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新重庆 挥写传奇

来源 :荣誉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hoafraidwh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林惠龙女士 以尖沙咀的另类地标——重庆大厦为家近二十余年,因备受业主信任,被推选为大厦“管家”,已连任五届。一直以来,致力于团结一众热心人士改善这里的整体面貌,为此付出了艰辛的努力,即便曾经因锐意推行改革受到威胁,她依旧不卑不亢,无意放弃,抱着“企者不立,跨者不行”的态度,一笔一画地挥写出一个女子一点一滴改变 “第三空间”的传奇。
  
  【林惠龙女士,曾获行政长官社区服务奖状、民政事务局局长社区服务奖状等。现任重庆大厦业主立案法团主席,油尖旺区议会增选委员,区议会食物及环境卫生委员会委员,油尖旺区环境改善运动统筹委员会辖下“油尖旺节能计划”工作小组召集人,油尖旺区管理推展运动统筹委员会委员,油尖旺区议会节日庆典统筹委员会委员,油尖旺区健康城市执行委员会委员,尖沙咀共融协会会长,油尖旺消防安全大使名誉会长会名誉会长,油尖旺妇女会会长,九龙社团联会常务理事,香港旅游业宾馆联会副主席,油尖旺社团联会执委,油尖之友社会务顾问、香港民政事务总署建筑物管理条例检讨委员会委员等职。】
  
  五十年今非昔比,挖不尽的聚宝盆
  
  提起重庆大厦,人们一度对其存在着深深的误解,连本地人都惧它三分,逢经此地,多绕道而行。古人云,“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在林惠龙女士就任业主立案法团主席以后,这里的变化亦可让到访者陡升“今非昔比”之感。
  据林女士介绍,重庆大厦自1961年建成,迄今已有整整五十年的历史,2011年11月11日,该处将举行盛大的周年庆典,以亮灯仪式为导引,向世界宣布新生,同时展现出“重庆”脱胎换骨后的美与独特。
  不可否认,重庆大厦确曾有一段不甚光彩的过去,斗殴、吸毒、盗窃、抢劫等罪案频发令它一度成为市民避之不及的“禁足之地”,更因为这里鱼龙混杂,聚集了成千上万第三世界的外籍人士而显得格格不入,神秘莫测。置身其中,如同误闯异度空间,莫名的恐惧会汹涌袭来……
  需要指出的是,这种情况在今天已属鲜见,随着林惠龙女士等一众业主的觉醒和政府的合作及媒体的关注,无论是治安状况还是卫生面貌,外部环境还是内部设施都已明显改善。整栋大厦有920个单位,经济型宾馆多达一160家,共计1186间客房,在全港数目最多。不同楼层电器、服装、化妆品、知名连锁店、餐馆等各色商铺林立,各国男女少长咸集,每日人流量一万。越来越多的游客慕名而至,有力地刺激了重庆大厦的崛起和繁荣。
  2007年,重庆大厦还登上了《时代》杂志的排行榜,被评选为亚洲最能体现全球多元化融合一体的范本,由此该处的和谐共融之程度可见一二。对这一成果,林惠龙女士自豪地说,“此大厦每年约有126个不同国籍的游客光临,居民之中华人占70%,南亚裔及非洲藉的居民约占30%,虽然黄白黑三种人兼而有之,肤色各异,但大家和平相处,没有歧视,没有排挤,有的则是共同致富求存的目标。”
  如其所说,重庆大厦并不如外界所想象的那般可怕,它也有爱和包容,拼搏和奋斗,探险的乐趣和小资的情调——内部不乏慈善机构,热心义工穿梭其中,定期为少数族裔提供免费早午餐,既给予技能上的扶持,开设进修班,替劳工答疑解惑,还送以精神上的食粮,激励对方自力更生,用双手创造财富;这里又是“挖不尽的聚宝盆”,藏有不少卧薪尝胆的中外商人,或是白手起家,自苦力做起,凭智慧和精明变身老板,如今拥有多家商铺,或是奔走于祖国内地和香港之间,经营电器、服装,打理外贸生意,最终成功成仁;这里还吸引了世界各地的背包客,以大厦为栖身之所,在香港的风光名胜驻足停留;王家卫的影迷亦大有人在,好奇的目光闪烁着,寻找着电影《重庆森林》依稀遗留的旧迹……
  革新之后的重庆大厦焕然一新,不仅吸引了世界各地的游客和商旅争相到访,亦成为了一大批意欲来此学习、赏鉴、研究的学者及院校的考察之地。据介绍,近年来,香港各大专院校大厦管理及相关专业的学生尤偏好来重庆大厦参观及采集所需资料。尤其是香港专业教育学院的工商大专生,几乎每一年都来此“报到”,对大厦的各个部门一一访问,并诚挚邀请林惠龙女士介绍重庆大厦过去的历史、未来的展望,独到的特色及跨越性的进步,而她亦愿意空出时间,不厌其烦地为大家讲解,与访者细谈。一一细数,这样的业余工作,她做了不少——不仅带他们游览了商场里名目繁多的商店,还曾带他们品尝了其中特色鲜明的印度小吃,其乐融融的画面一一闪过脑海,都给她留下诸多难忘的回忆。
  “重庆大厦1961年落成时曾是豪宅,随年代的变迁而逐渐衰落,其实就和人的命运一样,有高低起伏,但它始终都占据着天时地利人和之优势,昨天的它或许历经曲折,不为人道,但相信今后的它会日渐繁华,重现无限风光。”林惠龙女士早已将革新重庆大厦当作后半生奋斗不止的事业,致力挥书传奇,如同呼唤“浪子”回头的母亲,时刻为它抵挡异样的目光,把爱化为行动,义无反顾地为它“平反”。
  
