采用自私、冷漠的态度对待别人和集体,出现同学间关系不协调、师生关系失衡,甚至紧张;有的民办高校生性格内向,自我封闭,压抑,害怕与人交往;有的民办高校生在人际交往中,表现为敏感多疑,戒备心强,遇到不顺心的事情,不从自身找原因。以上这些都表明了民办高校生对人际交往的不适应,这些情况会使民办高校生产生人际交往的心理障碍,产生强迫感,压抑感,自卑心理和自信心下降等心理问题。
(3)恋爱心理困惑
在当今高校,民办高校生谈恋爱已经是普遍的现象。但由于民办高校生心理上的不成熟,经验不足,阅历浅,很容易产生不恰当的恋爱观。比如,部分学生无法处理好爱情与学业的关系,把爱情放在了人生最重要的位置而忽视了学业,认为爱情就是人生的全部,认为没有爱情,活着就没有意义。因此过分的追求爱情,沉溺于恋爱而荒废学业的现象,在民办高校生中并不鲜见。再就是,部分民办高校生渴望与异性接触,渴望爱情,但是往往在情感问题上缺少严肃性和责任心,只是为了填补内心空虚和打发无聊的时光。甚至有的学生谈恋爱抱着的是一种盲目的从众心理,认为没谈一场恋爱的民办高校生活是不完美的,于是也人云亦云的谈起了恋爱。恋爱时的经济压力,以及失恋了不能正确面对,心理负担过重甚至走向极端,都是诱发民办高校生心理问题的重要因素。 (4)就业心理困惑
当代民办高校学生面临的就业形势并不是很乐观。每年高校毕业生持续增加,但是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和疫情造成的一些企业倒闭破产,又向社会释放了大量的多余劳动力。过剩的失业、待岗人群更挤占了不少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空间,使得原本就饱和的劳动力市场越来越供大于求,给民办高校生造成的就业压力越来越大。民办高校生的心理处于一种未定型的、尚不稳定的动态发展阶段,难免存在一定的缺陷,再加上严峻的就业形势,残酷的竞争压力,客观环境的冲击,理想与现实的巨大差距、目标与挫折之间的冲突都会导致巨大心理落差。这些落差如果不能正确的面对和调整,常使他们的心理陷入困境而不能自拔,由此产生一些心理问题。总之,从当代民办高校生就业反映的心理问题来看,其根源在于就业本身就是很困难的事情,毕业就意味着失业的压力、恐惧、困惑使他们心理不平衡,使部分民办高校学生意志消沉,对就业缺乏信心,对前途失去信心,感到迷茫。以上充分说明了民办高校学生因面临竞争激烈的就业与择业导致很大的心理问题和心理压力。
二、民办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政教育有机结合新途径
民办高校为了把思想政治教育更好的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结合,民办高校应该给予足够的重视,做到“三个保证”,即领导保证、经费保证、队伍保证。完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领导体制与组织机构,形成党委统一领导,党政团各部门和各方面工作紧密结合,良性互动的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领导体制。
1、准确把握民办高校学生心理健康与思想政治教育两者的关系
通过准确地把握民办高校学生心理健康与思想政治教育两者的关系,做到二者有机结合。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都各有自己的侧重点。民办高校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包括对自我、对客观世界有正确的认识、有良好的自我调控能力、能正确地评价他人的能力、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做到心理与行为的和谐统一等方面,它侧重于对人的潜意识心理活动的研究,有助于从民办高校学生的认识、情感、意志、态度的全过程施加作用,引导他们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为接受正确的思想政治教育创造良好的心理条件,使教育内容更具科学性。
2、研究民办高校学生的思想心理特点
开展有效地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就要从根本上解决当前思想政治教育中针对性不强,“一刀切、一勺烩、一锅煮”的问题,就是要从心理学的角度研究民办高校学生个性心理差异,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达到较好的教育效果。第一、同一年级,要根据学生不同性别、不同来源,分类把握他们的思想心理特点,有意识地开展学生心理问题研究,进行归纳、整理,采取积极、主动的办法和措施,克服可能出现的情况。第二、要针对不同年级,把握学生的思想心理特点。
3.开展经常性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通过开展经常性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将学生的心理、思想教育贯穿到日常工作的每一个环节。一是要健全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机构,配备专兼职人员,指导并实施全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各项工作,充分利用校园网络开展心理健康和心理咨询工作,广泛宣传、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提供及时有效的心理健康服务,为政治思想教育创造良好的条件。二是建立新生心理健康情况档案。许多民办高校学生的心理障碍,很多是在中学或更早时期就存在的。因此,在新生入学之际,可以进行必要的心理状况普查。学校可利用各种量表,通过测量建立新生心理档案,对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登记备案,并主动适时地对他们进行心理指导和咨询,帮助他们尽早走出心理困境。三是重视做好特殊学生群体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辅导员、思政工作者要特别重视做好经济困难、学业困扰、家庭变故等有心理困惑的特殊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充分了解学生的心理、思想动态,帮助他们树立自强不息、立志成才的精神,有效地将思想教育与心理教育结合起来。
