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鹰骨里的呜咽之音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脍炙人口的边塞诗词中常出现“羌笛”这个意象。成就了许多古诗佳作又从古诗里走来的羌笛,是羌族独有的一种双管乐器,从产生至今已有几千年的历史。相传,羌笛起源于秦汉时期的甘青高原一带,用鸟兽的骨头做成。那时,被史书称为“西戎牧羊人”的羌族在黄河和湟水滋润的草地上牧羊,悠然自得,被美景感染的羌人,久而久之就有了抒发情怀的欲望。一天,不知是谁用一根鹰骨做材料,在上边钻了几个洞,然后安装一截空心草做哨片,放在嘴里,竟吹出了呜呜咽咽的声音。
这就是最初的羌笛。随后,羌笛很快流行起来,羌人吹奏着它游牧四方,把大西北也吹得凄婉迷茫,加上笛身是鹰翅做的,给了人无限的想象空间。后来,人们经常用羌笛的呜咽来表述边塞生活的艰苦,羌笛在古诗里逐渐成为哀怨和乡愁的象征,“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古诗里类似这样的诗句随处可见。特别是在王之涣写出了“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这样的句子后,羌笛更是因诗而兴,成了许多人喜爱的乐器,吹奏的声音还承载着古诗里特有的情怀,也不知揪疼过多少回边塞人的心……
羌笛到底什么样?
羌笛从产生之初到现在的样子,经历了一个漫长的演变过程,具体情况已难考证,仅从汉代马融写的《长笛赋》里可以找到一些古羌笛的影子及其发展的简要情况。据说,古羌笛只有三个音孔,许慎的《说文解字》里就有“羌笛三孔”的记载。后来人们增加了一个音孔,才吹奏出了完整的五音。到了宋代,羌笛发展成了五个音孔,《乐书》中有“羌笛五孔”之说。制作笛身的材料也开始用竹子而很少用鸟兽的骨头了。
今天的羌笛,用高山生长的箭竹制成,两管并排用线缠绕在一起,各有六个音孔,笛身长20厘米左右,竹管直径2厘米左右,在笛管上端装有4厘米长的竹制哨片,笛身小巧玲珑;加上有羌族特色的饰物装饰,十分精致典雅。
学羌笛,要“一口气”
羌笛从古诗词中走来,引人遐想,但羌笛并不是什么人都能吹奏的,因为演奏方式和其它管乐不同:竖吹,口含双簧,用中指、食指和无名指按孔。吹奏中使用的“鼓腮换气法”是一门独特的换气技巧,吹出的气流要在不间断的前提下完成自然换气,表现为一口气可吹奏几分钟,甚至整个一首曲调,技巧性要求很高,难度很大,许多学习羌笛演奏的人往往都很难掌握。另外,羌笛的吹奏中还有喉头颤音,手指的上下滑音等技巧,加之双管制作的律差,双簧共振的音响,其音质和旋律独具特色。
一直以来,羌笛的吹奏方法都由师傅传授,谁可以学、谁不能学是有规定的;而且由于它的声音太悲凉,许多羌笛艺人都不愿让自己的后代学习,柔肠寸断的乐音,足以引起无数人的怅惘。2006年,经四川茂县成功申报,羌笛的演奏及制作技艺被列入了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不经一番苦功夫,哪得云山笛声驻?