  走上“平反”之路开拓革新生涯
  
  在林惠龙女士的这段革新生涯里,获得过时任港督的嘉许信、行政长官颁发的社区服务奖状、大厦业主送上的“廉政务实,团结进取”的夸奖,这些荣誉无不向人们昭示着居于主席职位上的她和其它领导成员及管理团队一步一个脚印的努力以及重庆大厦点点滴滴的进步。
  那是1988年,距来港,林惠龙女士已拼搏9个年头,积攒下一笔存款在重庆大厦与他人合资买了第一间物业,开始与之结缘。据她回忆,此时这里的条件尚不甚有序,楼旧,人多,电线陈旧繁复,因此经常发生火警,被时人称为“火警大厦”。
  1993年,重庆大厦的变压房因供电不足发生爆炸,造成十天十夜的大停电停水,令所有业主都蒙受了或多或少的损失。正是在解决这次事故的过程之中,她排众而出,被业主们一致推选上任业主立案法团的主席。回忆起来,她说,“因祸得福,其实这是大厦的转折点之一。”
  “新官上任三把火”,林惠龙女士在最初就致力于解决三个问题。第一是重建变压器房(火牛房);第二是改善卫生环境;第三是安装火灾警报遏止火苗。尤其是第一点,她费尽周折终于重建成功,且至今仍对当时提供火牛房场地的周大福集团老板充满感恩,“这个小房间虽然仅仅是楼梯处一块不大的地方,但亦值数百万,身为业主的周大福集团老板仅仅象征性地收了一元的牌照费就永久性地拨出作大厦火牛房之用,可谓雪中送炭造福大厦。”
  半年之后,火牛房建成,时任港督彭定康伉俪前来参观,在那时引起了较为轰动的影响,而其寄来署有亲笔签名的嘉许信,肯定了她的努力和表达了未来的期许,极大地鼓励了林惠龙女士及其领导团队工作的积极性。不过,后来因为大厦内部保守人士的反对,从里到外的改革措施还未完全推行便夭折于摇篮之中。
  令人心悸的是,在最初的实施阶段,曾有五个凶徒凶神恶煞闯入林惠龙女士的龙汇宾馆威胁恐吓停止改革,她的员工因报警而被打伤,幸而她当时并不在现场,不然后果不堪设想。不过谈及于此,她仍然神采飞扬,没有抱怨,也没有责难,只是宽容地说,“还好,都已经过去了。”
  这次事故发生之后,保守势力占据上风,重又控制管理权,维持着昔日局面,令重庆大厦的运营状况一度混乱无章,导致业主们不堪忍受,纷纷站出来要求改选。
  “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1997年,经过一场官司的较量,林惠龙女士等原来一批锐意改革的原立案法团的领导成员重被推选上任,自此重庆大厦正式踏上“洗心革面”之路。
  林惠龙女士这二度上任,前后就是五届、十六年的付出!
  
