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歌剧创作者可以从《马可·波罗》中学到什么?

来源 :音乐爱好者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nceXul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8年5月16日,我在北京天桥艺术中心观看了丝绸之路国际剧院联盟创演的歌剧《马可·波罗》,赞叹之下感慨颇多。作为一部以一带一路实例内容为特点的原创歌剧,《马可·波罗》可谓独辟“新境”,它做到了很多人所期待做到的东西,达到了政治、历史、文化、艺术的综合表现效果。
  我观《马可·波罗》,觉得它是一部将东西方文化和历史进行深入嫁接的作品。此外,它在创作技术、创作经验以及“履行”歌剧思维观念方面,都有着很多令中国歌剧创作者学习和借鉴的地方。
  首先,这部歌剧采用了国际合作、国际制作的方式,打破了以往中国原创歌剧创演的惯有模式,从这方面来看,它是具有相当的突破性看点的。《马可·波罗》的创作团队具有“世界波”特征,编剧韦锦是中国诗人、剧作家,指挥是汤沐海,作曲为德国作曲家恩约特·施耐德(Enjott Schneider),导演为前英国科文特花园歌剧院歌剧总监卡斯帕·霍尔腾(Kasper Holten),其余如执行导演艾米·里恩(Amy Lane)、多媒体及舞美设计卢克·霍尔斯(Luke Halls)、灯光设计布鲁诺·博艾特(Br u no Poet)、服装设计助理艾玛·瑞欧特(Emma Ryott)、动作导演迈克尔·巴里(Michael Barry)均为英国艺术家。
  演员团队亦是国际化的。饰演马可·波罗的是丹麦男高音彼得·洛达尔(Peter Lodahl),饰演尼科洛·波罗/监狱长的是英国男中音乔纳森·根索普(Jonathan Gunthorpe),饰演马泰罗·波罗/卢斯提加洛的是英国男中音达米安·坦特雷(Damian Thantrey),其余角色均为中国演员,乐团是中国天津交响乐团。
  如此的综合阵容,可以说集中了各方面的优势,汇拢了中外艺术家不同观点、不同角度的认知,通过集思广益的共同创作,最终达到了符合国际审美和中国观众欣赏习惯的要求,创作出了这部国际合作的《马可·波罗》。
  其次,这版《马可·波罗》采用了典型的东西方相融合的艺术风格,在戏剧、音乐及舞台呈现上,强调和突出了两种风格的不同个性以及两者相结合的国际化准则。作曲家恩约特·施耐德才能出众,他的音乐与脚本结合度高,吻合性强,既有西方歌剧的传统精髓,又有东方音乐的些许特征。更重要的是,他的音乐带有活的戏剧性,其矛盾的产生与变化,始终以情节的发展为基础,以音乐的核心规律为依据,没有生硬的“照搬”感。
  导演卡斯帕·霍尔腾的表现足以显示出他是一位内行的专业歌剧导演。当晚演出时,人们看到的是一个很有歌剧“氛围”的舞台场面,演员的舞台调度与歌剧音乐的律动极符合,每一個站位和表演动作都能够使歌唱家获得良好的歌唱状态。另外,霍尔腾很会设计舞台效果,他“构建”出的立体式站位和富有层次感的“音墙”,极大地方便了歌唱家和听众,从而使整部歌剧的音响达到了富有戏剧感的厚重效果。
  其他主创人员和主演人员同样有着很多出色的创意和表现。然而我今天要说的,并不仅仅是对演出情况的评价,而是想借助这部作品,谈一谈中国歌剧创作者应该从这部歌剧中学习和借鉴什么。
  我认为,以下几点是我们应该重点学习和借鉴的。

一、歌剧思维的真正体现


  《马可·波罗》这部歌剧搬上中国歌剧舞台,应该说给我们的歌剧同仁们树立了一个榜样,它帮助我们了解了世界歌剧艺术形式的本质,对于什么是歌剧、什么是音乐的戏剧有了一个清醒的认识。近年来中国歌剧界始终流传着一个叫作“歌剧思维”的术语,所谓歌剧思维,就是一种对歌剧本质的思考,对歌剧内涵的认识,这一点是人所共识的。


