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广电行业制作技术和水平的不断提高,对广电在职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高,本文就目前广电行业飞速发展而人才总量不足、知识、人才断档的问题,提出充分发挥培训的作用,探索培训新形式、新方法,提高培训效率,从而推动广电行业的人才建设与整体发展。
[关键词]广电;在职人员;培训
广播电视行业是一个高速发展的行业,是一个专业知识含量高,知识信息超前,专业技术相对突出且设备换代、知识更新周期越来越短的行业,目前在职人员队伍现状和广播电视发展的差距越来越大。于是,在职人员从业水平的提高就成为一个极为重要的问题。近年来,我校也积极与全国各级广电行业单位创造合作培训的平台,根据目前广电行业发展的现状,充分发挥自身的专业优势,大力发挥自身的师资、教学资源的作用,探索着广电在职人员培训、以人才促发展的方向。
1 广电在职人员状况及存在的问题
全国广播电视发展的方向是在2010年前实现全国广电从设备到节目的全面数字化、未来的全国城乡间、省际间等的全面广播电视网络化、全国性的大规模广播电视产业化。现阶段,国内广电行业的竞争迫使各广电机构都绞尽脑汁,做大影响力,新节目形态层出不穷,生动地反映了国内广电行业的竞争和发展态势。节目的竞争折射为人才的竞争,人才对于行业发展的重要性愈加显著。一大批懂经营、会管理的创新型经营管理人才、广电网络技术人才,数字工程技术人才,策划人才、节目制作等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迫切。从目前的状况来看,广播电视队伍从业人员分为管理人员、节目制作人员、专业技术工作人员、经营广告人员等多种情况,表现出的主要问题首先是:人才总量不足,高职称、高学历的占整体从业人员的少数,作为一个科技含量高的广播电视事业,由于受人才的制约,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事业发展的步伐;其次,由于多年来人员配置的积累导致专业结构不合理,部分岗位人才严重不足,高层次、高水平人才匮乏,知识、人才结构出现断档现象;其三,人才培养不及时使现有人员知识层次和职称结构跟不上广电事业发展的需要。现有在职人员多数为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但由于忙于日常工作却少有充电学习的时间,尤其是节目制作和技术人员,面对新技术的飞速发展和节目市场化程度越来越强的状况,要求他们能够用新思维、新理念去应对,但知识的更新却不能及时跟上。
2 如何做好广电人才的培训工作
首先,更新人才培训的理念。为了适应飞速发展的行业现状,各广电单位要充分重视人才培养,加强人才培训力度,要树立终身培训,终身接受教育的新理念。国务院教育部2003年“中国教育与人力资源问题报告”显示,中国劳动力总量约为8.7亿人,15岁以上国民受教育年限为7.85年。意即,劳动力的受教育平均水平仅在初中阶段。报告预测:未来50年。中国平均每年需要提供2亿~3亿人次的各类继续教育和培训才能满足需求。建立长效的培训考核机制。鼓励每一位员工抓住事业快速发展的机遇,勇于竞争,积极进取;结合发展战略,建立长期的人才规划。不断探索对高素质专业人才,尤其是综艺主持、品牌经营、策划、创意包装、技术等方面人才的培训途径;加强人才梯队建设,努力培养和造就具有全球视野的战略规划人才、优秀的经营管理人才、高层次工程技术专家、采编播复合型人才等一线工作的队伍。
其次,更新人才培训的方式。各广电单位需充分发挥主动性,与国内一些高校传媒类院系寻找最佳合作模式。明确指导思想是关键,创新思路是根本,学以致用是目的,把培训的效率发挥到最大化。过去,我们对培训的认识往往是单位出钱、个人出人头的l+l=2的模式,其结果大多只是听过算过的走过场,形式上的拿文凭,学非所用,没有收到实际效果。我校培训中心现在尝试的是1+1>2的培训理念,何谓1+l>2?就是要配合被培训单位的精心策划,让他们有选择的培训。我们按照广电行业的专业分类,排课前请被培训单位根据培训的目的和人才的素质以及岗位所需要的技术、技能要求来制定培训计划和培训内容以及教材的选择等,做到对症下药、按需培训,使受培训单位真正达到物超所值的效果。
在培训形式上要讲究互动性和实用性,具体培训中,我们采取了以下两种方式:
2.1 骨干集中培训。我们把受培训对象做了分类,根据领导者、业务骨干、一线工作人员等进行分层次的培训,尤其针对一些领导者和业务骨干,我们设计集中培训的高端研讨方式,学员到我校上课,课程安排行业内前瞻性较强的课程,以理念更新为主,课程形式也更多融入了交流讨论,制作单位考察等,使大家能够相互促进,取长补短。
2.2“送课上门”培训。这种方式是考虑到传媒行业人手紧、任务重、工作忙、变而特别设计的,是指有培训计划的单位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培训内容,由我院负责组织邀请相应的专家到各单位就地进行系统培训。帮助有需要的单位做好培训工作,使使学习者既能适应传媒行业工作节奏快的实际情况,又能学到真正的知识和技能,较快地提高综合素质,做到培训学习和具体工作两不误,让单位得到了真正需要的人才,提升单位的核心竞争力,让事业发展的过程不受影响。有效地解决需求之急,真正做到学以致用,边学边用。
这就是1+1>2的效应模式。在授课方法上我们采取了课堂讲授、讨论交流、考察制作基地等多种方式相结合,充分调动学员学习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和课堂互动性,使授课内容充分被学员吸收。
再次,培训内容要不断更新。根据我校以往举办的多期培训,我们充分认识到,培训课程是培训的生命所在,培训专题要重思想、抓技术、提升创新能力。要充分了解广电人才的素质要求信息,不断根据广电一线的需求将培训课程体系优化,努力做到培训课程具有前瞻性、指导性。更要熟知目前行业内的热点和焦点,对其认识、分析、进而解决;要了解行业内的稀缺专业,比如:灯光、导播等,有针对性的进行专业研究,填补空白。
我们在每次的培训过程中,认真设计问卷对课程设置等问题多方听取学员意见和建议,并及时归纳总结,现在,我们的培训课程中,按照广电行业的专业划分,共分为了新闻采编、播音、经营策划等六个类别,140余个专题,并建立了强大的师资库,可以供培训单位有充足的选择,真正做到学以致用,使培训效果立竿见影。
人才是最大生产力,对人才的培训需要一个从单一开发到整体推进的过程,一个单位应大力营造出有利于人才成长的体制、机制和环境,努力形成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良好局面,使一线的广电职工将不断充电,不断提高,形成一股风气,这就相当于建立起了一个不断更新的人才库,那么,推动广电单位整体节目收视率,增强单位竞争力就成为必然的结果。
[关键词]广电;在职人员;培训
广播电视行业是一个高速发展的行业,是一个专业知识含量高,知识信息超前,专业技术相对突出且设备换代、知识更新周期越来越短的行业,目前在职人员队伍现状和广播电视发展的差距越来越大。于是,在职人员从业水平的提高就成为一个极为重要的问题。近年来,我校也积极与全国各级广电行业单位创造合作培训的平台,根据目前广电行业发展的现状,充分发挥自身的专业优势,大力发挥自身的师资、教学资源的作用,探索着广电在职人员培训、以人才促发展的方向。
1 广电在职人员状况及存在的问题
全国广播电视发展的方向是在2010年前实现全国广电从设备到节目的全面数字化、未来的全国城乡间、省际间等的全面广播电视网络化、全国性的大规模广播电视产业化。现阶段,国内广电行业的竞争迫使各广电机构都绞尽脑汁,做大影响力,新节目形态层出不穷,生动地反映了国内广电行业的竞争和发展态势。节目的竞争折射为人才的竞争,人才对于行业发展的重要性愈加显著。一大批懂经营、会管理的创新型经营管理人才、广电网络技术人才,数字工程技术人才,策划人才、节目制作等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迫切。从目前的状况来看,广播电视队伍从业人员分为管理人员、节目制作人员、专业技术工作人员、经营广告人员等多种情况,表现出的主要问题首先是:人才总量不足,高职称、高学历的占整体从业人员的少数,作为一个科技含量高的广播电视事业,由于受人才的制约,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事业发展的步伐;其次,由于多年来人员配置的积累导致专业结构不合理,部分岗位人才严重不足,高层次、高水平人才匮乏,知识、人才结构出现断档现象;其三,人才培养不及时使现有人员知识层次和职称结构跟不上广电事业发展的需要。现有在职人员多数为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但由于忙于日常工作却少有充电学习的时间,尤其是节目制作和技术人员,面对新技术的飞速发展和节目市场化程度越来越强的状况,要求他们能够用新思维、新理念去应对,但知识的更新却不能及时跟上。