别看羌笛的结构简单,但它不仅吹奏技巧难学,制作技艺上,也有不少讲究,从选材到成型,颇费一番工夫。
“良材难得”。制作的第一步从选材开始。制作羌笛所使用的箭竹,生长在岷江河谷海拔3000米以上的高山地区,初春时柔韧性最好。除了粗细外,皮的厚度、竹管的圆扁和内部空心部分是否规则也都是必须考虑的因素。因此,要寻找很久,才能找到适合制作羌笛的箭竹。
“油浸火炙”。把竹子从山上拖回家中,去叶阴干,再用清油浸泡,使其柔韧。做时需先在火塘上烘烤:红红的火苗在火塘里欢笑着燃烧,竹子的清香在火焰的灼烤下散发出来,慢工出细活,宁静而致远,这也是做羌笛需要的一种心境。
“挫骨削皮”。将竹子烤得柔性十足的时候,就可以“下料”了,即把竹子切割成20厘米左右的笛管,必须两根一样长,粗细搭配得当。紧接着把竹管打磨干净,用小刀和砂纸将表皮一层层除去,竹管逐渐褪去碧玉般的绿色,成了淡青的管身。打磨中,竹管被削去四周的圆皮,变成一根根方形的笛管。这和其他管乐类乐器有很大区别,能让双管更好地并列,吹奏持握时更加方便。用丝线把并在一起的两根竹管紧紧捆绑起来,羌笛的雏形就形成了。
“锥心钻孔”。在制作羌笛中,最重要也最精细的过程是钻音孔。羌笛双管并列,两排的音孔要求左右对称,音孔的大小及相隔的距离也有讲究,这些凭的是制作者的经验和悟性,才能使六孔准确无误地吹奏出七个音阶,形成羌笛特有的苍凉味道。
“梳妆打扮”。钻好了音孔后,为了美观,再涂上一层清漆,系上好看的饰物,我们平常看到的羌笛就基本制作完工了。从最初的竹子变为可以抒发情感的羌笛,过程漫长精细却又充满了诗意。
“点睛之笔”。不过,要吹出声音,还需要一个发声器——哨片。哨片也称叫口,用小竹子做成,粗细以刚好插进竹管为最佳,每支羌笛都有两个哨片,制作的难度很大,得将一截寸许的竹管,小心翼翼地用小刀剖出一叶薄片。削出的薄片既要与小竹管分离,又不能折断,一般要花费很长的时间才能达到标准,是一道技术性很强的工序。
最后,把哨片插在主管里,放在嘴里一吹,音韵就流淌在岷江两岸白云缭绕的高山峡谷里了。
羌笛一声千古情
羌笛吹奏的曲子都以幽怨为主题,从产生的那天起,羌笛连绵不绝的乐音从广袤的大西北一路呜咽着吹到今天岷江上游的历史中,小小的笛管里包含了多少生存的艰辛、人世间的悲情、民族流浪漂泊的苦难?从以前的《折杨柳》到现在的《羌山恋》,悠扬的笛声一响起,便足以引人动容。每一个音符,都让人揪心,每一段曲调,都能让人在聆听中感受到那漫漫岁月里的沧桑和时光流逝中无法掩藏的悲情,听见古老的羌族从历史的坎坷中走来,又走向未来的脚音……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脍炙人口的边塞诗词中常出现“羌笛”这个意象。成就了许多古诗佳作又从古诗里走来的羌笛,是羌族独有的一种双管乐器,从产生至今已有几千年的历史。相传,羌笛起源于秦汉时期的甘青高原一带,用鸟兽的骨头做成。那时,被史书称为“西戎牧羊人”的羌族在黄河和湟水滋润的草地上牧羊,悠然自得,被美景感染的羌人,久而久之就有了抒发情怀的欲望。一天,不知是谁用一根鹰骨做材料,在上边钻了几个洞,然后安装一截空心草做哨片,放在嘴里,竟吹出了呜呜咽咽的声音。
这就是最初的羌笛。随后,羌笛很快流行起来,羌人吹奏着它游牧四方,把大西北也吹得凄婉迷茫,加上笛身是鹰翅做的,给了人无限的想象空间。后来,人们经常用羌笛的呜咽来表述边塞生活的艰苦,羌笛在古诗里逐渐成为哀怨和乡愁的象征,“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古诗里类似这样的诗句随处可见。特别是在王之涣写出了“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这样的句子后,羌笛更是因诗而兴,成了许多人喜爱的乐器,吹奏的声音还承载着古诗里特有的情怀,也不知揪疼过多少回边塞人的心……
羌笛到底什么样?
