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居新生活:一步跨千年的史诗

来源 :四川党的建设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nson24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家老小都在马上,骏马和牦牛驮着帐篷和锅碗瓢盆,三两只凶猛而忠实的藏獒照应着牛羊群边吃边走。美丽的甘孜大草原上的藏族牧民,千百年来,就这样东南西北穿梭往返,每年搬家数十次。如今,随着“牧民定居”工程的开展,这一历史正被改写着……
  
  江巴村的记忆
  
  7月的康定塔公大草原,天高云淡,鲜花盛开,水草丰美,正是草原一年四季当中最好时节。
  “塔公”意为“菩萨喜欢的地方”。相传当年文成公主进藏时途经此地,公主随身携带有一尊释迦牟尼十二岁等身佛像,正当公主行经此地时,佛像突然又沉又重,怎么也抬不动。众人一筹莫展之时,佛像开口说话,说他喜欢这个地方不走了。可此佛像乃唐太宗赐予藏王松赞干布的珍贵礼物,不能留于此地,于是公主令随行工匠照原样复制一尊佛像供奉于此。于是塔公闻名康巴地区。
  如今,它不但是菩萨喜欢的地方,更是牧民喜爱的地方。
  塔公草原亚拉雪山脚下,一群漂亮的藏房首尾相连,屋顶、屋檐和外墙装饰图案透出浓郁的藏民族特色。远远望去,犹如多彩多姿的花朵,与满山遍野的格桑花交相辉映,争奇斗妍。牦牛、骏马、雄鹰、小桥流水、草甸野花、远处雪山闪耀……真个仙境般的世界。这个牧民新村名叫江巴村,也是我们此次探访的第一站。
  66岁的江巴达吉正坐在新屋大门口,见我们前来拜访,立即迎了上来。“祖祖辈辈住帐篷,做梦都想有房住,没想到今天能住上这么漂亮的房子!感谢共产党,感谢省委刘书记!没有共产党,哪里有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呀!”我们还未开口,江巴达吉便激动地道出心里话,说完,他的眼前仿佛又浮现出那一幕终身难忘的情景。
  2008年9月的一天,省委书记刘奇葆在甘孜藏区调研时,来到了江巴村。牧民们潮湿简陋的生活环境让刘奇葆心疼。刘奇葆当即提出,“不能再让牧民群众住在这样的帐篷里!”
  同年底,省委、省政府决定,在我省藏区实施牧民定居行动计划暨帐篷新生活行动,通过统一规划、政府支持、牧民自建的方式,加快藏区牧民定居点建设,实现“家家有固定房、户户有新帐篷、村村有活动中心”。
  一项造福千千万万藏族群众的民生工程由此启动。
  在一年多时间里,省委书记刘奇葆三次走进康定县塔公乡江巴村,看望慰问当地牧民。
  也就在这短短的一年多时间里,一幢幢漂亮而现代的定居房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了草原上。
  江巴达吉的新家是一幢两层别墅式碉房,屋内,勾金描银的藏式柜、桌、门、窗……镶珠嵌翠的铜壶、玉樽……还有崭新的电视机、冰箱、床头灯、席梦思……让人眼花缭乱。厨房内,钢炉吐出火舌,舔得茶壶哧哧作响,不一会,热腾腾的酥油茶便端了出来。
  江巴达吉告诉记者,以前,他们全村男女老幼1300多人总是在塔公草原上不停地迁徙,逐水草而居,冬天怕体弱的牲畜冻死,只好人畜混居,帐篷边挖上坑就当厕所。生病了只有苦熬,最好的办法也只是采点草药对付一下。几年前的一个晚上,一牧民突发疾病,昏厥过去,由于身处远牧场,大家都只有干着急,没有办法,事后听乡上卫生员讲,他仅需一支针剂便能缓过来,但从牧场到集镇,接近100公里!那个牧民在当天晚上就永远离开了亲人。由于路途遥远,全村几十个孩子不能上学,跟随大人在草原上辗转奔波,孩子们从来不曾读过书,只会挥鞭吆喝羊群。此外,全村50%以上的人都患有风湿类疾病……
  现在,在政府的帮助下,大家修建起了漂亮的定居房,不但有水冲式厕所,还有太阳能热水器,家里人每天都可以洗个舒坦澡。晚上,村里的太阳能路灯把整个村庄照得通明,跟城里一般。
  江巴达吉正说着,一匹骏马飞驰而至,马未收蹄,已有一名汉子从马身上跃下。“来来来,介绍一下,他是我的邻居呷绒甲。”江巴达吉乐呵呵地说:“让他给你们讲讲我们的帐篷新生活吧。”
  在牧区,一到夏季,年轻人便要带上牲畜,进入草原深处的牧场放牧。我省启动的“帐篷新生活”计划,目的就是为了让这部分牧民群众在游牧过程中也能享受到现代生活。
  呷绒甲刚从几十公里远的夏季牧场回来,满脸通红,他说:“以前,我们就住在黑帐篷里,里面透风漏雨,冬天又冷又潮,风湿病、关节炎等发病率非常高。煮饭、烧水靠石头搭建的三脚架,在野外生活,既不好生火,也浪费燃料,遇到雨雪天气,只得在帐篷内生火做饭,又熏又呛,真不是滋味。现在好了,从黑帐篷搬到了政府发放的新帐篷里,从地铺变成了折叠钢丝床,晚上可以放开,又长又宽,睡觉太舒服了;现在有了钢炉,既节约燃料,又方便卫生;有了奶渣晒垫,奶渣也有地方晒了;还有马夹凳、牛奶分离器、太阳能照明、多功能组合桌、多功能组合架、多功能提水袋。自己一辈子做梦都想不到的事情,党和政府替我们想到了,并实现了。”
  此时此刻,呷绒甲笑容灿烂。这位康巴汉子的心境,清楚地昭示着以前的风吹雨淋、困苦漂泊的生活,已经成为他们残留的记忆。而江巴村的记忆也如同草原上芬芳的风一般,布满所有牧区。
  