01歌剧《马可 波罗》剧照:马可·波罗与宋朝女子传云


02歌剧《马可 波罗》剧照:文天祥(中)

  然而,尽管我们已高喊加强“歌剧思维”的口号多年,但从实际来看,并没有做到很好地运用歌剧思维来创作,很多创作者甚至对歌剧艺术的本质及歌剧思维的术语根本不了解,故而在创作上总是找不到方向,找不到方法。而正是由于这样的“概念不清”,使得我们的歌剧舞台上经常出现一些似是而非的作品,人们将这些作品戏称为“晚会歌剧”“大众歌舞剧”“戏曲秧歌剧”“电视剧歌剧”等。坦率地讲,这些作品没有一部是运用歌剧思维来创作的,所以它们根本不能代表中国歌剧艺术的真正水平。
  相反,我们来看《马可·波罗》,一部由德国作曲家谱写、英国导演执导的歌剧,尽管用中文演唱,音乐中采用了很多中国民族素材,且描述的故事也发生在中国,但它却真正体现出了严谨的歌剧思维。人们看到,这部歌剧虽然是当代作品,但它的基调是建立在“音乐的戏剧与戏剧的音乐”之上的,是一部完整的、通过戏剧性的音乐来表现具体情节的音乐戏剧。   我认为,《马可·波罗》的创作方向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而它在对歌剧本质的体现上更是值得我们认真思考、认真研究的。我本人并不否认中国民族歌剧的发展,但即使是民族歌剧,也应该遵循歌剧思维的创作原则,否则创作出的东西根本就不是“剧”,也就没有列入歌剧艺术范畴的资格。

二、中国语言的合理运用


  《马可·波罗》是一部正歌剧,它采用的是意大利歌剧加德国歌剧加中国民族歌剧的混合风格,其中既有大段歌唱性的咏叹调,也有宣叙调、重唱及合唱,既有德国歌剧的语言式对唱,也有中国民歌的特色韵味,真可谓德、意、中三位一体的叠加。最有挑战意味的是,这部歌剧是用中文演唱的,而对于作曲家来说,如何利用中文来写咏叹调和宣叙调,就成为了一个极端棘手的问题。
  施耐德很了不起,他居然写成了,而且还写得很顺口,很有韵味,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人们注意到,在当晚演出时,每一个中外歌唱家在演唱宣叙调时都没有发出令人搞笑的腔调,也没有因此给现场的观众带来不良的尴尬。
  我对此百思不得其解,为什么有些中国作曲家写宣叙调显得有些“幼稚”,而一个外国作曲家却能够写得如此顺畅?况且外国人还不熟悉中国语言的韵律呢,这到底是为什么呢?反思后我觉得,我们的有些作曲家还是没有摸透西方歌剧的写作规律,更没有将中国语言的韵律吃透,因而在写作中就显得无从下手。还有一些作曲家在“困难的大山”面前却步,反过来说中国歌剧不适合采用宣叙调。我认为,这种逃避的态度只是一种力图挽回面子的假象,事实上则是功力欠缺的表现。
  其实,近年来一些中国优秀作曲家在正歌剧创作方面已经取得了很大突破,如郭文景的《骆驼祥子》、唐建平的《这里的黎明静悄悄》、郝维亚的《大汉苏武》都是非常成功的例子,这些作品中的宣叙调完全具有楷模性。
  施耐德作为一位外国作曲家,在《马可·波罗》中为我们中国作曲家做出了榜样,这一点是我们最应该学习和借鉴的。

