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势能论”叫板传统营销

来源 :销售与市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lent_lu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市场营销观念的质疑
  
  在今天的市场营销领域,以顾客需求为中心的市场营销理论被众多的商家们推崇并躬行实践。而在实践中却有相当多的案例显示:单方面的满足顾客需求,并不会总是商家获得成功的无上法门。这些并非个案的事例促使我们不得不重新审视市场营销观念的理论基础。
  营销学的基础理论之一“消费者主权论”认为:决定生产何种产品的权力不在生产者,而在于消费者。在生产者与消费者的关系上,消费者是起支配作用的一方,生产者是被支配的一方。而依照市场交换的两个基本前提:一是交换双方是自愿的;二是交换使双方变得更好。由此可知,商家生产与销售的目的是为了获取利益(使自己变得更好);销售者参与市场的行为是自主的选择(交换双方是自愿的)。但这种观点与交换产生的基本前提之间存在着致命的逻辑冲突——当商家为实现自身利益而采取的行为,必须受到另一方利益相关者的完全支配时,其生产与销售行为从一开始就不会发生。因为完全被动的地位将使商家获利的愿望得不到任何实现的保障。
  虽然科特勒在市场营销理论中也提出了创造营销的概念,但他仍没有跳出顾客需求至上的框架。他认为创造营销只是去发现并满足顾客还没有提出,但已经存在的、潜在的需求,只有当这种潜在的需求已经存在于顾客的意识中,创造营销才能够得到市场的响应。然而,顾客需求并不具有完全的自主性和自发而稳定的显著性,不论它是已经显现的还是潜在的,都不可避免地要受到包括环境在内的多方面因素影响。尤其是在美国著名学者马斯洛的“需求层次论”中所描述的那些高层次需求,如人的审美需求等,其受外部因素的影响尤甚。原因就在于,顾客的购买行为本质上是一种价值与审美的选择行为,而人的价值观、审美观等主观意识是不可能脱离客观环境而自主生成的,而任何环境都是由包括商家在内的个人、群体、组织等共同营造出来的。因此,顾客需求并不是顾客完全独立的纯主观意识。消费者行为学的观点认为,消费者的行为受到个人因素和市场因素两方面的影响。从这个角度说,在市场交换的游戏中,商家对顾客需求的作用就绝不仅仅是发现,而是应当存在真正意义上的创造,或者改变。市场竞争、技术进步等种种因素不仅塑造、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塑造、影响着人们的观念与需求。
  
  定位理论的矫枉过正
  
  被誉为有史以来对美国营销影响最大的一个观念——定位理论,是对以需求为导向的市场营销观念的一种变相批判。定位理论认为:我们生活在一个“传播过度的社会”;“在我们这个传播过度的社会里,人们惟一的屏障是过分简单的头脑”;在“产品时代”过后的“形象时代”里,商家应当“进军大脑”;“不要在产品里,甚至不要在你自己的脑子里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要在预期客户的头脑里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重构观念,真理与之无关,重要的是人们头脑里现存的观念。定位的精髓在于,把观念当作现实来接受,然后重构这些观念,以达到你所希望的境地”。
  以上观点清晰地表明,定位理论的出发点是占领消费者的心智资源,商家可以通过定位理论来高效率地创建并传播品牌,从而获得预期的利益。定位理论在本质上是对营销观念的一种背离,因为市场营销观念所强调的是顾客的主导地位,它认为只要满足了顾客需求,产品就可以实现自我销售。而定位理论则恰恰相反,它更强调营销者的主导作用,强调不要在产品中寻找答案,而是要进军消费者大脑,这显然是一种观念上的反叛。
  定位理论对当前这种传播过度而使消费者大脑备受骚扰的市场环境做出了冷静而客观的分析,对商家在这种市场环境下如何建立与传播品牌来说,它无疑是有帮助的。但定位理论也并非无懈可击,它所存在的不足之处,在于它没有对各市场参与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做出正确阐述,从而导致了它在观念上的模糊进而失之偏颇。正如中山大学教授卢泰宏所说:“这本重要著作仍有不足之处,主要是从消费者角度透析不够,多是站在‘传播者’的自身立场。”定位理论强调”重构观念”,宣称“真理与之无关”,表现为一种观念上的极端性,即过分的漠视消费者需求。完全脱离顾客需求来谈定位,显然夸大了消费者的不成熟度,夸大了商家占领消费者心智的可行性,这正是定位理论之所以矫枉过正的原因所在。
  