  卡卡村的“嫉妒”
  
  离开塔公草原,从道孚县八美镇到道孚县城的路上,有一个新建的美丽村庄,横卧于一山坳之间,它便是拉日村牧民定居点。
  拉日村里最为漂亮的一幢建筑就是村民活动中心,与所有牧民定居点配套建设的村民活动中心一样,这里有警务室、纠纷调解室、畜牧技术服务站、广播远程教育室、农家书屋、超市。在农家书屋内,索朗丹贞正埋头看着书。
  “你经常来这里看书?”
  “哦,我是山那边卡卡村的,村还没有修定居点,没有农家书屋,这两天我的两头牦牛似乎生病了,不吃草,我来看看书里面有什么好办法没有。”
  索朗丹贞说,自从这里出现农家书屋后,和其他牧民一样,他隔三岔五就要来这里,科普读物、历史传记,都是他们的最爱。
  “以前这个地方一块石头都没有,现在却是城里人都住不上的好地方了……嘿嘿,是有些嫉妒哟……我们卡卡村70多牧民都渴望着也能尽快修起定居房,过上他们一样的生活,”索朗丹贞说,他们村的牧民们都埋头做着准备,盼望尽快过上定居生活。
  索朗丹贞的话,代表了所有游牧民的心声。从康定到道孚,从道孚到炉霍,从炉霍到甘孜,从甘孜到色达,一路上都是热火朝天的定居点建设场面。
  甘孜当地干部介绍说,开展定居行动之初,很多牧民不能理解,千百年都这样过来了,咋个定居?甘孜州在深入宣传发动的基础上,修建了一批示范定居房,让牧民们参观。牧民们看了定居房,非常满意。同时,该州在上级户均补助6.5万元的基础上,州、县千方百计拓宽融资、筹资渠道。州级财政每年安排不低于5000万元的牧民定居财政补贴资金,重点用于牧民建房等补贴。缺木材的地方特价供应木材,运输难的地方,建材送货上门或者给予运输费用补贴……多种惠民措施的推出,让牧民们觉得非常实惠。于是,定居热情被点燃了。
  色达县色科镇约若二村,就像绿色草原上镶嵌的珍珠,和谐而美丽地闪耀在碧蓝的天空下。
  村头,传来一阵银铃般笑声,循声而去,几个藏族小姑娘正在公用健身器材上玩耍。“我叫洛写儿,她叫门措,那个叫仁贞卓玛……”顽皮的洛写儿叽叽喳喳说个没完,汉语非常流利。一年多前,她和父母生活在牧场,条件非常艰苦,“牧场很远,怎么读书呀,再说,我们小孩也要放牧……”如今,洛写儿和父母搬进了新居,她进入定居点附近的色达县城小学校,开始了稳定正规的学习生涯。洛写儿说,自从搬进新居和走进学校后,她和伙伴们都觉得自己现在是世界上最最幸福,最最快乐的人。洛写儿邀请记者一行到她家做客并合影,在分别时,她给记者留下了她的联系地址——色达县城小学三年级二班,提醒记者不要忘记将照片邮寄过去。虽然她写的这排汉字歪歪斜斜,不很工整,但一笔一划都很规范。
  甘孜州牧民定居办主任张家志介绍说,为了解决定居点孩子上学,政府在规划定居点的时候,就有“三靠”原则,即靠近公路边、靠近场镇边、靠近县城边,在为牧民生活提供便捷的同时,也为孩子上学提供方便。另外,对于一些远离场镇的定居点,规划建设了低年级学校。
  如今,草原的清晨不再只有扬鞭吆喝声,更多的是阵阵琅琅书声。
  