三、外国歌唱家的优势


  在《马可·波罗》的演出中,几位外国歌唱家的表现给人们留下了深刻印象。饰演马可·波罗的丹麦男高音彼得·洛达尔音色通透,高音亮泽,穿透力强。饰演尼科洛·波罗/监狱长的英国男中音乔纳森·根索普和饰演马泰罗·波罗/卢斯提加洛的英國男中音达米安·坦特雷声音浑厚,气息沉稳,演唱中很有“定力”。令人惊奇的是,三位外国歌唱家均使用中文演唱,且发言基本清晰准确。听得出来,他们为此下了不少功夫。
  奇怪的是,我们中国的个别歌唱家却在语言表达方面大失水准,为了追求所谓好的声音,他们不惜将中文咬字完全放弃,演唱时嘴里像含着块豆腐,不看字幕根本不知道她们在唱什么。比起三位敬业的外国歌唱家,这些歌唱家的表现真是不敢恭维。
  当然,中国歌唱家也有表现出色的,男低音田浩江饰演的忽必烈,其演唱和表演均非常到位,高超的艺术修养体现殆尽,赢得了现场观众的一致好评。饰演文天祥的男中音袁晨野也表现尤佳,他的声音和气质颇有一种非凡的震撼力。
  本场歌剧演出,担任演奏的天津交响乐团表现出色,他们在汤沐海的指挥下,充分体现出了歌剧乐团的特色,即与舞台演员相融合的有机协调性。近年来,天津交响乐团频繁演出歌剧,积累了很多这方面的业绩,在全国职业交响乐团中,他们是演奏歌剧经验最丰富的乐团之一。
  歌剧是一种丰富而复杂的艺术,它在西方有着数百年的发展历史,因此有着相当完善的规模与体系。歌剧艺术传入中国也已有了一百年的历史,在这一百年中,我们走了很多不同的创作之路(有些是弯路),甚至为某些不同的观点争论至今,我认为这些都是得不偿失的。其实,中国的歌剧创作应该停止观望,放开脚步,抛弃所谓的民洋之争,让作曲家能够凭借自己的想象和需求来创作。我相信,只要不断努力,并严格按照歌剧思维的原则去做,中国的原创歌剧发展就一定会有希望、有前途、有未来。
其他文献
用山河破碎、民不聊生、一片生灵涂炭之景来描绘1975年内战全面爆发后的黎巴嫩实为贴切。然而在内战爆发之前,黎巴嫩却享有中东“瑞士”之美誉。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度,其腓尼基时代兴建的毕卜鲁斯城、古罗马时代兴建的巴尔贝克城、十字军时代兴建的赛达城堡以及北部银装素裹的雪山无一不令人神往。就在这个人文景观气派庄严,自然景观也绚丽多姿的国度,孕育了一位诗人、作曲家——贝莎拉·艾尔-库利(Bechara El
期刊
巴黎求学带来的启示  我于1998年考入上海音乐学院声乐系,2003年以专业第一名的成绩毕业,同年进入巴黎高等师范音乐学院深造。2004年考入巴黎市立高等音乐学院,次年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巴黎国立音乐学院。2008年,我以满分成绩获得巴黎高等师范音乐学院“最高级演唱家文凭”,成为该院建院以来第一位获此殊荣的亚洲籍歌唱家。2009年,我获得巴黎国立音乐学院硕士学位,同年受聘于上海音乐学院声乐歌剧系任教。
期刊
2018年12月6日,重庆歌剧院创作的民族歌剧《尘埃落定》(以下简称“尘剧”)举行了隆重首演,我赶上了该剧第一轮演出的末班车,于12月8日赴重庆观看了这部歌剧。歌剧《尘埃落定》剧照:藏族人民  《尘埃落定》是重庆歌剧院近年来倾力打造的一部作品,根据藏族作家阿来获得茅盾文学奖的同名小说改编,并得到了2019年度国家艺术基金的资助。据编剧冯必烈、冯柏铭介绍,他们改编这个剧本十分不易,因为阿来的原作内容
期刊