4.在教育内容和目标上的有机结合
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都有自己的侧重点,但是作为学生,他们遇到问题不仅有思想方面、品德方面、行为习惯及法律观念方面的问题而且还伴有心理方面的问题,而且民办高校生所碰到的各种现实矛盾与问题,许多是思想问题和心德育工作者要深入到学生中去通过谈心、咨询等活动,指导他们处理好在学习、成才、择业、交友、健康、生活等方面遇到的矛盾和问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遵循民办高校思想认识发展的规律和心理健康发展的规律,从心理的角度入手,运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知识方法,帮助民办高校学生消除心理障碍,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既有助于学生的心理健康和顺利成长,同时也深化了思想政治教育,并为学生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创造了良好的心理条件。
5.在教育策略和方法手段上的有机结合
在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恰当地借鉴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实现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共享资源、互补互益、有机结合”,形成一个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的统一体,发挥“1+1>2”的整体效应,将有力地促进民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向更高的台阶迈进。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在方法和手段上既有交叉又有不同,我们要取长补短,发挥各自的优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该多采用和借鉴心理健康教育中真诚、接纳、倾听、尊重、同感等理念,及时调整自己的工作方法、工作行为和工作态度,在教育引导学生中感受学生的情感体验和认知方式,这样才能全面地了解学生的气质类型、性格特征和能力特点,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调动学生的内在积极性,使育人理念成功转化为学生的思想,引导学生付诸行动,产生良好的行为效果。心理健康教育改进过去坐等学生上门、个别、保密进行的方法,要主动、公开、广泛地面对全体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可以采用课堂教学、小组讨论、团体辅导与个别辅导相结合等多种方式引导学生重视心理问题,体现对学生的人文关怀,增强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
6.在教育队伍上的有机结合
主要是指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两支队伍在教育过程中的相互配合与协调一致,共同完成好育人任务。从目前的现状来看,两支队伍在人员构成上有很大比例的重合与交叉,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主要由班主任、辅导员、专职政工干部、德育专业教师等来完成。而心理健康教育队伍尚不稳定,其人员构成中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人员占很大比例,再加上心理学专业教师、医务人员等组成,很多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的思想政治教育人员并不具备心理健康教育的专业资格。
7.疫情防控期间充分利用网络开展思政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
民办高校应构建思政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的网络教育平台。网络具有虚拟性的特点,学生在网络上可以毫无顾虑地直接表达自己的真实情况,教育者也可以通过网络及时准确地对受访者进行指导,相互交流沟通并解决实际面临的问题。
8.实现思政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在课程设置上的结合
依据在校民办高校生身心发展特点,在课程设置上,应把心理健康教育吸纳到“两课”教学中,也可以开设心理咨询选修课和必修课,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思政教育中,实现两者的结合。
总之,这就要求让思想政治教育人员掌握心理学基础知识,学习心理卫生、心理咨询等知识,提高理论水平、专业知识和技能,研究学生心理发展规律,以身作责,按照学生的心理特征和成长规律去教书育人,更好地了解和理解学生的思想、心理行为,及时发现学生中存在的心理障碍问题,区别思想意识、道德品质问题与心理障碍问题,并提供力所能及的针对性的帮助。要达到二者结合,教育者除具备良好的政治素质和道德素质、把实的专业知识素质,还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即具备明确的自我意识、敏锐的观察力、良好的记忆力、丰富的想象力、创造性的思维、流畅的语言、强烈的责任心、真挚的情感和坚强的意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