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研究性学习是一种新兴的教与学的模式,在高职教育中实施研究性学习不仅符合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要求,也是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探讨了高职教育开展研究性习的意义,并结合实际论述了高职院校开展研究性学习的途径以及对教师的要求。
[关键词]研究性学习;实践性学习
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是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根本价值目标,要达到这一目标,关键是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大量的事实和研究表明,研究性学习是从改革学生的学习方式人手,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核心的素质教育。因此,开展研究性学习是高职院校培养合格人才的重要途径之一。
1 研究性学习的内涵
研究性学习就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为学生创设一种类似于科学研究的情景和途径,让学生以类似于科学研究的方式去主动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获得发展。在这种学习方式下,教师不再作为知识的权威,而是充当指导者、合作者和助手的角色,与学生共同经历知识探究的过程。学生不再作为知识的接收者,被动学习,而是能与教师一样通过各种途径获取信息,带着自己的兴趣、需要与客观世界对话,从而使学习与研究统一。
由上可知,研究性学习具有以下特点:
1.1 研究性学习是一种实践性的教育教学活动。让学生自己动手实践,在实践中体验、在实践中学会学习、在实践中获得信息时代所需要的能力,是研究性学习的最根本的目的。这里的“实践性”是一种学习方式。它是指学生通过提出问题和研究问题,自己去了解知识的产生和发展过程,最后通过自己的努力来解决问题。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学生可以到社会上做调查,可以外出到大学、科研机构等单位访问请教,也可以在学校中查阅资料、上网、观看各种音像资料、和同学老师讨论问题。
1.2 研究性学习强调知识的联系和运用。在研究性学习中,由于每一个问题的研究和解决都会涉及到很多知识,除了原有的知识外,学生一定还会去自学很多东西,使自己原有的知识沿着深广两个方向拓展。通过这种活动,学生可以在知识之间建立一定的联系,知道如何运用这些知识。
1.3 研究性学习体现教师与学生不同的角色分工。一方面,教师是教学过程的设计者和实施者,是教学活动的评价者。他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主动学习和探索,提高学生学习知识、应用知识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传统的教学只是将知识传递给学生,没有与社会实践紧密联系起来,甚至出现学用脱节的现象。研究性学习提倡“在做中学,在学中做”,很好的实现了学与用的统一。
2 研究性学习的途径
由此可见,开展研究性学习有利于拓宽学生知识视野、激发学生学习动机,有利于培养学生应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合作意识与合作能力。那么如何进行研究性学习呢,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2.1 创设活跃的课堂教学形式
2.1.1 案例教学。案例在课程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它能起到穿针引线的作用。可以通过案例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案例也可以深化教学内容,成为帮助学生理解知识点的辅助工具。案例还可作为将知识点有机结合的载体帮助学生综合运用知识。案例教学的最大作用在于能够激发学生思维的主动性,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1.2 游戏教学。游戏教学就是通过教学游戏让学生领会基本知识以及基本管理思想的教学方法。在高职院校推广游戏教学是一种较为有效的学习方法。高职学生的学习主观能动性不强,对枯燥的理论教学没有兴趣,喜欢玩。教师可以将学科理论与游戏相结合,让学生在玩中学,在学中玩,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掌握知识。
2.1.3 情景模拟。情景模拟就是通过设定一定的工作场景,由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通过开展相应的活动,使其体验到工作的情景和自己扮演角色的感觉,为他们将来从事相应的工作培训技能、积累经验的一种教学方法。如在讲到人力资源管理内容时,可以进行模拟招聘,教师将学生模拟情况录像,作为进一步讲解的素材。情景模拟教学方法要求学生在掌握一定知识基础上加以灵活应用,能够帮助学生进一步深化理解知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2.1.4 课题教学。课题教学就是以课题为纽带,将各种知识点加以结合,使学生通过课题研究过程理解知识、分析问题,最后达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理论服务于实践的教学方法。此方法往往可以作为最后考察学生对课程学习效果的手段。提前给学生若干课题,比如一个市场营销策划或一次市场调研活动等,学生5-6人为一个课题组,明确分工,先选定一个课题,拟定课题研究进度,最后以研究报告呈现学习成果。推行课题教学一方面有利于学生通过直接经验学习知识、掌握知识,另一方面可以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2 设计综合型的教学评价体系。研究性学习的评价除了应当重视结果,更应重视学习的过程,要采取形成性和终结性相结合、模糊性和精确性相结合的评价方法。评价学生研究性学习的优劣,不是以知识考核和分数高低为依据,而是以学生在整个过程中所形成的品质、能力、经验、表现为核心,看学生有无独特观察、独立思考、独到发现及思维的逻辑规范和科学方法的运用,是一种集知识体、思维链、能力键为一体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此外,研究性学习可以适当引入集体性评价,将集体性评价作为个体评价的依据。集体性评价可以帮助学生建立团队概念,减轻学生的压力,淡化评价在学习过程中的作用,使注意力集中到问题或情境上去。例如,案例分析可以以小组形式进行,团队统一设计答题思路,每位组员从不同的侧面进行分析构成完整的答案,最后小组得分作为每位组员的分数。游戏教学和课题教学同样可以以团队成绩作为每个组员的成绩。这样的评价体系可以适当弱化分数在学生心中的地位,把大部分注意力转移到学习知识、研究问题上来。
