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涌鱼舞独占鳖头

来源 :神州民俗·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c2sq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远古时,金色的鲤鱼想跃过龙门成为金龙,飞腾入云升天,可却误吞下了海里的龙珠,变成了龙头鱼身的鳌鱼,仍旧在大海里遨游。
  一日,一位书生上京赴考,途经美人国,因其相貌英俊、才学出众,被一群妖女纠缠戏弄。为了摆脱困扰,书生以墨涂面化装逃出,却被妖女们发现并穷追不舍。后逃至海边,见到了在海浪中首尾相随、逐波嬉戏的两尾雌雄鳌鱼,随即纵身跳入大海,向它们大声呼救。鳌鱼见状,便背驮书生渡海而去。后来书生高中状元,在谒见皇帝时正好站在金銮殿阶前雕刻的鳌鱼头上, “独占鳌头”便由此而出,传为佳话。百年后书生羽化成仙,成为天上的“文魁”即“文曲星”。为了报答鳌鱼当年的救命之恩,重临大海,为雌雄鳌鱼簪花挂红,将其点化成仙。从此鳌鱼便被乡民们奉为保护神,并由此衍生出了纪念与表现神话传说的民间舞蹈——鳌鱼舞。每逢盛大节日及喜庆日子,鳌鱼盛装出游,仙凡同乐,保佑村民风调雨顺、夫妻恩爱、财丁两旺……
  金银成双,表演者“口”中看人
  鱼灯舞起源于渔民的祭祀仪式,属古典面具舞之类的道具舞。鳌鱼舞就是其中的一种形式,鳌鱼舞舞的是“鳌鱼”,以竹笏作骨架扎成鱼形,糊上纸再着色彩绘,而后上漆。鳌鱼形状怪异,雌雄各一尾,鳌鱼头保存着鱼的形状,鱼口扁阔,两侧有鳃盖,高鼻,虾眼,背鳍像鲟鱼鳍,腹鳍像菱角,头角高耸,并扎有彩球,彩带飘垂两边,代表得中状元披红戴花。雄鱼尾鳍,由三个圆形组成,形状像慈菇花,又叫虾公尾或叫葵扇尾,全身金鳞。雌鱼尾鳍形状像慈菇叶,又叫芙蓉尾,全身银鳞。
  鳌鱼舞道具处处保持着江南水乡产物和鱼类特征,呈现出独特的地方色彩。鱼身成半圆筒的形状,舞蹈时舞者把鱼身承托在肩部,头部藏入“鱼”的腹腔内,通过鱼口看外面,用手操纵鱼口开合。鱼身下边周围系着绿色布裙或绸裙,遮掩舞者身躯。舞者用肩、臂、肘、手操纵鱼身,扬高、俯低、左摆、右旋、口部开合,衬着锣鼓八音,舞出生动舞姿。
  鳌鱼,带你体验一回水族生活
  鳌鱼舞以健美的麒麟步为基本舞步,随情节要求又以碎步、弓箭步、大跳步、铺腿等作变化。锣鼓伴奏生动而有情,有碎锣、叩锣、响锣等,八种不同的击法。鼓点轻重抑扬,伴奏时如细流涓涓、时如海涛汹涌,烘托鳌鱼表演的“出洞”、“觅食”、“吸茜”(吃水草)、“戏水”、“交尾”、“散卵”、“跳龙门”等动作,更显生动活泼,意趣盎然,把人们带到水族生活意境中,体味鳌鱼求生、配偶、繁殖、成龙的人生。在强有力的锣鼓节奏烘托下,更是振奋人心,给人以启迪。
  在鳌鱼舞中,有一身穿长袍、披头散发、青面獠牙、左持墨斗、右握朱笔的魁星伴舞,舞步以“金鸡独立”、“魁星踢斗”、“夜叉探海”、“前滚翻”、“水波浪”、“侧翻”“望月”等不断变化,穿梭于鳌鱼之中作为引导,好似舞龙的引珠人或舞狮的大头佛点缀其间,妙趣横生。
  鳌鱼出会,并非年年有
  沙涌古村历史上属民田区,也是明代屯田于番禺的广州左卫“九屯十三乡”之一,明代建村以来,孕育了独特的屯兵历史文化。据记载,沙涌居民原籍金鳌村,就以鳌鱼为图腾,到现在,沙涌处处仍可见以鳌鱼为装饰的建筑。沙涌村大祠堂大门上的对联“金鳌派远,彩笔花浓”更是凸显了鳌鱼对沙涌人的意义。
  沙涌村鳌鱼舞历史悠久,至今已有六百年历史。以前,沙涌村的鳌鱼出会是九年一次,每到舞鳌鱼出会,在外打工的村民都回乡参加活动。改革开放以后,村子里的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提高,出会舞鳌鱼的次数也频繁起来,从1985年开始尝试三年一会(曾在1985年、1988年、1991年春节期间出会过),到如今的不定期出会。
  今年农历五月十三日(公元2016年6月17日)关帝诞,番禺区大龙街道沙涌村举行了大规模民俗巡游,除了敬神唱戏外,时隔25年,独具地方特色的鳌鱼舞重新出会了!
