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领育人与心理健康的初中数学教学行为研究思考

来源 :求知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ysu_all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教学即教育,教育源于教学行为引领,立德树人是教育教学行为的根本任务,这一根本任务要落实到教育教学行为的各个环节中,也要落实到各学科教学中。因此,学科教学必须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与践行贯穿教学的全过程,它既是立德树人的载体,也是立德树人的重要途径。从某种意义上说,学科育人的质量决定了学校育人的质量。因此,学科育人效果的好坏,直接决定着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能否实现。
  关键词:学生心理健康;教学行为;立德树人;引领育人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24X(2020)46-0075-02
  引 言
  陶行知的教育思想启示我们,学科教育教学就是引领学生的育人教学行为。陶行知的哲学思想“行是知之始”,就是在教学做合一过程中,在恰当的教学行为中,既要进行学科知识传承创新引领,又要进行健康心理成长的梳理引导,即引导学生通过积极心理进行学科学习。
  在国外较早提出“学科育人”这一观点的是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他指出没有任何“无教学的教育”,也不承认有任何“无教育的教学”,因此,他强调教育与教学的统一,并把道德教育作为教育的最高目标。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也持有相同的观点,他认为教育的独特使命和价值在于能够为人的成长提供相应的外部文化环境。英国教育家怀特海强调,教育的目标是要塑造既具有广泛的文化修养又在某一特殊方面有专业知识的人。可见,学科文化育人对提高教育质量非常重要。
  一、初中数学学科育人、学科教学行为研究的价值
  1.在理论研究方面
  构建“引领学科育人”“引导学生心理健康积极发展”“引发初中数学教学行为实践创新”的完整的体系;寻找到一条实现学科育人、学生积极学习数学健康心理意愿和教师教育教学行为相融合的理论;突破学科育人理论框架体系和教师教学行为之间的联系,实现教育与教学和谐统一及其在初中数学教师教学行为中的拓展和应用;将教师教育教学行为影响学生学习心理的理论和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方式、课后辅导形式等教学行为有机结合;将独立的理论和实践研究融合在一起,突出研究的理论价值,突破教学发展理论支撑和现实价值[1]。
  2.在实践应用方面
  第一,使学生通过教师的有效教学行为明确学习数学的有效方法,在课堂知识、能力提升、数学应用等方面找到融合的着力点,从而使学生的数学学习方式得以转变、学习效率得到提升、学习能力得到增强,进而促进学生积极高效地学习数学。
  第二,为学生掌握有效的数学学习方法、解决数学问题与教师开展课内外教学行为、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一体化的实现等问题提供有效策略;为解决如何让学生学习数学、激发学生数学兴趣、激活学生创新意识、提升学生建模能力等问题提供有效样板;有利于培养学生积极的数学学习态度和数学学科素养。
  第三,提升初中数学教师对联系教学、联系学习的理解;提升教师对数学课堂的驾驭能力;提升教师课堂设计与教学水平;提高教师对学生学习方式的影响和引导能力,使教师教科研能力得到提升。
  二、对几个核心概念的解读
  1.学科育人
  学科育人就是以学科知识和学科教学特征为载体,以育人为目标,挖掘学科的育人内涵,重整学科的育人资源,关注学生的品智行为,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促进学生智力和思维品质的发展、人格和正确价值观的养成,进行提高学科育人的实效性。
  2.心理健康教育
  初中生的心理建设尚未成熟,学校应通过心理健康教育让学生向着健康的、积极的方向发展,让学生形成正确的心理状态,积极地对待生活和学习。在学科教学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内容,是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除此之外,开设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也是学校直接解决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主要措施。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能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积极性,在培养学生健全人格的同时,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为学生的学科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心理健康教育本身蕴含在生活中,在教材中有所体现,需要教师用心去发现,并用创新的方法教给学生,让学生善于观察生活、接纳生活。心理健康教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教师应关注学生在课上和课下的表现,多方位地了解学生、与学生沟通,尽可能地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以促进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
  3.学科教学行为
  学科教学行为是指在学科教学过程中为达到某一特定教学目标,教师所采取的易于学生接受的教育教学行为。学科教学行为分为课堂教学行为和课外教学行为,教师在设计学科教学行为时既要遵循学科特点和学生年龄特征,又要充分考虑教师和学生之间的相互作用对教学行为的影响,更要考虑学生心理需求对学科教学行为的积极因素。
  三、“引领育人与心理健康的初中数学教学行为”研究目标与方向