  岳科巴登们的“另类生活”
  
  缭绕的雾霭中,炉霍县洛秋乡泽玛塘定居点的牧民岳科巴登推开定居房正堂双扇狮子铁门,迎着空气中青草的淡淡清香,径直走到庭院右角拧开水龙头开始洗脸。
  吃完早餐后,岳科巴登拿着手机,走过平整的“街道”,来到村民活动中心,一阵电话联系后,他“噔噔噔”地登上活动中心三楼的“牧家茶坊”,从吧台的红葡萄酒看到各种啤酒,从各种果汁饮料挑选到不同品牌的茶叶,最后他挑了一杯“碧潭飘雪”在靠窗的位置坐下。一袋烟的功夫,三个牧民便出现在茶坊,他们从袖口里拿出一包塑料袋摊在茶几上,一堆还沾有泥土的虫草露了出来,几个人也点了几杯花茶开始慢慢讨价还价。一个小时的工夫,生意成交,卖主高兴,买主满意,大家挥手作别……
  岳科巴登只是定居牧民“新潮一族”中的一员。随着定居点越来越多,人口密度越来越大,各类需求增加,产生了新的社会分工。有的逐渐脱离了放牧生活,从事中草药、牦牛、牛奶、奶渣等收购工作;有的从事商品零售、缝纫、家电维修、农业种植等。原来一直过着游牧生活的牧民们,现在开始了他们的“另类生活”。
  在道孚县色卡乡勒孜麻定居点对面,12个大棚整齐排列组成的蔬菜种植园区整齐地展现在人们眼前,门框上醒目地用红底黄字写着“牧民定居蔬菜基地,后续产业增收致富”几个大字。杨家正埋头有条不紊地整理着刚出土的菜秧,麻利的动作根本看不出他是不久前才接受种植培训的牧民。“县上不仅免费购买了蔬菜种子,还请来了技术人员教我们种植蔬菜……虽然祖祖辈辈没种过菜,我们可以先种植简单的蔬菜,以后再种植像西红柿、西瓜这些技术要求高的蔬菜……现在,不但每天能吃上新鲜蔬菜,还可以出售蔬菜给家里增加一笔不小的收入。”
  为了让牧民们定得下、留得住、能发展、快致富,从去年开始,甘孜州各级政府便开始有计划地开展培训活动,让牧民们掌握一门技术,多一种创收渠道。同时提出要求,建一个牧民定居点,必须至少建一个牧民村级经济合作组织。“定居不是目的,以定居点为载体、转变发展方式、重构产业链条、探索长效发展机制,实现牧区跨越式发展是我们的发展路径。”甘孜州委宣传部副部长何健说。州委、州政府竭尽全力引进企业,构建产业链,解决牧民就业、农牧产品销售、收入等问题。
  炉霍县引进了一家牦牛乳业加工企业,通过该公司加工环节的带动,当地牧民出售奶渣的价格由前几年的每斤一两元提高到现在的十几元,一年下来,仅此一项,人均增收千元以上。“引进高科技的新兴产业,延伸畜牧产品加工链条,壮大畜牧经济是定居点产业发展新方向。”县委常委、宣传部长邓民说。
  在采访归来的路上,大家都在议论着新时期的康巴汉子。甘孜日报社总编辑东风这样描述道:他们高大帅气英武,穿着民族服饰,提着手提电脑,掏出手机,在成都锦江宾馆一边说着OK、Yes,一边跟身边的客商解释说,等一等,我把欧洲的这笔生意谈完后再聊……
  是呀,随着定居新生活的深入推进,随着牧民们生活生产方式的进一步转变,新潮而精明的“新康巴汉子”必将越来越多地出现在我们身边。
  
  特别的“建筑队”
  