  拥有精英团队,雷锋精神照亮我心
  
  林惠龙女士说,“安居才能乐业,把‘安’放在第一位,大家才能好好生活和工作。”所以再次革新,她所做的第一件事便是保障大厦内部所有人的安全。
  自2000年开始,她领导下的业主立案法团集资千万展开政府命令的八项维修工程等工作计划,不仅招聘了一批有警员从业经验的精英团队,还陆续加装了闭路电视系统,现已拥有310个摄像头。随着管理的完善,之后又加设了先进的保安控制中心,装置了中央广播系统等设施;还在每一层安装了紧急通讯装置, 每当有突发事件, 居民能够实时透过装置联络控制室,力求使软件和硬件同步提升,达到理想效果。她的努力没有白费,不少业主反映治安与之前相比“好很多”,而且几乎每一年,重庆大厦的保安团队还会获得该区的“最佳保安奖”,这令她很是欣慰。
  由于十分重视安保,重庆大厦非常欢迎“同行”之间的切磋与交流,以加强专业程度,提高工作成效。无论是香港本地,还是祖国其它地区的多个执政单位,皆欣然定期来此沟通访问,如香港警务处、东莞公安局、青岛市公安局,清远市公安局、澳门警察局,甚至远自北京的官员亦前来实地考察,从而实现共同进步。
  本着拾级而上,积极进取的态度,重庆大厦在方方面面的行动之中,在林惠龙主席精益求精的领导之下,成为了旧式大厦的“排头兵”,担当着榜样的角色。2009年,重庆大厦获得特区政府的资助,与之合作,在重庆大厦的每一层电梯大堂、地下大堂以及商场内都增设了环保回收箱,数目总量达至80个,不遗余力地推动着该地的环保工作。因后期成效显着,置放到位,政府时常派人前来视察,并不时给予一定的支持及肯定,值得一提的是,这一举措更吸引了北京的环保官员来此一探,可谓“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当然,作为领导,必须通观全局,面面俱到,除以上措施之外,她还聘请了清洁公司维护公共环境卫生,又支持“重庆站”在外墙设立全港最大屏幕,吸引路人过客的眼球,在其它各方面,如大厦设施、服务质素等各项目上也同样作出了精诚努力,令这里人流量节节攀升,不再怪异可怖,逐渐散发出秩序井然后的魅力。
  对重庆大厦的未来,她踌躇满志,“我希望重庆大厦能够成为香港的样板,近年来,它的正面新闻居多,这无疑是一种巨大的推动力,促使我们进步。我只想告诉所有人,不要失望,就算楼龄较大,同样可以现代化,老化是历史规律,无法改变,但是我们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那些可以改变的东西。”她对自身的要求便是如此,从不在意年龄,待人处世时总是精神奕奕,笑容拂面,勉励自己,亦感染他人。
  有感重庆大厦所发生的改变,很多不知情者获悉之后发出惊叹,“扭转重庆大厦颓势的竟然是一个弱女子!”——对此,她从来都是报之一笑,将功劳归结于整个团队。“我很喜欢我的团队,是他们怀着‘爱’来到重庆大厦,我很荣幸有他们帮忙。”说完,将身边的助手一一介绍,评价中肯,多是赞美之词,不似领导,更似长辈,关爱之情溢于言表。
  1979年来到香港之前,林惠龙女士曾是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受内地教育背景的影响,一直以人民的楷模雷锋为榜样,希望在有限的生命里作出无限的贡献。今天的她依旧保持着师者的风范,先正己,后立人,一言一行都是集体为重,以努力为公众服务来延长生命的价值。在担任重庆大厦业主立案法团主席之余,她还在油尖旺区担任了诸多社会职务,爱国爱港及关注民生之热忱,旁者皆可明鉴。不过,毫无疑问的是,重庆大厦在她的心目中占据着特殊的地位。
  她说,“如果没有重庆大厦业主们的信任,我无法担任立案法团主席这一职务,也就没有机会为大厦服务并实现改善它的心愿。所以,我会努力,让这么一个陈旧的、被人否定的大厦获得全香港的认可,成为改革的典范。”重庆大厦还未彻底撕去“九反之地”的标签,但是,因为有了林惠龙女士及她的精英团队的存在,人们有理由肯定,它在未来的某一天一定会完全“洗底”!
  和谐友爱凝聚一心
  
