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飞踹’女童事件”作文导写

来源 :高中生学习·高一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ph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素材展示
  近日,大连市的一家餐厅里发生了引发大众热议的“大学生飞踹女童事件”,监控视频揭露了整件事情发生的全过程:一个4岁女童在饭馆内大喊大叫,惹怒了邻桌就餐的年轻女大学生,女大学生不顾朋友劝阻上前去踹了女童身边的椅子一脚,女童母亲立即与女大学生扭打到一起,场面一度失去了控制。
  尽管当事人事后不再互相追究,此事仍引起网友们的热议,舆论一时沸沸扬扬。有人认为不该对熊孩子下手,痛骂女大学生粗鄙暴力,认为她欠揍;有人认为女大学生不应该客气,“熊孩子”之所以大行其道,绝大部分原因就是中国的父母缺乏对孩子的管教,真正该反思的是那些父母,社会没有义务替你教育孩子;有人认为双方应各打五十大板。
  材料分析
  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一,“文明”是当下被重点提倡的价值取向。而材料中无论是女大学生,还是“熊孩子”或是纵容熊孩子的“熊家长”,甚至是在网上大肆谩骂的网友,都是不文明的。在此基础上分析材料立意角度,可分别从“熊孩子”、女大学生、孩子家长等角度入手,深入透彻地直析本质。
  1. 从“熊孩子”的角度看,孩子在公共场合吵闹,影响他人就餐,此行为本身就是对社会公共场合秩序文明的一种破坏。虽然孩子年龄尚幼,但这不是任性妄為的理由。要引导其建立正确的是非观,因为教育不仅是书本的教育,更多的是养成良好的教养,有公德心,尊敬他人,从而树立良好的社会价值观。
  2. 从女大学生角度看,面对陌生孩子的吵闹,受影响的当事人该如何制止这种行为?女大学生可以提醒并且告知女童的母亲管束好自己的小孩;如果无效则可以要求服务人员来协助维持秩序,但绝不能诉诸暴力。暴力、戾气从来就不是解决问题的建设性手段,以暴制暴只能激化矛盾,无助于问题的解决。
  3. 从孩子家长的角度看,孩子母亲护犊心切可以理解,但其大动干戈之举属反应过激,教育孩子在公共场合遵守公共秩序,是家长们必须肩负起的教育责任。家长没有做好子女的榜样,本属失职;纵容自己的小孩在公共场所骚扰其他人,这样的父母欠缺了起码的公德教养;现在很多父母不再或者很少对孩子进行道德、礼节的教育,让孩子从小养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我行我素的性格,只剩下戾气,没有了谦让、平和,这是社会公德教育的缺失。重视公德教育,呼唤公众场所秩序文明回归,也是推进社会文明和谐进程的重要一环。
  立意角度:
  1. 维护公共秩序与公德
  2. 对社会戾气说“不”
  3. 重视公德教育
  4. 理性行事
  有一种泄愤叫缺乏理性
  宫栋宇
  从女大学生自身看,公共场合如此行为是不自重的表现。坚守心灵底线,遇事冷静克制,懂得隐忍,这不仅是人际关系的润滑剂,更是对自己的尊重和对底线的坚守。面对孩童吵闹,理应冷静克制,注意自己的行为,保持自己的形象。
  从此事的社会影响看,“飞踹女童”扰乱了社会秩序,是对传统“尊老爱幼”美德的无视。只有树立对社会共同道德与行为规范的信仰,才不会做出损害公共利益与社会秩序的行为。社会呼唤理性,而女大学生此举,失去了对社会规则的敬畏,失去了对社会道德的坚守,失去了对核心价值的信仰,却多了一份固执、任性与对人情事理的罔顾。
  诚然,女童母亲与大学生扭打也缺乏理智,虽然其爱护子女的心情值得同情,可以理解,但其行为本身欠妥,理应反思。而接受了高等教育的女大学生做出如此举动,实在更应指责。
  点评 本文论点明确,紧扣女大学生行为展开分析,点明其“缺乏宽容和理性”的实质,集中专论,说理深刻透彻,且情理兼具。
  诉诸暴力 人各有过
  郭璐蕾
  纵观此事,本为管教幼童之事,却被女大学生与女童母亲打成了“公共暴力”,事件可曾解决?文明是否重塑?尽是“一地鸡毛”的丑态。双方各打五十大板,着实不为过。
  察其源,理其本,不难发现暴力的行为源于暴戾的心理。女大学生自认有享受良好公共环境之权,而女童之母坚持护子之权。维权之心与暴戾之心碰撞,便擦出了暴力的火花。反观当下社会,因让座纠纷引发公车大战,黄小蕾与迪士尼管理人员大打出手,伤痕累累……所谓理性与文明,在暴力面前如此不堪一击。痛心之余,不禁反问:“我们的社会怎么了?我们怎么了?”其实答案并不复杂,我们过于追求快速获得自身权利,已忘了遗失的文明与友好。而人心间的磨合需要润滑剂,而非“核武器”。
  矛盾是发展的引擎。当事人双方虽已偃旗息鼓,但思考与追责却不该止步。诉诸暴力,人各有过;转变行为,海阔天空。淘气是孩童天性,父母晓之以理,他人动之以情,爱的教育定比那飞来一脚有效。纵是他人无礼在先,也应持理以应。倘若文明劝诫,何来大动干戈?