  “三方博弈”的营销观念
  
  管理学大师迈克·波特的“五种力量模型”认为,现有企业、潜在加入者、替代品生产者、供应商和购买者这五个参与者之间的力量相互作用与角逐决定了行业的平均利润水平。换句话说,“五种力量模型”所描述的其实是参与者各方之间的利益分配状况。我们对上述参与者进行重新划分,把销售者从“现有企业”中独立出来,把余下的现有企业、替代品生产者和潜在加入者这三方都归结为竞争者,如果只考虑相同产品的市场,供应商则可以不计。如此,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在同类产品的市场上,参与利益角逐的就是销售者、购买者和竞争者这三个方面。
  作为一种战略管理的分析工具,“五种力量模型”原本是用来分析与判断产业吸引力的,但它却为我们客观而准确的描述了市场参与者之间利益角逐的本质。我们不仅可以通过此模型来认识销售者、购买者和竞争者这三方在市场游戏中的互动关系,还可以进一步认识到这种互动关系的本质是基于利益分配上的力量角逐。在这个三方参与的市场游戏中,建立在各方力量对比基础上的利益均衡线决定着游戏动态发展的轨迹,力量的格局决定了各方参与者在市场中的相对地位以及对应的强、弱势状态,进而导致了利益均衡线的划定。
  
