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深度写作”的统编本三年级下册习作教学设计

来源 :小学语文教学·会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nmn7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编者按
  特级教师汤瑾带领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小学语文教师团队,围绕课题《“深度写作”在习作阶段试步的实践》展开了深入的研究。他们所倡导的“深度写作”指的是让习作在起步时就能皈依生命的真实存在与自由交流,力避以套话组装的“伪深度”。他们结合统编本教材,围繞“深度写作”的三个核心要素,即“儿童情感”“习作基础”“激活思维”,初步构建了“思维导引”式、“想象拓展”式、“生活参与”式三种基本课型。本期就让我们走进他们的课堂,去学习来自一线的习作实践研究。
其他文献
教学目标:  1.通过借助形声字的构字特点及联系上下文等方法随文识记“泻、鳞”等6个生字,会写“潜、试”等7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了解作者写作思路、理解文意、反复朗读的基础上背诵课文。  3.能结合注释和资料理解课文内容,并借助想象和图片来理解事物的象征意义。  4.通过举例说明和联系生活现实,合作探究少年中国与中国少年的关系,体会作者对祖国繁荣富强的热切期盼,激发中国少
记得有一次陪朋友去测试孩子的注意力,医生说,其实孩子可以分为三类:一类是听到老师说“狗”,就能按举一反三的思维进行学习思考;一类是听到老师说“狗”,脑海中只有狗,不会有其他的思考;还有一类是一听到说“狗”,就开始胡思乱想,想到跟奶奶一起看狗,然后去奶奶家玩儿,接着想在奶奶家吃好吃的,等等。  仔细思量,不难发现,这其实就是我们教室里真实存在的三类学生:学优生、中等生、学困生。  我们往往对学优生和
一、 比较·发现:《日积月累》栏目新特点  为了体现统编本教材《日积月累》栏目的新特点,笔者将统编本一年级教材与人教版一年级教材进行深入比较,有如下发现:  发现一:栏目名称的变化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教材中,并未出现《日积月累》栏目,而是以《读读说说》或《读读背背》的形式呈现。而在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教材中,才明确出现《日积月累》栏目。  统编本教材则从一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一》开始,明确设置《日积月累
细细思量,教师的一生就是用无数个40分钟的小单位串起的课堂人生。课堂的体验,就是生命的体验;课堂的收获,就是生命的收获;课堂的幸福快乐,就是生命的幸福快乐。对我来说,课堂就是我专业成长中最好的地方,我在对课堂的不断反思中收获成长。  三个阶段:为课苦 为课狂 为课甜  1990年,我走上讲台,在28年的课堂人生中,我经历了这样三个阶段:我为课苦,我为课狂,我为课甜。工作的前六年,是“我为课苦”的练
教学目标:  1.学会仔细观察,捕捉动作,体会多用动词的好处。  2.学会按顺序运用一连串动词,把事情说清楚,讲具体。  教学过程:  一、游戏预热——看图猜动作  1.正式上课之前,老师想和大家玩个小游  戏——看图猜动作。(出示动作图片)准备好了吗?(捧,握,指,听,吻。)  2.同学们猜得很准,可见大家观察得都很仔细。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和动作有关的习作。  二、情景再现,观察动作  1.初次见
基于语文核心素养的小学习作教学强调习作任务的真实性;强调用专题习作代替零散的习作训练;强调提供有效的过程支持。“基于群读的项目习作实践研究”试图充分发挥“群文阅读”和“项目习作”的优势,优化学生的习作方式,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  一、指向习作的群读内容的建构  “指向习作的群读内容的建构”旨在解决基于群读的项目习作“读什么”和“怎么读”的问题。  1.基于群读的项目习作“读什么”  结合实践经验,
课标要求“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语文核心素养也提出了“思维发展与提升”的要求,很多教师也在积极践行。然而纵观当下语文教学,学生的思维具有浅表化、简单化、碎片化的特点,怎样才能有效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呢?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言语实践是语文课的本质。言语实践活动是一系列既需要语言参与,又需要思维参与的活动,语文是语言和思维的辩证统一。因
记得那是我入职的第一年,刚接手一个班就听到很多老师对班内小吴同学的各种评价。总的来说,这个孩子让前班主任伤透了脑筋,离异家庭中的他脾气很大,不接受批评,一闹起来可不得了。  于是,我开始小心翼翼地关注着这个学生。开学一个多月了,也没见他有什么异样,上课认真听讲,作业按时完成,成绩也不错,我一度认为这个孩子也许并不像老师们所说的那么特殊。  好景不長,渐渐地,我发现他在课堂上开始走神、发呆,甚至老找
2020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并发出通知,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以落实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遵循教育规律,坚持科学有效,改进结果评价,强化过程评价,健全结果评价,要求改革学生评价,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如何在班级管理中改变传统的教育评价方式?笔者通过科学有效的机制介入,改进班级管理评价方式,改革学生评价,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机制面前,人人平
“阅读策略单元”的独立设置,是统编小学语文教科书的一大创新。笔者拟从阅读策略的概念内涵、阅读策略单元的编写特点与教学建议三个方面谈谈自己的理解。  一、“阅读策略”的概念内涵  第7版《现代汉语词典》对“策略”一词的解释是“根据形势发展而制定的行动方针和斗争方式”。它具有三个特点:一是具有明确目的,二是有具体行动的安排,三是行动随情况的变化而调整。笔者认为:阅读策略,是指为达到一定的阅读目的而实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