铝及其化合物性质的探究性学习

来源 :学周刊·A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ngbaol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教学是使学生初步了解和体验科学探究的价值、过程和方法,初步形成科学探究的能力,初步掌握基本的化学实验技能的重要的学习方法,发挥着激发学习兴趣,增进对科学的情感,理解科学的本质,发展学生的科学素养等重要作用。在教学中充分利用实验,在解决重点难点问题上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铝及其化合物的知识是中学化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学生感到理解和记忆困难。在教学中充分利用实验,让学生自已设计实验去验证铝及其化合物的性质,这样既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又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下面把教学设计过程展示如下:
  首先给出铝及其重要化合物之间的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
  


  而后明确此次实验所要验证的内容及所给试剂。实验内容主要有以下五点:
  1.铝的重要性质既可以和强酸反应产生氢气,又可以和强碱反应产生氢气,但生成的盐不同。
  2.氢氧化铝的两性:既可以溶于强酸又可以溶于强碱;
  3.Al3+的性质:可以与碱(注意强碱和弱碱的区别)反应;
  4.AlO-2的性质:可以与酸(注意强酸和弱酸的区别)反应;
  5.验证Al3+和AlO-2在溶液中能否大量共存。
  实验所用试剂和仪器:铝条、稀盐酸、稀NaOH溶液、氨水、石灰石;各种型号试管及单孔塞、导管。
  学生情绪高涨、跃跃欲试,但很快有学生举手提出问题:药品不全,没有可溶性铝盐和偏铝酸盐溶液。我告诉大家,开动脑筋,想想用实验台上的已有药品如何制备所需试剂。同学们通过思考或讨论很快解决了问题,脸上都有着无法掩饰的兴奋,气氛更加活跃。
  通过铝与盐酸及铝与NaOH溶液反应既制得了AlCl3溶液和NaAlO2溶液为后续实验提供了必要的试剂,又得出了铝与NaOH溶液反应的速率比盐酸快,且用量少。此时我要求学生写出两反应的方程式,通过比较方程式得出碱用量少的原因。
  下一步指导学生做下面有关化合物性质的实验。
  首先指导学生将所得AlCl3溶液分為两部分,分别向其中逐滴加入强碱和弱碱至过量,观察现象:向AlCl3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先生成白色沉淀,加过量沉淀消失。向另一份AlCl3溶液中逐滴加入氨水至过量,现象:产生白色沉淀不溶解。说明Al(OH)3可溶于强碱溶液,表现酸性,但酸性极弱,不能溶于弱碱,故可用可溶性铝盐溶液和氨水反应制取Al(OH)3。得到的NaAlO2溶液和Al(OH)3沉淀留待后续实验使用。
  让学生将前面所得NaAlO2溶液分为两部分,向一份中逐滴加入盐酸至过量,观察现象:先产生白色沉淀,加过量沉淀消失。向另一份NaAlO2溶液中通入CO2至过量,现象:产生白色沉淀不溶解。说明Al(OH)3可溶于强酸溶液,表现碱性,但属弱碱,不能溶于弱酸。(提示学生所得AlCl3溶液留待后续实验使用)这两步实验从感性上使学生感受到Al(OH)3两性这一重要性质,并对其只溶于强酸、强碱这一事实印象深刻。此时要求学生写出以上实验所涉及方程式,学生反映这些方程很容易记住。
  最后一个问题是验证Al3+和AlO-2在溶液中是否能大量共存,这一问题由于双水解尚未学习,学生理解起来很困难。在此时,只要求学生知道结论,方程式暂不要求,故实验现象显得尤其重要。让学生将前面实验中所留用的AlCl3溶液和NaAlO2溶液混合,结果产生白色沉淀,说明Al3+和AlO-2在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
  整堂实验课下来学生都处于一种高度的紧张、兴奋、积极思考的情绪之中,对物质的性质、实验现象、反应方程式、反应原理都产生深刻印象。并且对本次实验多种反应物循环使用有更深的感触。这种反应物循环使用的设计不仅节约药品,更重要的是直接揭示了这几种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及所用试剂,起到了事倍功半的效果。
  我们进行素质教育的核心是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从一点一滴做起,以教材为依托,从教材中挖掘出好的题材,给学生创造想象的空间、提供思维锻炼的机会,使我们教育出来的学生能放开思想,大胆质疑,在认知水平允许的情况下能够多角度分析问题,从而达到多角度解决问题。
其他文献
《数学课程标准》(修订稿)中指出,“除接受学习外,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也是数学学习的重要方式。”我们曾一度忌讳在课堂上体现接受学习,一味追求“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学习方式,甚至误解为要抛弃“接受学习”,其实很多数学知识的教学适宜选用“接受学习”的学习方式。  与数学概念不一样,数学“规定性内容”纯数学味更浓,更侧重于表达、书写形式上的规定。比如:《用字母表示数》中,数字与字母相
期刊