  “冰冻三呎,非一日之寒”,重庆大厦的改变亦不是一朝一夕凝结而成。林惠龙女士的改革行动并未仅仅局限于它外在的修缮和装潢,在精神建设之层面,她亦把握机会,竭诚令重庆大厦的每一位成员都生活在一种温馨友爱的氛围里。
  2008年,汶川大地震爆发,举国上下纷纷伸出援手帮助同胞重建家园,为了贡献一份力量,林惠龙女士在重庆大厦带头发起捐款,得到重庆大厦内各国各族人士的积极响应,短短一个星期就筹得港币210,888元,通过民政事务处送至汶川,支援灾区。她开心地回忆,“一般类似活动,大厦内的热心人士多是捐出百余元聊表心意,但是这次,不少外国友人都捐了万多元,有的业主看到我亲自站在门口募捐,更追加捐款,其中还包括不少开始时反对我们改革的人。”虽然金钱的多寡并不能代表爱心的轻重,但是重庆大厦各业主和居民尽献绵力的踊跃程度已然体现着这里的人文关怀。
  同一年的北京奥运会,重庆大厦的表现亦令林惠龙女士很是欣慰。据介绍,当时,为了迎接重庆大厦门前的弥敦道上即将举行的火炬传递仪式,各业主及居民出资出力尤为积极,主动买了三百件T恤衫,连续三晚加班加点,印制宣传字样,迎接火炬,欢呼助威——既是金钱上的付出,又是时间上的消耗,但是所有人对于这项业余活动都踊跃参与,热情付出。不仅对于奥运会,还有诸如国庆、庆回归、东亚运动会等类似盛会,都是同样地关心,因共同的目标而相聚。
  在林惠龙女士的倡导之下,重庆大厦每一年都会举行本港旅游观光活动和“美食大比拼”活动,以丰富重庆大厦业主和居民们的业余生活,并增进不同种族对彼此的了解,从而促进内部的团结与和谐。据悉,这两个活动都已经连续举行四年,尤其是后者,受到参与者热烈欢迎。去年,还邀请到“美食总司令”黄永帜以及亚洲小姐一起到场,担当评委。“彼时由他们二人一组,重庆大厦成员为一组,分别投票,后来竟不约而同地选了同一个冠军,将比赛现场的气氛推至高潮,大家都很开心。今年的‘美食大比拼’活动日期定在11月11号,这对推进大家的合作与共融是非常重要的。”林惠龙女士微笑着介绍。
  重庆大厦在林惠龙女士温柔的注视下一天天走过,岁月的沙滩,因此留下了一串串深深的脚印,她为此高兴,所以事事铭记在心。对母亲的全情投入令林惠龙女士的女儿既钦佩她的坚持,骄傲于她的成绩,感慨“妈妈最爱的是重庆大厦”,又担忧她的健康,心疼她的拼命,叹道,“妈妈生命力真强。”——至爱的亲人最懂她!
  