2 如何做好广电人才的培训工作
首先,更新人才培训的理念。为了适应飞速发展的行业现状,各广电单位要充分重视人才培养,加强人才培训力度,要树立终身培训,终身接受教育的新理念。国务院教育部2003年“中国教育与人力资源问题报告”显示,中国劳动力总量约为8.7亿人,15岁以上国民受教育年限为7.85年。意即,劳动力的受教育平均水平仅在初中阶段。报告预测:未来50年。中国平均每年需要提供2亿~3亿人次的各类继续教育和培训才能满足需求。建立长效的培训考核机制。鼓励每一位员工抓住事业快速发展的机遇,勇于竞争,积极进取;结合发展战略,建立长期的人才规划。不断探索对高素质专业人才,尤其是综艺主持、品牌经营、策划、创意包装、技术等方面人才的培训途径;加强人才梯队建设,努力培养和造就具有全球视野的战略规划人才、优秀的经营管理人才、高层次工程技术专家、采编播复合型人才等一线工作的队伍。
其次,更新人才培训的方式。各广电单位需充分发挥主动性,与国内一些高校传媒类院系寻找最佳合作模式。明确指导思想是关键,创新思路是根本,学以致用是目的,把培训的效率发挥到最大化。过去,我们对培训的认识往往是单位出钱、个人出人头的l+l=2的模式,其结果大多只是听过算过的走过场,形式上的拿文凭,学非所用,没有收到实际效果。我校培训中心现在尝试的是1+1>2的培训理念,何谓1+l>2?就是要配合被培训单位的精心策划,让他们有选择的培训。我们按照广电行业的专业分类,排课前请被培训单位根据培训的目的和人才的素质以及岗位所需要的技术、技能要求来制定培训计划和培训内容以及教材的选择等,做到对症下药、按需培训,使受培训单位真正达到物超所值的效果。
在培训形式上要讲究互动性和实用性,具体培训中,我们采取了以下两种方式:
2.1 骨干集中培训。我们把受培训对象做了分类,根据领导者、业务骨干、一线工作人员等进行分层次的培训,尤其针对一些领导者和业务骨干,我们设计集中培训的高端研讨方式,学员到我校上课,课程安排行业内前瞻性较强的课程,以理念更新为主,课程形式也更多融入了交流讨论,制作单位考察等,使大家能够相互促进,取长补短。
2.2“送课上门”培训。这种方式是考虑到传媒行业人手紧、任务重、工作忙、变而特别设计的,是指有培训计划的单位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培训内容,由我院负责组织邀请相应的专家到各单位就地进行系统培训。帮助有需要的单位做好培训工作,使使学习者既能适应传媒行业工作节奏快的实际情况,又能学到真正的知识和技能,较快地提高综合素质,做到培训学习和具体工作两不误,让单位得到了真正需要的人才,提升单位的核心竞争力,让事业发展的过程不受影响。有效地解决需求之急,真正做到学以致用,边学边用。
这就是1+1>2的效应模式。在授课方法上我们采取了课堂讲授、讨论交流、考察制作基地等多种方式相结合,充分调动学员学习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和课堂互动性,使授课内容充分被学员吸收。
再次,培训内容要不断更新。根据我校以往举办的多期培训,我们充分认识到,培训课程是培训的生命所在,培训专题要重思想、抓技术、提升创新能力。要充分了解广电人才的素质要求信息,不断根据广电一线的需求将培训课程体系优化,努力做到培训课程具有前瞻性、指导性。更要熟知目前行业内的热点和焦点,对其认识、分析、进而解决;要了解行业内的稀缺专业,比如:灯光、导播等,有针对性的进行专业研究,填补空白。
我们在每次的培训过程中,认真设计问卷对课程设置等问题多方听取学员意见和建议,并及时归纳总结,现在,我们的培训课程中,按照广电行业的专业划分,共分为了新闻采编、播音、经营策划等六个类别,140余个专题,并建立了强大的师资库,可以供培训单位有充足的选择,真正做到学以致用,使培训效果立竿见影。
人才是最大生产力,对人才的培训需要一个从单一开发到整体推进的过程,一个单位应大力营造出有利于人才成长的体制、机制和环境,努力形成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良好局面,使一线的广电职工将不断充电,不断提高,形成一股风气,这就相当于建立起了一个不断更新的人才库,那么,推动广电单位整体节目收视率,增强单位竞争力就成为必然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