芭芭拉(Ba rba ra),原名Mon ique Andrée Serf,1930年出生在巴黎的一个犹太人家庭。二战时,十岁的她不得不过上东躲西藏的日子。战争结束后,邻居的一位音乐教授无意间听到芭芭拉的歌声,惊为天人,于是帮助她发展音乐才能。芭芭拉从巴黎到布鲁塞尔,从歌舞餐厅的驻唱,到在巴黎音乐厅首秀,继而成为一名创作型歌手,与唱片公司签约,最终成为风靡整个欧洲的香颂女王。在演出时,芭芭拉常常身
期刊
说起青少年交响乐团,你一定会想起当红指挥家杜达梅尔担任音乐总监的西蒙·波利瓦尔青年交响乐团,也一定对香港青少年管弦乐团在香港国际机场举办的那一系列走红网络的快闪音乐会印象深刻。不论在哪个国家或地区,不论文化和社会背景如何更迭流转,由青少年担任乐手的管弦乐团予人热情、活力、充满创造及想象力的印象却从来不曾改变。  六年前成立于纽约的美国国家青年交响乐团(National Youth Orchestr
期刊
由上海音乐厅制作出品的音乐剧《繁花尽落的青春》将于2018年12月登陆上海大剧院。该音乐剧由金牌编剧喻荣军、国家一级导演周小倩、作曲家赵光、舞蹈家王亚彬、韩国顶尖舞美设计徐淑珍率领中韩两国创作团队联合打造,相较于2017年底的首演,这次的全新制作将会以焕然一新的面貌呈现在观众面前。  《繁花尽落的青春》有一个诗意的剧名,但真正的主角却是两位男性。他们经历了互换身份的交错命运,一位在夹缝中求生,另一
期刊
卡尔·玛利亚·冯·韦伯(1786-1826),德国早期浪漫主义音乐最具代表性的作曲家之一,兼具全面的艺术才能。除作曲之外,他还是钢琴演奏大师、现代指挥艺术的早期实践者,以及活跃的音乐评论家。  韦伯最著名的作品是首演于1821年的三幕歌剧《自由射手》,作品的故事来源于德国民间传说,富于魔幻气息。韦伯广泛吸收了民族音乐的养分,同时又在动机运用、管弦乐色彩和多樣化的形式方面进行了大胆且有成效的探索。这
期刊
我在上海音乐学院声乐歌剧系担任表演指导老师已有十二年。多年前,有一位本科三年级的学生曾在我的基础表演课上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表演课外,我看过这位学生的声乐专业课期中考试,他的演唱技术上乘,台风也基本成熟。但在我的表演课上,他却总表现出一种无所谓的状态,从不曾真诚地走出自己,走进角色。看他的表演练习时,我总是满怀期待地开始,每每失望地结束。在表演课程即将结业之时,其他学生都在向着正确的表演观念努
期刊
2018年5月16日,女高音歌唱家黄英与法国钢琴家达尔贝托(Michel Dalberto)在上海东方艺术中心举行了一场艺术歌曲音乐会。曲目是法国与中国的艺术歌曲,上半场有福雷、德彪西、拉威尔、普朗克等人的歌曲,下半场则是从黄自、丁善德一直唱到叶小纲的作品。起初我担心,艺术歌曲音乐会本来就带点曲高和寡的意味,这套作品还完全避开热门的舒伯特、舒曼、勃拉姆斯等人的歌曲,这样一来,上座率如何?听众的反应
期刊
2011年7月,第二屆夏季音乐节的志愿者团队里来了一个还在读大学的上海小男孩,讲话柔声细气,交流起来却有难得的沉着和专注,当时的MISA工作团队决定安排他协助接待那年第一次来上海的大指挥家巴伦伯依姆。  2016年夏天的某一天,我偶然地翻看美术电影制片厂1980年代的动画长片《天书奇谭》,被其中贯穿全片的音乐瞬间圈粉。MISA这些年引进了不下十部国外电影交响制作,何不自己制作一部?走访美影厂后,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