  市场势能论
  
  “市场势能论”正是建立在“三方博弈”观点上的一个新概念,它既是辩证的观点,也是系统的营销观。“市场势能论”用市场势能这一指标来考察市场参与者各自拥有的博弈力量的相对状况,认为拥有更多市场势能的一方将在市场中处于相对的主导地位,不仅可以引导顾客需求或行业发展方向,同时还在利益分配中获取较多的利益份额。当势能优势在购买者一方时,行业的发展及企业的营销活动都将围绕顾客需求进行,购买者的强势地位将引起行业内众商家的激烈竞争,而竞争的直接结果就是产业利润下降,甚至使整个行业的边际利润为零;而当销售者或竞争者拥有势能优势时,优势的一方将逐步获得该行业的垄断地位,在引导行业走向的同时也赚取着超额的垄断利润。
  “市场势能论”是辩证的。一方面它承认顾客需求对商家的影响力,另一方面也正视商家对顾客需求的影响作用。它不仅根据“需求层次论”的观点,对顾客需求按不同的层次进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顾客需求的可塑程度进行判断。与此同时,它还通过建立市场势能的概念,强调塑造顾客需求的可操作性。
  “市场势能论”也是系统的。它不是片面的只关注买卖双方的关系,而是把销售者与竞争者的相互关系也涵盖在内。它把销售者、顾客和竞争者看成一个完整的系统,在这个系统内,构成系统的三方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既有竞争也有合作。因此,既可以用市场势能的概念来描述商家与消费者之间相互影响的态势,也可以用它来描述竞争双方竞争优势的拥有状况。“市场势能论”把以往相互独立的两个管理学理论——营销理论与竞争优势理论有机的联系到一起。
  “市场势能论”还是现实的。它通过对市场势能构成的解剖分析,归纳出企业规模、供求关系、产品性质、信息对称程度、竞争层面等九个方面的影响变量,这种分析不仅为企业制定营销策略提供了依据,也为企业培养与提升竞争优势指明了路径。
  “市场势能论”的关键理论基础之一是“人的有限理性”,继而在此基础上认为顾客需求不具有完全的自主性和稳定的显著性,因此“顾客需求”是可以被外部因素创造并改变的。2002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心理学家卡尼曼的“前景理论”认为:人的理性是有限的。人们在做决策时,并不是去计算一个物品的真正价值,而是用某种比较容易评价的线索来判断。长期以来,传统的经济学一直以“理性人”为基本前提,而卡尼曼教授等人的行为经济学研究则从实证出发、从人自身的心理特质和行为特征出发,揭示影响选择行为的非理性心理因素。它强调人们的行为不仅受到利益的驱使,而且还受到多种心理因素的影响。
  (作者系深圳南方略管理咨询有限公司高级顾问)
  (预告:下期将刊登科特勒营销集团高级顾问的回应文章:《营销是科学,不是艺术》)
其他文献
给经销商较大的利润空间,从而促使经销商主动将产品推向终端,这是很多厂家采用的方法。但是如果只靠“利益驱动”,这种方法就会产生很大的弊端:  1.产品被经销商当成毛利产品,去追求最大化的毛利率,而对其基本不做投入,销量自然一直上不去——经销商也没有指望它的销量上去,因为销量大了价格也就透明了,毛利就要降低。一些厂家的产品就在充当这种补充经销商毛利的角色。  2.产品推广中品项极为不全,甚至是自然销售
期刊
现在,几乎所有的经销商都将KA卖场发展的说法极度怀疑。因为已有不少“先行者”在KA经营上“损兵折将”,而且撤离者无一能够“全身而退”。  提起KA,经销商无不怨声载道:  “动不动就要我们参加促销活动,虽说有点加价毛利,但毕竟经不起屡次三番的特价折让或陈列费用,平均摊算下来不亏本就是万幸。”  “一次订单仅要四五箱货,安排一部车加一名送货员不算,还得在卖场收货区足足耗上3个小时去排队,光配送成本就
期刊
所有的品牌建立活动的目的在于培养你的品牌“信徒”,而不是因产品质量、服务不佳或时间的浪费而失望的“混球”。  一天,我来到市场,想购买一辆安全的交通工具给我繁忙的妻子和孩子们。经过筛选,我们锁定在两辆运动型的车辆上。当其中一个经销商承诺如果车辆死火,他们会第一时间来拉车并提供维修服务时,我们成交了。  在一开始的两个月内,我妻子到处宣传她所获得购买车辆带来的快感,以及对销售方所做出服务承诺的满意。
期刊
有这样一组数据:中国能源消费总量位居世界第二,但每吨标准煤的产出效率却仅相当于日本的10.3%、欧盟的16.8%,美国的28.6%。每立方米水的产出效率,世界平均是37美元,中国只有2美元,而英国是93美元,日本是55美元。中国单位产值能耗是世界平均水平的2倍多,比美国、欧盟、日本、印度分别高2.5倍、4.9倍、8.7倍和43%。中国的经济发展与资源消耗非常惊人,中国每1美元的GDP所消耗的能源是
期刊
有些公司设法把构思过程变成一门巧妙的科学。  在辛辛那提郊区的一幢旧建筑里,人们在用Nerf玩具向对方发射亮黄色的泡沫球。同时,在一楼一个Dixieland爵士乐四重奏正在演奏曲子,人们正在紫色的索引卡上乱写。他们在写什么?想到的任何东西。楼里的其他人被要求谈论他们最糟糕的假期,以及他们身上是否有伤疤,这些伤疤又是怎么来的。  这儿到底发生了什么?  你进入了美国创意行业的灰色区域。那些是创意行家
期刊
生意追踪,态度真诚,反应快速    2003年3月12日,我在公司接待了慕名来考察的上海尚志涂装有限公司樊总。由于樊总透露最近手头有一个上百万的工程需要用到外墙涂料,所以我重点介绍了20多个外墙漆品种的性能。  此次接待非常愉快,樊总对公司的实力,外墙涂料的品种、性能、质量表示满意,邀请我到上海去拜访他。  3月19日,我到上海拜访了樊总,他表示有一真石漆工程可以近一步沟通。我一阵欣喜,决心跟踪下
期刊
当业务增长模式从粗放型转变为精细型,业务人员不再能直接主导业绩结果时,只用结果来考核、衡量和激励业务人员的方式就不再有效了,需要启用新的方式一绩效管理,即兼顾结果、控制过程的精细化管理和激励方式。    案例    吕文调任宁波分公司经理后的第一个大动作不幸“触礁”了。  两年前,宁波分公司的销售额曾连续三年在全公司全国地级市场中排名第一,但最近两年,在公司其他区域市场销量纷纷上升的时候,这个区域
期刊
华通公司(注:本文所有公司名称均为化名)是某类公用通讯终端的市场领导者。但是,在几年前,华通公司只是一个实力平平的中小企业。在G省市场上的区域突破战,是华通公司崛起中的众多战例之一。    竞争背景    当时,我国公用通讯终端市场已基本形成了外企、合资、国企和民企共存的局面。外企和合资企业凭借技术实力和长期积累的经验,一度垄断市场。但随着国企对部分技术的引进和吸收,并依靠本土化优势,也开始占据部
期刊
灌输团队流程的人没有制定可行性导人流程,张经理遭遇“滑铁卢”,速生等同速灭,这是公司运营常见规律。深思一下,决定“泰坦尼克”号沉没的绝不是水平面上的流程问题,我们潜下去,看个究竟。    选人、用人的时候,赵老板没有帮助张经理在工作前期打下内部深厚人脉根基、管理威信,导致本次行为成了“戊戌变法”。旧势力的制约够厉害,水平面下原来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的老关系、旧体系。  不知道自己将要退化成一
期刊
不同于普通快速消费品的“冲动性购买”,大宗、高档、贵重商品的购买过程一般比较复杂,涉及到的单笔购买金额比较大,一般都在千元或万元以上,顾客会思考得很深,做决策比较慢,会反复评估,我们称这类购买行为为“计划性购买”。这就对销售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甚至很多时候,顾客只向他认为“谈得来”的人购买商品,销售人员首先被顾客认可,商品才会被顾客接受。  观察此类商品销售的全过程,笔者发现了一些关键的环节,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