  此番巡游队伍由沙涌鳌鱼队队员、村民、学校师生、金鳌乐社等约百余人组成,从沙涌村府出发,沿途经村口东西牌楼、各姓祠堂、鼎隆堂(关帝旧庙)及村中大街小巷,沿途表演沙涌鳌鱼舞、魁星引鳌、状元郎独占鳌头、大小鳌鱼共舞、鱼灯传统舞、老夫背嫩妻、陆地行舟及八音锣鼓等各色民间艺术,吸引了远近村民和八方游客共赴盛会,一时观者如堵。“老夫背嫩妻”演员经过时,滑稽的形象和夸张的动作让村民笑得前仰后合,“状元郎”身边更是相机、手机快门声此伏彼起、响个不停,为传统民俗活动增添了时尚的风采。
  村中老人感慨而言:“鳌鱼是沙涌村600多年的守护神,见证了沙涌村历史的变迁,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的改善…… 鳌鱼舞,舞出了沙涌村民对未来的期望,要代代传承下去,让它永远守护我们沙涌村。”
其他文献
二千多年来,  广州总是风调雨顺,繁花似锦,  自然灾害极少发生,  更未发生过大台风或大地震,为何?  著名博物学家及宝玉石学家、地质学教授刘金山老师  最近在一个讲座上为大家试作解答。  广州地处岭南,历史源远流长,人杰地灵,物产丰富,百姓富足安康,少有自然灾害发生。除了传说中“五羊”护佑之外,一条神秘的“龙脉”起了关键作用。  “在历史上的记载中,广州是有龙脉存在的。”刘金山说。据志书记载,
期刊
一个看上去不起眼,不太知名的地方,却孕育着丰富的自然与人文景观,既有叱石成羊的传说,又是仙人得道飞升之地,更有朱明遗脉的事迹与矢志抗清义士的碧血丹心!潺潺流水之中,亦不乏名人画家的墨宝亲笔,与桂花掩映中的缕缕梵音。作为一个侨乡,从这里出走海外的人,亦有幸立像于英国皇家舞蹈学院!  这个人杰地灵的地方,就是江门市蓬江区杜阮镇!  杜阮镇之中的叱石山,可以说是整个杜阮灵气汇聚之地,这里属圭峰山支脉,所
期刊
盛夏炎炎,凉瓜称王  在岭南,进入五月天后,气温高得难以忍受,刺眼的阳光和滚烫的地面似乎要烤化万物。有人说,只要在马路上走上一阵子就可能变成“人肉叉烧”!  不过,地理位置和地形地貌让生活这儿的百姓在年复一年地经受夏季的炙烤中找到一个最好的“灭火”法宝——苦瓜!  苦瓜,妇孺皆知无需赘述。在广东苦瓜不叫苦瓜,商贾之都的广东对于称谓十分讲究意头,但凡发音是“苦”、“干”、“书”、“空”、“丝”、“舌
期刊
你也觉得奇我也觉得怪,大苗山的石头千姿百态,  心灵手巧的苗山人,在石头上建起小山寨;  云在这里散步,雾在这里徘徊,云雾缭绕的苗山寨哟,  你诉说着过去也召唤着未来……  这么优美的旋律,让我对石头上的苗寨人家魂牵梦绕。  石头上盖起吊脚楼  广西融水苗族自治县的元宝山脉深处,有个奇特的苗族小山寨——安太乡小桑村青山寨,这里地处华南第三高峰——海拔2086米的元宝山西麓,村子的平均海拔在600米
期刊