3 研究性学习对教师的要求
研究性学习是一种课程,是一种教学方法,更是一种教育理念。因此他对我们教师提出了更高的素质和能力要求,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3.1 教师要树立和谐教学理念和学观。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摒弃传统的教学观,尤其是“满堂灌”、一言教学模式,要爱护学生、信任学生,积极营造一种宽松的教学氛围,充分挖掘学生的积极主体性和能动作用,引导学生主动动口、动手,大胆探索,勇于创新。
3.2 教师要有“双师”素质。在研究性教学中,虽然学生是主体,但教师的知识基础、思维能力直接关系到学生的研究能力。如果教师只有理论知识没有到企业经历过锻炼或只有企业经历没有系统得学过理论知识都是不能够胜任高职院校教师工作的。只有“双师”型的教师才能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才能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研究性学习。因此,建立一支具有研究能力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是研究性学习获得成功的重要保障。
3.3 教师要精通授课技巧和综合管理能力。教学是一门艺术,研究性教学对教师的授课技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授课教师要深谙传授技巧、互动技巧、组织技巧、激励技巧和评价技巧等,才能使课堂不仅气氛活跃、秩序井然而且卓有成效。同时,教师要善于沟通、善于策划、善于组织;要有想象力、创造力、表现力、号召力、感染力和影响力,只有这样,才能从容地进行研究性教学的组织、实施和管理。
4 总结
总之,研究性学习作为一种有计划、有目的的对学生实施素质教育的新型学习形式,它体现了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和“以学生为本”的现代教育理念。高职院校只有不断地探索和研究其中普遍性和规律性,努力构建高职教育研究性学习的理论体系和实施模式,采用适合离职院校学生特点的实施方法和途径,才能培养出适合社会所需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李金祥、吴建平、任平、曾海,高职院校开展研究性学习模式的研究,苏州市职业大学学报,2008年04期
[2]徐斌,论研究性学习方式下教师角色转换的多元化,怀化学院学报,2008年1月
[3]谭洪波、栾海清,研究性学习与大学生创新人格培养策略,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8年10
[4]王晶,研究性学习的教学方式设计与政策支持,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12月
[关键词]研究性学习;实践性学习
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是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根本价值目标,要达到这一目标,关键是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大量的事实和研究表明,研究性学习是从改革学生的学习方式人手,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核心的素质教育。因此,开展研究性学习是高职院校培养合格人才的重要途径之一。
1 研究性学习的内涵
研究性学习就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为学生创设一种类似于科学研究的情景和途径,让学生以类似于科学研究的方式去主动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获得发展。在这种学习方式下,教师不再作为知识的权威,而是充当指导者、合作者和助手的角色,与学生共同经历知识探究的过程。学生不再作为知识的接收者,被动学习,而是能与教师一样通过各种途径获取信息,带着自己的兴趣、需要与客观世界对话,从而使学习与研究统一。
由上可知,研究性学习具有以下特点:
1.1 研究性学习是一种实践性的教育教学活动。让学生自己动手实践,在实践中体验、在实践中学会学习、在实践中获得信息时代所需要的能力,是研究性学习的最根本的目的。这里的“实践性”是一种学习方式。它是指学生通过提出问题和研究问题,自己去了解知识的产生和发展过程,最后通过自己的努力来解决问题。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学生可以到社会上做调查,可以外出到大学、科研机构等单位访问请教,也可以在学校中查阅资料、上网、观看各种音像资料、和同学老师讨论问题。
1.2 研究性学习强调知识的联系和运用。在研究性学习中,由于每一个问题的研究和解决都会涉及到很多知识,除了原有的知识外,学生一定还会去自学很多东西,使自己原有的知识沿着深广两个方向拓展。通过这种活动,学生可以在知识之间建立一定的联系,知道如何运用这些知识。
1.3 研究性学习体现教师与学生不同的角色分工。一方面,教师是教学过程的设计者和实施者,是教学活动的评价者。他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主动学习和探索,提高学生学习知识、应用知识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传统的教学只是将知识传递给学生,没有与社会实践紧密联系起来,甚至出现学用脱节的现象。研究性学习提倡“在做中学,在学中做”,很好的实现了学与用的统一。
2 研究性学习的途径