  点评 本文题目即论点,解读准确,鲜明有力。文章思路清晰,结构严谨,是一大亮点。围绕“诉诸暴力,人各有过”的中心论点,重点突出,逻辑严密,深刻性也随之加强。
  管教孩子不可缺位
  栾志恒
  孩子吵闹,惹怒女生;女生踹凳,激怒孩子母亲;两人扭打,场面失控。我们难以定义哪方正义,因为双方均存在过激的不当行为。但我认为管教孩子不当的母亲更应受到批评。
  孩子虽小,也该掌握公共场合的基本礼仪,尽量少对他人造成干扰。而这位四岁的“熊孩子”在饭馆大喊大叫,激怒他人,母亲平时教育和管理的缺失难逃其愆;凳子被踹后与人扭打的做法,虽是护女心切,也难免给孩子做出错误的示范。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触龙谏赵太后时如是说。对孩子正确的管教,不是尽力满足他们的物质需求,而是帮助他们养成受益一生的好习惯,让孩子成人之际能自信、勇敢、宽和、谦逊,而不是让他如同这位女大学生般受到干扰而暴跳如雷。每一个家庭都应担当起教育的责任,而不是让整个社会承担教育失位带来的阵痛。
  点评 抓住孩子家长“管理失当”的中心论点,从表现到本质、到危害,层层深入,水到渠成,将读者的认识引向更深的层面。强大的逻辑力量,使其极具说服力。
  【练习】
  有人说女大学生“飞踹”女童,女童母亲又与女大学生扭打在一起,是因为现在社会的戾气太大了,对此你怎么看?请就此问题写300字的感想。
其他文献
材料展示  2017年7月8日5时22分,驾驶人董某驾驶的出租车沿临沂市兰山区涑河北街由东向西行驶至临西十二路交汇东50米处时,与正在晨练的“山鹰涑河黎明健跑队”队员发生碰撞,致使丁某、王某、商某受伤,商某经抢救无效死亡。  经公安机关立案侦查,当天参加晨练的“山鹰涑河黎明健跑队”队员共计30人,行至事发路段时,因前方道路施工,遂占用机动车道行走,驾驶员董某驾车行至此处时操作不当,导致事故发生。目
期刊
自2015年以来,关于引力波的被检测发现的消息陆续被放出,今年来自美国“激光干涉引力波天文台”团组的科学家们更是由于他们在引力波研究方面的贡献而被授予了诺贝尔物理学奖。而最近,引力波又有一重大新闻:全球多国科学家10月16日同步举行新闻发布会,宣布第一次同时“听到”和“看到”来自双中子星合并而引发的一次引力波事件。  此次双中子星合并观测事件被最终确认,这样的探测标志着天文学的一个新时代即将到来:
期刊
考点阐释  图画作文也属于材料作文,它要求考生以图画作为阅读材料,通过对图画的观察分析,发挥想象,联系现实进行写作。因为“一切尽在图画中”,它表达的内容比文字更隐蔽,难度也更大,因此看懂图画并正确地审题立意尤为重要。  [范文例举][1]  阅读下面的图画材料,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范题解析]  画中有四个人,一个孩子踩到了一块西瓜皮而跌倒在地上,三个举着标有“家庭”“学校”和“社会”
期刊
拟题:学问  寓意:学问就像沉甸甸的稻穗,越是有学问的人就越低调;没有学问的脑袋就像一株疯长的草,总是喜欢高高地昂起头。  运用方向:低头与昂头、谦虚与自傲、内涵与外表等。  拟题:证件与能力  寓意:一些人虽然取得了很多证件,但并不代表这些人就有相应的能力。现实社会中,能力比证件更有效。  运用方向:能力的体现、多多并非益善、辩证认识等。  拟题:铲  寓意:讽刺了当今社会上一些人囿于传统偏见,