过去的东北,地处偏僻而荒凉,居民以蒙古族、朝鲜族、满族、哈萨克族、鄂伦春族等少数民族为多。这些民族大多以狩猎、游牧为业。动物的肉被吃掉了,兽皮做成了衣服或用具,骨头多被当成没有用东西而被扔掉,而动物后腿膝部的一小块膑骨,也就是“嘎拉哈”,小巧玲珑,很是好看,人们就将其留下来,拿在手里把玩,到后来,人们发明了一种别出心裁的玩法,而且在玩的过程中,讲究说道甚多,便给它起了个好听的名字,叫“欻嘎啦哈”。
期刊
在闽赣两省的建宁、宁化与广昌三县的交界处有一座山,称“五龙山”,五座山峰相连,山下有个居住着刘、谢、杜等姓氏人家的中畲村,是边界交通的要道所在,也是兵家战事的制高点,距建宁县城关70多公里。在中畲村,有一个很特别的节日——农历六月十八日“过半年”。  相传南宋年间,天下大乱,无恶不作、烧杀抢掠的番兵(村里老人说,番兵也叫西兵)长驱直入,直逼中畲村。中畲村村民为了一方安宁,自发成立了民间武装组织,在
期刊
云披红日恰含山,烈炬参差竟往还;  万朵莲花开海市,满天星斗落人间。  明代正德年间,四川状元杨升庵 (1488-1559,四川新都人) 被贬官云南永昌,途经西昌时住在泸山寺庙里,时值彝族民众过火把节,看见四周火把齐明与满天星斗交相辉映,在此写下了这一千古传颂的火把节诗句。  时隔近半个世纪,我们依然可以想象那彝家火光,多么壮观!  火把节,凉山彝语中称为“都者”即“祭火”。在每年的彝历猪月下弦月
期刊
鹰骨里的呜咽之音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脍炙人口的边塞诗词中常出现“羌笛”这个意象。成就了许多古诗佳作又从古诗里走来的羌笛,是羌族独有的一种双管乐器,从产生至今已有几千年的历史。相传,羌笛起源于秦汉时期的甘青高原一带,用鸟兽的骨头做成。那时,被史书称为“西戎牧羊人”的羌族在黄河和湟水滋润的草地上牧羊,悠然自得
期刊
三伏天是一年之中最为炎热、闷湿的季节,身体容易感到不适。不过热在三伏,养生也在三伏,如果能借此季节排毒,可谓是最佳时机。除了适度流汗,借助刮痧、拔罐等传统方法来排解三伏暑湿之毒,在饮食调养上,还应注意清暑祛火、多酸多甘等原则,以舒适度三伏。  三款靓冰粥,清凉过伏天  三伏天热症较重,容易火气上升、情绪烦躁、焦虑激动、失眠等,夏季暑湿,适宜清补,“祛火”是夏日食补的关键。  【荷叶绿豆粥·祛暑养生
期刊
“三块瓦,盖个庙,里面住了个白老道”。  儿时的谜语,冀中人都知道,那就是大名鼎鼎的——荞麦!  在盛夏的冀中平原,荞麦那可是农家家家户户做消暑美食扒糕的主打料理。别看它是主角就以为哪哪都有,想要多少有多少,要知道这种食粮产量不高,对种植又有要求,只在立秋后,故有农谚道:“立秋十日种荞麦。”  荞麦得月而秀。可荞麦如果在生长灌浆时得不到明亮月光的滋养,那么收成就不好了,所以农谚又说,“中秋月儿大又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