  往事如烟续写传奇
  
  林惠龙女士在接受香港电台的访问时触动往事,曾一度落泪,因为和重庆大厦一般,其人生亦曾经历曲折,她形容当年的自己如同孤儿一般,直到来到重庆大厦才从此立足扎根。“惺惺相惜”,她深情地说,“如果可以,我要为重庆大厦服务到八十岁!”
  祖籍福建的她本生于香港,童年时随父亲前往上海,后回到福建,因种种关系,与后来背井离乡的父亲失去联络。1979年,父亲托人找到她,并希望她一定申请到香港团聚。“父女情深”,她便放下稳定的教育事业,带着不足7岁的女儿踏上赴港之旅。不曾想,短短会面了9天之后,父亲因故前往台湾,不幸突发中风去世,以至她与小女在异乡无人可依。
  父爱失而复得却又转瞬即逝,对于她来说,无异于晴天霹雳。换作别人,或许心灰意冷,转而返程,倔强坚毅的林惠龙女士却偏偏要活出一片精彩。
  “父亲临去台湾之前,问我要不要留下什么,我觉得自己已经成年,没有理由再向他索取,便说不要,他说回来后就给我安排,我们就这样道别了。”她回忆道。
  但父亲猝然逝去的事实已不由分说地将她推向了“进退两难”的境地,虽然内地的退路未断,对她的归来表示无限欢迎,但她还是倔强地留了下来立志白手创一番事业。此后,她一天打三份工,白天在电子厂上班,夜间在教会教习普通话,午休的五十分钟也被她充分利用起来在一间食堂做楼面工作,就这样坚持苦干了九年,终于赚够了第一笔资金,来到重庆大厦与人合资购买了第一间物业,开设了龙汇宾馆。
  二十三年过去,如今的龙汇宾馆已为她个人所有,并成为重庆大厦内最漂亮的一家,设有36间客房,内里布置温馨典雅,环境整洁清爽,常免费提供咖啡、奶茶等热饮,令来者宾至如归,感受到家一般的温暖。不仅如此,每当有申请赴美、加的移民入住时,她还会耐心地给予义务性的面试指导,因此帮助了不少同胞顺利通过,使得闻者争相到访。细细想来,这与林惠龙女士的亲身经历应不无相关,若非体验过羁旅滋味,又如何会这般替人着想?
  现在的林惠龙女士每天都很开心,因为在她的身旁,有业主们的信任,有精英团队的辅助,就在去年,又多了爱女的支撑,在所有人的向心合作之下,重庆大厦正渐渐产生着令人欣喜的转变。保尔说,“当你回首往事的时候,你不应为碌碌无为而羞耻,也不应虚度年华而悔恨”,林女士很喜欢这句话,亦是在这名言的鞭策之下,继续为重庆大厦挥写着下一章节的传奇!
其他文献
刘广庆先生跻身出口贸易领域已经四十余年,是行业内的资深人士。他说,“吃亏是福。”所以,生意场上的他对待客户始终实心实意,从不斤斤计较,以魅力人格和勤勉本色赢得一席之地,于业务往来中享有良好信誉。经营事业之余,他亦热心社会服务,自少年时期笃行至今,可谓,意义人生,不负光阴!    【刘广庆先生,广辉洋行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业余时间,热衷参与社团活动,对待公益事业有一颗真诚服务之心。曾任广东省四会市政
期刊
郑建东先生是一位年轻而沉稳的企业领导者,他以一个晚辈的身份进驻地产界,不骄不躁,以尊重、自由、平等的态度,不断将全新的理念带入企业,为企业注入新鲜血液,为地产界贡献一份力量。进入房地产六年有余,他本着谦恭而务实的精神,在前辈的指导下不断吸收经验,在严于律己的要求中不断补充知识,完善自我。    接受风雨历练 做合格接班人    和郑建东先生见面,他的年轻令人惊讶,而与之交谈,他的成熟稳重和谦虚有礼
期刊
马耀明先生从1972年开始从事医务化验工作至今,四十年来,一直在预防疾病、守护健康的领域里坚守。他是一位高明的智者,心怀实践健康人生的使命感,肩担传递健康理念的责任感,他始终不敢有丝毫的懈怠,使命感、责任感,历经时间的冲刷,变得越发清晰、明显,他心里常想:“做一件事,不能仅仅只是在做一份工作,更要带出这份工作背后的意义。”于是,在2008年的时候,他辞去医院的工作,创办了鞍健医学化验中心,那是责任