由此可见,开展研究性学习有利于拓宽学生知识视野、激发学生学习动机,有利于培养学生应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合作意识与合作能力。那么如何进行研究性学习呢,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2.1 创设活跃的课堂教学形式
2.1.1 案例教学。案例在课程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它能起到穿针引线的作用。可以通过案例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案例也可以深化教学内容,成为帮助学生理解知识点的辅助工具。案例还可作为将知识点有机结合的载体帮助学生综合运用知识。案例教学的最大作用在于能够激发学生思维的主动性,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1.2 游戏教学。游戏教学就是通过教学游戏让学生领会基本知识以及基本管理思想的教学方法。在高职院校推广游戏教学是一种较为有效的学习方法。高职学生的学习主观能动性不强,对枯燥的理论教学没有兴趣,喜欢玩。教师可以将学科理论与游戏相结合,让学生在玩中学,在学中玩,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掌握知识。
2.1.3 情景模拟。情景模拟就是通过设定一定的工作场景,由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通过开展相应的活动,使其体验到工作的情景和自己扮演角色的感觉,为他们将来从事相应的工作培训技能、积累经验的一种教学方法。如在讲到人力资源管理内容时,可以进行模拟招聘,教师将学生模拟情况录像,作为进一步讲解的素材。情景模拟教学方法要求学生在掌握一定知识基础上加以灵活应用,能够帮助学生进一步深化理解知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2.1.4 课题教学。课题教学就是以课题为纽带,将各种知识点加以结合,使学生通过课题研究过程理解知识、分析问题,最后达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理论服务于实践的教学方法。此方法往往可以作为最后考察学生对课程学习效果的手段。提前给学生若干课题,比如一个市场营销策划或一次市场调研活动等,学生5-6人为一个课题组,明确分工,先选定一个课题,拟定课题研究进度,最后以研究报告呈现学习成果。推行课题教学一方面有利于学生通过直接经验学习知识、掌握知识,另一方面可以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2 设计综合型的教学评价体系。研究性学习的评价除了应当重视结果,更应重视学习的过程,要采取形成性和终结性相结合、模糊性和精确性相结合的评价方法。评价学生研究性学习的优劣,不是以知识考核和分数高低为依据,而是以学生在整个过程中所形成的品质、能力、经验、表现为核心,看学生有无独特观察、独立思考、独到发现及思维的逻辑规范和科学方法的运用,是一种集知识体、思维链、能力键为一体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此外,研究性学习可以适当引入集体性评价,将集体性评价作为个体评价的依据。集体性评价可以帮助学生建立团队概念,减轻学生的压力,淡化评价在学习过程中的作用,使注意力集中到问题或情境上去。例如,案例分析可以以小组形式进行,团队统一设计答题思路,每位组员从不同的侧面进行分析构成完整的答案,最后小组得分作为每位组员的分数。游戏教学和课题教学同样可以以团队成绩作为每个组员的成绩。这样的评价体系可以适当弱化分数在学生心中的地位,把大部分注意力转移到学习知识、研究问题上来。
3 研究性学习对教师的要求
研究性学习是一种课程,是一种教学方法,更是一种教育理念。因此他对我们教师提出了更高的素质和能力要求,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3.1 教师要树立和谐教学理念和学观。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摒弃传统的教学观,尤其是“满堂灌”、一言教学模式,要爱护学生、信任学生,积极营造一种宽松的教学氛围,充分挖掘学生的积极主体性和能动作用,引导学生主动动口、动手,大胆探索,勇于创新。
3.2 教师要有“双师”素质。在研究性教学中,虽然学生是主体,但教师的知识基础、思维能力直接关系到学生的研究能力。如果教师只有理论知识没有到企业经历过锻炼或只有企业经历没有系统得学过理论知识都是不能够胜任高职院校教师工作的。只有“双师”型的教师才能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才能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研究性学习。因此,建立一支具有研究能力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是研究性学习获得成功的重要保障。
3.3 教师要精通授课技巧和综合管理能力。教学是一门艺术,研究性教学对教师的授课技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授课教师要深谙传授技巧、互动技巧、组织技巧、激励技巧和评价技巧等,才能使课堂不仅气氛活跃、秩序井然而且卓有成效。同时,教师要善于沟通、善于策划、善于组织;要有想象力、创造力、表现力、号召力、感染力和影响力,只有这样,才能从容地进行研究性教学的组织、实施和管理。
4 总结
总之,研究性学习作为一种有计划、有目的的对学生实施素质教育的新型学习形式,它体现了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和“以学生为本”的现代教育理念。高职院校只有不断地探索和研究其中普遍性和规律性,努力构建高职教育研究性学习的理论体系和实施模式,采用适合离职院校学生特点的实施方法和途径,才能培养出适合社会所需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李金祥、吴建平、任平、曾海,高职院校开展研究性学习模式的研究,苏州市职业大学学报,2008年04期
[2]徐斌,论研究性学习方式下教师角色转换的多元化,怀化学院学报,2008年1月
[3]谭洪波、栾海清,研究性学习与大学生创新人格培养策略,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8年10
[4]王晶,研究性学习的教学方式设计与政策支持,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