期刊
因为人物传记对当前青少年的影响程度远远超过了传统小说和诗歌,因而高中语文教材在必修中单列1个人物传记单元,并单独编辑了选修《传记选读》,高考之所以特别青睐人物传记类文本,还有一个原因是,人物传记往往可以让我们学习人类的先进文化、科学思想和美好情操;传记人物的人生经历、所作所为、所思所感可以对我们的思想观念、生活学习、为人处世起到表率和榜样作用,而且可以帮助我们理解许多素材,有利于我们的写作、表达和
期刊
考点阐释  话题作文一般由“引入性材料+阐释性话语+话题核心词+写作要求”构成。“材料”主要用来引出话题,同时对话题的延展起导向和提示作用;“提示语”主要是用来帮助审题立意,打开写作思路;“要求”则是写作时注意的事项。审题关键是审准话题、话题的范围及其重点。  [范文例举][1]  著名导演吕克·贝松说过:“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迷你王国,只是成年人的王国可能会更小些。大人们每天考虑的事情太多,他们真
期刊
材料展示  2016年,中国游戏营业收入达到246亿美元,并且首次超越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游戏市场。其中,腾讯公司凭借《王者荣耀》成为全球移动MOBA领域的领军者,吸金的同时也迎来让青少年成瘾的非议,被戏称为“农药”。最近传出的很多小学生因为沉迷游戏盗刷家长数万人民币、与家长争执后离家出走乃至跳楼的新闻,让这款游戏站在了风口浪尖,腾讯公司的市值一度在争议中“蒸发”1100亿港元。  有媒体指责《王者
期刊
李叔同的课业、黄炎培的读书笔记、钱学森“水力学”课程试卷……日前,上海交通大学档案馆(党史校史研究室)主办的“学在交大”馆藏学生课业档案展在董浩云航运博物馆展出。  本次展览集中展出了上海交大档案馆历年征集珍藏的交大学子在校学习笔记、实验报告、试卷等课业档案,既有南洋公学時期蔡元培先生主持下的特班生李叔同的课业、黄炎培的读书笔记,也有上世纪三十年代初金悫教授批阅的钱学森“水力学”课程试卷,还有当代
期刊
名作节选  百年孤独  加西亚·马尔克斯(哥伦比亚)  多年以后,奥雷连诺上校站在行刑队面前,准会想起父亲带他去参观冰块的那个遥远的下午。當时,马孔多是个二十户人家的村庄,一座座土房都盖在河岸上,河水清澈,沿着遍布石头的河床流去,河里的石头光滑、洁白,活像史前的巨蛋。这块天地还是新开辟的,许多东西都叫不出名字,不得不用手指指点点。每年三月,衣衫褴褛的吉卜赛人都要在村边搭起帐篷,在笛鼓的喧嚣声中,向
期刊
请根据下面的材料,写一篇文章。  我们在长辈的环绕下成长,自以为了解他们,其实每一位长辈都是一部厚书,一旦重新打开,就会读到人生的事理,读到传统的积淀,读到时代的印记,还可以读出我们自己,读出我们成长时他们的成长与成熟,读出我们和他们之间认知上的共识或分歧……  18岁的我们已经长大,今天的重读,是成年个体之间平等的心灵对话、灵魂触摸,是通往理性认知的幽径。  请结合自己的生活阅历深入思考,围绕“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