打开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语文》(第四册)第四单元,就像走进了五彩缤纷的大花园。《雷雨》浓艳,《茶馆》清幽,《罗密欧与朱丽叶》典雅,《三块钱国币》瑰丽。赏花有登高的,也有乘舟的,有借酒的,还有秉烛的,其法不同是因欣赏对象不同,那么赏文该如何?新课改倡导要构建旨在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教学方式及其对应的教学方式,可根据不同的篇目设计相异的富有个性化的教学方法。因而,本单元四篇课文因其教学侧重点
期刊
在高中物理《恒定电流》这一章里,会涉及到分析各种比较复杂的电路,那么就要求我们学会画出简单的等效电路图,即只存在简单的串并联关系的直观电路。要想解决这个问题,首先应该先认识电路的特点,才能正确地进行分析。    一、闭合电路的特点:    (1)电源正极电势最高,负极电势最低;  (2)电源为供电电路部分,电源外部所有电路为用电电路部分;  (3)电流从电源正极流出,经过外部电路流回电源负极;  
期刊
课堂提问是数学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之一,是教师开启学生心智、促进学生思维、增强学生主动参与意识的基本控制手段,准确、恰当、有效的课堂提问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好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部分教师为了达到所谓的“课堂气氛”,一改以前的“ 一言堂”,取而代之的是表面的“热热闹闹”,教师一问,学生一答,把有些没必要提问的问题拿出来提问,其实“满堂问”是“满堂灌”的变异,有效提问不多。如何
期刊
在大量的考试中我发现了这样一类现象,像简单计算,竖式计算,简单应用题学生掌握得还是比较熟练,但是对于主观题学生却不知从何下手,常常以空白交卷,或者答案相当牵强。其实这些主观题特别简单,就是考查学生自己对题中所提出问题的见解和认识,可能题过于简单,学生习惯了数学中的标准答案模式,对于没有标准答案的主观题却是畏怯三分,不敢下笔,即使心中有答案,却不能体现于笔下纸上。如:给出一个图表,谈谈你在图表中发现
期刊
教育部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的第5条明确指出:“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课作为必修课程,其主要内容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劳动技术教育、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增进学校与社会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在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加强信息技术教育,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的意识和能力。了解必要的通用技
期刊
摘要:利用多媒体对物理课堂教学进行优化,不但是有效地推进素质教育在物理教学中得以实施的重要举措,而且还是让物理课堂教学焕发出生机和活力的重要方法。  关键词:多媒体 优化 物理教学    实施素质教育,课堂教学是主渠道,抓住课堂教学这个中心环节,结合素质教育的精神实质,利用多媒体对物理课堂教学进行优化,不但是有效地推进素质教育在物理教学中得以实施的重要举措,而且还是让物理课堂教学焕发出生机和活力的
期刊
1.问题:(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必修3)(江苏版))  探究拓展某种彩票是由7位数字组成,每位数字均为0-9这10个数码中的任一个.由摇号得出一个7位数(首位可为0)为中奖号,如果某张彩票的7位数与中奖号相同即得一等奖;若有6位相连数字与中奖号的相应数位上的数字相同即得二等奖;若有5位相连数字与中奖号的相应数位上的数字相同即得三等奖;各奖不可兼得.某人一次买了10张不同号码的彩票.  (1
期刊
我今天讲课的题目是《汉朝的科学技术》。这节课选自河北人民出版社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三单元“统一国家的建立”中的第五课时。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在秦汉时期,中国进入了封建社会的第一个大统一时期。在这一时期,中国的经济得到发展,一些对后世影响深远的政治、思想等统治制度得以确立。同时,当时的中国古代先民也创造出了大量具有世界意义的科技文化成就。这些成就,不仅体现了我国古代劳动
期刊
摘要:俗话说“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就是说在春天播下的种子,在秋天一定会有所收获。作为教师,也应时时开动脑筋,拓展思路,使所培育的幼苗更加茁壮成长。幼苗的成长需要不断浇灌、施肥和除草,这就需要为人师者用心去培育。  关键词:兴趣 课前 导入 成功 热情    英国教育学家罗素说过:“一切学科本质都应该从心智启迪开始,教学语言应当是引火线、冲击波、兴奋剂,要有撩人心智、激人思维的功效。”那么如何启迪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