  本课题的研究目标是研究基于学科育人与学生心理健康发展需要的初中数学教师教学行为,将学生心理健康作为研究目标,重视初中数学教师教学的细节,旨在提高初中數学教师对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的关注度,使教学内容呈现多样化,引发教师对学生多方面发展的关注,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将心理健康教育内容融入学科教学中,是新时代对教师提出的教学要求,所以教师应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另外,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对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能使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学习态度有所转变,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数学学习积极性,还有助于学生解决生活中遇到的数学问题。总之,本课题的研究目标不仅在于在创新的领域中有研究成果,也在于帮助教师寻找提高学生数学学习效率,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提高个人能力的教学方案,从而使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得到妥善解决,使其全身心投入学习过程中。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围绕学科育人需要和学生心理健康发展需要进行,分别从学校的教学角度、学科教学的效果来分析学生在初中阶段对心理健康成长的诉求,站在数学教师的角度探讨针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可采取或已采取的教學措施,并进一步研究这些教学措施对学生心理需求和知识需求方面所起到的作用。
  四、“引领育人与心理健康的初中数学教学行为”研究的思路与过程设计
  本课题全程围绕数学课程展开,首先,研究学科育人需要和学生心理健康发展需要,对学生开展有针对性的教学,并总结教学计划,把握整个课题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以提高本课题的研究效率。其次,分析传统的数学教学模式下学生的学习情况,对涉及的学科育人与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目标进行重点调研。这一环节的主要目的是分析传统数学教学中的不足,突出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目的。再次,与新的教学方式进行对比,通过观察法、对照研究法、问卷调查法等方式研究心理健康发展背景下的教学方法创新之处,得出初中数学教学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和作用。最后,研究心理健康教育如何更系统地融入初中数学学科教学中,提倡教师根据现有的课堂教学经验和课堂教学状况,提出教学措施,以达到心理健康教育与学科教学齐头并进的教学目的。
  五、“引领育人与心理健康的初中数学教学行为”研究的观点与创新
  1.本课题的主要观点
  (1)学校的教学目的是教书和育人,而保证学生的身心健康是促进其智力发展的前提,也是教师开展教学工作的前提。本课题首先强调心理健康教育在初中教学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突出研究工作的开展核心。
  (2)本课题将心理健康教育在初中数学学科中的应用分为以下几类。第一类,学生因学习难度较大,有意识地逃避作业。此类学生的学习能力较差,需要教师引入心理健康教育,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第二类,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浓厚,课堂学习积极性不高。此类学生未对自己当前的学习任务有清楚的认识,需要教师的引导才能端正学习态度,提高学习效率。第三类,学生不清楚个人能力,对教师安排的教学任务或课堂作业有抵触心理。此类学生不清楚个人能力水平,盲目自卑。教师需解决其心理问题,使学生克服胆怯心理,了解个人能力,积极地通过学习培养健全的人格。
  (3)本课题将数学学科教育与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结合起来,肯定了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而且本课题为初中数学教师提供的教学方案也可用于其他学科的教学中,这有助各学科教师共同参与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2.本课题的创新之处
  本课题的题材较为新颖,在传统教育方式上有所创新,为教师提供更多的教学可能性。研究初中数学学科中心理教育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法的融合,能够带动学生的学习心理,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能够帮助数学教师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案,致力于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能够为初中教师提供教学范本,为学科教学和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融合建立稳固的联系,为后续研究课题提供参考资料。本课题的选题较为新颖,有较高的研究价值,一旦研究成功,将作为其他教育研究人员的研究范本。此外,学生教育问题一直是我国重点强调的发展问题,本课题重视心理健康教育,探究了学校可采取的教育方式,为教育行业的发展提供了参考,不仅有创新价值,也有较深远的研究价值和研究潜力。
  结 语
  综上所述,健康的心理是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因素,是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学习品质的基础。把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数学课堂教学中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化解学习数学的心理困扰,调节和优化学习数学的心理状态,进而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效率。
  [参考文献]
  梓沫.让教学走进学生生活,关注学生心理[J].教学设计:杂谈,2012(11):23.