羌笛从产生之初到现在的样子,经历了一个漫长的演变过程,具体情况已难考证,仅从汉代马融写的《长笛赋》里可以找到一些古羌笛的影子及其发展的简要情况。据说,古羌笛只有三个音孔,许慎的《说文解字》里就有“羌笛三孔”的记载。后来人们增加了一个音孔,才吹奏出了完整的五音。到了宋代,羌笛发展成了五个音孔,《乐书》中有“羌笛五孔”之说。制作笛身的材料也开始用竹子而很少用鸟兽的骨头了。
今天的羌笛,用高山生长的箭竹制成,两管并排用线缠绕在一起,各有六个音孔,笛身长20厘米左右,竹管直径2厘米左右,在笛管上端装有4厘米长的竹制哨片,笛身小巧玲珑;加上有羌族特色的饰物装饰,十分精致典雅。
学羌笛,要“一口气”
羌笛从古诗词中走来,引人遐想,但羌笛并不是什么人都能吹奏的,因为演奏方式和其它管乐不同:竖吹,口含双簧,用中指、食指和无名指按孔。吹奏中使用的“鼓腮换气法”是一门独特的换气技巧,吹出的气流要在不间断的前提下完成自然换气,表现为一口气可吹奏几分钟,甚至整个一首曲调,技巧性要求很高,难度很大,许多学习羌笛演奏的人往往都很难掌握。另外,羌笛的吹奏中还有喉头颤音,手指的上下滑音等技巧,加之双管制作的律差,双簧共振的音响,其音质和旋律独具特色。
一直以来,羌笛的吹奏方法都由师傅传授,谁可以学、谁不能学是有规定的;而且由于它的声音太悲凉,许多羌笛艺人都不愿让自己的后代学习,柔肠寸断的乐音,足以引起无数人的怅惘。2006年,经四川茂县成功申报,羌笛的演奏及制作技艺被列入了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不经一番苦功夫,哪得云山笛声驻?
别看羌笛的结构简单,但它不仅吹奏技巧难学,制作技艺上,也有不少讲究,从选材到成型,颇费一番工夫。
“良材难得”。制作的第一步从选材开始。制作羌笛所使用的箭竹,生长在岷江河谷海拔3000米以上的高山地区,初春时柔韧性最好。除了粗细外,皮的厚度、竹管的圆扁和内部空心部分是否规则也都是必须考虑的因素。因此,要寻找很久,才能找到适合制作羌笛的箭竹。
“油浸火炙”。把竹子从山上拖回家中,去叶阴干,再用清油浸泡,使其柔韧。做时需先在火塘上烘烤:红红的火苗在火塘里欢笑着燃烧,竹子的清香在火焰的灼烤下散发出来,慢工出细活,宁静而致远,这也是做羌笛需要的一种心境。
“挫骨削皮”。将竹子烤得柔性十足的时候,就可以“下料”了,即把竹子切割成20厘米左右的笛管,必须两根一样长,粗细搭配得当。紧接着把竹管打磨干净,用小刀和砂纸将表皮一层层除去,竹管逐渐褪去碧玉般的绿色,成了淡青的管身。打磨中,竹管被削去四周的圆皮,变成一根根方形的笛管。这和其他管乐类乐器有很大区别,能让双管更好地并列,吹奏持握时更加方便。用丝线把并在一起的两根竹管紧紧捆绑起来,羌笛的雏形就形成了。
“锥心钻孔”。在制作羌笛中,最重要也最精细的过程是钻音孔。羌笛双管并列,两排的音孔要求左右对称,音孔的大小及相隔的距离也有讲究,这些凭的是制作者的经验和悟性,才能使六孔准确无误地吹奏出七个音阶,形成羌笛特有的苍凉味道。
“梳妆打扮”。钻好了音孔后,为了美观,再涂上一层清漆,系上好看的饰物,我们平常看到的羌笛就基本制作完工了。从最初的竹子变为可以抒发情感的羌笛,过程漫长精细却又充满了诗意。
“点睛之笔”。不过,要吹出声音,还需要一个发声器——哨片。哨片也称叫口,用小竹子做成,粗细以刚好插进竹管为最佳,每支羌笛都有两个哨片,制作的难度很大,得将一截寸许的竹管,小心翼翼地用小刀剖出一叶薄片。削出的薄片既要与小竹管分离,又不能折断,一般要花费很长的时间才能达到标准,是一道技术性很强的工序。
最后,把哨片插在主管里,放在嘴里一吹,音韵就流淌在岷江两岸白云缭绕的高山峡谷里了。
羌笛一声千古情
羌笛吹奏的曲子都以幽怨为主题,从产生的那天起,羌笛连绵不绝的乐音从广袤的大西北一路呜咽着吹到今天岷江上游的历史中,小小的笛管里包含了多少生存的艰辛、人世间的悲情、民族流浪漂泊的苦难?从以前的《折杨柳》到现在的《羌山恋》,悠扬的笛声一响起,便足以引人动容。每一个音符,都让人揪心,每一段曲调,都能让人在聆听中感受到那漫漫岁月里的沧桑和时光流逝中无法掩藏的悲情,听见古老的羌族从历史的坎坷中走来,又走向未来的脚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