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育究竟是什么?如果问起这一问题,很有可能不少人首先想到的就是传授知识、教授技能等,总之在人们的心目中教育往往就是搬运、传递与灌输知识之类的。的确,教育本身少不了这些,尤其在当前这个高喊素质教育而实际上应试教育已到了走火入魔的年代。但是,如果说教育仅此而已,那就大错特错了。因为除传授知识、教授技能之外,教育还有其他很多很多丰富的内涵,如引导与影响、陪伴与等待、鼓舞与激励以及唤醒与发现等等。在这里,如果人们认同教育是发现的话,那么教师就应该是一名发现者。
的确如此,在中外教育史上,教师作为发现者曾出现过许多精彩且经典的案例。
譬如,想当年,作为小学生的理查德·福斯伯在上体育课时,因为与同学嬉戏打闹而完全没有理会老师对跳高要领的讲解和示范性的试跳,在轮到自己练习跳时于慌乱中蒙出了一个后来被称作“背跃式”的跳法。难能可贵的是,他的体育老师并没有因为学生没按照自己所教的方法去跳而批评他,反而眼睛一亮,由此发现了这种“背跃式”跳法的潜在价值,当即调整教学思路,因材施教,鼓励理查德·福斯伯按此跳法继续跳下去,后来终于培养出了获得世界男子跳高金牌的名将。很明显,这位体育老师不仅思想开明,尊重學生,而且颇具慧眼,善于发现,终于成就了一代跳高名将理查德·福斯伯,而且他的成绩大幅度地刷新了世界体坛跳高的历史记录。
再如,英国有“人脑照相机式的画家”之称的斯蒂芬·威尔夏,3岁时被幼儿园老师发现患有自闭症,后被转入当地的特殊教育学校。不幸之中有万幸,后来事实证明,这个家境窘困、父亲遭遇车祸丧生、来自加勒比的难民的后代是幸运的。5岁多时,他被老师发现记忆力超常,他的老师对这个“来自星星的孩子”不离不弃,长期跟踪观察,精准分析,因材施教,特别注重引导与培养他参与与记忆力有关的各种游戏与学习活动,终于使之摆脱困境,扬长避短,独辟蹊径,脱颖而出,成为著名的“人脑照相机式的画家”。长大后,斯蒂芬·威尔夏自谋生路,自食其力,服务社会,享誉人生。
我们的老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要想成为这样的发现者并非望尘莫及、高不可攀之事,关键在于你是不是一个有心人,有没有好奇心,是否善于观察与发现,是否具有诸如精神、心理、生理、认知以及脑科学、神经科学等方面的综合素养与理论准备。
笔者认为,作为发现者的教师其关键要素可能有很多,而以下四个方面尤为重要。一是充满爱心,有教无类。这是教师作为发现者的基础条件。一个教师是否具有爱心是判别其职业伦理状况的核心要素,真正具有爱心的教师才有可能做到有教无类。全国著名校长蔡林森认为,教师应该从最后一名学生抓起,要教好每一位学生,这一点实现了,才能创造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在面向全体学生的基础上,教师要特别关注后进生、学困生、残疾生、贫困生、偏远生、厌学生、早熟生等等,使他们感受到学校与社会的温暖,获得应有的发展环境与空间。二是长期观察,善于发现。这是一个教师能否成为发现者的关键。按照黑格尔的研究和苏霍姆林斯基的说法,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完整的世界,每一个学生与其他人都是不一样的。在人的精神、气质、兴趣、爱好、个性、潜能等方面,人与人之间有着很大的差异。只有经过长期的仔细观察,我们才能精准地发现每一个不同的学生。三是因材施教,有效指导。这是发现者的教育策略问题。台湾盲人钢琴家黄裕翔,出生后即双目失明,但他对声音特别敏感,经过家长和老师有针对性的引导与培养,他终于在音乐方面展露了超常的天赋与才华。2012年,台湾制片公司以此为素材拍摄了励志音乐故事片《逆光飞翔》,轰动影坛,好评如潮。四是乐于守望,静待花开。这一方面强调的是教师对学生要有足够的耐心。教育是农业,学生的成长与发展具有明显的周期性与规律性,操之过急则欲速不达。要坚信教育是陪伴,更是等待,对某些具有特殊情况与个性的学生更是如此。因此,作为一名教师一定要有足够的耐心,乐于守望,静待花开。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作为发现者的教师真不简单,既要教书,又要育人,更要想方设法去发现、助推与成就每一个学生。我们衷心地期待在新时代能涌现出更多更好的作为发现者的教师!