  基金项目:本文系江苏省教育学会“十三五”教育科研规划重点课题“基于学科育人与学生心理健康发展需要的初中数学教学行为研究”(课题编号:19B1J4SQ24)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金文卫(1974.1—),男,江苏宿迁人,本科学历,中学高级教师。
其他文献
摘 要:教学必须在明确的目标指导下进行。在当前的小学语文教学设计中,仍存在目标意识不强、表述不清、三维目标割裂、目标过多过杂、目标与教学内容脱离等问题。文章以统编教材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的两篇课文为例,拟从课程标准、教材编排体例、文本特点等方面入手,思考如何制订教学目标,明确教材编写意图,落实单元语文要素,提升学生语文能力,使教学目标真正成为教学的指南、评价的依据。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目
期刊
摘 要:高中数学课后检测与辅导是提升学生数学知识掌握质量的重要途径,但是因为教学方法的不恰当,致使很多数学教师的课后检测和辅导难见成效。文章从引导学生反思、引导学生合作探究以及注重举一反三这三个角度出发,对于新高考背景下怎样做好高中数学的课后检测与辅导进行论述,以供参考。  关键词:新高考;高中数学;课后检测;课后辅导  中图分类号:G63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624X(2021
期刊
摘 要:小学数学微课制作主要存在偏重形式,忽视内容深入;偏重讲授,缺乏课堂互动;偏重知识呈现,忽略联系生活实际等问题。基于深度学习的小学数学微课制作可以通过教学内容精准选材,推进学生深度学习;分层教学助力个性发展,切合学生的深度学习需求;创设具体生活化情境,激发学生的深度学习兴趣等策略来提高实效。  关键词:深度学习;小学数学;微课制作  中图分类号:G623.5;G43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期刊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渐实施,高中语文的教学模式以及教学目标也在发生改变。在当前的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教会学生知识,还要培养学生的语文思维。对此,文章在分析高中语文教学培养学生语文思维的意义的基础上,提出了几点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语文思维的策略,以期促进高中语文教学的发展,为社会培养更多的人才。  关键词:高中语文教学;语文思维;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
期刊
摘 要:高中英语是我国现代中学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门课程。随着我国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人们对高中英语教学的要求与期望越来越高。在英语阅读教学中,学生通过运用有难度的英语知识,能逐渐获得运用英语语法的能力。教师要帮助学生学会运用英语知识,并且要在学生学习过程中,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通过阅读英文文章,正确使用英语,能够拓宽学生的思维空间以及提高学生的想象能力。教师在实际英语教学中应该
期刊
摘 要:空间思维能力是一种普遍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是小学数学的教学目标之一。文章作者利用Flash和GeoGebra软件创建的立方体模型,结合实物模型和打印在纸上的平面图,围绕物体空间位置的描述、记忆和旋转等方面进行了教学设计。这些活动对帮助学生建立空间方向感、建立心理图像、提高空间思维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三维软件;空间思维能力;教学设计;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
期刊
摘 要:长期以来,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始终是写作能力和意识的培养,如何有效地改变当前小学写作教学中所存在的思维公式化和技法模板化问题,已成为实现我国小学语文素质教育破壁式发展的一大要务。文章作者将结合小学教育中语文课堂教学的部分重点内容展开分析,以供诸位参考。  关键词:小学高年段语文;作文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624X(2021)31-004
期刊
摘 要:信息技術能够为教师开展教学提供新的思路,同时也能够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使学生在课堂中有更高的积极性。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应不断探索信息技术在课堂中的运用方式,使学生愿意将更多的精力投入课堂。小学数学教师要通过信息技术与学生进行互动和交流,将信息技术作为一个良好的教学平台,为学生和教师之间进行互动,提供技术支持。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重视图形与几何这部分内容的教授,通过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
期刊
摘 要:近些年,民族风格逐渐走进人们的视野,让大家看到了民族文化和民族服饰的魅力。现代儿童服装设计如果能够吸收民族文化,并将其应用于现代图案或风格中,那将是一件双赢的事情。其一方面可以推动民族文化走向世界;另一方面也可以让儿童服装设计找到新思路。文章就“双融双创”理念下传统民族服饰主题儿童服装设计教学提出笔者的一些看法,以供参考。  关键词:“双融双创”理念;民族服饰;儿童服装设计;民族文化  中
期刊
摘 要:逆向思维是一种创造性思维,是学生在数学学习中表现出的创新能力,运用逆向思维可以解答很多运用正向思维无法解答的问题。因此,在中学数学课堂中,教师应运用逆向思维教学,培养学生的数学逆向思维,指导学生运用逆向思维解答数学问题。教师要在基础教学中渗透逆向思维,培养学生运用逆向思维的兴趣,使学生能够运用逆向思维解决多样化问题。教师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数学概念的反问题、运算定律的逆运用、不等式、转化分式方
期刊