  7月6日上午,甘孜县城。刘炳科满头大汗出现在记者面前。这位30岁的小伙儿,是甘孜县委宣传部的一名干部,刚从医院赶回办公室。“他是3天前才从木通定居点赶回来,老婆生孩子,马上又要赶回帮扶的定居点去。”
  时光回溯到今年4月5日。
  当天,刘炳科接到一个紧急电话,要求他马上到县政府大会议室参加紧急会议。赶到会场,已经坐满黑压压一片人。“今天开始,你们100名干部开始学习建筑技术……”啥子?学建筑?场下干部们顿时懵了。原来,为了确保新建的牧民定居房安全合格,抗震耐用,甘孜县决定抽调100名干部,集中培训建筑技术,然后下到定居点,手把手教牧民怎样建房,并且实行终身责任制,如果今后哪家牧民的定居房出现质量问题,驻点包户的干部则要担当相关责任。
  其实,在甘孜州,各个县都实行了“领导包点、部门包村、干部包户”的工作制度。州委常委、组织部长刘坪介绍说,州级领导包县、州级部门单位‘一把手’包点,州级各部门主要负责人每人每年帮建一个牧民定居点,同时组织本部门干部职工对口帮扶完成3户牧民定居房建设,并将牧定工作纳入领导干部年终述职和考评内容。州委、州政府分别与各县县委书记、州级部门“一把手”签订了牧民定居目标责任书、“一把手”帮建责任书。做到了从州到县、到乡(镇)、到村层层责任落实、目标任务明确,事事有人管,环环有人抓,确保定居点各项建设有序推进。
  几天过后,掌握了基本技术的100名干部便分赴各个村。刘炳科和13名同事到了大通玛的木通定居点,那里有75户牧民需要定居。
  刚刚抵达,大家便发现一些问题,牧民们从来没有建过定居房,有的把草皮剥开便开始筑墙,大家慌忙给与纠正。“地基要向地面下到50公分,宽要达到60公分,混凝土地基露出地面必须达到45公分……”边解说便开始动手,布线测量、平整地面……干部们成了村里的特别建筑队。
  由于驻点交通不方便,临行前,大伙儿一次性便购买了几十斤肉,上盐后便挂在暂住的房内,心想气温低,肉不会坏,够大家吃一个星期。哪料两天刚过,便发现肉上有两条蛆。其中一位同志说,丢了算了,但大家觉得还有20多斤,十分可惜,于是当天晚上还是割了一块,细细洗了煮了,囫囵吃了个精光。到了第四天,那块肉上蠕动密密麻麻的白蛆,没办法,只有丢弃了。
  刘炳科说,这些都不算,有的干部到了驻点后,没有住处,就在露天坝中搭个简易棚凑合,一到晚上,山风吹来,就如同一盆冰水灌进脖子,沁入全身。女同志更具体,连方便的地方都没有。但是,没有任何人抱怨退却,大家想着的就是如何按质按量完成任务,让牧民尽快搬进新居……
  在采访中,这样的故事不断地涌入记者的耳中。在道孚县拉日村采访时,63岁的藏族大爷那查说,要听我讲述故事?你们如果提前来,你会亲眼目睹我们的故事,你会看到,在这片荒凉的坡地里,到处睡的都是党员干部,每天都有干部在这里奔上跑下,新房是在党员干部们在荒地里“睡”出来的,是党员干部们“累”出来的。新房建起来了,我们的几个干部却病了……这就是我们的故事!
  如果说,我们的党员干部在牧民眼中是一支特别的“建筑队”,那么,他们建设的不仅是一幢幢安全、漂亮、现代的牧民定居房,而且也是用忠诚、责任和心血,在牧民心中修建起了干群一家亲、藏汉一家亲的丰碑。这丰碑永远矗立在草原上,闪耀着“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光辉。
其他文献
近年来,广元市元坝区抢抓灾后重建、扩大内需和广元次级交通枢纽建设三大历史机遇,立足区情,围绕“工业强区、产业富民、城乡统筹、加快发展”的总要求,以加快发展为主线、以城乡统筹为方略、以工业强区为主导、以项目建设为支撑,把园区建设作为产业培育的载体、民生改善的平台和经济发展的引擎,开辟出一条山区县域经济科学发展之路,开创了经济总量快速扩大、结构不断优化、效益持续提高、收入显著增加的新局面。    打造
期刊
历史迈着凝重而坚定的脚步,又将走到5月12日这个特殊的节点上。  3年前,那场震惊世界的特大地震,瞬间造成天府大地山河破碎、满目疮痍,也致使有“三星堆”文化核心地带、“中国雪茄之乡”和“中国矿泉水之乡”称谓的什邡,遭受了前所未有的重创。  化危为机,坚强奋起。如今的什邡,已然脱胎换骨、浴火重生。作为全国著名黄背木耳生产基地、国家级无公害蔬菜生产示范基地,什邡在农业恢复重建中取得的巨大成效,着实为该
期刊