的确如此,在中外教育史上,教师作为发现者曾出现过许多精彩且经典的案例。
譬如,想当年,作为小学生的理查德·福斯伯在上体育课时,因为与同学嬉戏打闹而完全没有理会老师对跳高要领的讲解和示范性的试跳,在轮到自己练习跳时于慌乱中蒙出了一个后来被称作“背跃式”的跳法。难能可贵的是,他的体育老师并没有因为学生没按照自己所教的方法去跳而批评他,反而眼睛一亮,由此发现了这种“背跃式”跳法的潜在价值,当即调整教学思路,因材施教,鼓励理查德·福斯伯按此跳法继续跳下去,后来终于培养出了获得世界男子跳高金牌的名将。很明显,这位体育老师不仅思想开明,尊重學生,而且颇具慧眼,善于发现,终于成就了一代跳高名将理查德·福斯伯,而且他的成绩大幅度地刷新了世界体坛跳高的历史记录。
再如,英国有“人脑照相机式的画家”之称的斯蒂芬·威尔夏,3岁时被幼儿园老师发现患有自闭症,后被转入当地的特殊教育学校。不幸之中有万幸,后来事实证明,这个家境窘困、父亲遭遇车祸丧生、来自加勒比的难民的后代是幸运的。5岁多时,他被老师发现记忆力超常,他的老师对这个“来自星星的孩子”不离不弃,长期跟踪观察,精准分析,因材施教,特别注重引导与培养他参与与记忆力有关的各种游戏与学习活动,终于使之摆脱困境,扬长避短,独辟蹊径,脱颖而出,成为著名的“人脑照相机式的画家”。长大后,斯蒂芬·威尔夏自谋生路,自食其力,服务社会,享誉人生。
我们的老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要想成为这样的发现者并非望尘莫及、高不可攀之事,关键在于你是不是一个有心人,有没有好奇心,是否善于观察与发现,是否具有诸如精神、心理、生理、认知以及脑科学、神经科学等方面的综合素养与理论准备。
笔者认为,作为发现者的教师其关键要素可能有很多,而以下四个方面尤为重要。一是充满爱心,有教无类。这是教师作为发现者的基础条件。一个教师是否具有爱心是判别其职业伦理状况的核心要素,真正具有爱心的教师才有可能做到有教无类。全国著名校长蔡林森认为,教师应该从最后一名学生抓起,要教好每一位学生,这一点实现了,才能创造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在面向全体学生的基础上,教师要特别关注后进生、学困生、残疾生、贫困生、偏远生、厌学生、早熟生等等,使他们感受到学校与社会的温暖,获得应有的发展环境与空间。二是长期观察,善于发现。这是一个教师能否成为发现者的关键。按照黑格尔的研究和苏霍姆林斯基的说法,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完整的世界,每一个学生与其他人都是不一样的。在人的精神、气质、兴趣、爱好、个性、潜能等方面,人与人之间有着很大的差异。只有经过长期的仔细观察,我们才能精准地发现每一个不同的学生。三是因材施教,有效指导。这是发现者的教育策略问题。台湾盲人钢琴家黄裕翔,出生后即双目失明,但他对声音特别敏感,经过家长和老师有针对性的引导与培养,他终于在音乐方面展露了超常的天赋与才华。2012年,台湾制片公司以此为素材拍摄了励志音乐故事片《逆光飞翔》,轰动影坛,好评如潮。四是乐于守望,静待花开。这一方面强调的是教师对学生要有足够的耐心。教育是农业,学生的成长与发展具有明显的周期性与规律性,操之过急则欲速不达。要坚信教育是陪伴,更是等待,对某些具有特殊情况与个性的学生更是如此。因此,作为一名教师一定要有足够的耐心,乐于守望,静待花开。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作为发现者的教师真不简单,既要教书,又要育人,更要想方设法去发现、助推与成就每一个学生。我们衷心地期待在新时代能涌现出更多更好的作为发现者的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