期刊
李志华先生是香港著名手风琴演奏家、教育家,半个世纪音乐道路的坚守,早已心迷琴海,沉醉不知归路。他参与了不下千场演出和表演,悠扬的琴声和颇具感染力的表演,入木三分,献给观者的是听觉的盛宴与美的享受。他也是新中国成立后最早的一批艺术家,后到香港,依然坚持表演与教学,为中国艺术文化的繁荣活跃和弘扬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用琴声表达情深,谱写一曲爱国乐章。    琴韵飘四方    如果你参与一个民族歌曲演奏会
期刊
王功仁先生是一位在救死扶伤的岗位上奋斗终生的医者,以服务他人为人生理念的革命牺牲精神在他身上隐约可见。从内地到香港,无论诊所、社团还是学校,都曾留下了他忙碌的身影。而今,七十多岁的王功仁先生,依然在为社团、长者服务,他以平和处世、甘愿奉献的态度,继续发光发热,因而彰显了谦恭而不平凡的生命。    【王功仁先生,福建医科大学医学士、中华医学会香港会员联合会副会长、福建医科大学香港校友会副会长、开心健
期刊
郑金珊先生 自小家庭困苦、生活艰辛,然而他顽强进取,通过勤力拼搏,吃苦耐劳,带领全家走出了困境,使生活蒸蒸日上。不仅如此,他还引领家族十多名成员移居澳门创业、发展。他以博大的父爱,令子女学有榜样,各自成才。他在澳门一路汗水,一路收获,以克勤克俭的质朴精神、艰苦奋斗的优秀品质,创立了基业,成就了人生。    【郑金珊先生,高中毕业于涵江夹漈农校,经历过“上山下乡”运动,曾工作于澳门“乐苑茶室”和“八
期刊
澳门外科学会同仁在团结业界、提升外科专业水平等方面做了很多的工作,同时,学会多位骨干还担任多项社会职务,希望尽快提高澳门本地外科医生的水平、加强专业培训、与内地、台湾、香港、新加坡等地建立交流沟通的平台,他们说:“社团能够帮助更多的人,而只有把所学的知识贡献进去,人生才会更有价值。”一直以来,集医者、服务者、奉献者于一身的他们,在专业领域兢兢业业、谨慎细微,在服务领域竭尽全力、乐于助人。    【
期刊
【本刊综合消息】9月1日晚,香港广东社团总会“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六十二周年、创会十五周年暨第七届会董就职典礼”在香港会议展览中心新翼大会堂隆重举行,2000多名海内外广东籍乡亲共聚一堂,畅叙乡谊,场面盛大,气氛热烈。  中央有关部门、中央驻香港机构、驻港部队以及广东省、有关单位和21个地許市的领导以及香港特区部分粤籍社团的代表出席了庆典活动。韩泽生副市长率外事侨务局冯金怡局长、市委统战部余振孝
期刊
邓志成先生是一位颇受尊敬的师者、校长。他一生倾心奉献于教育事业,四十余载的岁月在讲台上默默耕耘,辛勤付出,专注哺育桃李,培育良才;退休后依然积极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并投身社会服务工作。他良心如枕,师风可馨,展现一代师者风范。其坚持奉行的“教育照亮人生,科技提升国力”的信念,不惟光明了学子的前途,亦照亮着他的人生。    无限真情在教育    邓志成先生原是事政局下的事政事务处的一名公务员,负责管理
期刊
邝月心女士致力于联络天水围地区妇女、加强妇女之间的团结、发扬互助友爱精神、维护及争取合理权益,同时提倡各种文娱康乐活动以促进幼儿、儿童、青少年、弱智及老人社会福利服务。多年来,她不断维护妇女权益、改善妇女命运、提升妇女素质、促进家庭和谐与发展,同时,她心系家国、不为名利、坚持信念、无畏艰辛,用言行演绎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深刻涵义。    【邝月心女士,注册义工、元朗区议会议员。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