石光武说,光等光靠不是办法,老百姓不能什么事情都靠政府,有手有脚就要靠自己。    青川县枣树村一农户家门两侧有一副对联,过往的路人常常驻足欣赏。上联:一臂独擎,天大困难能战胜;下联:二人连心,地动山摇何所惧;横批:自强不息。这幅对联中“一臂独擎”的男主人公就是本刊记者要参访的对象——青川县枣树村村民石光武。    名人光环下的他    如今的石光武是个名人了。由于在地震发生后第一个站出来积极响应
期刊
汶川的灾难,是中国的灾难;  汶川的挺立,是中国的挺立。  从悲壮走向豪迈——一个在灾难中傲然挺立的国家,必然是一个拥有伟大精神的国度;一个懂得弘扬伟大精神的民族,必定会巍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五月的鲜花开满蜀中大地,“5·12”特大地震三周年就这样如期而至。  三年的历程是如此漫长,不屈的人们擦干泪水,挺起脊梁,用坚强、坚韧、豁达,一点一滴重建着自己的家园。  三年的历程是如此短暂,从满
期刊
7月初,在草原最美丽的季节,我们在甘孜县见到了在内地读职中暑期返家的藏区孩子拿布邓珠和王志文,刚见面孩子有些腼腆,但说起内地的学习与生活却落落大方。  带着一年内地学习生活的收获,带着对家人的思念,甘孜州在内地免费读职中的5189名孩子已经陆续回到自己的家乡。  包括他们在内,因为2009年秋天启动的藏区“9+3”免费教育计划,全省1万余名藏区学生在内地85所中职学校学习生活,一年过后,他们都成长
期刊
从2008年“5·12”特大地震中毁灭的北川旧城,到如今异地重建的鲜活靓丽具有羌民族文化特色的北川新城,人们恍如进入了两个迥然不同的世界:一个是废墟地狱,一个是人间天堂。    “东海之滨,遥望西南。公共绿地,风雨廊桥,艺术中心……1000人次的专家学者参与设计,218个项目同时启动,一年多时间,它从破土到竣工。风雨后的彩虹,带着泪的微笑,它是一座城市,一座羌民族文化特色浓郁的城市,更是一个温暖的
期刊
2011年的春天,我们再次站上这片为之流泪、为之拼搏奋进的重创之地。一座又一座新城矗立起来,一个又一个产业重建起来,处处生机勃发,时时春意盎然。  在巨变、跨越、崛起的背后,一直有一支力量,緊紧跟随着抗震救灾、恢复重建的进程,盯住每个决策、每个项目、每项进程,为灾后阳光重建、廉洁重建和维护群众利益保驾护航着。这支重要力量就是廉政监管。  “任何时候,监管这根弦都不能放松,监管工作怎么抓都不为过!”
期刊
“少年强,则中国强。”20世纪初,梁启超发出的呼喊,至今回荡国人耳畔。  “少年强”靠什么?靠教育。教育强,则少年强;少年强,则国家强。在梁启超所处的时代,这只能是一种美好的理想。而今天,我们正在把教育强国的理想变成现实。  7月13日至14日, 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胡锦涛总书记强调:“强国必先强教”。他号召全党全国要积极行动起来,推动教育事业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科学发展,加快从教育大国向教育
期刊
从祖祖辈辈游牧,到定居下来享受现代生活;从上学难、辍学多到踊跃参加“9+3”免费职业教育计划;从缺医少药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全覆盖……  建州60周年即将来临之际,随着三大民生工程在甘孜藏区的深入实施,甘孜州正在发生着天翻地覆的变化。  60年的发展,一跃胜千年。为了甘孜人民的幸福,如何将民生工程持之以恒地抓下去?甘孜未来发展前景如何?藏区工作的难点和重心在哪里? 7月9日,本刊记者带着读者关心的
期刊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于2010年6月25日通过了关于修改行政监察法的决定,新《行政监察法》将于2010年10月1日起施行。1997年《行政监察法》开始实施,所发挥的作用不可忽视,但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问题。随着依法行政进程的加快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深化,行政监察的对象、方式、程序以及监察机关的职责等,需要进一步完善。对《行政监察法》的修改标志着中国的民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